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二十四心集·雜證謨 (1)
卷之二十四心集·雜證謨 (1)
1. 經義
《金匱真言論》曰:長夏善病洞泄寒中。
《陰陽應象大論》曰: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濕勝則濡泄。春傷於風,夏生飧泄。水穀之寒熱,感則害人六腑。
《藏氣法時論》曰:脾病者,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
《百病始生篇》曰:虛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多寒則腸鳴飧泄,食不化,多熱則溏出糜。
《舉痛論》曰:寒氣客於小腸,小腸不得成聚,故後泄腹痛矣。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故氣上矣。
《經脈篇》曰:脾所生病,心下急痛,溏、瘕、泄。肝所生病,胸滿嘔逆,飧泄、狐疝。
《宣明五氣篇》曰:大腸小腸為泄。
白話文:
中醫典籍記載,夏季容易出現腹瀉,且伴隨寒氣。清氣下降會導致腹瀉,濁氣上升則會引起腹脹。濕氣過盛也會導致腹瀉。春季受風邪,夏季則容易腹瀉。食物寒熱不均會影響六腑健康。脾虛會導致腹脹、腸鳴、腹瀉和消化不良。虛邪入侵人體,停留不去,會影響腸胃,寒氣過盛則腸鳴、腹瀉、消化不良,熱氣過盛則腹瀉且稀薄。寒氣侵入小腸,小腸無法正常運作,就會導致腹痛腹瀉。生氣則氣逆,嚴重時會嘔血和腹瀉。脾臟病變會導致心窩疼痛、腹瀉、腹塊和腹瀉。肝臟病變會導致胸悶、嘔吐、腹瀉和疝氣。大腸和小腸負責排泄。
《厥論》曰:少陰厥逆,虛滿嘔變,下泄清。
《太陰陽明論》曰:食飲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入五臟則䐜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
《陰陽別論》曰:一陽發病,少氣善咳?善泄。
《邪氣臟腑病形篇》曰:肺脈小甚為泄。腎脈小甚為洞泄。
《脈要精微論》曰:胃脈實則脹,虛則泄。數動一代者,病在陽之脈也,泄及便膿血。久風為飧泄。倉廩不藏者,是門戶不要也。水泉不止,是膀胱不藏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
《平人氣象論》曰:尺寒脈細,謂之後泄。
《玉機真藏論》曰:脈細,皮寒,氣少,泄痢前後,飲食不入,此謂五虛。泄而脈大,脫血而脈實,皆難治。
白話文:
《厥論》提到,少陰厥逆,表現為虛滿、嘔吐、腹瀉清液。
《太陰陽明論》指出,飲食不節、作息不規律,會導致陰氣受損,陰氣受損就會進入五臟,造成五臟壅塞、腹脹、腹瀉,時間久了會發展成腸道疾病。
《陰陽別論》中說,陽氣初發病時,會出現氣短、咳嗽、腹瀉等症狀。
《邪氣臟腑病形篇》記載,肺脈微弱則容易出現腹瀉,腎脈微弱則容易出現洞泄。
《脈要精微論》指出,胃脈實則腹脹,虛則腹瀉。脈象數動而有力,病位在陽脈,會導致腹瀉並伴隨排膿血。久風可導致腹瀉,飲食不節導致的腹瀉就像門戶失守,水瀉不止則代表膀胱失守。守住根本才能生存,失去根本就會死亡。
《平人氣象論》提到,尺脈寒細,表示有後瀉的傾向。
《玉機真藏論》記載,脈細、皮寒、氣少,並出現腹瀉、飲食不進,這是五虛的表現。腹瀉但脈大,或者失血但脈實,都是難以治療的。
《師傳篇》曰:臍以上皮熱,腸中熱,則出黃如糜。臍以下皮寒,胃中寒,則腹脹;腸中寒,則腸鳴飧泄。胃中寒,腸中熱,則脹而且泄。
《論疾診尺篇》曰:大便赤瓣飧泄,脈小者,手足寒,難已。飧泄,脈小,手足溫,泄易已。春傷於風,夏生後泄腸澼。
《咳論》曰:五臟各以治時感於寒則受病,微則為咳?,甚則為泄為痛。
《熱病篇》曰:泄而腹滿甚者死。
《玉版篇》曰:其腹大脹,四末清,脫形,泄甚,是一逆也。腹鳴而滿,四肢清,泄,其脈大,是二逆也。咳嘔腹脹,且飧泄,其脈絕,是五逆也。
《標本病傳論》曰:先病而後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
白話文:
《師傳篇》提到,肚臍以上皮膚發熱,表示腸道有熱,就會排出像稀飯一樣的黃色便便。肚臍以下皮膚冰冷,則表示胃寒,會導致腹脹;腸道冰冷則會出現腸鳴和腹瀉。如果胃寒腸熱,則會腹脹且腹瀉。
《論疾診尺篇》指出,如果大便呈紅色且稀薄,脈搏微弱,手腳冰冷,病情就難以治癒。但如果大便稀薄,脈搏微弱,手腳溫暖,腹瀉就容易治癒。春天受風寒,夏天就會出現腹瀉和腸道失調。
《咳論》認為,五臟根據季節變化而容易受寒生病,輕則咳嗽,重則腹瀉或疼痛。
《熱病篇》指出,如果腹瀉且腹脹嚴重,就會有生命危險。
《玉版篇》描述了三種病症:第一種是腹部腫脹,四肢冰冷,身形消瘦,腹瀉嚴重,屬於逆氣上衝;第二種是腹部鳴響且脹滿,四肢冰冷,腹瀉,脈搏有力,屬於二逆;第三種是咳嗽嘔吐、腹部脹滿且腹瀉,脈搏微弱,屬於五逆。
《標本病傳論》強調,如果先生病後腹瀉,就要治療根本病因;如果先腹瀉後出現其他病症,也要治療根本病因。
《四時氣篇》曰:飧泄,取三陰之上,補陰陵泉,皆久留之,熱行乃止。
《氣交變大論》曰:歲木太過,民病飧泄食減,體重煩冤,腸鳴腹支滿。歲火太過,民病血溢血泄注下。歲土太過,民病腹滿溏泄腸鳴,反下甚。歲水太過,上臨太陽,病反腹滿脹鳴,溏泄,食不化。歲木不及,民病少腹痛,腸鳴溏泄。歲火不及,復則埃郁,病鶩溏腹滿,食飲不下,寒中腸鳴,泄注腹痛。
歲土不及,民病飧泄,霍亂,體重腹痛。歲金不及,民病血便注下。歲水不及,民病身重濡泄。
《五常政大論》曰:卑監之紀,上角與正角同,其病飧泄,邪傷脾也。發生之紀,上徵則其氣逆,其病吐痢。
白話文:
《四時氣篇》提到,治療飧泄,可以用針灸三陰交穴和陰陵泉穴,並且要留針較長時間,等熱邪散去才拔針。
《氣交變大論》指出,如果木氣過盛,民眾容易出現飧泄、食慾減退、身體沉重、煩躁、腸鳴、腹脹等症狀;火氣過盛,容易出現血溢、血泄、血注下等症狀;土氣過盛,容易出現腹脹、溏泄、腸鳴、反胃等症狀;水氣過盛,容易出現腹脹、腸鳴、溏泄、消化不良等症狀。
反之,如果木氣不足,容易出現少腹疼痛、腸鳴、溏泄等症狀;火氣不足,容易出現身體沉重、腹部脹滿、食慾不振、寒性腸鳴、腹痛、泄瀉等症狀;土氣不足,容易出現飧泄、霍亂、身體沉重、腹痛等症狀;金氣不足,容易出現血便、血注下等症狀;水氣不足,容易出現身體沉重、濕氣泄瀉等症狀。
《五常政大論》指出,如果卑監之紀出現異常,與正角相仿,容易出現飧泄,這是由於邪氣傷脾所致。如果發生之紀出現異常,上徵則其氣逆,容易出現嘔吐、痢疾等症狀。
《六元正紀大論》曰:不遠熱則熱至,不遠寒則寒至,寒至則堅痞腹滿,痛急下痢之病生矣。熱至則身熱,吐下霍亂,血溢血泄,淋閟之病生矣。太陰所至為中滿霍亂吐下。厥陰所至為脅痛嘔泄。少陽所至為暴注。太陽所至為流泄禁止。
《至真要大論》曰:歲少陽在泉,火淫所勝,民病注泄赤白,少腹痛,尿赤,甚則血便。少陰同候。厥陰司天,風淫所勝,民病食則嘔,冷泄腹脹,溏泄瘕水閉,病本於脾。少陽司天,火淫所勝,民病泄注赤白。陽明司天,燥淫所勝,民病寒清於中,感而瘧,咳,腹中鳴,注泄鶩溏,病本於肝。
厥陰之勝,腸鳴飧泄,少腹痛,注下赤白。少陰之勝,腹滿痛溏泄,傳為赤沃。太陰之勝,濕化乃見,善注泄。陽明之勝,清發於中,左胠脅痛,溏泄。太陽之勝,寒入下焦,傳為濡泄。陽明之復,清氣大舉,甚則心痛痞滿,腹脹而泄。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暴注下迫,皆屬於熱。
白話文:
《六元正紀大論》說:不遠離熱,熱就會到來,不遠離寒,寒就會到來。寒到來就會出現身體僵硬、腹脹滿、疼痛、急著拉肚子等病症。熱到來就會出現發熱、嘔吐、腹瀉、霍亂、出血、血溢、尿淋閉塞等病症。太陰所至會導致腹脹滿、霍亂、嘔吐、腹瀉。厥陰所至會導致脅肋疼痛、嘔吐、腹瀉。少陽所至會導致暴瀉。太陽所至會導致流泄不止。
《至真要大論》說:當歲少陽在泉,火氣過盛時,人們就會出現赤白泄瀉、少腹痛、尿赤,嚴重者還會出現血便。少陰也會有相同的症狀。當厥陰司天,風氣過盛時,人們就會出現食則嘔吐、冷泄腹脹、溏泄、瘕水閉,病根在脾。當少陽司天,火氣過盛時,人們就會出現泄瀉赤白。當陽明司天,燥氣過盛時,人們就會出現寒氣內盛,感而瘧疾、咳嗽、腹鳴、泄瀉稀溏,病根在肝。
厥陰氣盛會導致腸鳴、飧泄、少腹痛、赤白泄瀉。少陰氣盛會導致腹滿痛、溏泄,並傳為赤沃。太陰氣盛,濕氣化生,就會出現頻繁的泄瀉。陽明氣盛,清氣內生,就會出現左側脅肋疼痛、溏泄。太陽氣盛,寒氣入下焦,就會傳為濡泄。陽明氣復,清氣大舉,嚴重者還會出現心痛、痞滿、腹脹並伴有泄瀉。各種因水液引起的病症,如果症狀是澄澈清冷,都屬於寒證。如果症狀是暴瀉下迫,都屬於熱證。
2. 論證(共三條)
凡《內經》有言飧泄者,有言濡泄者,皆泄瀉也;有言腸澼者,即下痢也。然痢之初作,必由於瀉,此瀉之與痢本為同類,但瀉淺而痢深,瀉輕而痢重;瀉由水穀不分,出於中焦;痢以脂血傷敗,病在下焦。在中焦者,濕由脾胃而分於小腸,故可澄其源,所以治宜分痢;在下焦者,病在肝腎大腸,分痢已無所及,故宜調理真陰,並助小腸之主,以益氣化之源。此瀉痢之證治有不同,而門類亦當有辨,然病實相關,不可不兼察以為治也。
一、泄瀉之本,無不由於脾胃。蓋胃為水穀之海,而脾主運化,使脾健胃和,則水穀腐熟,而化氣化血以行營衛,若飲食失節,起居不時,以致脾胃受傷,則水反為濕,谷反為滯,精華之氣不能輸化,乃致合汙下降,而瀉痢作矣。脾強者,滯去即愈,此強者之宜清宜利,可逐可攻也。
白話文:
《內經》提到「飧泄」和「濡泄」,都是指腹瀉;而「腸澼」就是痢疾。痢疾一開始通常都是從腹瀉開始,瀉和痢本質上是一類疾病,只是腹瀉比較輕微,痢疾則比較嚴重;腹瀉是因為水穀不分,在中焦(脾胃)部位出現;痢疾則是因為脂血受傷,病灶在下焦(肝腎大腸)。在中焦的腹瀉,是濕氣從脾胃進入小腸,所以可以從源頭治療;而下焦的痢疾,病灶在肝腎大腸,已經無法從源頭治療,只能調理真陰,並幫助小腸運作,增強化氣的根本。雖然腹瀉和痢疾的治療方法不同,但兩者實際上是相關的,不能忽略其中一項。
腹瀉的根本原因,都在脾胃。胃是水穀的匯集處,而脾負責運化水穀,脾胃健壯,水穀就能消化吸收,化生氣血,滋養全身。如果飲食不節制,作息不規律,就會傷害脾胃,水穀無法消化,精華之氣無法運化,導致濁氣下行,引發腹瀉或痢疾。脾胃強健的人,只要去除病因就能痊癒,這種情況可以採用清利的方法,驅逐病邪。
脾弱者,因虛所以易瀉,因瀉所以愈虛,蓋關門不固,則氣隨瀉去,氣去則陽衰,陽衰則寒從中生,固不必外受風寒而始謂之寒也。且陰寒性降,下必及腎,故瀉多必亡陰,謂亡其陰中之陽耳。所以泄瀉不愈,必自太陰傳於少陰,而為腸澼,腸澼者,豈非降泄之甚,而陽氣不升,臟氣不固之病乎?凡脾胃氣虛而有不升不固者,若復以寒之,復以逐之,則無有不致敗者。此強弱之治,大有不同,故凡治此者,有不可概言清利也。
一、泄瀉之因,惟水火土三氣為最。夫水者寒氣也,火者熱氣也,土者濕氣也,此瀉痢之本也。雖曰木亦能瀉,實以土之受傷也;金亦能瀉,實以金水同氣,因其清而失其燥也。知斯三者,若乎盡矣,然而三者之中,則又惟水火二氣足以盡之。蓋五行之性,不病於寒則病於熱,大都熱者多實,虛者多寒。
白話文:
脾臟虛弱的人,因為虛所以容易腹瀉,因為腹瀉所以更虛弱。這是因為脾臟就像門戶,守不住,氣就會隨著腹瀉流失,氣流失了陽氣就會衰弱,陽氣衰弱就會產生寒氣,所以不必受到外來的風寒才算得上是寒氣。而且陰寒的特性是下降,往下一定會到達腎臟,所以腹瀉頻繁一定會損耗陰氣,也就是損耗了陰氣中的陽氣。因此腹瀉久治不愈,必定從太陰傳到少陰,而導致腸澼。腸澼就是降泄過度,陽氣無法上升,臟腑氣虛不固的病症。凡是脾胃氣虛,無法上升,守不住的,如果再用寒涼的藥物,再用驅逐的方法,就一定會造成傷害。這就像治療強壯和虛弱的病人,方法大不相同,所以治療腹瀉,不能一概而論地使用清利的方法。
腹瀉的原因,主要就是水、火、土三氣。水就是寒氣,火就是熱氣,土就是濕氣,這是腹瀉的根本。雖然說木也能造成腹瀉,實際上是因土受傷所致;金也能造成腹瀉,實際上是金水同氣,因為過於清而失去燥性。知道了這三氣,幾乎就了解了所有腹瀉的原因。然而在這三氣之中,水火二氣就足以概括所有原因。因為五行的特性,不生病於寒就會生病於熱,總體來說,熱症多為實證,虛症多為寒證。
凡濕熱之證,必其脈盛形強,聲音壯亮,食飲裕如,舉動輕捷者,此多陽也。虛寒之證,必其脈息無力,形氣少神,言語輕微,舉動疲倦者,此多陰也。故必察其因,而於初瀉之時,即當辨其有餘不足,則治無不愈,而亦不致有誤矣。
白話文:
凡是濕熱證,必定脈象強勁有力,體型健壯,聲音洪亮,飲食充足,行動輕快靈活,這是陽氣盛旺的表現。虛寒證則必定脈象虛弱無力,體質虛弱氣息微弱,精神不振,言語低沉,行動疲憊,這是陰氣過盛的表現。因此,必須仔細觀察病因,在初期瀉痢之時,就應辨別是陽氣過盛還是陰氣不足,這樣治療才能藥到病除,避免誤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