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十四性集·雜證謨 (19)
卷之十四性集·雜證謨 (19)
1. 針灸法
脾俞(治脹,隨年壯灸之)、肝俞(治脹,灸百壯)、三焦俞(治心腹脹滿,飲食減少,小便不利,羸瘦少氣)、分水(治腹脹繞臍結痛,不能食。若是水病,尤宜灸之)、神闕(主水腫膨脹,腸鳴如水之聲,極效)、石門(主水腫水行皮中,小便黃)、足三里(主水腫腹脹)、水溝(主一切水腫)。
按:水腫證惟得針水溝,若針余穴,水盡即死,此《明堂》《銅人》所戒也。庸醫多為人針分水,誤人多矣。若其他穴,或有因針得瘥者,特幸焉耳。大抵水腫禁針,不可為法。
白話文:
針灸法
脾俞穴:可以治療腹脹,隨著年紀增長可以多灸這個穴位。 肝俞穴:可以治療腹脹,可以灸到一百壯。 三焦俞穴:可以治療胸腹脹滿、食慾不振、小便不順暢、身體消瘦、氣力不足等症狀。 分水穴:可以治療腹部脹滿、肚臍周圍疼痛、無法進食,如果是水腫疾病,更適合灸這個穴位。 神闕穴:主要治療水腫、腹部膨脹、腸鳴像水聲的症狀,效果非常好。 石門穴:主要治療水腫,水液停留在皮膚中,小便顏色黃。 足三里穴:主要治療水腫、腹部脹滿。 水溝穴:主要治療各種水腫。
注意:水腫的病症,只能針刺水溝穴,如果針刺其他穴位,體內的水液排盡就會死亡,這是《明堂》、《銅人》書中告誡的。庸醫常常為人針刺分水穴,害人很多。如果針刺其他穴位,有時會因為針刺而痊癒,這只是僥倖。總之,水腫的病症應該禁止針刺,不能將針刺作為常規治療方法。
2. 腫脹論列方
廓清飲(新和十三),四苓散(和一八七),四君子湯(補一),神香散(新和二十),平胃散(和十七),五苓散(和一八二),五君子煎(新熱六),胃苓湯(和百九十),二陳湯(和一),六君子湯(補五),五淋散(寒百十七),五皮散(和六八),正柴胡飲(新散六),參蘇飲(散三四),排氣飲(新和六),小柴胡湯(散十九),理中湯(熱一),理陰煎(新熱三),大和中飲(新和七),歸脾湯(補三二),溫胃飲(新熱五),小和中飲(新和八),解肝煎(新和十一),實脾散(熱百四),嚴氏實脾散(熱百五),六味湯(補百二十),八味湯(補一二一),金匱腎氣湯(補一二四),四磨飲(和五二),流氣飲(和四六),金水六君煎(新和一),敗毒散(散三六),疏鑿飲(和五三),加減一陰煎(新補九),白虎湯(寒二),十棗湯(攻二八),葛根蔥白湯(散三二),禹功散(攻四一),浚川散(攻四二),導水茯苓湯(和六二),神佑丸(攻四八),導水丸(攻七一),芍藥清肝散(寒六一),舟車丸(攻七十),赤金豆(新攻二),龍膽瀉肝湯(寒六三),大柴胡湯(攻七),百順丸(新攻六),大承氣湯(攻一)
白話文:
以下是針對腫脹問題的處方,整理如下:
廓清飲、四苓散、四君子湯、神香散、平胃散、五苓散、五君子煎、胃苓湯、二陳湯、六君子湯、五淋散、五皮散、正柴胡飲、參蘇飲、排氣飲、小柴胡湯、理中湯、理陰煎、大和中飲、歸脾湯、溫胃飲、小和中飲、解肝煎、實脾散、嚴氏實脾散、六味湯、八味湯、金匱腎氣湯、四磨飲、流氣飲、金水六君煎、敗毒散、疏鑿飲、加減一陰煎、白虎湯、十棗湯、葛根蔥白湯、禹功散、浚川散、導水茯苓湯、神佑丸、導水丸、芍藥清肝散、舟車丸、赤金豆、龍膽瀉肝湯、大柴胡湯、百順丸、大承氣湯。
3. 論外備用方
三和湯(和六十,脾濕腫),健脾散(和六三,和中快氣),參朮健脾湯(和六四,補脾行滯),當歸散(和六五,水氣腫),四磨飲(和五二,行氣),麻黃附子甘草湯(散五,風濕),百合湯(熱一三四,腫喘),越婢湯(散八九,風水悉腫),麻黃甘草湯(散六,水腫取汗),調胃白朮散(和三三,和胃),蘇子降氣湯(和四一,順氣),人參養胃湯(和二三四,和胃),調氣平胃散(和十八),七氣湯(和五一,積脹),半夏丁香丸(和百十三,氣滯),厚朴湯(和五四,氣滯),曲糵枳朮丸(和八一,食腫),香砂枳朮丸(和八十,氣脹),木香寬中散(和五五,行氣),沉香琥珀丸(和六九,利便),消導寬中湯(和五八,食氣滯),人參木香散(和五七,利水),養胃進食丸(和八九,健脾),化滯調中湯(和五九,食滯),導水茯苓湯(和六二,利水),導滯通經湯(和六一,脾濕),木香分氣飲(和五六,氣濕),當歸活血散(和六六,瘀血),檳榔煎(和二三六,瘴氣),大正氣散(和二四,寬濕中滿),溫胃湯(熱十二,胃寒中滿),養胃湯(熱六九,虛寒滯),厚朴丸(熱百六十,寒滯中滿),腹脹方(熱百六),紅丸子(熱百九十,消食脹),胡椒理中湯(熱六,虛寒),強中湯(熱九二,生冷傷脾),復元丹(熱百二,寒滯),沉香桂附丸(熱百十一,中寒),感應丸(攻五四,積聚脹痛),透膈湯(攻三十,逐滯消脹),厚朴溫中湯(熱九十,寒滯),枳實導滯丸(攻五七,清火攻滯)
白話文:
論外備用方
三和湯:用於治療因脾虛濕氣引起的腫脹。
健脾散:用於調理脾胃,使氣機順暢。
參朮健脾湯:用於補養脾氣,並疏通行氣。
當歸散:用於治療因水氣停滯引起的腫脹。
四磨飲:用於疏通氣機。
麻黃附子甘草湯:用於治療風濕症。
百合湯:用於治療腫脹、氣喘等症狀。
越婢湯:用於治療全身因風邪和水濕引起的腫脹。
麻黃甘草湯:用於治療水腫,以發汗方式排除體內多餘水分。
調胃白朮散:用於調理胃部功能。
蘇子降氣湯:用於使氣機順暢下降。
人參養胃湯:用於調理胃部功能。
調氣平胃散:用於調整氣機,並調理脾胃。
七氣湯:用於治療因氣機鬱結引起的腹部脹滿。
半夏丁香丸:用於治療因氣機阻滯引起的病症。
厚朴湯:用於治療因氣機阻滯引起的病症。
曲糵枳朮丸:用於治療因食積引起的腹部腫脹。
香砂枳朮丸:用於治療因氣機不暢引起的腹部脹滿。
木香寬中散:用於疏通氣機。
沉香琥珀丸:用於促進排便。
消導寬中湯:用於治療因食積和氣滯引起的病症。
人參木香散:用於利水。
養胃進食丸:用於健脾,幫助消化吸收。
化滯調中湯:用於治療因食積引起的病症。
導水茯苓湯:用於利水。
導滯通經湯:用於治療因脾虛濕氣引起的病症。
木香分氣飲:用於治療因氣機和濕氣引起的病症。
當歸活血散:用於治療因瘀血引起的病症。
檳榔煎:用於治療瘴氣。
大正氣散:用於治療濕氣困脾引起的腹部脹滿。
溫胃湯:用於治療因胃寒引起的腹部脹滿。
養胃湯:用於治療因脾胃虛寒引起的病症。
厚朴丸:用於治療因寒邪引起的腹部脹滿。
腹脹方:用於治療腹部脹滿。
紅丸子:用於幫助消化,消除腹脹。
胡椒理中湯:用於治療因脾胃虛寒引起的病症。
強中湯:用於治療因食用生冷食物損傷脾胃引起的病症。
復元丹:用於治療因寒邪引起的病症。
沉香桂附丸:用於治療因中寒引起的病症。
感應丸:用於治療因積聚引起的腹部脹痛。
透膈湯:用於排除體內積滯,消除腹脹。
厚朴溫中湯:用於治療因寒邪引起的病症。
枳實導滯丸:用於清火,並排除體內積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