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二十五心集·雜證謨 (4)
卷之二十五心集·雜證謨 (4)
1. 附按
徐東皋云:匡掌科夫人,年三十餘,病胃脘連胸脅痛,日輕夜甚,兩寸關脈弦滑有力。諸醫以積滯凝寒,用發散及攻下藥,繼用鐵刷散,四磨飲等方,俱不效。後用湯水,皆吐而不納,經月不食,痛且益甚。予謂其為痰鬱明矣,但痛久弱甚,不敢行吐法,奈何?偶一醫謂五靈脂、沒藥素用有效,眾皆哂之曰:此藥用之多矣。
予謂:再用亦無妨,何哂之有?彼用酒調,病者到口便吐,隨吐綠痰兩碗許,痛即止,遂納飲食。此蓋痰在膈上,攻下之亦不去,必得吐法而後愈,經曰:有故無殞,此之謂歟。
白話文:
徐東皋說:匡掌科的夫人,年紀三十多歲,患有胃脘連著胸脅疼痛的毛病,白天輕微,晚上加重,兩寸關脈弦滑有力。許多醫生認為是積滯凝寒,便用發散和攻下藥物治療,接著又用了鐵刷散、四磨飲等方劑,但都無效。後來病人喝湯水都會吐出來,一點也吃不下,已經一個月沒有進食了,疼痛也更加嚴重。我判斷這是痰氣鬱結的症狀,只是疼痛時間長了,身體很虛弱,不敢用吐法,該怎麼辦呢?剛好遇到一位醫生說五靈脂、沒藥素來有效,大家卻都嘲笑他說:這些藥早就用過了。
我說:再用一次也無妨,為什麼要嘲笑他呢?那位醫生用酒調藥,病人服下後馬上就吐出來,吐了兩碗左右的綠色痰,疼痛立刻就止住了,之後就能吃飯了。這說明痰氣停留在膈膜之上,用攻下藥物也無法去除,必須用吐法才能治癒。經書上說:“有病就一定要治,不要等到病重才後悔。”這就是這個道理啊。
2. 簡易方
一、胃脘當心而痛,或氣或寒,觸而屢發者,用荔枝核燒微焦,每荔枝核一錢,加木香七分,共為末,以清湯下一錢許,數服可以除根,屢試神效者。
一、胸膈胃脘大痛,察有邪滯,連用排氣飲及諸藥全不見效者,但用牙皂角,以微火燒,煙甫盡即取起,為末,用燒酒調送七八分或一錢許,其效如神,亦余試效者。
《兵部手集》方:治久心痛十年五年者,隨手效。用小蒜以釅醋煮熟頓服,此後再不發。
白話文:
胃部靠近心臟的位置疼痛,有時像是氣滯,有時像是寒氣,經常反复发作,可以用荔枝核燒到微焦,每枚荔枝核一钱,加入木香七分,研磨成粉,用清湯送服一钱左右,服用几次就能根治,屡试屡效。
胸部和胃部剧烈疼痛,检查发现有邪气阻滞,即使服用排气饮和其他药物都无效,可以用牙皂角,用小火燒,煙剛消失就取出來,研磨成粉,用燒酒调服七八分或一钱左右,效果如同神效,这也是我亲身验证过的。
《兵部手集》中记载:治疗多年心痛,即使十年五年,也能立即见效。用小蒜用浓醋煮熟后立即服用,此后便不再发作。
治脾痛三方歌:腹脹脾疼怎抵當,椒姜之外有丁香,三般等分羅為末,調入白鹽與白湯。
水磨烏藥治脾疼,每服須教一盞濃,一片陳皮一蘇葉,再煎濃服有神功。
心與脾疼有妙方,良薑切碎等檳榔,兩般同炒研為末,米飲同調服亦良。
食療方:治五臟冷痛、心腹痛,以胡椒二十一粒,擂碎,熱酒服之。
《肘後》方:治心腹俱脹痛,短氣欲死,或已絕者,用官桂三兩,切碎,以水一升二合,煮八合,去渣,頓服。無桂用姜亦可。
白話文:
治脾痛三方歌:
**第一方:**肚子脹痛、脾胃不舒服,怎麼抵擋呢?除了用花椒和生薑外,還可以加上丁香。三味藥材等量研磨成粉末,再加入白鹽和溫水服用。
**第二方:**用烏藥磨成粉末治療脾胃疼痛,每次服用一碗濃湯。再加入一片陳皮和一片蘇葉,一起煎煮成濃湯服用,效果奇佳。
**第三方:**心脾疼痛也有妙方,將良薑切碎,與檳榔等量一起炒制,再研磨成粉末。用米湯調和服用,效果很好。
食療方:
**治療五臟寒痛、心腹疼痛:**用胡椒二十一粒,研磨成粉末,用熱酒送服。
《肘後》方:
**治療心腹脹痛、呼吸短促、瀕臨死亡或已經昏迷:**用官桂三兩,切碎,加入一升二合水,煮至八合,去渣,一次服下。沒有官桂可以用生薑代替。
3. 腹痛灸法
內關、中脘、氣海、神闕(填椒鹽灸之)、水分、隔俞、脾俞、胃俞。
白話文:
內關:位於手腕正中,腕橫紋上2寸,兩筋之間,具有調理心臟功能的作用。
中脘:位於腹部,前正中線,臍上4寸處,是消化系統的重要穴位,能調理脾胃功能。
氣海:位於腹部,前正中線,臍下1.5寸處,能調節全身氣血,對改善疲憊和提高免疫力有好處。
神闕:即肚臍,又稱臍中,是任脈上的重要穴位,對調理腸胃和女性生殖系統有重要作用。
水分:位於腹部,前正中線,臍上2寸處,可以幫助調節水分和消除腹瀉。
隔俞:位於背部,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能調節肝膽和心肺的功能。
脾俞:位於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能調節脾臟和胃部功能,對改善消化不良和脾虛有好處。
胃俞:位於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能調節胃部功能,對胃痛和消化不良有療效。
4. 心腹痛論列方
吐法(新攻一),備急丸(攻五二),大分清飲(新寒五),四逆湯(熱十四),排氣飲(新和六),《局方》四七湯(和九七),大營煎(新補十四),小營煎(新補十五),木香檳榔丸(攻四九),通瘀煎(新因五),神香散(新和二十),桃仁承氣湯(攻四),潤下丸(和百十七),二陳湯(和一),調胃承氣湯(攻三),清膈煎(新寒九),茵陳飲(新寒八),括痰丸(新和十九),橘皮半夏湯(和十三),玉燭散(攻二四),十香丸(新和十五),芍藥枳朮丸(新和十六),平胃散(和十七),生韭飲(和一五一),白螺丸(和百十五),東垣草豆蔻丸(和一六七),和胃飲(新和五),理陰煎(新熱三),神佑丸(攻四八),不換金正氣散(和二一),決津煎(新因二),百順丸(新攻六),理中湯(熱一)
白話文:
吐法屬於攻邪方法,屬於「新攻一」;備急丸屬於攻邪方法,屬於「攻五二」;大分清飲屬於新寒方法,屬於「新寒五」;四逆湯屬於熱證治療方法,屬於「熱十四」;排氣飲屬於新和方法,屬於「新和六」;《局方》四七湯屬於和解方法,屬於「和九七」;大營煎屬於新補方法,屬於「新補十四」;小營煎屬於新補方法,屬於「新補十五」;木香檳榔丸屬於攻邪方法,屬於「攻四九」;通瘀煎屬於新因方法,屬於「新因五」;神香散屬於新和方法,屬於「新和二十」;桃仁承氣湯屬於攻邪方法,屬於「攻四」;潤下丸屬於和解方法,屬於「和百十七」;二陳湯屬於和解方法,屬於「和一」;調胃承氣湯屬於攻邪方法,屬於「攻三」;清膈煎屬於新寒方法,屬於「新寒九」;茵陳飲屬於新寒方法,屬於「新寒八」;括痰丸屬於新和方法,屬於「新和十九」;橘皮半夏湯屬於和解方法,屬於「和十三」;玉燭散屬於攻邪方法,屬於「攻二四」;十香丸屬於新和方法,屬於「新和十五」;芍藥枳朮丸屬於新和方法,屬於「新和十六」;平胃散屬於和解方法,屬於「和十七」;生韭飲屬於和解方法,屬於「和一五一」;白螺丸屬於和解方法,屬於「和百十五」;東垣草豆蔻丸屬於和解方法,屬於「和一六七」;和胃飲屬於新和方法,屬於「新和五」;理陰煎屬於新熱方法,屬於「新熱三」;神佑丸屬於攻邪方法,屬於「攻四八」;不換金正氣散屬於和解方法,屬於「和二一」;決津煎屬於新因方法,屬於「新因二」;百順丸屬於新攻方法,屬於「新攻六」;理中湯屬於熱證治療方法,屬於「熱一」。
5. 論外備用方
荔枝散(新因二八,氣痛),赤金豆(新攻二,堅積),木香順氣散(和四三,氣滯),歸脾湯(補三二),遊山散(和七六,心脾痛),調氣平胃散(和十八),參附湯(補三七),神佑丸(攻五三,寒積痛),附子茴香散(熱一四八,暖胃和中),人參散(和一六二,虛寒),牙皂散(新因二七,結氣),藿香安胃散(熱七一,寒嘔),四磨飲(和五二,行氣),強中湯(熱九一,生冷傷脾),茱萸四逆湯(熱十八,小腹痛),蘇合丸(和三七一,氣逆心痛),鐵刷散(熱百九,寒濕積),八味建中湯(補二五),烏藥散(和七四,血氣壅滯),益黃散(和十九,寒滯),指迷七氣湯(和五一,積痛),平拈散(和七五,氣痛),七氣湯(和四七,郁),木香調氣散(和四四,氣滯),八味湯(熱一四一,虛寒氣滯),調痛散(和七二,氣逆),丁香止痛散(和七三,心痛甚),蟠蔥散(熱百十,寒滯),祛痛散(和七一,心氣滯),胡椒理中湯(熱六,肺胃虛寒),胃愛散(熱七十,虛寒),玄桂丸(和七八,瘀血痛),厚朴溫中湯(熱九十,逐寒滯),勝金散(熱百八,氣逆),舒筋散(和七七,跌閃腹痛),丁香茯苓湯(熱六十三,溫行滯),大沉香丸(熱百十三,冷氣),沉香桂附丸(熱百十一,寒氣),附子理中湯(熱三,虛寒),吳茱萸散(熱一三九,寒濕),木香導氣丸(因二七八,小腹氣痛),金匱大建中湯(補二三,寒痛),大己寒丸(熱百七十,寒病),小建中湯(補二二),事後中寒腹痛(因二七八),椒附丸(熱百十二,小腹痛),溫胃湯(熱十三,寒傷脾),冷香丸(熱八二,生冷)
白話文:
荔枝散治新因二八,氣痛;赤金豆攻二,堅積;木香順氣散和四三,氣滯;歸脾湯補三二;遊山散和七六,心脾痛;調氣平胃散和十八;參附湯補三七;神佑丸攻五三,寒積痛;附子茴香散熱一四八,暖胃和中;人參散和一六二,虛寒;牙皂散新因二七,結氣;藿香安胃散熱七一,寒嘔;四磨飲和五二,行氣;強中湯熱九一,生冷傷脾;茱萸四逆湯熱十八,小腹痛;蘇合丸和三七一,氣逆心痛;鐵刷散熱百九,寒濕積;八味建中湯補二五;烏藥散和七四,血氣壅滯;益黃散和十九,寒滯;指迷七氣湯和五一,積痛;平拈散和七五,氣痛;七氣湯和四七,郁;木香調氣散和四四,氣滯;八味湯熱一四一,虛寒氣滯;調痛散和七二,氣逆;丁香止痛散和七三,心痛甚;蟠蔥散熱百十,寒滯;祛痛散和七一,心氣滯;胡椒理中湯熱六,肺胃虛寒;胃愛散熱七十,虛寒;玄桂丸和七八,瘀血痛;厚朴溫中湯熱九十,逐寒滯;勝金散熱百八,氣逆;舒筋散和七七,跌閃腹痛;丁香茯苓湯熱六十三,溫行滯;大沉香丸熱百十三,冷氣;沉香桂附丸熱百十一,寒氣;附子理中湯熱三,虛寒;吳茱萸散熱一三九,寒濕;木香導氣丸因二七八,小腹氣痛;金匱大建中湯補二三,寒痛;大己寒丸熱百七十,寒病;小建中湯補二二;事後中寒腹痛因二七八;椒附丸熱百十二,小腹痛;溫胃湯熱十三,寒傷脾;冷香丸熱八二,生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