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十四性集·雜證謨 (2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四性集·雜證謨 (21)

1. 針灸法

長桑君針積塊癥瘕法:先於塊上針之,甚者,又於塊首一針,塊尾一針,訖,以艾灸之,立應。

一法曰:凡灸痞者,須灸痞根,無有不效。其法在脊背十三椎下,當脊中點墨記之,此非灸穴,卻於墨之兩旁各開三寸半,以指揣摸,覺微有動脈,即點穴灸之,大約穴與臍平。多灸左邊,或左右俱灸,此即痞根也。或患左灸右,患右灸左,亦效。

一、灸穴法:中脘、期門、章門、脾俞、三焦俞、通谷,此諸痞所宜灸者。

積痞在上者,宜灸:上脘、中脘、期門、章門之類。積塊在下者,宜灸:天樞、章門、腎俞、氣海、關元、中極、水道之類。凡灸之法,宜先上而後下,臍腹之壯用宜稍大,皆先灸七壯,或十四壯,以後漸次增加,愈多愈妙。以上諸穴皆能治痞,宜擇而用之。然猶有不可按穴者,如痞之最堅處,或頭、或尾、或突、或動處,但察其脈絡所由者,皆當按其處而通灸之,火力所到,則其堅聚之氣自然以漸解散,有神化之妙也。

第灸痞之法,非一次便能必效,務須或彼或此,擇其要者,至再至三,連次陸續灸之,無有不愈者。

白話文:

針灸法

長桑君治療腫塊的方法:先在腫塊上扎針,如果腫塊很嚴重,就在腫塊頭部扎一針,尾部扎一針,然後用艾灸燒灼,立刻見效。

另一種方法說:凡是灸治痞塊,必須灸痞根,沒有不見效的。痞根的位置在背部第十三椎骨下方,脊椎中間點墨標記,這不是灸的穴位,而是在墨標記的兩旁各開三寸半,用手指按摸,感覺有微弱的動脈跳動,就點上穴位進行艾灸,大約穴位和肚臍平齊。多灸左邊,或者左右兩邊都灸,這就是痞根。或者左邊有病灸右邊,右邊有病灸左邊,也有效。

一、灸穴的方法:中脘穴、期門穴、章門穴、脾俞穴、三焦俞穴、通谷穴,這些穴位都適合用來灸治痞塊。

痞塊在上腹部,適合灸:上脘穴、中脘穴、期門穴、章門穴等。痞塊在下腹部,適合灸:天樞穴、章門穴、腎俞穴、氣海穴、關元穴、中極穴、水道穴等。凡是艾灸的方法,應該先灸上部再灸下部,肚臍腹部的艾灸用量可以稍微大一些,都先灸七壯,或十四壯,以後逐漸增加,越多越好。以上這些穴位都能治療痞塊,可以選擇使用。但是,有些地方無法按照穴位灸,例如痞塊最堅硬的地方,或者頭部、尾部,或者突出、或者跳動的地方,只要觀察它的脈絡走向,都應該按著這些地方用艾灸燒灼,火力到達之處,堅硬聚集的氣就會自然逐漸散開,有神奇的效果。

治療痞塊的方法,不是一次就能見效,一定要這裡灸一下,那裡灸一下,選擇重要的地方,反覆多次、連續不斷地灸,沒有不痊癒的。

2. 積聚論列方

排氣飲(新和六),養中煎(新熱四),溫胃飲(新熱五),歸脾湯(補三二),枳朮丸(和七九),芍藥枳朮丸(新和十六),四磨飲(和五二),十香丸(新和十五),木香人參枳朮丸(和八二),理陰煎(新熱三),神香散(新和二十),暖肝煎(新熱十五),五味異功散(補四),腎氣丸(補百二十),保和丸(小三五),《指迷》七氣湯(和五一),溫白丸(攻六一),和中丸(和八七),秘方化滯丸(攻五八),助氣丸(攻六七),三稜丸(攻六十),大健脾丸(和八五),勝紅丸(攻六六),《三因》紅丸子(攻九六),大和中飲(新和七),感應丸(攻五四),遇仙丹(攻五一),小和中飲(新和八),赤金豆(新攻二),神佑丸(攻四八),草豆蔻丸(和一六七),百順丸(新攻六),阿魏丸(攻六四),阿魏膏(外三一二),大硝石丸(攻五六),琥珀膏(外三一七),三聖膏(攻三八),化鐵丹(攻五九),水紅花膏(外三一九),蘆薈等丸(寒一六八後)

白話文:

排氣飲(新和六)、養中煎(新熱四)、溫胃飲(新熱五)、歸脾湯(補三二)、枳朮丸(和七九)、芍藥枳朮丸(新和十六)、四磨飲(和五二)、十香丸(新和十五)、木香人參枳朮丸(和八二)、理陰煎(新熱三)、神香散(新和二十)、暖肝煎(新熱十五)、五味異功散(補四)、腎氣丸(補百二十)、保和丸(小三五)、《指迷》七氣湯(和五一)、溫白丸(攻六一)、和中丸(和八七)、秘方化滯丸(攻五八)、助氣丸(攻六七)、三稜丸(攻六十)、大健脾丸(和八五)、勝紅丸(攻六六)、《三因》紅丸子(攻九六)、大和中飲(新和七)、感應丸(攻五四)、遇仙丹(攻五一)、小和中飲(新和八)、赤金豆(新攻二)、神佑丸(攻四八)、草豆蔻丸(和一六七)、百順丸(新攻六)、阿魏丸(攻六四)、阿魏膏(外三一二)、大硝石丸(攻五六)、琥珀膏(外三一七)、三聖膏(攻三八)、化鐵丹(攻五九)、水紅花膏(外三一九)、蘆薈等丸(寒一六八後)

翻譯:

  • 排氣飲: 用於幫助排氣的藥方。
  • 養中煎: 用於滋養脾胃的藥方。
  • 溫胃飲: 用於溫暖胃部的藥方。
  • 歸脾湯: 用於補益心脾的藥方。
  • 枳朮丸: 用於理氣消積的藥丸。
  • 芍藥枳朮丸: 在枳朮丸的基礎上加芍藥,用於理氣止痛的藥丸。
  • 四磨飲: 用於順氣導滯的藥方。
  • 十香丸: 由多種香氣藥材組成的藥丸。
  • 木香人參枳朮丸: 在枳朮丸的基礎上加木香和人參,用於理氣健脾的藥丸。
  • 理陰煎: 用於調理陰虛的藥方。
  • 神香散: 由多種香氣藥材組成的藥粉。
  • 暖肝煎: 用於溫暖肝臟的藥方。
  • 五味異功散: 用於補氣健脾的藥散。
  • 腎氣丸: 用於補腎陽的藥丸。
  • 保和丸: 用於消食導滯的藥丸。
  • 《指迷》七氣湯: 《指迷》這本書中記載的,用於治療七種情志疾病的藥湯。
  • 溫白丸: 用於溫通經絡、攻逐寒邪的藥丸。
  • 和中丸: 用於調和脾胃的藥丸。
  • 秘方化滯丸: 一個不公開的配方,用於化解積滯的藥丸。
  • 助氣丸: 用於幫助氣機運行的藥丸。
  • 三稜丸: 用於破血化瘀的藥丸。
  • 大健脾丸: 強健脾胃功能的藥丸。
  • 勝紅丸: 用於攻下積滯的藥丸。
  • 《三因》紅丸子: 《三因方》這本書中記載的,用於攻下積滯的藥丸。
  • 大和中飲: 強調調和脾胃功能的藥方。
  • 感應丸: 服用後能快速見效的藥丸。
  • 遇仙丹: 效果較好的藥丸,取名帶有神仙意味。
  • 小和中飲: 作用與大和中飲類似,但藥力稍弱的藥方。
  • 赤金豆: 一種形似豆子的紅色藥丸,有攻下作用。
  • 神佑丸: 有「神明保佑」寓意的藥丸。
  • 草豆蔻丸: 用草豆蔻為主要成分的藥丸,用於溫中理氣。
  • 百順丸: 服用後能使氣機順暢的藥丸。
  • 阿魏丸: 用阿魏為主要成分的藥丸,用於理氣止痛。
  • 阿魏膏: 用阿魏製成的外用膏藥。
  • 大硝石丸: 用硝石為主要成分的藥丸,有瀉下作用。
  • 琥珀膏: 用琥珀製成的外用膏藥。
  • 三聖膏: 三種藥物組成的膏藥,具有較好的療效。
  • 化鐵丹: 一種可以治療某種特殊病症的藥丸,可能與鐵代謝有關。
  • 水紅花膏: 用水紅花製成的外用膏藥。
  • 蘆薈等丸: 以蘆薈為主要成分的藥丸,清熱瀉下。

備註:

  • 這裡的翻譯是基於字面意思和傳統中醫理解,僅供參考。
  • 具體藥效和使用方法請諮詢專業中醫師。
  • 括號內的文字,例如(新和六),表示該方劑在文獻中的分類,如“新和”代表新的和解方劑,數字表示該類別下的編號。
  • 標註“外”字表示該藥方為外用藥。

3. 論外備用方

消食丸(和九十,行滯),枳實丸(和八四,食癖),木香檳榔丸(攻五十,火盛積堅),曲術丸(和百十,宿食),法制陳皮(和七十),香砂枳朮丸(和八十,氣積),白朮丸(和三七八,息積),陳曲丸(熱一六三,冷積瀉痢),曲糵枳朮丸(和八一,食積),流氣丸(和一五五,逐寒滯),桃仁煎(攻三九,血瘕),枳實導滯丸(攻五七,濕熱食積),安脾散(熱六七,冷積),三稜散(攻三六,積痞),雄黃聖餅子(攻六九,去積),三稜丸(攻三七、六十,血癥食積),神保丸(攻五三,寒積痛),穿山甲散(攻四十,血癥),備急丸(攻五二,寒積),消痞核桃(攻八七),守病丸(攻六五),紅丸子(熱百九十,寒食積),熨痞方(攻八八),大異香散(攻四四,脹滿),加減四物湯(婦百十二,血積)

白話文:

消食丸: 可以幫助消化,使腸胃暢通,消除食物停滯。

枳實丸: 可以幫助消化,特別適合治療因飲食偏好造成的消化不良。

木香檳榔丸: 藥性較強,可以攻下體內積滯的實熱,適用於火氣大、積食嚴重的情況。

曲術丸: 可以幫助消化,適合治療因宿食(未消化完全的食物)引起的消化不良。

法制陳皮: 可以調和脾胃。

香砂枳朮丸: 可以調和脾胃,適合治療因氣滯引起的消化不良。

白朮丸: 可以調和脾胃,消除積滯。

陳曲丸: 藥性偏熱,適合治療因寒冷引起的積食,並可用於治療瀉痢。

曲糵枳朮丸: 可以幫助消化,適合治療食積(食物積滯)。

流氣丸: 可以調和脾胃,驅除體內的寒氣和滯塞。

桃仁煎: 藥性較強,可以攻破血瘕(腹部因血瘀形成的腫塊)。

枳實導滯丸: 藥性較強,可以攻下體內因濕熱引起的食積。

安脾散: 藥性偏熱,適合治療因寒冷引起的積食。

三稜散: 藥性較強,可以攻破體內積聚的痞塊。

雄黃聖餅子: 藥性較強,可以去除體內積滯。

三稜丸: 藥性較強,可以攻破血癥(因血瘀引起的病症)和食積。

神保丸: 藥性較強,可以攻下體內因寒冷引起的積滯疼痛。

穿山甲散: 藥性較強,可以攻破血癥(因血瘀引起的病症)。

備急丸: 藥性較強,可以攻下體內因寒冷引起的積滯。

消痞核桃: 藥性較強,可以消除腹部的痞塊。

守病丸: 藥性較強。

紅丸子: 藥性偏熱,適合治療因寒冷引起的食積。

熨痞方: 藥性較強,用於外敷,可以消除腹部的痞塊。

大異香散: 藥性較強,可以消除腹部脹滿。

加減四物湯: 婦科常用,適合治療婦女因血瘀引起的腹部積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