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十一從集·雜證謨 (1)
卷之十一從集·雜證謨 (1)
1. 論證
傷風之病,本由外感,但邪甚而深者,遍傳經絡,即為傷寒;邪輕而淺者,止犯皮毛,即為傷風。皮毛為肺之合而上通於鼻,故其在外則為鼻塞聲重。甚者並連少陽、陽明之經,而或為頭痛,或為憎寒發熱;其在內則多為咳嗽,甚則邪實在肺,而為痰為喘。有寒勝而受風者,身必無汗而多咳嗽,以陰邪閉郁皮毛也。
有熱勝而受風者,身必多汗,惡風而咳嗽,以陽邪開泄肌腠也。有氣強者,雖見痰嗽,或五六日,或十餘日,肺氣疏則頑痰利,風邪漸散而愈也。有氣弱者,邪不易解而痰嗽日甚,或延綿數月,風邪猶在,非用辛溫,必不散也。有以衰老受邪,而不慎起居,則舊邪未去,新邪繼之,多致終身受其累,此治之尤不易也。
蓋凡風邪傷人,必在肩後頸根、大杼、風門、肺俞之間,由茲達肺,最近最捷,按而酸處,即其徑也。故凡氣體薄弱,及中年以後血氣漸衰者,邪必易犯,但知慎護此處,或晝坐則常令微暖,或夜臥則以衣帛之類密護其處,勿使微涼,則可免終身傷風咳嗽之患。此余身驗切效之法,謹錄之以告夫惜身同志者。
白話文:
感冒這種病,本來就是因為外來的邪氣侵襲所引起的,但如果邪氣太強又深入體內,就會廣泛地傳遍全身經絡,這就稱為傷寒;如果邪氣比較輕微又只是停留在體表,就稱為傷風。皮膚和毛孔是肺臟的外部屏障,並且向上與鼻子相通,所以傷風時在外部表現為鼻塞、聲音變重。嚴重時甚至會影響到少陽、陽明經脈,而產生頭痛,或發冷發熱的症狀;在體內則多表現為咳嗽,嚴重時邪氣積聚在肺部,就會形成痰或喘。
有的人因為體內寒氣較重又受到風邪侵襲,身體一定不會出汗且會多咳嗽,這是因為陰寒之邪閉塞了皮膚毛孔的緣故。有的人因為體內熱氣較盛又受到風邪侵襲,身體一定會多汗,怕風而且咳嗽,這是因為陽熱之邪打開了肌膚腠理的緣故。
有的人體質強壯,即使出現痰多咳嗽的症狀,或許經過五六天,或十幾天,當肺氣疏通後,頑固的痰就會容易咳出,風邪也會逐漸散去而痊癒。有的人體質虛弱,邪氣不容易解除,痰多咳嗽的症狀會一天比一天嚴重,甚至會拖延幾個月,風邪仍然存在,如果不用辛溫的藥物,一定無法驅散。有些人因為年老體衰而受邪,又不注意日常起居,導致舊的邪氣還沒去除,新的邪氣又來侵襲,多半會造成終身的病痛,這種情況治療起來尤其困難。
一般來說,風邪侵襲人體,一定會從肩後頸根、大杼穴、風門穴、肺俞穴這些地方進入,從這些地方到達肺部是最直接最快的途徑,按壓這些地方如果有痠痛感,就是邪氣入侵的通道。所以凡是體質虛弱、以及中年以後氣血逐漸衰退的人,最容易受到風邪侵犯,只要懂得保護這些部位,例如白天坐著的時候,常常讓這個部位保持稍微溫暖,或者晚上睡覺的時候,用絲綢類的衣物密實地保護這個部位,不要讓它受涼,就可以避免終身遭受感冒咳嗽的困擾。這是我自己親身驗證非常有效的方法,我謹慎地把它記錄下來,告訴那些珍惜自己身體健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