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十一從集·雜證謨 (34)
卷之十一從集·雜證謨 (34)
1. 論治(共七條)
一、風寒襲於皮毛,則熱鬱於內,肺金不清,而閉塞喉竅,咳嗽甚而聲喑者。宜參蘇飲、二陳湯、小青龍湯、金水六君煎、三抝湯之類以散之。
一、火邪侵肺,上焦熱甚而聲喑者,宜四陰煎、麥門冬湯主之。心火盛者,二陰煎。胃火上炎者,竹葉石膏湯。肝膽火盛者,柴胡清肝散之類主之。勞瘵痰嗽挾火者,竹衣麥門冬湯主之。
一、肝邪暴逆,氣閉為喑者,宜小降氣湯、潤下丸、七氣湯之類主之。
一、痰氣滯逆而為喑者,如二陳湯、六安煎、貝母丸、潤下丸之類。皆治標之可用者,或用鹽湯探吐之亦可。其有虛痰或痰火之甚者。當於痰飲門參酌治之。
一、虛損為喑者,凡聲音之病,惟此最多,當辨而治之。凡色欲傷陰,病在腎者,宜六味丸、八味丸、左歸丸、右歸丸、人參平肺湯、大補元煎之類主之;或兼肺火者,宜一陰煎、四陰煎、人參固本丸之類擇而用之。凡大驚大恐,猝然致喑者,肝膽受傷也。宜七福飲、五福飲、十味溫膽湯、平補鎮心丹、定志丸之類主之。
凡飢餒疲勞,以致中氣大損而為喑者,其病在脾。宜歸脾湯、理陰煎、補中益氣湯、補陰益氣煎、溫胃飲之類主之。凡憂思過度,致損心脾而為喑者。宜七福飲、歸脾湯之類主之。凡病人久嗽聲啞者,必由元氣大傷,肺腎俱敗。但宜補肺氣,滋腎水,養金潤燥,其聲自出;或略加訶子、百藥煎之類,兼收斂以治其標,務宜先本後末,庶可保全。若見其假熱而過用寒涼,或見其痰盛而妄行消耗,則未有一免者矣。
一、凡患風毒,或病喉癰,病既愈而聲則喑者。此其懸雍已損,雖喑無害也,不必治之。
一、久病人不語者,心氣已絕,不治。
白話文:
論治(共七條)
一、如果風寒侵襲皮膚毛髮,導致熱悶在體內,肺功能失調,喉嚨氣道被阻塞,引起咳嗽嚴重甚至聲音沙啞,應該使用參蘇飲、二陳湯、小青龍湯、金水六君煎、三拗湯等方劑來疏散風寒。
一、如果火邪侵犯肺部,導致上焦熱盛而聲音沙啞,應該使用四陰煎、麥門冬湯來治療。如果心火旺盛,使用二陰煎。如果胃火上炎,使用竹葉石膏湯。如果肝膽火旺盛,使用柴胡清肝散之類的方劑。如果是勞損引起的痰嗽伴隨火熱,使用竹衣麥門冬湯。
一、如果肝氣過於亢奮,導致氣機阻滯而聲音沙啞,應該使用小降氣湯、潤下丸、七氣湯等方劑來治療。
一、如果因為痰和氣滯逆而聲音沙啞,可以使用二陳湯、六安煎、貝母丸、潤下丸等方劑,這些都是可以治標的方法,也可以用鹽湯來催吐。如果屬於虛痰或者痰火很盛的情況,應該參考痰飲門的治療方法。
一、如果因為虛損而聲音沙啞,這類情況在聲音疾病中最常見,應該仔細辨別並治療。如果因為縱慾傷陰,導致腎虛的,應該使用六味丸、八味丸、左歸丸、右歸丸、人參平肺湯、大補元煎等方劑;如果同時有肺火,可以使用一陰煎、四陰煎、人參固本丸等方劑,選擇適合的服用。如果因為驚嚇過度,突然導致聲音沙啞,這是肝膽受損,應該使用七福飲、五福飲、十味溫膽湯、平補鎮心丹、定志丸等方劑。
如果是因為飢餓、疲勞,導致中氣大損而聲音沙啞,這是脾虛的表現,應該使用歸脾湯、理陰煎、補中益氣湯、補陰益氣煎、溫胃飲等方劑來治療。如果是因為憂思過度,導致心脾受損而聲音沙啞,應該使用七福飲、歸脾湯等方劑。如果病人長期咳嗽導致聲音沙啞,一定是元氣大傷,肺腎功能都衰竭了,只能補益肺氣,滋養腎水,養護金氣潤燥,聲音自然會恢復。可以稍微加入訶子、百藥煎等藥材,來收斂治療表症,務必要先治本後治標,才能保全身體。如果只看到假象的熱症就過度使用寒涼藥物,或者看到痰多就亂用消耗藥物,沒有不加重病情的。
一、如果患了風毒,或者喉癰,病好之後聲音還是沙啞,這是懸雍垂已經損傷,雖然聲音沙啞但是沒有大礙,不必治療。
一、如果病人長期不說話,這是心氣已經衰竭,無法治療。
2. 簡易方
一方,治失聲不出,用蘿蔔搗自然汁,入薑汁少許,時時細飲之。
一方,用皂角一條去皮、子,同蘿蔔三個煎服,數次,聲即出。
一方,治無故咽喉聲音不出,用橘皮五兩,水三升,煮一升,頓服,效。
一方,治猝啞,用杏仁三分,去皮煎熬,別杵桂末一分,和搗如泥,每用杏核大一丸,綿裹噙口中,細細嚥之,日三夜五。
一方,用密陀僧為極細末,每服一錢,點茶飲之,聲即出。
按上方皆治標之法。凡猝喑輕淺者,亦可取效,若系根本之病,不得概以為用。
白話文:
簡易方
**第一種方法,**治療聲音沙啞發不出聲音,用白蘿蔔搗碎取自然流出的汁液,加入少量薑汁,時常慢慢地飲用。
**第二種方法,**用皂角一條,去掉外皮和裡面的籽,和三個白蘿蔔一起煎煮服用,多服用幾次,聲音就能發出來。
**第三種方法,**治療無緣無故咽喉聲音發不出來,用橘子皮五兩,加三升水煮到剩下一升,一次喝完,有效。
**第四種方法,**治療突然失聲,用杏仁三分,去掉外皮煎煮,另外將桂皮磨成粉一分,和杏仁一起搗成泥狀,每次取杏核大小的一丸,用棉布包起來含在口中,慢慢吞嚥,一天三次,晚上五次。
**第五種方法,**用密陀僧磨成極細的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茶水送服,聲音就能發出來。
**說明:**以上這些方法都是屬於治標的方法。凡是突然失聲且症狀輕微的,或許可以有效,但如果是根本的疾病所造成的,就不可以一概使用這些方法。
3. 聲喑論列方
一陰煎(新補八),二陰煎(新補十),大補元煎(新補一),五福飲(新補六),七福飲(新補七),補中益氣湯(補三十),歸脾湯(補三二),溫胃飲(新熱五),補陰益氣煎(新補十六),六味丸(補百二十),八味丸(補一二一),金水六君煎(新和一),左歸丸(新補四),右歸丸(新補五),人參固本丸(補百六),定志丸(補百十六),六安煎(新和二),柴胡清肝散(寒五九),二陳湯(和一),參蘇飲(散三四),平補鎮心丹(補百十),三抝湯(散七八),七氣湯(和四七),竹葉石膏湯(寒六),四陰煎(新補十二),潤下丸(和百十七),人參平肺湯(因一八七),理陰煎(新熱三),麥門冬湯(寒四四),十味溫膽湯(和一五三),華蓋散(散七九),小青龍湯(散八),竹衣麥門冬湯(因一八九),貝母丸(新和十八),小降氣湯(和四二)
白話文:
滋陰潤燥、補氣養血類:
- 一陰煎:主要用於滋養陰液。
- 二陰煎:也是滋陰的方劑,可能比一陰煎更強。
- 大補元煎:著重於大補元氣,適用於氣血嚴重虛弱。
- 五福飲:具有補益功效的飲品。
- 七福飲:與五福飲類似,可能功效更全面。
- 補中益氣湯:提升中氣,改善疲勞乏力。
- 歸脾湯:補氣養血,兼能安神。
- 補陰益氣煎:同時補養陰液和氣。
- 六味丸:滋補肝腎陰虛的常用藥。
- 八味丸:在六味丸的基礎上加溫陽的藥,適合腎陰陽兩虛。
- 左歸丸:專門滋養腎陰的藥。
- 右歸丸:專門溫補腎陽的藥。
- 人參固本丸:以人參為主,用於補氣固本。
- 平補鎮心丹:性質平和,補益心氣,有安神作用。
- 四陰煎:也是滋養陰液的方劑。
溫陽散寒、調和氣機類:
- 溫胃飲:溫暖胃部,改善胃寒。
- 金水六君煎:調和氣機,兼能滋陰。
- 六安煎:調和肝脾氣機的方劑。
- 理陰煎:溫暖陰寒的藥方。
- 七氣湯:理順七情導致的氣機不暢。
- 十味溫膽湯:溫化痰濕,安定心神。
- 小降氣湯:降逆氣,改善氣喘。
清熱散邪類:
- 柴胡清肝散:疏肝解鬱,清肝膽濕熱。
- 竹葉石膏湯:清熱生津,常用於熱病後期。
化痰理氣類:
- 二陳湯:常用於化痰濕。
- 參蘇飲:適用於風寒感冒,兼能補氣。
- 三抝湯:疏散風寒,通利氣機。
- 華蓋散:宣肺散寒,化痰平喘。
- 小青龍湯:適用於外寒內飲證(寒痰咳嗽)。
- 貝母丸:化痰止咳。
- 竹衣麥門冬湯:滋陰潤肺,化痰止咳。
其他類:
- 定志丸:安神定志的藥方。
- 潤下丸:主要用於通利大便,使氣機下行。
- 人參平肺湯:補氣平喘的方劑。
- 麥門冬湯:滋陰潤肺,止咳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