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十二從集·雜證謨 (2)
卷之十二從集·雜證謨 (2)
1. 歷節風痛
歷節風痛,以其痛無定所,即行痹之屬也。《病源》云:歷節風痛是氣血本虛,或因飲酒,腠理開,汗出當風所致,或因勞倦調護不謹,以致三氣之邪遍歷關節,與氣血相搏,而疼痛非常,或如虎之咬,故又有白虎歷節之名。《中藏經》曰:歷節疼痛者,因醉犯房而得之,此其概也。
大都痛痹之證,多有晝輕而夜重者,正陰邪之在陰分也。其有遇風雨陰晦而甚者,此正陰邪侮陽之證也。或得暖遇熱而甚者,此濕熱傷陰之火證也。有火者宜從清涼,有寒者宜從溫熱。若筋脈拘滯,伸縮不利者,此血虛血燥證也,非養血養氣不可。凡諸治法,總宜如前。
一、凡諸痹作痛者,俱宜用火龍膏貼之。
白話文:
「歷節風痛」這種病,是因為它的疼痛位置不固定,所以屬於「行痹」的範疇。《病源》這本書說:「歷節風痛」是氣血原本就虛弱,或是因為喝酒後,毛孔打開,出汗時吹到風所引起的;也有可能是因為勞累過度,沒有好好調養,導致風、寒、濕三種邪氣侵入關節,與氣血互相搏鬥,產生非常劇烈的疼痛,有時痛起來像被老虎咬一樣,所以又被稱為「白虎歷節」。《中藏經》則說:「歷節疼痛」是醉酒後行房事所引起的,這些都是大概的情況。
一般來說,痛痹這種病,大多是白天比較輕微,晚上比較嚴重,這是因為陰邪之氣停留在陰分的緣故。如果遇到颳風下雨、陰暗的天氣疼痛加劇,這就是陰邪之氣侵擾陽氣的表現。如果遇到溫暖或熱的時候疼痛加劇,這是因為濕熱之邪傷害陰分而產生的火熱症狀。有火熱症狀的,應該用清涼的方法治療;有寒冷症狀的,應該用溫熱的方法治療。如果筋脈拘攣、收縮不利,這是因為血虛血燥的緣故,必須要養血養氣才能改善。總之,各種治療方法,都應該按照之前說的原則來處理。
一、所有痹症引起的疼痛,都應該用火龍膏來貼敷治療。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