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十一從集·雜證謨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一從集·雜證謨 (1)

1. 瘴氣

2. 論證

瘴氣,惟東南之域乃有之。蓋嶺南地氣卑濕,霧多風少,且以冬時常暖,則陰中之陽氣不固,夏時反涼,則陽中之陰邪易傷,故人有不知保重而縱欲多勞者,極易犯之,以致發熱頭痛,嘔吐腹脹等證。蓋重者即傷寒,輕者即瘧疾,第在嶺南病此,則均謂之瘴耳。然陽氣外浮之鄉,必內多真寒而外多假熱;陰氣不固之人,雖外有邪證而內必多虛,此則嶺南瘴疫之大概也。但予未經其地,此不過億度之見耳。

及閱諸家之論,最多得理,足徵予言之不誣也,謹詳錄在下,以資擇用,庶臨證者可無惑,而病此者得所賴矣。又細察諸論,亦已詳悉,第病其用補之法猶有未盡,若值內傷虛損之甚而病此將危或難愈者,必以前瘟疫門治法參而用之,則庶乎有濟。

白話文:

瘴氣這種病,只有東南地區才有。這是因為嶺南一帶地勢低窪潮濕,霧氣多而風少,加上冬天經常溫暖,導致陰氣中的陽氣不穩固;夏天反而涼爽,又容易損傷陽氣中的陰氣,所以如果有人不注意保養身體,放縱慾望又過度勞累,就很容易感染瘴氣,進而出現發燒頭痛、噁心嘔吐、腹脹等症狀。嚴重的就像傷寒,輕微的則像瘧疾,只是在嶺南地區,得了這種病都統稱為瘴氣。

然而,在陽氣外散的地方,體內必定有真寒而外表呈現假熱的現象;陰氣不固的人,雖然外表有邪氣入侵的症狀,但體內必定虛弱。這就是嶺南瘴氣的大概情況。不過,我並沒有親身經歷過,這只是我推測的想法。

後來我參考了許多醫家的論述,發現大部分都很有道理,足以證明我的說法不假。我謹將這些論述詳細記錄在下面,供大家參考使用,希望醫生在診治時不會感到疑惑,而患者也能得到幫助。仔細研究這些論述,其實已經相當詳細了,只是覺得在補虛的方面還不夠完善。如果遇到體內虛損嚴重而罹患瘴氣,病情危重或難以治癒的情況,就必須參考瘟疫的治療方法來輔助使用,這樣或許會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