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二十七必集·雜證謨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七必集·雜證謨 (6)

1. 論治(共六條)

一、鼻塞證有二:凡由風寒而鼻塞者,以寒閉腠理,則經絡壅塞而多鼽嚏,此證多在太陽經,宜用辛散解表自愈,如川芎散、神愈散,及麻黃、紫蘇、荊芥、蔥白之類皆可擇用。若由火邪上炎而鼻塞者,單宜清火。火之微者,多近上焦,出自心肺,宜清化飲、黃芩知母湯之類主之。

火之甚者,多出陽明,或微兼頭痛,宜竹葉石膏湯、涼膈散之類主之。若風寒兼火者,即防風通聖散之類亦可用。大都常塞者多火,暴塞者多風寒,當以此辨之。

一、鼻涕多者,多由於火,故曰:肺熱甚則鼻涕出。由此觀之,則凡無故多淚及多口涎者,亦多屬肝脾之火,皆其類耳。

一、鼻淵證,總由太陽、督脈之火,甚者上連於腦,而津津不已,故又名為腦漏。此證多因酒醴肥甘,或久用熱物,或火由寒鬱,以致濕熱上熏,津汁溶溢而下,離經腐敗,有作臭者,有大臭不堪聞者,河間用防風通聖散一兩,加薄荷、黃連各二錢以治之。古法有用蒼耳散治之者。

然以余之見,謂此炎上之火,而治兼辛散,有所不宜,故多不見效,莫若但清陰火而兼以滋陰,久之自寧,此即高者抑之之法,故常以清化飲加白蒺藜五錢或一兩,蒼耳子二三錢。若火之甚者,再以清涼等劑加減用之,每獲全愈,或用《宣明》防風湯之意亦可。但此證一見,即宜節戒早治,久則甚難為力也。

凡鼻淵腦漏,雖為熱證,然流滲既久者,即火邪已去,流亦不止,以液道不能扃固也。故新病者,多由於熱,久病者,未必盡為熱證,此當審察治之,若執用寒涼,未免別生他病。其有漏泄既多,傷其髓海,則氣虛於上,多見頭腦隱痛及眩運不寧等證,此非補陽不可,宜十全大補湯、補中益氣湯之類主之。又《醫學正傳》有腦漏秘方,亦可檢用。

一、鼻齆瘜肉,阻塞清道,雖鼻為肺竅,而其壅塞為患者,乃經絡肌肉之病,此實陽明熱滯留結而然。故內治之法,宜以清火、清氣為主;外治之法,宜以黃白散,及《千金》瘜肉方雄黃散,或《簡易》瘜肉方之類主之。

一、酒皶赤鼻,多以好酒之人,濕熱乘肺,熏蒸面鼻,血熱而然;或以肺經素多風熱,色為紅黑而生皶癤者亦有之。內宜涼血清火,外宜硫磺散、白礬散之類主之。

一、鼻衄證,詳見血證門。

白話文:

論治(共六條)

一、鼻塞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風寒引起的鼻塞,因為寒氣閉塞了皮膚的毛孔,導致經絡阻塞,常常會打噴嚏,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太陽經,應該用辛散解表的藥物來治療,自己就會好,像是川芎散、神愈散,以及麻黃、紫蘇、荊芥、蔥白這類的藥材都可以選用。另一種是火邪上炎引起的鼻塞,只需要清火就好。火氣比較小的,多半接近上焦,從心肺發出來的,應該用清化飲、黃芩知母湯這類的藥方來治療。火氣比較大的,多半從陽明經發出來,可能還會伴隨輕微的頭痛,應該用竹葉石膏湯、涼膈散這類的藥方來治療。如果是風寒夾雜火氣的,也可以用防風通聖散這類的藥方。通常來說,經常鼻塞的多半是火氣引起的,突然鼻塞的多半是風寒引起的,應該用這個方法來區分。

二、鼻涕多的,多半是因為火氣引起的,所以說:「肺熱嚴重就會流鼻涕」。由此來看,凡是沒有原因就常常流眼淚或口水多的,也多半屬於肝脾有火,都屬於同一類情況。

三、鼻淵這種病,總的來說是由於太陽經和督脈的火氣引起的,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到大腦,導致鼻涕不斷流出,所以又叫做腦漏。這種病多半是因為喝酒、吃肥膩甘甜的食物,或長期使用熱性的藥物,或是火氣被寒氣鬱結,導致濕熱向上蒸騰,津液融化溢出,離開經絡而腐敗,有些會發出臭味,有些甚至臭到難以忍受。以前有個醫生用防風通聖散一兩,加上薄荷、黃連各二錢來治療。古時候也有用蒼耳散治療的。

但我認為,這種向上燃燒的火氣,如果同時用辛散的藥物來治療,不太適合,所以大多效果不好。不如只清陰火,同時滋養陰液,時間久了自然會好,這就是「高者抑之」的方法。所以我常常用清化飲,再加上白蒺藜五錢或一兩,蒼耳子二三錢。如果火氣比較嚴重的,再用一些清涼的藥物加減使用,常常可以完全治好,或者可以用《宣明》書中防風湯的思路來治療也可以。但這種病一旦出現,就要及早戒除不良習慣並治療,時間久了就很難治了。

凡是鼻淵、腦漏,雖然是熱證,但如果鼻涕流滲太久,說明火邪已經消退,但鼻涕還是不停流,是因為液體的通道不能關閉。所以新發病的,多半是由於熱引起的,而久病的,不一定都是熱證,這需要仔細辨別。如果一味使用寒涼的藥物,可能會引起其他疾病。如果鼻涕流出太多,損傷了腦髓,導致頭部氣虛,常常會出現頭腦隱隱作痛、頭暈等症狀,這種情況就必須要補陽氣,應該用十全大補湯、補中益氣湯這類的藥方來治療。另外《醫學正傳》中也有治療腦漏的秘方,也可以參考使用。

四、鼻齆瘜肉,阻塞了正常的通道。雖然鼻子是肺的竅道,但鼻子被阻塞的問題,實際上是經絡和肌肉的疾病,這是因為陽明經的熱氣滯留結聚而造成的。所以內治的方法,應該以清火、清氣為主;外治的方法,應該用黃白散,以及《千金方》裡的瘜肉方雄黃散,或是《簡易》裡面的瘜肉方這類的藥方來治療。

五、酒糟鼻,多半是因為喜歡喝酒的人,濕熱侵襲肺部,向上蒸騰到面部和鼻子,導致血熱而引起的。也有些是因為肺經本身就多風熱,導致皮膚紅黑而生出酒糟鼻和癤子。內治應該用涼血清火的方法,外治應該用硫磺散、白礬散這類的藥方來治療。

六、鼻衄(流鼻血)的症狀,詳細情況請參看血證門。

2. 灸法

囟會(灸七壯,治鼻齆鼻痔)、上星(三壯,七壯,治濁涕)、通天(灸七壯,灸後鼻出鼻積方愈)、迎香(治鼻塞多涕)、人中、風府、百會、風池、大椎、曲差、合谷(並治鼻流臭穢)。

白話文:

囟會穴(艾灸七壯,可以治療鼻塞不通和鼻痔)、上星穴(艾灸三壯或七壯,可以治療流鼻涕)、通天穴(艾灸七壯,艾灸後鼻腔排出積液才能痊癒)、迎香穴(可以治療鼻塞多鼻涕)、人中穴、風府穴、百會穴、風池穴、大椎穴、曲差穴、合谷穴(這些穴位都可以治療鼻子流出臭穢的鼻涕)。

3. 鼻證論列方

川芎散(因六九),雄黃散(因八四),《宣明》防風湯(因七七),涼膈散(攻十九,痘八三),硫黃散(因八九),防風通聖散(攻十六),蒼耳散(因七三),清化飲(新因十三),補中益氣湯(補三十),神愈散(因七四),《正傳》腦漏秘方(因七九),十全大補湯(補二十),黃白散(因八十),《千金》瘜肉方(因八五),竹葉石膏湯(寒五、六),白礬散(因八七),《簡易》瘜肉方(因八六),黃芩知母湯(寒五一)

白話文:

以下是針對鼻部疾病,列出可能使用的藥方:

川芎散(參考編號六十九),雄黃散(參考編號八十四),《宣明論方》的防風湯(參考編號七十七),涼膈散(屬於攻下藥類,參考編號十九,也用於痘疹,參考編號八十三),硫黃散(參考編號八十九),防風通聖散(屬於攻下藥類,參考編號十六),蒼耳散(參考編號七十三),清化飲(屬於新編方劑,參考編號十三),補中益氣湯(屬於補益藥類,參考編號三十),神愈散(參考編號七十四),《衛生寶鑒》的腦漏秘方(參考編號七十九),十全大補湯(屬於補益藥類,參考編號二十),黃白散(參考編號八十),《千金要方》的瘜肉方(參考編號八十五),竹葉石膏湯(屬於寒涼藥類,參考編號五、六),白礬散(參考編號八十七),《簡易方》的瘜肉方(參考編號八十六),黃芩知母湯(屬於寒涼藥類,參考編號五十一)。

4. 論外備用方

川芎茶調散(散四六,傷風鼻塞),羌活勝風湯(散六一,風熱鼻塞),面鼻諸方(詳因陣六九至一百止)

白話文:

川芎茶調散(這個方子在散劑的第四十六個,可以用於治療感冒引起的鼻塞),羌活勝風湯(這個方子在散劑的第六十一個,可以用於治療風熱引起的鼻塞),關於面部和鼻子的各種方劑(詳細內容可以參考病因分類的第六十九到第一百個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