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十七理集·雜證謨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七理集·雜證謨 (7)

1. 論治(共十一條)

經曰:堅者削之,留者攻之,結者散之,客者除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開之發之,適事為故。

凡積聚之治,如經之云者,亦既盡矣。然欲總其要,不過四法,曰攻,曰消,曰散,曰補,四者而已,詳列如下。

一、凡積堅氣實者,非攻不能去,如《秘方》化滯丸、化鐵丹、遇仙丹、感應丸、大硝石丸、三花神佑丸、赤金豆、百順丸之類,皆攻劑之峻者也。又如三稜丸、勝紅丸、阿魏丸、助氣丸、紅丸子、溫白丸之屬,皆攻劑之次者也。

一、凡不堪攻擊,止宜消導漸磨者,如和中丸、草豆蔻丸、保和丸、大小和中飲之類是也。若積聚下之不退,而元氣未虧者,但當以行氣開滯等劑,融化而潛消之。

一、無形氣聚,宜散而愈者,如排氣飲、神香散、《指迷》七氣湯、十香丸、四磨飲之屬是也。

一、凡積痞勢緩而攻補俱有未便者,當專以調理脾胃為主,如潔古之枳朮丸乃其宜也。余復因其方而推廣之,近制芍藥枳朮丸,兼肝脾以消膨脹,除積聚,止腹痛,進飲食,用收緩功,其效殊勝於彼。再如大健脾丸、木香人參生薑枳朮丸,皆調補脾胃之妙劑,所當擇用者也。

一、凡脾腎不足,及虛弱失調之人,多有積聚之病。蓋脾虛則中焦不運,腎虛則下焦不化,正氣不行,則邪滯得以居之。若此輩者,無論其有形無形,但當察其緩急,皆以正氣為主。凡虛在脾胃者,宜五味異功散,或養中煎、溫胃飲、歸脾湯之類主之。虛在肝腎者,宜理陰煎、腎氣丸、暖肝煎之類酌而用之。

此所謂養正積自除也。其或虛中有滯者,則不妨少加佐使。

一、治積之要,在知攻補之宜,而攻補之宜,當於孰緩孰急中辨之。凡積聚未久而元氣未損者,治不宜緩,蓋緩之則養成其勢,反以難制,此其所急在積,速攻可也。若積聚漸久,元氣日虛,此而攻之,則積氣本遠,攻不易及,胃氣切近,先受其傷,愈攻愈虛,則不死於積而死於攻矣。此其所重在命,不在乎病,所當察也。

故凡治虛邪者,當從緩治,只宜專培脾胃以固其本,或灸或膏,以疏其經,但使主氣日強,經氣日通,則積痞自消。斯緩急之機,即萬全之策也,不獨治積,諸病亦然。

一、凡堅硬之積,必在腸胃之外,募原之間,原非藥力所能猝至,宜用阿魏膏、琥珀膏,或水紅花膏。三聖膏之類以攻其外,再用長桑君針法以攻其內。然此堅頑之積,非用火攻,終難消散,故莫妙於灸。余在燕都,嘗治愈痞塊在左脅者數人,則皆以灸法收功也。

一、積久成疳,乃其經絡壅滯,致動肝脾陽明之火,故為頰腫、口糜、牙齦臭爛之證。此其在外當用膏藥、艾火以破堅頑,在內當用蘆薈等丸以清疳熱。

一、婦人血癥氣聚論治,詳婦人門。

白話文:

論治(共十一條)

古書說:「堅硬的要削弱它,停滯的要攻破它,凝結的要疏散它,外來的要去除它,在上的要向下導引,要摩擦按摩它,要用藥液浸泡它,要讓它變薄,再加以劫奪,要打開它,要發散它,要根據情況適當處理。」

凡是治療體內積聚的病症,就像古書說的那樣,也已經很完備了。但如果要總結它的要點,不外乎四種方法,就是攻、消、散、補這四種,詳細列在下面。

一、凡是積聚堅硬、氣勢強盛的,不用攻伐的方法就不能去除,例如《秘方》裡的化滯丸、化鐵丹、遇仙丹、感應丸、大硝石丸、三花神佑丸、赤金豆、百順丸之類的藥,都是攻伐力量很強的藥劑。又例如三稜丸、勝紅丸、阿魏丸、助氣丸、紅丸子、溫白丸之類的藥,都是攻伐力量次一等的藥劑。

二、凡是身體無法承受攻伐的,只適合用消導的方法慢慢磨除的,例如和中丸、草豆蔻丸、保和丸、大小和中飲之類的藥就是。如果積聚下不去,而元氣沒有虧損的,就應當用疏通氣機、打開阻塞等藥劑,使積聚慢慢融化而消失。

三、沒有形狀的氣體聚集,適合用疏散的方法治療的,例如排氣飲、神香散、《指迷》七氣湯、十香丸、四磨飲之類的藥就是。

四、凡是積聚的病勢緩和,用攻伐和補益的方法都不太方便的,應當專門以調理脾胃為主,例如金元名醫李杲的枳朮丸就適合這種情況。我根據他的方子加以推廣,最近製作了芍藥枳朮丸,兼顧肝脾,可以消除腹脹,去除積聚,止腹痛,增進食慾,作用溫和,效果比原方更好。再如大健脾丸、木香人參生薑枳朮丸,都是調理補益脾胃的好藥,應當選擇使用。

五、凡是脾腎不足,以及虛弱失調的人,常常會有積聚的疾病。因為脾虛則中焦運化功能失常,腎虛則下焦轉化功能不足,正氣運行不暢,邪氣就會停留在體內。對於這種情況,無論積聚是有形還是無形,都應當觀察病情的緩急,都以扶助正氣為主。凡是虛弱在脾胃的,適合用五味異功散,或是養中煎、溫胃飲、歸脾湯之類的藥方來治療。虛弱在肝腎的,適合用理陰煎、腎氣丸、暖肝煎之類的藥方來酌情使用。

這就是所謂的「養正氣,積聚自然消除」。如果體虛又有積滯,不妨稍微加入一些輔助藥物。

六、治療積聚的要點,在於了解攻伐和補益的適當使用,而攻伐和補益的適當使用,應當在分辨病情是緩慢還是緊急的情況下來判斷。凡是積聚形成時間不長,而且元氣沒有損傷的,治療不宜緩慢,因為緩慢的話會讓積聚的勢頭增長,反而更難控制,這時的重點在於解決積聚的問題,應當迅速攻伐。如果積聚時間很長,元氣一天天虛弱,這時如果攻伐,積聚的位置本來就遠,攻伐不容易到達,而胃氣很近,會先受到傷害,越攻伐就越虛弱,那麼就會不是死於積聚而是死於攻伐了。這時的重點在於保住生命,而不是疾病,應當仔細觀察。

所以凡是治療虛弱引起的邪氣,應當用緩和的方法來治療,只適合專門培補脾胃來鞏固根本,或用艾灸或用藥膏,來疏通經絡,只要使主氣一天天強盛,經絡氣機一天天暢通,那麼積聚自然就會消除。這種緩急的處理方法,是萬全的策略,不僅適用於治療積聚,也適用於其他疾病。

七、凡是堅硬的積聚,必定在腸胃之外、募原之間,並不是藥力短時間就能到達的,適合用阿魏膏、琥珀膏,或是水紅花膏、三聖膏之類的藥膏來攻打體外,再用長桑君的針法來攻打體內。然而這種堅硬頑固的積聚,如果不用火攻,終究難以消除,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艾灸。我在燕都時,曾經治好幾個左脅部有腫塊的病人,都是用艾灸的方法治好的。

八、積聚時間長了變成疳病,是因為經絡阻塞,導致肝脾陽明之火妄動,所以會出現臉頰腫脹、口舌糜爛、牙齦腐爛發臭等症狀。這種情況在外部應當用膏藥、艾火來攻破堅硬頑固的病邪,在內部應當用蘆薈等藥製成的丸藥來清除疳熱。

九、婦女血癥氣聚的治療,詳細記錄在婦科章節中。

2. 述古(共六條)

《難經》曰:病有積有聚,何以別之?然:積者,陰氣也,聚者,陽氣也,故陰沉而伏,陽浮而動。氣之所積名曰積,氣之所聚名曰聚,故積者,五臟所生,聚者,六腑所成也。積者,陰氣也,其始發有常處,其痛不離其部,上下有所終始,左右有所窮處;聚者,陽氣也,其始發無根本,上下無所留止,其痛無常處,謂之聚,故以是別知積聚也。

又曰: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脅下,如覆杯,有頭足,久不愈,令人發咳,㾬瘧,連歲不已。心之積,名曰伏梁,起臍上,大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煩心。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脘,覆大如盤,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發黃疸,飲食不為肌膚。肺之積,名曰息賁,在右脅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灑淅寒熱,喘咳發肺壅。

腎之積,名曰賁豚,發於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狀,或上或下無時,久不已,令人喘逆,骨痿少氣。

仲景曰:積者,臟病也,終不移;聚者,腑病也,發作有時,展轉痛移,為可治。諸積大法,脈來細而附骨者,乃積也。寸口,積在胸中。微出寸口,積在喉中。關上,積在臍旁。上關上,積在心下。微下關、積在少腹。尺中,積在氣衝。脈出左,積在左。脈出右,積在右。

脈兩出,積在中央,各以其部處之。愚按:仲景此說固詳而善,雖亦疑其太鑿,然於理則通,故述於此,亦可以資意見。若以余之歷驗,則凡病證癖者,脈必沉緊而疾,如《內經》曰微急、小急者,即其脈也。若診見和緩,則胃氣本無恙,終非癖塊之脈。

許學士曰:大抵治積,或以所惡者攻之,或以所喜者誘之,則易愈。如硇砂、水銀治肉積,神麯、麥芽治酒積,水蛭、虻蟲治血積,木香、檳榔治氣積,牽牛、甘遂治水積,雄黃、膩粉治涎積,礞石、巴豆治食積,各從其類也。若用群隊之藥,分其藥勢,則難取效。須要認得分明是何積聚,兼見何證,然後增減斟量使之,不爾反有所損,要在臨時通變也。

潔古云:壯人無積,虛人則有之,脾胃怯弱,氣血兩衰,四時有感,皆能成積。若遽以磨堅破結之藥治之,疾須去而人已衰矣。乾漆、硇砂、三稜、大黃、牽牛之類,用時則暫快,藥過則依然,氣愈消,疾愈大,竟何益哉。故治積者,當先養正,則積自除,譬如滿座皆君子,縱有一小人,自無容地而去,但令其真氣實,胃氣強,積自消矣。

實中有積,大毒之劑治之尚不可過,況虛而有積者乎?此治積之一端也,邪正盛衰,固宜詳審。

張子和曰:積之始成也,或因暴怒喜悲思恐之氣,或傷酸甘辛鹹之味,或停溫涼寒熱之飲,或受風寒暑濕燥火之邪,其初甚微,可呼吸按導,方寸大而去之,故不難也。若久而延之,留滯不去,遂成五積。

徐東皋曰:養正積除,此積之微者也;如脾胃失於健運,而氣積、食積之不疏導者,惟養脾胃之正氣,而滯積自疏矣。若夫大積大聚,如五積之久而成癥病,堅固不移者,若非攻擊悍利之藥,豈能推逐之乎?惟虛弱之人,必用攻補兼施之法也。

白話文:

述古(共六條)

《難經》說:疾病有「積」和「聚」兩種,要如何區分呢?回答是:「積」屬於陰氣,「聚」屬於陽氣。所以,「積」的病症會讓人感覺陰沉、潛伏;而「聚」的病症會讓人感覺浮動、不安。氣積聚的地方叫做「積」,氣聚集的地方叫做「聚」。所以,「積」是五臟(肝、心、脾、肺、腎)所產生的,「聚」是六腑(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所形成的。「積」屬於陰氣,它剛開始發病時有固定的位置,疼痛不會離開那個部位,上下有一定的界限,左右也有一定的範圍;「聚」屬於陽氣,它剛開始發病時沒有固定的根源,上下沒有固定的停留處,疼痛也沒有固定的位置。這就是用來區分「積」和「聚」的方法。

《難經》又說:肝臟的積,叫做「肥氣」,在左側肋骨下方,像一個倒扣的杯子,有頭有尾,長時間不痊癒,會使人咳嗽、瘧疾,甚至連年不斷。心臟的積,叫做「伏梁」,從肚臍上方開始,像手臂那麼粗,向上延伸到心臟下方,長時間不痊癒,會使人感到心煩。脾臟的積,叫做「痞氣」,在胃脘(胃部上口),像一個倒扣的盤子那麼大,長時間不痊癒,會使人四肢無力、發黃疸,飲食無法轉化成身體的營養。肺臟的積,叫做「息賁」,在右側肋骨下方,像一個倒扣的杯子,長時間不痊癒,會使人忽冷忽熱、喘咳,發生肺部壅塞。腎臟的積,叫做「賁豚」,從下腹部開始,向上延伸到心臟下方,像小豬的形狀,有時向上有時向下,沒有固定時間,長時間不痊癒,會使人呼吸困難、骨頭軟弱無力、氣短。

張仲景說:「積」是臟腑的病,位置固定不會移動;「聚」是六腑的病,發病有時候,疼痛會轉移,這種情況是比較容易治療的。各種「積」的診斷大法是,脈搏來的時候細而貼著骨頭的,就是「積」。在寸口脈搏處,如果有積,表示積在胸部;稍微超出寸口脈搏處,表示積在喉嚨;在關脈處,表示積在肚臍旁邊;在關脈上方,表示積在心臟下方;在關脈下方一點點,表示積在下腹部;在尺脈處,表示積在氣衝穴(腹股溝處)。脈搏左邊明顯,表示積在左邊;脈搏右邊明顯,表示積在右邊。脈搏兩邊都明顯,表示積在身體中間,要根據不同部位來判斷。我認為張仲景的說法雖然詳細而且精確,但可能太過死板,不過在道理上是通順的,所以在此記錄下來,可以供大家參考。如果以我的臨床經驗來看,凡是屬於「癖」的病症,脈象一定是沉、緊而快,就像《內經》說的「微急」、「小急」的脈象。如果脈象平和緩慢,表示胃氣沒有問題,就不是「癖」的脈象。

許學士說:大體來說,治療「積」,可以用患者不喜歡的東西來攻破它,或者用患者喜歡的東西來誘導它,就比較容易治好。例如,用硇砂、水銀來治療肉積,用神麯、麥芽來治療酒積,用水蛭、虻蟲來治療血積,用木香、檳榔來治療氣積,用牽牛、甘遂來治療水積,用雄黃、膩粉來治療痰涎積,用礞石、巴豆來治療食積,每種積都用相對應的藥物來治療。如果用很多種藥物混合在一起,藥力就會分散,難以奏效。必須要清楚判斷是哪種「積」和「聚」,同時了解患者的症狀,然後斟酌增減藥量,否則反而會傷害身體,關鍵是要根據當時的情況來靈活變通。

潔古說:身體強壯的人不容易有「積」,身體虛弱的人則容易有「積」。脾胃功能虛弱,氣血兩虛,再加上受到四季的影響,都可能形成「積」。如果貿然用磨堅破結的藥物來治療,疾病雖然可能會去除,但是人也會變得虛弱。像乾漆、硇砂、三稜、大黃、牽牛這類的藥物,用藥的時候會暫時有效,藥效一過又會恢復原狀,氣越來越虛弱,疾病反而越來越嚴重,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所以,治療「積」,應該先補養正氣,那麼「積」自然就會消除,就像滿座都是君子,即使有一個小人,也會沒有容身之地而自行離開。只要使體內的真氣充足,胃氣強健,「積」自然就會消失。

身體強壯的人如果產生積,用大毒的藥物治療都不能過量,何況是身體虛弱的人呢?這是治療「積」的一個重點,邪氣和正氣的盛衰,應該仔細審查。

張子和說:「積」的形成,有時是因為暴怒、喜悲思恐的情緒,有時是因為過食酸甘辛鹹的食物,有時是因為停滯的溫涼寒熱的飲料,有時是因為受到風寒暑濕燥火的邪氣侵襲,剛開始症狀很輕微,可以透過呼吸和按摩導引來消除,所以不難治癒。如果時間長了,積滯不去,就會形成五積。

徐東皋說:補養正氣來消除「積」,這是對付比較輕微的「積」的方法。如果是脾胃功能失調,導致氣積、食積無法疏導,就應該先補養脾胃的正氣,使滯積自然疏散。至於那些比較大的「積」和「聚」,像五積經過長時間發展而成的癥瘕之病,堅固不移,如果不用猛烈的藥物來攻打,怎麼可能把它們驅逐呢?但是對於身體虛弱的人,必須採用攻補兼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