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二十四心集·雜證謨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四心集·雜證謨 (6)

1. 論裡急後重

凡裡急後重者,病在廣腸最下之處,而其病本則不在廣腸,而在脾腎。凡熱痢、寒痢、虛痢皆有之,不得盡以為熱也。蓋中焦有熱,則熱邪下迫,中焦有寒,則寒邪下迫,脾腎氣虛,則氣陷下迫。欲治此者,但當察其所因,以治脾腎之本,則無有不愈。然病在廣腸,已非食積,蓋食積至此,瀉則無留,而所留者,惟下陷之氣,氣本無形,故雖若欲出而實無所出,無所出而又似欲出,皆氣之使然耳。故河間之用芍藥湯,謂行血則便自愈,調氣則後重除,是固然矣。

然調氣之法,如氣熱者涼之則調,氣寒者溫之則調,氣虛者補之則調,氣陷者舉之則調,必使氣和,乃為調氣行血之法,其義亦然。若但以木香、檳榔、當歸、大黃行血散氣之屬謂之調和,不知廣腸最遠,藥不易達,而所行所散者,皆中焦之氣耳。且氣既下陷,而復以行之散之,則氣必更陷,其能愈乎?矧痢止則後重自止,未有痢不愈而後重能愈者也,故凡欲治此者,但當以治痢為主。

白話文:

當出現腹痛且排便困難的情況時,病症通常位於大腸最末端。然而,病根並不在大腸,而在脾腎。無論是熱痢、寒痢或是虛痢,都可能出現這種症狀,不能一概而論都是熱證。因為中焦有熱,熱邪會向下迫使大腸;中焦有寒,寒邪也會向下迫使大腸;脾腎氣虛,則氣機下陷,迫使大腸。想要治療這種病症,必須根據病因,從調理脾腎入手,就能夠治癒。

然而,當病症位於大腸時,已經不是食物積滯了。因為食物積滯到達大腸,只要瀉下就能排出,不會停留。而真正停留在大腸的,是下陷的氣機。氣機無形,所以即使想排出,卻無路可出,無路可出卻又像是要排出,都是氣機作祟。因此,河間先生使用芍藥湯,認為行血就能使大便通暢,調氣就能消除排便困難,這當然是正確的。

但是,調氣的方法要根據氣機的狀態,例如氣熱就用涼藥來調,氣寒就用溫藥來調,氣虛就用補藥來調,氣陷就用升舉之藥來調。只有使氣機調和,才是真正行血調氣的方法。如果只用木香、檳榔、當歸、大黃等行血散氣的藥物來調和,就不知道大腸最遠,藥物不易到達,而行散的都是中焦的氣機。而且,氣機已經下陷,再用行散之藥,反而會使氣機更加下陷,怎麼可能治癒呢?況且,痢疾好了,排便困難自然就會消失,從未見過痢疾不治而排便困難卻能治癒的案例。所以,想要治療這種病症,應該以治癒痢疾為主。

2. 論大孔腫痛

凡病痢疾,多有大孔腫痛者,其故何也?蓋脾胃不和,則水穀之氣失其正化,而濁惡難堪之味出諸孔道,此痛楚之不能免也。又若火因瀉陷,陽為陰逐,則胃中陽氣並逼於下,無從解散,此腫之所由生也。所以痢多則痛多,痢少則痛少,痛與不痛,亦由氣之陷與不陷耳。故無論寒痢、熱痢,大孔皆能為痛,不能謂痛必由熱也。

欲治此者,但治其痢,痢止則腫痛自散,亦如後重之法也。自丹溪云:大孔痛因熱流於下,木香、檳榔、芩、連加炒乾姜主之,是但知火能為腫為痛,亦焉知元陽之下陷也。後人所宗,皆其法也,凡虛寒之輩,其不能堪此亦多矣。

白話文:

【對於痢疾這種病症,常會出現大孔腫痛的情況,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脾胃功能不調,使得飲食消化失常,產生了難以忍受的污穢味道,因此腫痛不可避免。此外,如果火氣下陷,陽氣被陰氣驅逐,那麼胃中的陽氣就會強迫往下,無法正常發散,這就是腫痛產生的原因。因此,痢疾越多,疼痛就越多;痢疾越少,疼痛就越少。疼痛或不疼痛,都是因為氣機是否下陷的結果。無論是寒痢還是熱痢,大孔都會引起疼痛,不能說疼痛一定是熱性的。

要治療這種情況,只要治療痢疾,當痢疾停止時,腫痛自然會消失,就像治療後重一樣。從丹溪的理論來看,大孔疼痛是熱邪流至下部所致,使用木香、檳榔、黃芩、黃連加上炒乾姜來治療,這只瞭解了火氣可以引起腫痛,卻不知道原本的陽氣下陷。後人遵循這個方法,大多數虛寒的人無法承受這種治療方式。】

3. 論口渴

凡瀉痢之證,必多口渴,今人但見口渴,即認為火,而不知有火者固能渴,無火者亦能渴,此不可不辨也。如火盛於中,則熏脾爍胃,津液耗干,故酷好冰水,多而不厭,愈涼愈快,隨飲隨消者,此因熱而渴,治宜涼也。又如口熱作渴,雖欲飲水而飲不能多者,即非真火,不宜涼也。

凡口雖乾渴喜涼,而復不喜涼者,是即寒聚於中,而無根之火浮戴於上,此最忌寒涼者也。然渴有真渴,有似渴。真渴者,必好茶飲,但以喜熱、喜涼,即可辨其寒熱。似渴者,干也,非渴也,口雖干而不欲湯飲,則尤非熱證可知也。

然瀉痢之證,因其水泄於下,必津涸於上,故不免於渴,渴而欲飲,正以內水不足,欲得外水以相濟也,豈必皆因於火乎?諸如此者,必當詳審其有火無火,若火有餘者,自當清火,水不足者,自當滋陰,是固然矣。然氣為水母,其有氣虛不能生水者,不補其母則水不能生,而渴不止也。

白話文:

凡是腹瀉或痢疾,患者大多口渴。現代人只看到口渴就認為是上火,卻不知道有火的人會渴,沒有火的人也會渴,這一點必須區分清楚。例如,如果体内火气旺盛,就會灼傷脾胃,導致津液耗竭,因此患者會非常喜歡喝冰水,喝很多也不嫌多,越涼快越好,喝完馬上就渴,這就是因為熱而渴,治療需要用涼性的藥物。

另外,如果口渴但喝不了太多水,這就不是真的上火,就不適合用涼性的藥物。

有些病人雖然口渴喜涼,但又不喜欢喝凉的东西,這是因為體內寒氣積聚,而無根之火浮在上面,這種情況最忌諱用寒涼的藥物。

口渴有真正的口渴,也有假性口渴。真正的口渴,患者通常喜歡喝茶,喜歡喝熱的還是涼的,可以以此判断寒热。假性口渴,只是嘴巴干,并不是真正的口渴,即使嘴巴干也不想喝湯,這就說明不是熱證。

腹瀉或痢疾,由於水瀉下去了,就會導致體內津液不足,所以難免會口渴,口渴想喝水,正是因為体内水分不足,需要用外來的水来补充。這並不一定是上火引起的。

總之,遇到口渴的患者,一定要仔细判断是否有火,如果有火,就應該清火,如果水不足,就应该滋阴。这都是正确的做法。但是,氣是水的根源,如果氣虛不能生水,不补氣,水就无法生成,口渴也无法止住。

土為水主,其有脾虛不能約水者,不強其主則水不能蓄,而渴不止也。使能不治其渴而治其所以渴,又何渴病之有?

白話文:

在中醫理論中,「土」代表脾胃,而「水」則代表體內的水分與尿液。「土為水主」意指脾胃是主管體內水分運轉的重要器官。

如果一個人脾氣虛弱,不能有效地控制體內水分,那麼即使我們不強迫脾氣去控制水分,水分也可能會過量,導致口渴的情況持續不斷。

所以,治療這種情況時,應當不是直接去解決口渴的現象,而是找出導致口渴的原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樣一來,口渴的症狀自然就會消失,不再出現。

4. 論小水

凡瀉痢之證,小水必多不利,或多黃赤,此其寒熱虛實大有關係,不可不察也。若暴注之瀉,以其清濁不分,水穀並歸於大腸,故水有不利者,惟其暫也。若痢疾之小水,則病本不一,今人但見黃赤不利,無不云其為熱,誤者多矣。凡因於熱者,必其熱赤之甚,或多澀痛,或見鮮血,然必上下皆有熱證,方是真熱,此宜清涼治之。

若非真熱,則或以中寒而逼陽於下者有之,或以瀉痢亡陰而水虧色變者有之,或以下焦陽氣不暖而水無以化者有之,或以妄用滲利而泲逼干汁者亦有之。但察其三焦無火,則雖黃雖澀,總皆亡陰亡液之證,不得通以熱論,速當培補真陰,乃為良法。《內經》曰: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

白話文:

腹瀉或痢疾,如果小便量多且排泄不順,或小便顏色偏黃或偏紅,這與寒熱虛實關係密切,不可輕忽。如果突然暴發的腹瀉,由於清濁不分,水穀都跑到大腸,所以小便不順,但這只是暫時的。但如果是痢疾引起的小便不順,病因就不一樣了,現在很多人只看到小便黃赤不順,就認為是熱證,誤診的人很多。

真正的熱證,小便一定是紅色且偏熱,可能伴隨排泄澀痛或鮮血,而且上下都有熱症,這才是真正的熱證,需要清涼治療。

如果不是真正的熱證,可能是因為體內寒氣入侵,把陽氣逼到下焦;也可能是腹瀉或痢疾損傷陰液,導致水液不足,顏色改變;也可能是下焦陽氣不足,水液無法正常代謝;也可能是誤用利水藥物,過度滲利導致體內津液耗損。

只要觀察三焦沒有火氣,即使小便顏色黃或排泄澀痛,都屬於陰液虧損的表現,不能簡單地認為是熱證,應該及時滋補真陰,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黃帝內經》說:「中氣不足,小便和大便就會異常。」

至哉斯言,何今人之不能察也?不獨此也,每見有小水清白而兼腹痛者,仍用芩連之類,余則不知其何謂。可恨,可恨。

白話文:

這段文字的大意是:真是令人感慨的話語,為什麼當今的人們不能理解呢?不只是這樣,經常會看到有些尿液清澈白色,卻同時伴有腹部疼痛的症狀,人們仍然使用黃連等類似的藥物來治療,我實在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真是讓人遺憾,真是讓人遺憾。

5. 論陰陽疑似

陰陽之道,即養生治病之本,而人有不易知者,以其有莫測之妙也。夫陰陽之用,欲其相濟,不欲其相賊。相濟者,相和者也,陰中不可無陽,陽中不可無陰也;相賊者,相害者也,陽賊陰則為焦枯,陰賊陽則為寂滅也。凡諸為病者,無非陰陽相賊,而有失其和耳。蓋陰陽之性,陰常喜靜而惡動,陽常喜暖而畏寒。

及其相賊,則陰畏陽之亢,所以陰遇陽邪,非枯則槁;陽畏陰之毒,所以陽逢陰寇,不走即飛。此陰陽相妒之譏,誠多難測,凡諸病劇而有假真疑似者,即其證也,而尤於傷寒痢疾為最焉。

若今之患痢最甚者,多見上下皆有熱證而實非真熱者,何以見之?如煩則似熱非熱,躁則似狂非狂,懊憹不寧,莫可名狀,此非真陽證也。蓋以精血敗傷,火中無水,而陰失其靜,故煩躁若此也。又如飛者飛於上;走者走於下,飛於上則為口渴、喉瘡,或面紅身熱,走於下則為孔熱、孔痛,或便黃、便血,此非實熱證也。蓋以水火相刑,陽為陰逐,而火離其位,故飛走若此也。

白話文:

陰陽之道,即養生治病之本,而人有不易知者,以其有莫測之妙也。

陰陽之道,正是養生治病的根本,但人們卻不容易完全理解,因為陰陽之道奧妙無窮,難以捉摸。

夫陰陽之用,欲其相濟,不欲其相賊。相濟者,相和者也,陰中不可無陽,陽中不可無陰也;相賊者,相害者也,陽賊陰則為焦枯,陰賊陽則為寂滅也。凡諸為病者,無非陰陽相賊,而有失其和耳。

陰陽的作用,在於相互協調,而非彼此侵害。協調就是和諧,陰中不可沒有陽,陽中不可沒有陰。侵害則如同彼此傷害,陽侵犯陰則導致陰氣枯竭,陰侵犯陽則導致陽氣消亡。凡是生病的人,都是因為陰陽失衡,相互侵犯而導致的。

蓋陰陽之性,陰常喜靜而惡動,陽常喜暖而畏寒。

陰陽的特性是,陰性喜靜惡動,陽性喜暖畏寒。

及其相賊,則陰畏陽之亢,所以陰遇陽邪,非枯則槁;陽畏陰之毒,所以陽逢陰寇,不走即飛。此陰陽相妒之譏,誠多難測,凡諸病劇而有假真疑似者,即其證也,而尤於傷寒痢疾為最焉。

一旦陰陽相侵,陰性就害怕陽性過盛,所以陰性遇到陽性的邪氣,不是枯竭就是衰敗;陽性也害怕陰性的毒氣,所以陽性遇到陰性的侵襲,不是消散就是逃逸。這就是陰陽相互嫉妒,難以捉摸。凡是病症嚴重,真假難辨,疑似難分的,都是陰陽相侵的表現,尤其在傷寒和痢疾中表現得最為明顯。

若今之患痢最甚者,多見上下皆有熱證而實非真熱者,何以見之?如煩則似熱非熱,躁則似狂非狂,懊憹不寧,莫可名狀,此非真陽證也。蓋以精血敗傷,火中無水,而陰失其靜,故煩躁若此也。

現在患有嚴重痢疾的人,大多表現出上下俱熱,但實際上并非真正的熱證。為何如此?比如病人煩躁不安,看似發熱卻又不像是發熱,躁動不安,看似狂躁卻又不像是狂躁,心裡焦慮不安,難以形容,這并不是真正的陽性證狀。這是因為精血受損,如同火中無水,陰性失去了平靜,所以才出現如此煩躁的表現。

又如飛者飛於上;走者走於下,飛於上則為口渴、喉瘡,或面紅身熱,走於下則為孔熱、孔痛,或便黃、便血,此非實熱證也。蓋以水火相刑,陽為陰逐,而火離其位,故飛走若此也。

又比如,病症就像飛翔一樣,向上蔓延;也像奔走一樣,向下流動。向上蔓延則表現為口渴、喉嚨潰爛,或是臉紅發熱;向下流動則表現為肛門灼熱疼痛,或是大便黃色或帶血。這些都不是真正的熱證。這是因為水火相克,陽性被陰性驅趕,火性失衡,所以才會出現這些向上蔓延或向下流動的症狀。

今之人,但見此等證候,僉曰察病不離形證,形證之熱既已若此,而猶謂之寒,何其妄也。是但知外之有熱,而不知內之有寒也,知上下之有熱,而不知中焦之有寒也,又豈知煩躁之為陰虛,而飛走之為陽虛也。余言若此,聞者果能信乎?將猶疑乎?疑似之間,猶不可不辨也。

且如肌表皆有熱證,本當惡熱而反不捨衣被,或臍腹喜暖而宜熨宜按者,此則外雖熱而內則有寒也。又如九竅皆有熱證,必喜冷飲,然有口欲寒而腹畏之,故凡寒冷下咽,則或增嘔惡,或加腹疼,或噎塞不行而反生脹悶,或口舌雖有瘡痛而反欲熱湯飲者,此則上下雖熱而中焦之有寒也。

白話文:

現在的人,只要看到這些症狀,就認定是外在的熱證,認為既然外在已經這麼熱了,還說它是寒,真是太荒謬了。他們只知道外在有熱,卻不知道內在有寒;只知道表裡有熱,卻不知道中焦有寒,又怎麼會明白煩躁是陰虛,而心神不寧、四處奔走是陽虛呢?我這樣說,聽的人真的能相信嗎?還是會猶豫不決?即使猶豫,也不能不辨別清楚。

就比如說,全身表面的症狀都是熱證,本該怕熱,卻反而不願意脫衣服蓋被子,或者肚臍和腹部喜歡溫暖,需要熨熱或按壓,這就是表面雖然熱,但內在有寒的表現。再比如說,九竅都出現熱證,一定會喜歡喝冷飲,但卻有嘴裡想吃寒涼的食物,肚子卻害怕的現象,所以凡是寒冷的東西下咽,就會嘔吐加劇,或腹部疼痛加重,或噎住無法順暢通過反而產生脹悶,或舌頭和口腔雖然有潰瘍疼痛,卻反而想要喝熱湯,這就是表裡雖然熱,但中焦有寒的表現。

此外,有陽氣素弱及脈色少神如前論等證,若止知為火,治以寒涼,其奈內本因寒,而再加以寒,則寒涼入胃,直犯中焦,是外熱不相及,而中寒必更甚,故致飛者愈飛,走者愈走,所謂雪上加霜,欲孤陽之不滅,不可得也。故凡治此者,但能引火歸原,使丹田暖則火就燥,下原固則氣歸精,此陰陽顛倒之神理,而或者昧之,跡猶苦海無邊,未得其岸,故余悉此,用垂普救之衣缽云。

白話文:

此外,有些患者陽氣本來就虛弱,脈色也黯淡無神,如同先前所述的症狀。如果只知道是火症,就用寒涼藥物治療,卻不知道其本源是寒氣不足,再用寒涼藥物,寒涼之氣就會進入胃部,直接侵犯中焦,這樣外在的熱症無關緊要,反而會加重內部的寒症,導致病情更加嚴重,就像雪上加霜一樣,想要保住那微弱的陽氣,也無濟於事。

因此,治療這種病症,只要能夠引導火氣歸回本源,讓丹田溫暖,火氣就能聚集在燥土之上,下焦穩固,氣就能歸於精華。這是陰陽顛倒的奧妙道理,有些人卻不明白,就好像在苦海中迷失方向,找不到岸邊一樣。所以我了解這個道理,就用這些方法來救濟天下蒼生,就像傳承下來的衣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