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二十四心集·雜證謨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四心集·雜證謨 (1)

1. 經義

《金匱真言論》曰:長夏善病洞泄寒中。

《陰陽應象大論》曰: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濕勝則濡泄。春傷於風,夏生飧泄。水穀之寒熱,感則害人六腑。

《藏氣法時論》曰:脾病者,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

《百病始生篇》曰:虛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多寒則腸鳴飧泄,食不化,多熱則溏出糜。

《舉痛論》曰:寒氣客於小腸,小腸不得成聚,故後泄腹痛矣。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故氣上矣。

《經脈篇》曰:脾所生病,心下急痛,溏、瘕、泄。肝所生病,胸滿嘔逆,飧泄、狐疝。

《宣明五氣篇》曰:大腸小腸為泄。

《厥論》曰:少陰厥逆,虛滿嘔變,下泄清。

《太陰陽明論》曰: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入五臟則䐜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

《陰陽別論》曰:一陽發病,少氣善咳?善泄。

《邪氣臟腑病形篇》曰:肺脈小甚為泄。腎脈小甚為洞泄。

《脈要精微論》曰:胃脈實則脹,虛則泄。數動一代者,病在陽之脈也,泄及便膿血。久風為飧泄。倉廩不藏者,是門戶不要也。水泉不止,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平人氣象論》曰:尺寒脈細,謂之後泄。

《玉機真藏論》曰:脈細,皮寒,氣少,泄痢前後,飲食不入,此謂五虛。泄而脈大,脫血而脈實,皆難治。

《師傳篇》曰:臍以上皮熱,腸中熱,則出黃如糜。臍以下皮寒,胃中寒,則腹脹;腸中寒,則腸鳴飧泄。胃中寒,腸中熱,則脹而且泄。

《論疾診尺篇》曰:大便赤瓣飧泄,脈小者,手足寒,難已。飧泄,脈小,手足溫,泄易已。春傷於風,夏生後泄腸澼。

《咳論》曰:五臟各以治時感於寒則受病,微則為咳?,甚則為泄為痛。

《熱病篇》曰:泄而腹滿甚者死。

《玉版篇》曰:其腹大脹,四末清,脫形,泄甚,是一逆也。腹鳴而滿,四肢清,泄,其脈大,是二逆也。咳嘔腹脹,且飧泄,其脈絕,是五逆也。

《標本病傳論》曰:先病而後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

《四時氣篇》曰:飧泄,取三陰之上,補陰陵泉,皆久留之,熱行乃止。

《氣交變大論》曰:歲木太過,民病飧泄食減,體重煩冤,腸鳴腹支滿。歲火太過,民病血溢血泄注下。歲土太過,民病腹滿溏泄腸鳴,反下甚。歲水太過,上臨太陽,病反腹滿脹鳴,溏泄,食不化。歲木不及,民病少腹痛,腸鳴溏泄。歲火不及,復則埃郁,病鶩溏腹滿,食飲不下,寒中腸鳴,泄注腹痛。

歲土不及,民病飧泄,霍亂,體重腹痛。歲金不及,民病血便注下。歲水不及,民病身重濡泄。

《五常政大論》曰:卑監之紀,上角與正角同,其病飧泄,邪傷脾也。發生之紀,上徵則其氣逆,其病吐痢。

《六元正紀大論》曰:不遠熱則熱至,不遠寒則寒至,寒至則堅痞腹滿,痛急下痢之病生矣。熱至則身熱,吐下霍亂,血溢血泄,淋閟之病生矣。太陰所至為中滿霍亂吐下。厥陰所至為脅痛嘔泄。少陽所至為暴注。太陽所至為流泄禁止。

《至真要大論》曰:歲少陽在泉,火淫所勝,民病注泄赤白,少腹痛,尿赤,甚則血便。少陰同候。厥陰司天,風淫所勝,民病食則嘔,冷泄腹脹,溏泄瘕水閉,病本於脾。少陽司天,火淫所勝,民病泄注赤白。陽明司天,燥淫所勝,民病寒清於中,感而瘧,咳,腹中鳴,注泄鶩溏,病本於肝。

厥陰之勝,腸鳴飧泄,少腹痛,注下赤白。少陰之勝,腹滿痛溏泄,傳為赤沃。太陰之勝,濕化乃見,善注泄。陽明之勝,清發於中,左胠脅痛,溏泄。太陽之勝,寒入下焦,傳為濡泄。陽明之復,清氣大舉,甚則心痛痞滿,腹脹而泄。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暴注下迫,皆屬於熱。

2. 論證(共三條)

凡《內經》有言飧泄者,有言濡泄者,皆泄瀉也;有言腸澼者,即下痢也。然痢之初作,必由於瀉,此瀉之與痢本為同類,但瀉淺而痢深,瀉輕而痢重;瀉由水穀不分,出於中焦;痢以脂血傷敗,病在下焦。在中焦者,濕由脾胃而分於小腸,故可澄其源,所以治宜分痢;在下焦者,病在肝腎大腸,分痢已無所及,故宜調理真陰,並助小腸之主,以益氣化之源。此瀉痢之證治有不同,而門類亦當有辨,然病實相關,不可不兼察以為治也。

一、泄瀉之本,無不由於脾胃。蓋胃為水穀之海,而脾主運化,使脾健胃和,則水穀腐熟,而化氣化血以行營衛,若飲食失節,起居不時,以致脾胃受傷,則水反為濕,谷反為滯,精華之氣不能輸化,乃致合汙下降,而瀉痢作矣。脾強者,滯去即愈,此強者之宜清宜利,可逐可攻也。

脾弱者,因虛所以易瀉,因瀉所以愈虛,蓋關門不固,則氣隨瀉去,氣去則陽衰,陽衰則寒從中生,固不必外受風寒而始謂之寒也。且陰寒性降,下必及腎,故瀉多必亡陰,謂亡其陰中之陽耳。所以泄瀉不愈,必自太陰傳於少陰,而為腸澼,腸澼者,豈非降泄之甚,而陽氣不升,臟氣不固之病乎?凡脾胃氣虛而有不升不固者,若復以寒之,復以逐之,則無有不致敗者。此強弱之治,大有不同,故凡治此者,有不可概言清利也。

一、泄瀉之因,惟水火土三氣為最。夫水者寒氣也,火者熱氣也,土者濕氣也,此瀉痢之本也。雖曰木亦能瀉,實以土之受傷也;金亦能瀉,實以金水同氣,因其清而失其燥也。知斯三者,若乎盡矣,然而三者之中,則又惟水火二氣足以盡之。蓋五行之性,不病於寒則病於熱,大都熱者多實,虛者多寒。

凡濕熱之證,必其脈盛形強,聲音壯亮,食飲裕如,舉動輕捷者,此多陽也。虛寒之證,必其脈息無力,形氣少神,言語輕微,舉動疲倦者,此多陰也。故必察其因,而於初瀉之時,即當辨其有餘不足,則治無不愈,而亦不致有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