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二十七必集·雜證謨 (5)
卷之二十七必集·雜證謨 (5)
1. 論證(共三條)
耳聾證,諸家所論雖悉,然以余之見,大都其證有五:曰火閉,曰氣閉,曰邪閉,曰竅閉,曰虛閉。凡火閉者,因諸經之火壅塞清道,其證必哄哄熇熇,或脹或悶或煩或熱,或兼頭面紅赤者是也。此證治宜清火,火清而閉自開也。氣閉者,多因肝膽氣逆,其證非虛非火,或因恚怒,或因憂鬱,氣有所結而然。
治宜順氣,氣順心舒而閉自開也。邪閉者,因風寒外感,亂其營衛而然,解其邪而閉自開也。竅閉者,必因損傷,或挖傷者,或雷炮之震傷者,或患聤耳潰膿不止,而壞其竅者,是宜用開通之法,以治之也。虛閉者,或以年衰,或以病後,或以勞倦過度,因致精脫腎虧,漸至聾閉,是非大培根本必不可也。
白話文:
耳聾證的五種病因及治療
耳聾症,雖然歷代醫家都有論述,但依我個人見解,其病因大致可歸納為五種:
一、火閉: 因身體內各經絡的火氣壅塞,阻礙了清氣流通,導致耳聾。其症狀表現為耳內轟轟作響,灼熱感,或脹悶、煩躁、發熱,並可能伴隨頭面部紅赤。此種耳聾應以清火治療,火氣清除了,耳聾自然會痊癒。
二、氣閉: 多因肝膽氣逆所致,其症狀既非虛症也非火症,可能是因憤怒或憂鬱,導致氣機鬱結而造成。此種耳聾宜以順氣治療,氣順暢了,心氣舒緩,耳聾自然會痊癒。
三、邪閉: 由於風寒外感,侵襲人體的營衛之氣,導致耳聾。此種耳聾應以解邪治療,邪氣祛除,耳聾自然會痊癒。
四、竅閉: 主要是由於外傷造成,例如挖耳傷到耳道,雷炮震傷,或是患有流膿不止的耳鼽,導致耳竅受損而引起耳聾。此種耳聾宜以開通之法治療。
五、虛閉: 多因年老體衰、病後體虛、或過度勞倦,導致精氣虧損,腎氣虛弱,逐漸引發耳聾。此種耳聾,需要以補益根本的方法治療。
凡此數者,有從外不能達者,其病在經,有從內不能通者,其病在臟,當各隨其宜而治之,自無不愈者。然暴聾者多易治,久聾者最難為力也。
一、耳聾證,總因氣閉不通耳。蓋凡火邪、風邪,皆令氣壅,壅則閉也。怒則氣逆,逆則閉也。竅傷則氣窒,窒則閉也。虛則氣不充,不充則閉也。凡邪盛氣逆而閉者,實閉也;氣有不及而閉者,虛閉也,然實閉者少而虛閉者多。且凡屬實邪,固令耳竅不通,使果正氣強盛,斷不至此,惟經氣不足,然後邪氣得以奪之,此正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之謂也。
故即系實邪而病至聾閉者,亦無不有挾虛之象,所以凡治此證,不宜峻攻,如古法之用通聖散、神芎丸、涼膈散、木香檳榔丸之屬,皆不可輕用,蓋恐攻之未必能愈耳,而反傷脾胃,則他變踵至矣。至若治此之法,凡火壅於上者,自宜清降,兼陰虛者,亦宜補陰,此陽證之治也。
白話文:
這幾種耳聾的情況,有些是因為外邪入侵無法到達內部,病根在經絡,有些則是內部氣血不通暢,病根在臟腑。應該根據不同的情況分別治療,這樣就能治癒。不過,突然發生的耳聾比較容易治癒,長期耳聾就非常難治了。
總而言之,耳聾都是因為氣機閉塞不通造成的。因為火邪、風邪都會導致氣機壅塞,壅塞就會閉塞。生氣就會氣逆,氣逆也會閉塞。外傷也會導致氣機阻塞,阻塞也會閉塞。身體虛弱就會氣血不足,不足也會閉塞。邪氣盛而氣逆導致的閉塞屬於實閉,氣血不足導致的閉塞屬於虛閉。實閉比較少見,虛閉比較常見。
而且,即使是實邪導致的耳聾,也往往伴隨著虛證。所以治療耳聾不能猛攻,像古時候常用的通聖散、神芎丸、涼膈散、木香檳榔丸等藥物,都不能輕易使用,因為過於猛攻不一定能治癒,反而會損傷脾胃,導致其他病症出現。
治療耳聾的原則是:如果上焦火氣壅塞,就應該清熱降火,如果伴隨陰虛,就應該補陰,這屬於陽證的治療方法。
若無火邪,止由氣閉,則或補或開,必兼辛溫之劑方可通行,此陰證之治也。然此二者,皆當以漸調理,但無欲速,庶乎盡善。
一、耳鳴當辨虛實。凡暴鳴而聲大者多實,漸鳴而聲細者多虛,少壯熱盛者多實,中衰無火者多虛;飲酒味厚,素多痰火者多實,質清脈細,素多勞倦者多虛。且耳為腎竅,乃宗脈之所聚,若精氣調和,腎氣充足,則耳目聰明,若勞傷血氣,精脫腎憊,必至聾瞶。故人於中年之後,每多耳鳴,如風雨,如蟬鳴,如潮聲者,是皆陰衰腎虧而然。
經曰:人年四十而陰氣自半。半,即衰之謂也。又以《易》義參之,其象尤切。《易》曰:坎為耳。蓋坎之陽居中,耳之聰在內,此其所以相應也。今老人之耳,多見聰不內居,而聲聞於外,此正腎元不固,陽氣漸渙之徵耳,欲求來復,其勢誠難,但得稍緩,即已幸矣,其惟調養得宜,而日培根本乎。
白話文:
如果耳鳴不是因為熱邪入侵,而是氣機阻塞,就需要根據情況,選擇補益或疏通的方法,並且一定要配合辛溫的藥物才能讓氣血流通,這屬於陰證的治療方法。不過這兩種情況都需要慢慢調養,不可急於求成,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耳鳴需要辨別虛實。突然出現的、聲音很大的耳鳴大多是實證,逐漸出現的、聲音很小的耳鳴大多是虛證。年輕力壯、體熱的人多是實證,年老體虛、沒有火氣的人多是虛證。喜歡喝酒、口味重、平時痰火旺盛的人多是實證,體質清瘦、脈搏細弱、經常勞累的人多是虛證。而且耳朵是腎臟的竅穴,也是全身經脈匯集的地方,如果精氣充足、腎氣旺盛,耳朵和眼睛就會靈敏,如果勞累傷了氣血,精氣流失、腎臟虛弱,就會導致耳聾眼花。所以人到中年以後,經常出現像風雨聲、蟬鳴聲、潮水聲一樣的耳鳴,都是因為腎氣虛弱造成的。
《黃帝內經》說:「人到四十歲,陰氣就會減少一半。」這裡的「半」,指的是衰弱的意思。我們也可以參考《易經》的道理來理解,因為《易經》中「坎」卦代表耳朵,而「坎」卦的陽氣位於中間,耳朵的聽力位於內部,這就說明了二者的關係。現在老年人的耳朵,大多聽力不集中,聲音往外傳,這就是腎氣不足、陽氣逐漸渙散的徵兆,想要恢復很難,能稍微緩解就已經很幸運了。只有通過合理的調養,才能慢慢滋養腎氣,恢復健康。
2. 論治(共五條)
一、火盛而耳鳴耳閉者,當察火之微甚,及體質之強弱而清之降之。火之甚者,宜抽薪飲、大分清飲、當歸龍薈丸之類主之。火之微者,宜徙薪飲主之。兼陰虛者,宜加減一陰煎、清化飲之類主之。兼痰者,宜清膈飲主之。
一、氣逆而閉者,宜六安煎加香附、丹皮、厚朴、枳殼之類主之。氣逆兼火者,宜加山梔、龍膽草、天花粉之類主之。氣逆兼風寒者,加川芎、細辛、蘇葉、菖蒲、蔓荊子、柴胡之類主之。
白話文:
如果耳朵發出響聲、聽力下降,可能是體內火氣旺盛。要根據火氣的程度和體質的強弱來清熱降火。火氣很旺的,可以用抽薪飲、大分清飲、當歸龍薈丸等藥物來治療。火氣不旺的,可以用徙薪飲來治療。如果伴隨陰虛,可以用加減一陰煎、清化飲等藥物來治療。如果伴隨痰濕,可以用清膈飲來治療。
如果呼吸不暢、胸悶氣短,可能是氣逆所致。可以用六安煎加入香附、丹皮、厚朴、枳殼等藥物來治療。如果氣逆伴隨火氣,可以加入山梔、龍膽草、天花粉等藥物。如果氣逆伴隨風寒,可以加入川芎、細辛、蘇葉、菖蒲、蔓荊子、柴胡等藥物。
一、傷寒外感,發熱頭痛不解而聾者,當於傷寒門察證治之,邪解而耳自愈也。但傷寒耳聾,雖屬少陽之證,然必因虛,所以有之,故仲景亦以為陽氣虛也。是以凡遇此證,必當專顧元氣,有邪者兼以散邪。且可因耳之輕重以察病之進退,若因治而聾漸輕者,其病將愈,聾漸甚者,病必日甚也;其有聾閉至極而絲毫無聞者,此其腎氣已絕,最是大凶之兆。
一、虛閉證,凡十二經脈皆有所主,而又惟肝腎為最,若老年衰弱,及素稟陰虛之人,皆宜以大補元煎,或左歸、右歸丸、肉蓯蓉丸,或十全大補湯之類主之。若憂愁思慮太過而聾者,宜平補鎮心丹、辰砂妙香散之類主之。若陽虛於上者,宜補中益氣湯、歸脾湯之類主之。
白話文:
感冒引起發燒、頭痛、耳朵聽不見,應該按照傷寒的症狀和脈象來診斷治療,驅散病邪後,耳朵自然會恢復。但感冒引起的耳聾,雖然屬於少陽證,但一定是因為身體虛弱才導致的,所以張仲景也認為是陽氣虛弱。因此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著重調理元氣,如果有病邪就要配合驅散病邪的藥物。而且可以根據耳朵聽力的輕重程度來觀察病情的進退,如果治療後耳聾逐漸減輕,病情就會好轉,耳聾越來越嚴重,病情就一定會加重;如果耳朵完全聽不見,絲毫沒有聲音,這是腎氣衰竭,是最凶險的徵兆。
虛閉證,十二經脈都有其主治的範圍,而肝腎是最重要的兩個臟器,如果老人體弱或先天陰虛的人,可以服用大補元煎、左歸丸、右歸丸、肉蓯蓉丸或十全大補湯等藥物治療。如果因憂愁思慮過度導致耳聾,可以服用平補鎮心丹、辰砂妙香散等藥物治療。如果上半身陽氣虛弱,可以服用補中益氣湯、歸脾湯等藥物治療。
凡諸補劑中,或以川芎、石菖蒲、遠志、細辛、升麻、柴胡之類,皆可隨宜加用,但因虛而閉或已久者,終不易愈耳。
一、竅閉證,非因氣血之咎而病在竅也,當用法以通之。《外臺秘要》治聾法:用芥菜子搗碎,以人乳調和,綿裹塞耳,數易之即聞。《千金方》治耳聾久不效,用大蒜一瓣,中剜一孔,以巴豆一粒去皮膜,慢火炮極熟,入蒜內,用新綿包定塞耳中,三次效。又方:用骨碎補削作條,火炮,乘熱塞耳中。
白話文:
在各種補藥中,可以用川芎、石菖蒲、遠志、細辛、升麻、柴胡等藥材,根據情況適量添加。但如果因為虛弱導致閉塞,或閉塞已久,就很难痊癒。
竅閉證,并非气血出了问题而导致的疾病,而是病在窍道。应该用通窍的方法治疗。 《外台秘要》中治疗耳聋的方法:用芥菜子捣碎,用人乳调和,用棉花包好塞入耳朵,反复更换,就能听到声音。 《千金方》中治疗长期耳聋无效的方法:用大蒜瓣一枚,在中间挖一个孔,放一颗去皮的巴豆,用小火慢慢烤至极熟,放入蒜瓣中,用新棉花包好塞入耳中,三次即可见效。 还有方法是用骨碎补削成条,用火烤热,趁热塞入耳中。
又方:治耳聾,用巴豆一粒去心皮,斑蝥一枚去翅足,二物合搗膏,綿裹塞耳中,再易,甚驗。《經驗方》:用巴豆一粒,蠟裹,以針刺孔令透,塞耳中。又古法以酒浸針砂一日,至晚去砂,將酒含口中,用活磁石一塊,綿裹塞耳,左聾塞左,右聾塞右,此導氣通閉法也。
凡耳竅或損,或塞,或震傷,以致暴聾,或鳴不止者,即宜以手中指於耳竅中輕輕按捺,隨捺隨放,隨放隨捺,或輕輕搖動以引其氣,捺之數次,其氣必至,氣至則竅自通矣。凡值此者,若不速為引導,恐因而漸閉,而竟至不開耳。
白話文:
古代醫書記載了幾種治療耳聾的方法。第一種是用巴豆去除心皮,斑蝥去除翅足,將兩者搗成膏狀,用棉花裹住塞入耳中,效果顯著。第二種方法是用巴豆一粒裹上蠟,用針刺孔,塞入耳中。還有一種古法是將針砂浸泡在酒中一天,晚上取出砂,將酒含在口中,用活磁石裹上棉花塞入耳中,左耳聾塞左耳,右耳聾塞右耳,這是利用導氣通閉的方法來治療。
對於耳竅損傷、阻塞或震傷導致的突然失聰或耳鳴不止,可以使用中指輕輕按壓耳竅,隨按隨放,或輕輕搖動引導氣血流通,反覆幾次,氣血流通後耳竅自然會打開。如果遇到這種情況,應及時進行引導,否則可能導致耳竅逐漸閉塞,最終無法恢復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