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二十四心集·雜證謨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四心集·雜證謨 (4)

1. 論外備用方

歸脾湯(補三二,脾虛泄瀉),加味六君湯(補六,脾虛),藿香正氣散(和二十,風寒),益黃散(和十九,脾寒氣滯),茯苓湯(和一八九,濕熱),白朮芍藥湯(和三四,濕瀉),滲濕湯(和一七四,寒濕),胃風湯(散五七,風濕),升陽除濕湯(和一七九,調脾),曲術丸(和二百一,暑濕暴瀉),朮己丸(和一百二,濕熱),豬苓湯(和一八九,發熱小水不利),草果散(和一九五,寒痛泄),大七香丸(和一三一,寒氣),調胃白朮散(和三三,行氣和胃),太平丸(寒百十九,熱瀉),大橘皮湯(和一九六,濕熱水瀉),橘半胃苓湯(和一九一,補胃和胃),薷苓湯(寒百十八,暑瀉),黃芩芍藥湯(寒八九,熱瀉),真人養臟湯(和一九四,調脾),胃愛散(熱七十,虛寒),八味湯(熱一四一,虛寒滯),八味理中丸(熱七,脾胃虛寒),二神丸(熱百五十,脾胃虛寒),蓽茇丸(熱一五六,中寒),附子理中湯(熱一),漿水散(熱一四七,陰毒),九寶丹(熱一四三,溫補脾胃),吳茱萸湯(熱一三七,暑濕受寒),四柱散(熱一四四,冷痛泄瀉),陳曲丸(熱一六三,磨積止瀉),附子茴香散(熱一四八,暖胃和中),鐵刷散(熱百九,寒濕泄瀉),縮脾丸(熱一六一,濕澀),《澹寮》四神丸(熱一五二,腎泄),補脾湯(熱六八,胃寒),小已寒丸(熱一六九,中寒洞泄),五味子丸(熱一五五,脾腎泄),養胃湯(熱六九,虛寒痛泄),厚朴丸(熱百六十,寒滯脹泄),白朮聖散子(熱一三六,固腸溫胃),肉豆蔻丸(熱一五七,臟寒滑泄),小安腎丸(熱一六七,久瀉),訶梨勒丸(熱一五九,寒滑),固脹丸(固五三,溫補固澀),泄瀉經驗方(固四九)

白話文:

歸脾湯補脾止瀉,加味六君湯健脾益氣。藿香正氣散治風寒感冒,益黃散溫中散寒。茯苓湯祛濕熱,白朮芍藥湯止濕瀉。滲濕湯除寒濕,胃風湯散風濕。升陽除濕湯調理脾胃,曲術丸治暑濕暴瀉。術己丸治濕熱,豬苓湯治濕熱發熱。草果散治寒痛泄瀉,大七香丸溫寒止瀉。調胃白朮散行氣和胃,太平丸治寒熱瀉痢。大橘皮湯治濕熱水瀉,橘半胃苓湯補胃和胃。薷苓湯治暑瀉,黃芩芍藥湯治熱瀉。真人養臟湯調理脾胃,胃愛散治虛寒。八味湯溫補脾胃,八味理中丸溫補脾胃。二神丸治脾胃虛寒,蓽茇丸治中寒。附子理中湯溫中補虛,漿水散治陰毒。九寶丹溫補脾胃,吳茱萸湯治暑濕受寒。四柱散治冷痛泄瀉,陳曲丸治磨積止瀉。附子茴香散暖胃和中,鐵刷散治寒濕泄瀉。縮脾丸治濕澀,四神丸治腎泄。補脾湯溫胃止瀉,小已寒丸治中寒洞泄。五味子丸治脾腎泄瀉,養胃湯治虛寒痛泄。厚朴丸治寒滯脹泄,白朮聖散子固腸溫胃。肉豆蔻丸治臟寒滑泄,小安腎丸治久瀉。訶梨勒丸治寒滑,固脹丸溫補固澀。泄瀉經驗方治泄瀉。

2. 經義

《通評虛實論》帝曰:腸澼便血何如?岐伯曰:身熱則死,寒則生。帝曰:腸澼下白沫何如?岐伯曰:脈沉則生,脈浮則死。帝曰:腸澼下濃血何如?曰:脈懸絕則死,滑大則生。帝曰:腸澼之屬,身不熱,脈不懸絕何如?曰:滑大者曰生,懸澀者曰死,以臟期之。

《百病始生篇》曰: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

《太陰陽明論》曰: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入五臟則䐜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

《大奇論》曰:脾脈外鼓,沉為腸澼,久自已。肝脈小緩為腸澼,易治。腎脈小搏沉。為腸澼下血,血溫身熱者死。心肝澼亦下血,二臟同病者可治,其脈小沉澀為腸澼,其身熱者死,熱見七日死。

白話文:

古代帝王問岐伯:腸胃疾病導致的便血,情況如何?岐伯答道:身體發熱就會死亡,身體寒冷則會存活。帝王又問:腸胃疾病導致下瀉白沫,情況如何?岐伯答道:脈象沉則存活,脈象浮則死亡。帝王又問:腸胃疾病導致下瀉濃血,情況如何?岐伯答道:脈象懸絕則死亡,脈象滑大則存活。帝王又問:腸胃疾病導致下瀉,但身體不發熱,脈象也不懸絕,情況如何?岐伯答道:脈象滑大者就會存活,脈象懸澀者就會死亡,要根據臟腑的狀態來判斷。

《百病始生篇》記載:陽絡受損則血液外溢,血液外溢就會鼻出血;陰絡受損則血液內溢,血液內溢就會便血。

《太陰陽明論》記載:飲食不節制,作息不規律,就會損傷陰氣,陰氣受損就會進入五臟,進入五臟就會導致五臟氣機壅塞,往下就會導致食物消化不良,久而久之就會發展成腸胃疾病。

《大奇論》記載:脾脈外鼓,脈象沉,就會導致腸胃疾病,時間久了就會自行痊癒。肝脈小緩,也會導致腸胃疾病,但比較容易治癒。腎脈小搏沉,就會導致腸胃疾病並伴隨便血,如果血液溫度高,身體發熱,就會死亡。心肝同時患病也會導致便血,但如果兩個臟腑共同發病,是可以治癒的。如果脈象小沉澀,並且身體發熱,就會死亡,發熱七天就會死亡。

《論疾診尺篇》曰:大便赤瓣飧泄,脈小,手足寒者,難已。飧泄,脈小,手足溫,泄易已。春傷於風,夏生後泄腸澼。

《經脈篇》曰:腎所生病為腸澼。

《陰陽別論》曰:陰陽虛腸澼死。

《氣厥論》曰:腎移熱於脾,傳為虛,腸澼死。

《玉機真藏論》曰:泄而脈大,脫血而脈實,皆難治。

白話文:

大便带血稀薄,脉搏细弱,手脚冰冷的,病情难以痊愈。大便稀薄,脉搏细弱,手脚温暖的,病症容易好转。春天受风寒,夏天就容易出现肠道疾病。

肾脏生病会引发肠道疾病。

阴阳虚弱导致肠道疾病会致死。

肾脏的热气传到脾脏,导致虚弱,肠道疾病会致死。

大便稀薄但脉搏强劲,失血过多但脉搏有力,这两种情况都难治。

3. 論證(共二條)

痢疾一證,即《內經》之腸澼也,古今方書,因其閉滯不利,故又謂之滯下。其證則裡急後重,或垢或血,或見五色,或多紅紫,或痛或不痛,或嘔或不嘔,或為發熱,或為惡寒。此證之陰陽虛實,最宜博審詳察,庶不致於差失,若見有不確,則大致誤人。前泄瀉門諸法,本與此通,必互相參酌用之為善。

一、痢疾之病,多病於夏秋之交,古法相傳,皆謂炎暑大行,相火司令,酷熱之毒蓄積為痢,今人所宗,皆此一說。夫痢因於暑而言其為熱,豈不宜然,然炎熱者,天之常令也,當熱不熱,必反為災;因熱貪涼者,人之常事也,過食生冷,所以致痢。多見人之慎疾者,雖經盛暑,不犯寒涼,則終無瀉痢之患,豈其獨不受熱乎?此其病在寒邪,不在暑熱,病在人事,不在天時,從可知矣。但胃強氣實者,雖日用水果之類,而陽氣能勝,故不致疾。

白話文:

痢疾,也就是古書《內經》裡提到的腸澼,因為症狀是腸道閉塞不通,所以古今醫書也稱它為滯下。痢疾的症狀包括肛門緊縮、排便困難、排泄物中帶有黏液或血跡,甚至出現五顏六色、紅色或紫色,患者可能感到疼痛或不痛,也可能伴隨嘔吐或發燒、畏寒等症狀。想要治療痢疾,一定要仔細觀察病人的體質虛實,才能對症下藥,避免誤診。痢疾和瀉瀉的治療方法有很多共通之處,醫生需要綜合考慮才能制定最佳治療方案。

痢疾好發於夏季和秋季交替之際。古人認為,炎熱的夏季,陽氣旺盛,容易積熱導致痢疾。現代人也多遵循這種觀點。的確,炎熱會導致痢疾,但炎熱是自然規律,不熱反而不正常。人們容易在炎熱天氣吃冷飲,而過食生冷食物也可能導致痢疾。許多謹慎的人即使在酷暑也不吃生冷食物,因此沒有得痢疾,這並不代表他們不受熱影響。痢疾的根本原因是寒邪入侵,而不是暑熱。病因來自於人的行為,而不是天時。只有胃氣強健的人,即使經常吃水果之類的食物,陽氣也能戰勝寒邪,就不容易得病。

其次之者,雖未即病,而日用日積,迨夫大火流西,新涼得氣,則伏陰內動,乘機而起,故寒濕得以犯脾者,多在七八月之間,此陽消陰長之徵,最易見也。再其次者,多以脾腎本弱,則隨犯隨病,不必伏寒,亦不必待時,尤為易見。

夫以生冷下咽,瀉痢隨起,豈即化而為熱乎?奈何近代醫流,止見此時之天熱,不見此人之臟寒,但見痢證,開口便言熱毒,反以寒涼治生冷,是何異雪上加霜乎!俗見相同,死者不可勝言矣。

或曰:然亦有用寒藥而愈者何也?曰:以胃強陽盛之人,而得濕成熱者,亦有之;以元氣壯實,而邪不勝正者,亦有之,此皆可以寒治而愈,亦可以通利而愈,而此輩極少。以胃弱陽虛而因寒傷臟者,此輩極多,若再用寒涼,或妄加盪滌,則無有不死,凡今以痢疾而致死者,皆此類也。觀丹溪曰:瀉痢一證,屬熱者多,屬寒者少。

白話文:

除了直接生病的人之外,有些人雖然沒有立即發病,但長期累積下來,到了天氣轉涼的七八月份,陰氣開始活躍,就會趁機發作。因此,脾胃受寒濕侵犯,大多發生在七八月份,這是陽氣消退,陰氣增長的徵兆,很容易觀察到。另外還有一些人,本來脾腎就虛弱,很容易受到寒濕侵犯而生病,不需要等到天氣轉涼,也不需要等到特定時間,更顯而易見。

有人吃生冷的食物,馬上就拉肚子,怎麼可能變成熱症呢?然而,現在的醫生只看到當時的天氣炎熱,卻沒有看到患者的內臟寒涼,只看到痢疾,就說熱毒,反而用寒涼藥物治療生冷所導致的疾病,這跟雪上加霜有什麼不同!這種錯誤的觀念非常普遍,因此因痢疾而死的人不計其數。

有人可能會問:為什麼有些病人服用寒涼藥物也會好呢?這是因為有些胃強陽盛的人,因為濕氣而導致熱症,也有些元氣充足的人,正氣強盛,邪氣無法入侵,這些情況都可以用寒涼藥物治療,也可以用通便藥物治療,但這類人非常少。而大多數人都是胃弱陽虛,因為寒氣侵犯臟腑,如果再用寒涼藥物,或者胡亂清瀉,就會導致死亡。現在因痢疾而死的人,大多是屬於這一類。正如丹溪先生所說:痢疾這種病,屬熱症的病人多,屬寒症的病人少。

戴原禮曰:以酷熱之毒,至秋陽氣始收,火氣下降,因作滯下之證,皆大謬之言也,不可信之,因作俚詞以志其戒。

白話文:

戴原禮說:認為在炎熱的季節中產生的毒氣,到了秋天太陽的氣息開始收縮,火氣下降,會導致積澀的下痢症狀,這種觀點是極為錯誤的,不能相信。因此,他創作俚諺來記載這個警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