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二十三心集·雜證謨 (1)
卷之二十三心集·雜證謨 (1)
1. 經義
《百病始生篇》:岐伯曰: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卒然遇疾風暴雨而不病者,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此必因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是故虛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之外,募原之間,留著於脈,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積。或著孫脈,或著絡脈、或著經脈,或著輸脈,或著於伏沖之脈,或著於膂筋,或著於腸胃之募原,上達於緩筋,邪氣淫泆,不可勝論。
其著孫絡之脈而成積者,其積往來上下,臂手孫絡之居也,浮而緩,不能句積而止之,故往來移行腸胃之間,水湊滲注灌,濯濯有音,有寒則䐜脹滿雷引,故時切痛。其著於陽明之經,則挾臍而居,飽食則益大,飢則益小。其著於緩筋也,似陽明之積,飽食則痛,飢則安。其著於腸胃之募原也,痛而外連於緩筋,飽食則安,飢則痛。
白話文:
岐伯說:風雨寒熱,如果不藉由虛弱之邪氣,是無法單獨傷害人體的。突然遇到疾風暴雨卻沒有生病的人,是因為他們身體沒有虛弱,所以邪氣無法單獨傷害他們。一定是因為虛弱之邪氣與身體虛弱互相配合,邪氣才能侵入身體。因此,虛弱之邪氣進入人體後,會停留不去,在腸胃以外的募原之間遊走,停留於脈絡之中,久久不去,逐漸積聚。它可能停留在孫脈,也可能停留在絡脈、經脈、輸脈,甚至伏沖脈、膂筋,或腸胃的募原,向上蔓延到緩筋。邪氣四處流竄,無法一一列舉。
如果邪氣停留在孫絡脈而積聚,則積聚會在上下移動,因為手臂和手的孫絡脈位於表面且鬆弛,所以積聚無法固定,會在腸胃之間移動。水氣聚集滲透灌注,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遇寒則會脹滿並產生雷鳴般的響聲,因此會時常疼痛。如果邪氣停留在陽明經脈,則會在腹部臍周圍聚集,飽食後會更加腫大,飢餓時則會縮小。如果邪氣停留在緩筋,則與陽明經的積聚相似,飽食後會疼痛,飢餓時則會舒服。如果邪氣停留在腸胃的募原,則會疼痛並向緩筋蔓延,飽食後會舒服,飢餓時則會疼痛。
其著於伏沖之脈者,揣之應手而動,發手則熱氣下於兩股,如湯沃之狀。其著於膂筋在腸後者,飢則積見,飽則積不見,按之不得。其著於輸之脈者,閉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竅乾壅。帝曰:積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岐伯曰:積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積也。帝曰:其成積奈何?岐伯曰:厥氣生足悗,悗生脛寒,脛寒則血脈凝澀,血脈凝澀則寒氣上入於腸胃,入於腸胃則䐜脹,䐜脹則腸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積。
卒然多食飲則腸滿,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絡脈傷,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腸胃之絡傷,則血溢於腸外,腸外有寒汁沫與血相搏,則併合凝聚不得散而積成矣。卒然外中於寒,若內傷於憂怒,則氣上逆,氣上逆則六輸不通,溫氣不行,凝血蘊里而不散,津液澀滲,著而不去,而積皆成矣。
白話文:
如果病症出現在伏衝脈,用手觸摸就會感到脈搏跳動,並且發熱的氣息會往下流到兩條腿,就像用熱水澆灌一樣。如果病症出現在脊柱附近的肌肉,也就是腸子後面的地方,病人飢餓時腫塊就會出現,飽食後腫塊就會消失,按壓也摸不到。如果病症出現在輸脈,就會出現阻塞不通的情況,津液無法往下流動,導致孔竅乾燥阻塞。
皇帝問道:積聚剛開始形成,等到完全成形後怎麼辦呢?岐伯回答:積聚剛開始形成,是因為受寒才形成,然後才會發展成積聚。
皇帝問道:積聚形成之後怎麼辦呢?岐伯回答:寒氣從足跟開始,向上蔓延到小腿,小腿感到寒冷,就會導致血脈凝固阻塞,血脈凝固阻塞後寒氣就會往上進入腸胃,進入腸胃就會導致腹脹,腹脹就會導致腸子外面的汁液和泡沫聚集在一起無法散開,日積月累就形成了積聚。
如果突然暴飲暴食,就會導致腸胃滿脹,如果生活作息不規律,或者过度劳累,就會導致經絡受損。陽絡受損就會導致血液外溢,血液外溢就會出現鼻出血,陰絡受損就會導致血液內溢,血液內溢就會出現便血。如果腸胃的經絡受損,就會導致血液溢出到腸子外面,腸子外面有寒涼的汁液和泡沫與血液混合在一起,就會凝結成塊無法散開,最终形成積聚。如果突然受寒,或者內心憂慮愤怒,就會導致氣逆上行,氣逆上行就會導致六條輸脈不通,溫暖的氣血无法流通,血液凝滞积聚在体内无法散开,津液無法滲透,停留在体内无法去除,最终形成积聚。
《奇病論》帝曰:病脅下滿氣逆,二三歲不已,是為何病?岐伯曰:病名息積,此不妨於食,不可灸刺,積為導引服藥,藥不能獨治也。
《邪氣臟腑形篇》曰:心脈微緩為伏梁,在心下。肝脈微急為肥氣,在脅下若覆杯。腎脈微急為奔豚。
《五臟生成論》曰:赤脈之至也,喘而堅,診曰有積氣在中,時害於食,名曰心痹,得之外疾,思慮而心虛,故邪從之。白脈之至也,喘而浮,上虛下實,驚,有積氣在胸中,喘而虛,名曰肺痹,寒熱,得之醉而使內也。青脈之至也,長而左右彈。有積氣在心下支胠,名曰肝痹,得之寒濕,與疝同法。
黃脈之至也,大而虛,有積氣在腹中,有厥氣,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肢,汗出當風。黑脈之至也,上堅而大,有積氣在小腹與陰,名曰腎痹,得之沐浴清水而臥。
白話文:
皇帝問道:病人肋骨下方脹滿、氣逆,已經持續兩三年了,這是什麼病?岐伯回答:這種病叫做「息積」,不會影響飲食,不能灸灼針刺,積聚久了可以用導引和服藥來治療,單靠藥物無法根治。
書中說:心脈微弱緩慢叫做「伏梁」,位於心下方。肝脈微急叫做「肥氣」,位於肋骨下方,像覆蓋著一個杯子。腎脈微急叫做「奔豚」。
書中說:赤脈到達時,呼吸急促且堅硬,診斷時說有積氣在體內,經常影響飲食,叫做「心痹」,得病後會感到外感疾病,思慮過度而心虛,所以邪氣就從這裡入侵。白脈到達時,呼吸急促且浮淺,上虛下實,感到驚恐,有積氣在胸中,呼吸急促而虛弱,叫做「肺痹」,會感到寒熱交替,得病後是由於醉酒造成的。青脈到達時,脈搏長而左右彈跳,有積氣在心下方支胠處,叫做「肝痹」,得病後會感到寒濕侵襲,治療方法與疝氣相同。
黃脈到達時,脈搏大而虛弱,有積氣在腹部,有厥氣,叫做「厥疝」,女性也同樣如此,得病後會感到四肢疼痛,出汗時容易受風。黑脈到達時,脈搏上堅而大,有積氣在小腹與陰部,叫做「腎痹」,得病後會在沐浴清水後躺下而發病。
《平人氣象論》曰:寸口脈沉而橫,曰脅下有積,腹中有橫積痛。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膈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結而橫,有積矣。
《大奇論》曰:腎脈小急,肝脈小急,心脈小急,不鼓皆為瘕。三陽急為瘕。
《刺熱篇》曰:頰下迎顴為大瘕。
《氣厥論》曰:小腸移熱於大腸,為慮瘕。
《骨空論》曰:任脈為病,女子帶下瘕聚。
《衛氣篇》曰:新積,痛可移者,易已也;積不痛,難已也。
《腹中論》帝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為何病?可治不?岐伯曰:病名伏梁,裹大膿血,居腸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下則因陰,必下膿血,上則迫胃脘,生膈,俠胃脘內癰,此久病也,難治。居齊上為逆,居齊下為從,勿動亟奪。
白話文:
《平人氣象論》提到,如果寸口脈沉而橫,表示脅下有積聚,腹部有橫向的積聚疼痛。胃的大絡脈叫做虛里,它穿過隔膜連接到肺,從左乳下方出來,它的跳動會影響到衣服,這是脈象的根本氣息。如果脈象結聚而橫,就代表有積聚了。
《大奇論》說,腎脈、肝脈、心脈都小而急,且不鼓動,就叫做瘕。三陽脈急也叫做瘕。
《刺熱篇》指出,頰下迎顴脈叫做大瘕。
《氣厥論》提到,小腸的熱氣移到到大腸,就會導致慮瘕。
《骨空論》說,任脈生病,女性就會出現帶下瘕聚。
《衛氣篇》記載,新生的積聚,疼痛可以移動的,比較容易治癒;積聚不痛的,就比較難治癒。
《腹中論》中,皇帝問道:有些病症,少腹部位腫脹,上下左右都有根,這是什麼病?可以治癒嗎?岐伯回答:這種病叫做伏梁,裡面包裹著大量的膿血,位於腸胃的外部,不能治癒,治療它經常會因為按壓而導致死亡。皇帝問:為什麼?岐伯回答:這種病在下則會因為陰氣而導致膿血下流,在上則會壓迫胃脘,產生膈肌的病變,在胃脘內部形成癰腫,這是久病,很難治癒。如果它位於齊上,就是逆向的;如果它位於齊下,就是順向的,不要動它,要快速地排除它。
帝曰:人有身體髀股胻皆腫,環齊而痛,是為何病?岐伯曰:病名伏梁,此風根也。其氣溢於大腸而著於肓,肓之原在齊下,故環齊而痛也,不可動之,動之為水溺澀之病。
《六元正紀大論》帝曰:婦人重身,毒之何如?岐伯曰:有故無殞,亦無殞也。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過者死。
白話文:
皇帝問道:人如果身體、大腿和膝蓋都腫脹,並且圍繞著腰部疼痛,這是什麼病?岐伯回答:這病叫做伏梁,是風邪入侵的病症。風邪的氣息溢出到腸道,停留在肓俞穴,而肓俞穴的位置在腰部以下,所以疼痛圍繞著腰部,不可隨意活動,活動的話會導致水腫和排尿不暢的疾病。
皇帝問道:婦人生病,毒素應該怎麼處理?岐伯回答:如果有病根,就不要勉強去排毒,也排不掉。如果毒素積聚太多,就不要輕易去處理,等到毒素減弱一半以後再停止治療,如果過度治療就會導致死亡。
2. 論證(共四條)
積聚之病,凡飲食、血氣、風寒之屬,皆能致之,但曰積曰聚,當詳辨也。蓋積者,積壘之謂,由漸而成者也;聚者,聚散之謂,作止不常者也。由此言之,是堅硬不移者,本有形也,故有形者曰積;或聚或散者,本無形也,故無形者曰聚。諸有形者,或以飲食之滯,或以膿血之留,凡汁沫凝聚,旋成癥塊者,皆聚之類,其病多在血分,血有形而靜也。
諸無形者,或脹或不脹,或痛或不痛,凡隨觸隨發,時來時往者,皆聚之類,其病多在氣分,氣無形而動也。故《難經》以積為陰氣,聚為陽氣,其義即此。凡無形之聚其散易,有形之積其破難,臨此證者,但當辨其有形無形,在氣在血,而治積治聚,自可得其梗概矣。
白話文:
所謂的積聚之病,是由於飲食、血氣、風寒等因素積累而成,但「積」和「聚」是有區別的。積是指逐漸累積而成,就像堆積起來的土石一樣;聚則是指聚集在一起,時聚時散,不固定。
因此,堅硬不移的病症,屬於有形的「積」,因為它有形體;而時聚時散的病症,屬於無形的「聚」,因為它沒有固定的形狀。有形的積聚,可能是因為飲食停滯,或是膿血積聚,導致汁液凝結成塊;這些病症大多屬於血分病變,因為血液有形體且相對靜止。
而無形的聚,則表現為脹或不脹、痛或不痛,並且隨觸摸而發作,時來時往;這些病症大多屬於氣分病變,因為氣沒有形體,而且不斷流動。
因此,《難經》將積歸為陰氣,聚歸為陽氣,正是這個道理。無形的聚比較容易散去,有形的積則比較難以消除。面對這種病症,只要辨別清楚是屬於有形還是無形,是屬於氣分還是血分,就能掌握治療積聚的要領。
一、飲食之積,凡暫積者,不過以飲食偶傷,必在腸胃之內,故可行可逐,治無難也。惟飲食無節,以漸留滯者,多成痞積於左脅膈膜之外。蓋以胃之大絡,名曰虛里,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此陽明宗氣所出之道也。若飢飽無倫,飲食疊進,以致陽明胃氣一有所逆,則陰寒之氣得以乘之,而脾不及化,故余滯未消,乃並腸外汁沫搏聚不散,漸成癥積矣。然其初起甚微,人多不覺,及其既久,則根深蒂固,而藥餌難及。
今西北小兒多有此疾,而尤於食麵之鄉為最,正以面性多滯,而留疾於皮裡膜外,所以不易治也。即如婦人血癥氣痞,或上或下者,亦多在腸胃之外,募原之間,故當以漸消磨,求法治之,慎毋孟浪欲速,妄行攻擊,徒致胃氣受傷,而積仍未及,反以速其危也。
白話文:
飲食積累,如果只是暫時積聚,通常是偶爾因為飲食不當造成,必定是在腸胃裡,所以可以用藥物疏導或驅除,治療並不困難。然而,如果飲食無度,逐漸積聚,就會在左邊肋骨和膈膜外形成痞積。這是因為胃部有一條大經絡,叫做虛里,從左乳下方出來,它的活動會影響到衣服的貼合,這是陽明宗氣流動的通道。如果饑飽無度,飲食過多,就會導致陽明胃氣逆流,陰寒之氣趁機侵入,脾臟無法消化,因此剩餘的食積無法消散,與腸外汁液粘連在一起,逐漸形成癥積。然而,初期癥積非常微弱,人們通常察覺不到,等到積聚很久,就會根深蒂固,藥物難以到達。
現在西北地區的小孩有很多患這種病,尤其是在吃麵食的地方最常見。這是因為麵食容易滞留,會停留在皮膚和膜外,所以不易治療。就像婦女的血癥氣痞,無論是上或下,大多在腸胃之外,募原之間,因此應該慢慢消磨,用合適的方法治療,千萬不要急於求成,胡亂攻擊,反而會傷到胃氣,積聚仍然存在,反而會加速病情惡化。
一、風寒外感之邪,亦能成積。如經曰:虛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之外,募原之間,留著於脈,息而成積。又曰:病名伏梁,此風根也。由此觀之,凡今人以瘧後成痞者,是即風寒之屬,類可推矣。但瘧由風寒,固易知也,而諸積於風,若不相涉。不知飲食之滯,非寒未必成積,而風寒之邪,非食未必成形,故必以食遇寒,以寒遇食,或表邪未清,過於飲食,邪食相搏,而積斯成矣。經曰: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
信乎致積之由,多由於此,即血癥氣痞之由,亦無出於此。然積以寒留,留久則寒多為熱,風以致積,積成則證已非風,故治此者,亦但當治其所留,不可發散,以再傷其真氣也。惟慎疾者,能知所由而慮之於始,則可為保脾之良策。
白話文:
風寒入侵體外,也可能在體內累積。就像古書上說,虛寒的邪氣進入人體,停留在體內不散,就會傳到腸胃之外、肌肉和筋骨之間,累積在經脈裡,逐漸形成積聚。書中還提到一種叫做伏梁的病,就是風寒的根本。由此可見,現在許多人患瘧疾後形成痞塊,都是風寒造成的,其他的積聚也大多如此。雖然瘧疾是由風寒引起的,很容易理解,但風寒引發的各種積聚,卻不一定與風寒直接相關。如果單純是飲食積滯,不一定是寒性才會形成積聚,但風寒邪氣若沒有食物,也不可能形成實體。因此,一定是飲食遇寒,或寒氣遇食物,或是外邪未清,過度飲食,邪氣與食物互相交纏,才會形成積聚。古書上也提到,虛寒的風邪,與人體的形氣互相影響,就會入侵人體。
由此可知,大部分的積聚都是這樣形成的,包括血癥和氣痞,也都是如此。積聚是由寒氣停留在體內造成的,時間久了寒氣就會轉變成熱氣,風寒引發積聚,積聚形成後,病症就不再是風寒了。所以治療這種積聚,只需要針對積聚停留在的地方治療,不能用發散的方法,以免再次損傷人體的真氣。只有懂得預防疾病的人,能了解疾病的根源並提前防範,就能保護脾胃,這是最好的策略。
一、癥痞之積,凡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本無定所,大都血積多在下,而氣積、食積,則上自胃脘,下自小腹,凡有留滯,無處不可停蓄。余嘗治一食癥結痛者,乃在小腹下右角尖處,自後屢見此證,方知食道之行,必由小腹下右以入廣腸,此實人所不知也,別有食停治按在心腹痛門可考。故凡治積聚者,必當詳審所因,庶得其確。
嘗見丹溪之論曰:痞塊在中為痰飲,在右為食積,在左為血塊,其不能作塊,或聚或散者,氣也;塊乃有形之物,痰與食積死血而成也。愚謂可聚可散者,此氣聚無疑也;若以左為血積,右為食積,中為痰飲,則鑿矣。即如小兒多有患痞者,必在左肋之下,此無非縱食所致,豈因其在左即為血積,而可攻其血乎?若為左血右食,則右豈無血,而左豈無食乎?不可以為法也。此仍有論在諸風門論丹溪條下,當並閱之。
白話文:
中醫講的積聚,像是癥痞,可能出現在身體任何部位,不固定位置。通常血積多在下方,氣積和食積則可能從胃脘到小腹,只要有停滯的地方,都可能積聚。我曾經治過一個食積導致的疼痛,病灶在小腹下方的右側尖端,之後又遇到過類似病症,才知道食物經過食道,最終會由小腹右側進入大腸,這點很多人都不知道。此外,也有一些治療食積引起的胸腹疼痛的方法,可以參考相關文獻。因此,治療積聚必須仔細分析病因,才能對症下藥。
我曾經看過丹溪先生的論述,他認為痞塊在中間是痰飲,在右側是食積,在左側是血塊。他認為,那些不形成塊狀、時聚時散的,是氣積。而有形狀的塊狀物,則是痰飲、食積和死血造成的。我認為,那些可以聚散的,一定是氣積。但丹溪先生說左側是血積、右側是食積、中間是痰飲,就顯得太過於絕對了。比如,很多小孩會患痞症,通常在左側肋骨下方,這大多是飲食不節導致,難道因為在左側就一定是血積,要攻血嗎?如果左側是血積、右側是食積,那麼右側難道沒有血積,左側難道沒有食積嗎?這是不合理的說法。這些內容在「諸風門論丹溪條」下還有論述,可以一起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