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十六理集·雜證謨 (19)
卷之十六理集·雜證謨 (19)
1. 附按
徐東皋云:匡掌科夫人,年三十餘,病胃脘連胸脅痛,日輕夜甚,兩寸關脈弦滑有力。諸醫以積滯凝寒,用發散及攻下藥,繼用鐵刷散,四磨飲等方,俱不效。後用湯水,皆吐而不納,經月不食,痛且益甚。予謂其為痰鬱明矣,但痛久弱甚,不敢行吐法,奈何?偶一醫謂五靈脂、沒藥素用有效,眾皆哂之曰:此藥用之多矣。
予謂:再用亦無妨,何哂之有?彼用酒調,病者到口便吐,隨吐綠痰兩碗許,痛即止,遂納飲食。此蓋痰在膈上,攻下之亦不去,必得吐法而後愈,經曰:有故無殞,此之謂歟。
白話文:
徐東皋說:有個姓匡的掌科官員的夫人,三十多歲,生病,胃部連接胸腔和兩側肋骨的地方疼痛,白天比較輕微,晚上就加重,兩手的寸關脈脈象呈現弦滑且有力。許多醫生認為這是因為積食停滯、寒氣凝結,於是使用發散和攻下的藥物,接著又用鐵刷散、四磨飲等方劑,都沒效果。後來喝湯藥或水,都直接吐出來無法下嚥,已經一個月都沒吃東西,疼痛更加嚴重。我認為這明顯是痰液鬱積造成的,但是因為病痛太久導致身體虛弱,不敢使用催吐的方法,該怎麼辦呢?
剛好有個醫生說用五靈脂和沒藥單獨使用有效,大家都嘲笑他說:這藥早就用過了。
我說:再用也無妨,有什麼好笑的?他用酒調和藥,病人一喝到嘴裡就吐出來,接著吐出兩大碗綠色的痰液,疼痛立刻停止,就開始能吃東西了。這應該是痰停留在膈膜之上,用攻下的方法也無法去除,必須用催吐的方法才能痊癒,《黃帝內經》說:「有原因就不會死去」,說的就是這種情況吧。
2. 簡易方
一、胃脘當心而痛,或氣或寒,觸而屢發者,用荔枝核燒微焦,每荔枝核一錢,加木香七分,共為末,以清湯下一錢許,數服可以除根,屢試神效者。
一、胸膈胃脘大痛,察有邪滯,連用排氣飲及諸藥全不見效者,但用牙皂角,以微火燒,煙甫盡即取起,為末,用燒酒調送七八分或一錢許,其效如神,亦余試效者。
《兵部手集》方:治久心痛十年五年者,隨手效。用小蒜以釅醋煮熟頓服,此後再不發。
治脾痛三方歌:腹脹脾疼怎抵當,椒姜之外有丁香,三般等分羅為末,調入白鹽與白湯。
水磨烏藥治脾疼,每服須教一盞濃,一片陳皮一蘇葉,再煎濃服有神功。
心與脾疼有妙方,良薑切碎等檳榔,兩般同炒研為末,米飲同調服亦良。
食療方:治五臟冷痛、心腹痛,以胡椒二十一粒,擂碎,熱酒服之。
《肘後》方:治心腹俱脹痛,短氣欲死,或已絕者,用官桂三兩,切碎,以水一升二合,煮八合,去渣,頓服。無桂用姜亦可。
白話文:
一、胃部心口處疼痛,有時是氣造成的,有時是寒氣引起的,常常一觸碰就發作的,可以用荔枝核燒到稍微焦的程度,每次用一錢的荔枝核,加上七分的木香,一起磨成粉末,用清湯送服一錢左右,多服幾次可以根治,多次試驗都非常有效。
二、胸口、膈膜和胃部劇烈疼痛,檢查發現有邪氣停滯,連續使用排氣飲等藥物都不見效的,只要用牙皂角,用小火燒,煙剛沒了就拿起來,磨成粉末,用燒酒調服七八分或一錢左右,效果非常神奇,這也是我親身試驗有效的方法。
《兵部手集》中的方子:治療多年心痛,無論是十年還是五年,用這個方法馬上見效。用小蒜用濃醋煮熟後一次服用,以後就不會再發作。
治療脾痛的三個方歌:腹脹脾痛難以忍受,除了花椒和生薑外,還有丁香,這三種藥材等分磨成粉末,加入白鹽和開水調服。
用水磨的烏藥治療脾痛,每次服用必須要喝一滿碗濃汁,加上一片陳皮和一片蘇葉,再煎煮濃服,有神奇的功效。
心痛和脾痛有個好方法,把良薑切碎與檳榔等量,兩者一起炒過後磨成粉末,用米湯調服效果也很好。
食療方:治療五臟寒冷疼痛、心腹疼痛,用胡椒二十一顆,搗碎,用熱酒送服。
《肘後方》中的方子:治療心腹都脹痛,氣短快要窒息,甚至已經昏厥的,用官桂三兩,切碎,用水一升二合,煮成八合,去掉藥渣,一次服用。沒有官桂可以用生薑代替。
3. 腹痛灸法
內關、中脘、氣海、神闕(填椒鹽灸之)、水分、隔俞、脾俞、胃俞。
白話文:
治療腹痛可以針灸以下穴位:內關、中脘、氣海、神闕(在神闕穴用填塞椒鹽的灸法)、水分、膈俞、脾俞、胃俞。
4. 心腹痛論列方
吐法(新攻一),備急丸(攻五二),大分清飲(新寒五),四逆湯(熱十四),排氣飲(新和六),《局方》四七湯(和九七),大營煎(新補十四),小營煎(新補十五),木香檳榔丸(攻四九),通瘀煎(新因五),神香散(新和二十),桃仁承氣湯(攻四),潤下丸(和百十七),二陳湯(和一),調胃承氣湯(攻三),清膈煎(新寒九),茵陳飲(新寒八),括痰丸(新和十九),橘皮半夏湯(和十三),玉燭散(攻二四),十香丸(新和十五),芍藥枳朮丸(新和十六),平胃散(和十七),生韭飲(和一五一),白螺丸(和百十五),東垣草豆蔻丸(和一六七),和胃飲(新和五),理陰煎(新熱三),神佑丸(攻四八),不換金正氣散(和二一),決津煎(新因二),百順丸(新攻六),理中湯(熱一)
白話文:
心腹痛的治療方劑
- 催吐法(新收錄的攻下法第一類)
- 備急丸(攻下法第五十二類)
- 大分清飲(新收錄的寒涼藥第五類)
- 四逆湯(溫熱藥第十四類)
- 排氣飲(新收錄的調和藥第六類)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四七湯(調和藥第九十七類)
- 大營煎(新收錄的補益藥第十四類)
- 小營煎(新收錄的補益藥第十五類)
- 木香檳榔丸(攻下法第四十九類)
- 通瘀煎(新收錄的因證用藥第五類)
- 神香散(新收錄的調和藥第二十類)
- 桃仁承氣湯(攻下法第四類)
- 潤下丸(調和藥第一百十七類)
- 二陳湯(調和藥第一類)
- 調胃承氣湯(攻下法第三類)
- 清膈煎(新收錄的寒涼藥第九類)
- 茵陳飲(新收錄的寒涼藥第八類)
- 括痰丸(新收錄的調和藥第十九類)
- 橘皮半夏湯(調和藥第十三類)
- 玉燭散(攻下法第二十四類)
- 十香丸(新收錄的調和藥第十五類)
- 芍藥枳朮丸(新收錄的調和藥第十六類)
- 平胃散(調和藥第十七類)
- 生韭飲(調和藥第一百五十一類)
- 白螺丸(調和藥第一百十五類)
- 東垣草豆蔻丸(調和藥第一百六十七類)
- 和胃飲(新收錄的調和藥第五類)
- 理陰煎(新收錄的溫熱藥第三類)
- 神佑丸(攻下法第四十八類)
- 不換金正氣散(調和藥第二十一類)
- 決津煎(新收錄的因證用藥第二類)
- 百順丸(新收錄的攻下法第六類)
- 理中湯(溫熱藥第一類)
5. 論外備用方
荔枝散(新因二八,氣痛),赤金豆(新攻二,堅積),木香順氣散(和四三,氣滯),歸脾湯(補三二),遊山散(和七六,心脾痛),調氣平胃散(和十八),參附湯(補三七),神佑丸(攻五三,寒積痛),附子茴香散(熱一四八,暖胃和中),人參散(和一六二,虛寒),牙皂散(新因二七,結氣),藿香安胃散(熱七一,寒嘔),四磨飲(和五二,行氣),強中湯(熱九一,生冷傷脾),茱萸四逆湯(熱十八,小腹痛),蘇合丸(和三七一,氣逆心痛),鐵刷散(熱百九,寒濕積),八味建中湯(補二五),烏藥散(和七四,血氣壅滯),益黃散(和十九,寒滯),指迷七氣湯(和五一,積痛),平拈散(和七五,氣痛),七氣湯(和四七,郁),木香調氣散(和四四,氣滯),八味湯(熱一四一,虛寒氣滯),調痛散(和七二,氣逆),丁香止痛散(和七三,心痛甚),蟠蔥散(熱百十,寒滯),祛痛散(和七一,心氣滯),胡椒理中湯(熱六,肺胃虛寒),胃愛散(熱七十,虛寒),玄桂丸(和七八,瘀血痛),厚朴溫中湯(熱九十,逐寒滯),勝金散(熱百八,氣逆),舒筋散(和七七,跌閃腹痛),丁香茯苓湯(熱六十三,溫行滯),大沉香丸(熱百十三,冷氣),沉香桂附丸(熱百十一,寒氣),附子理中湯(熱三,虛寒),吳茱萸散(熱一三九,寒濕),木香導氣丸(因二七八,小腹氣痛),金匱大建中湯(補二三,寒痛),大己寒丸(熱百七十,寒病),小建中湯(補二二),事後中寒腹痛(因二七八),椒附丸(熱百十二,小腹痛),溫胃湯(熱十三,寒傷脾),冷香丸(熱八二,生冷)
白話文:
荔枝散:(用於新病,症狀是氣痛)
赤金豆:(用於新病,主要功效是攻破堅硬的積塊)
木香順氣散:(用於調理,主要針對氣滯)
歸脾湯:(主要用於補益)
遊山散:(用於調理,主要針對心脾疼痛)
調氣平胃散:(用於調理)
參附湯:(主要用於補益)
神佑丸:(主要用於攻下,針對寒邪導致的積滯疼痛)
附子茴香散:(藥性偏熱,用於溫暖脾胃,調和中焦)
人參散:(用於調理,針對虛寒)
牙皂散:(用於新病,針對氣結)
藿香安胃散:(藥性偏熱,針對寒邪引起的嘔吐)
四磨飲:(用於調理,主要功效是疏通行氣)
強中湯:(藥性偏熱,針對因生冷食物損傷脾胃)
茱萸四逆湯:(藥性偏熱,針對小腹疼痛)
蘇合丸:(用於調理,針對氣逆導致的心痛)
鐵刷散:(藥性偏熱,針對寒濕積聚)
八味建中湯:(主要用於補益)
烏藥散:(用於調理,針對血氣壅滯)
益黃散:(用於調理,針對寒邪滯留)
指迷七氣湯:(用於調理,針對積滯疼痛)
平拈散:(用於調理,針對氣痛)
七氣湯:(用於調理,針對情緒鬱結)
木香調氣散:(用於調理,針對氣滯)
八味湯:(藥性偏熱,針對虛寒導致的氣滯)
調痛散:(用於調理,針對氣逆)
丁香止痛散:(用於調理,針對劇烈的心痛)
蟠蔥散:(藥性偏熱,針對寒邪滯留)
祛痛散:(用於調理,針對心氣鬱滯)
胡椒理中湯:(藥性偏熱,針對肺胃虛寒)
胃愛散:(藥性偏熱,針對虛寒)
玄桂丸:(用於調理,針對瘀血疼痛)
厚朴溫中湯:(藥性偏熱,驅散寒邪滯留)
勝金散:(藥性偏熱,針對氣逆)
舒筋散:(用於調理,針對跌打損傷引起的腹痛)
丁香茯苓湯:(藥性偏熱,溫陽疏導滯塞)
大沉香丸:(藥性偏熱,針對冷氣)
沉香桂附丸:(藥性偏熱,針對寒氣)
附子理中湯:(藥性偏熱,針對虛寒)
吳茱萸散:(藥性偏熱,針對寒濕)
木香導氣丸:(用於新病,針對小腹氣痛)
金匱大建中湯:(主要用於補益,針對寒痛)
大己寒丸:(藥性偏熱,針對寒病)
小建中湯:(主要用於補益)
事後中寒腹痛:(用於新病,針對受寒引起的腹痛)
椒附丸:(藥性偏熱,針對小腹痛)
溫胃湯:(藥性偏熱,針對寒邪損傷脾胃)
冷香丸:(藥性偏熱,針對食用生冷食物導致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