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二十二心集·雜證謨 (2)
卷之二十二心集·雜證謨 (2)
1. 腫脹危候
大凡水腫先起於腹,而後散四肢者可治;先起於四肢,而後歸於腹者難治。掌腫無紋者死。大便滑泄,水腫不消者死。唇黑,唇腫,齒焦者死。臍腫突出者死。缺盆平者死。陰囊及莖俱腫者死。脈絕,口張,足腫者死。足胕腫,膝如斗者死。肚上青筋見,瀉後腹腫者死。男從身下腫上,女從身上腫下,皆難治。
白話文:
水腫一開始出現在肚子,然後蔓延到四肢的,可以治療;但如果一開始出現在四肢,然後蔓延到肚子的,就難治癒了。手掌腫脹沒有紋路的人會死。大便稀薄,水腫消不下去的人也會死。嘴唇發黑、腫脹,牙齒焦黃的人也會死。肚臍腫脹突出的人也會死。鎖骨平坦的人也會死。陰囊和陰莖都腫脹的人也會死。脈搏停止,嘴巴張開,腳腫的人也會死。腳踝腫脹,膝蓋像斗一樣的人也會死。肚子上青筋顯露,拉肚子後肚子腫的人也會死。男人從下半身開始腫脹往上蔓延,女人從上半身開始腫脹往下蔓延,這兩種情況都難以治療。
2. 氣分諸脹論治(凡八條)
凡脹滿由於氣分者,宜察氣之虛實。若脹滿在中而不在外者,其病多實,經曰:中滿者,瀉之於內,此之謂也。若果因酒食厚味,氣滯脈滑,而大滿大實者,宜廓清飲主之;兼脹兼痛,諸藥不效者,宜神香散主之。若臟腑脹實而堅痛者,宜承氣湯或百順丸下之,然必年壯力強,素無損傷虛弱等證,而暴見脹滿者,方可峻攻,否則,只宜緩治。
如果氣實於中,而表裡俱脹者,宜用蒜瓣以滾湯煮微熟留性,少蘸鹽醋,常以佐食,大能破氣消滯,亦佳法也。若氣脹而兼小水不利者,宜用四苓散,以半熟蒜搗膏丸服,極妙。
白話文:
凡是腹脹滿是由於氣分引起的,就要觀察氣虛還是氣實。
如果脹滿主要集中在腹部內部,而不是表現在外部,那麼病症大多是實證,正如經書所說:「腹部飽滿,就應該瀉掉裡面的東西,這就是道理。」
如果確實是因過食油膩厚味,導致氣機停滯,脈象滑數,腹部脹滿堅實,那麼應該用[廓清飲]來治療。如果脹滿伴有疼痛,而一般的藥物無效,那麼應該用[神香散]來治療。
如果臟腑脹滿堅實,伴有疼痛,那麼應該用[承氣湯]或[百順丸]來瀉下。但是,必須是年富力強,體質健壯,沒有過往的損傷和虛弱症狀,突然出現腹脹滿的人,才能用峻猛的藥物攻治。否則,只能採取緩和的治療方法。
如果氣實停滯在內部,並且表裡都脹滿,那麼可以用大蒜瓣用滾水煮至微熟,保留蒜的藥性,蘸一點鹽醋,經常作為佐食,可以很好地破氣消滯,也是不錯的方法。
如果氣脹伴有小便不利,那麼應該用[四苓散],將半熟的大蒜搗成膏丸服用,效果非常好。
一、飲食停滯,而致胃口中焦脹滿者,宜大小和中飲酌用之。兼痛者,宜排氣飲主之。
一、怒氣逆於中焦,或脹或痛者,宜排氣飲、解肝煎之類主之。兼喘脹者,宜四磨飲,或神香散。
一、大人小兒,素無脾虛泄瀉等證,而忽爾通身浮腫,或小水不利者,多以飲食失節,或濕熱所致,宜廓清飲加減主之,或四苓散、胃苓湯之類皆可用;或濕勝者,宜平胃散之類主之。
白話文:
如果胃口和中焦脹滿,是因為飲食停滯引起的,可以適量服用小和中飲。如果還伴隨疼痛,則可以服用排氣飲。
如果因怒氣逆於中焦,導致脹痛,可以服用排氣飲或解肝煎等藥方。如果還伴隨喘脹,可以服用四磨飲或神香散。
如果大人小孩原本沒有脾虛泄瀉等症狀,突然出現全身浮腫或小便不利的現象,多半是由於飲食不節或濕熱導致。可以服用廓清飲加減方,或者四苓散、胃苓湯等藥方。如果濕氣過盛,可以服用平胃散等藥方。
一、脾胃虛寒,中氣不健,而三焦脹滿者,是為氣虛中滿。其為證也,必多吞酸噯腐,惡食惡寒,或常為溏泄,而別無火證火脈者,必屬臟寒,此所謂臟寒生滿病也,惟宜溫補。寒在中焦者,宜溫胃飲、理中湯。寒在下焦者,宜理陰煎、八味地黃湯之類主之。
一、單腹脹者,名為鼓脹,以外雖堅滿,而中空無物,其象如鼓,故名鼓脹。又或以血氣結聚,不可解散,其毒如蠱,亦名蠱脹。且肢體無恙,脹惟在腹,故又名為單腹脹,此實脾胃病也。
白話文:
如果脾胃虛寒,中氣不足,導致三焦脹滿,這就是氣虛中滿。這種病症的表現通常是經常吞酸、打嗝、口中泛出腐臭味,厭食怕冷,或是經常腹瀉,但沒有其他熱症或熱脈象。這就代表臟腑寒涼,這就是所謂的「臟寒生滿病」。這種情況只能用溫補的方法治療。如果寒氣停留在中焦,可以使用溫胃飲、理中湯等藥物;如果寒氣停留在下焦,則可以使用理陰煎、八味地黃湯等藥物。
單獨肚子脹,叫做鼓脹。這種病症表現為肚子雖然堅硬飽滿,但裡面卻空空如也,就像鼓一樣,所以稱為鼓脹。還有一種情況是血氣凝聚在一起,無法解散,毒素像蠱一樣,也叫做蠱脹。而且身體四肢沒有異常,只有肚子脹,所以又叫做單腹脹。這其實是脾胃的病症。
夫脾胃為中土之臟,為倉廩之官,其臟受水穀,則有坤順之德,其化生血氣,則有干健之功,使果脾胃強健,則隨食隨化,何脹之有?此惟不善調攝,而凡七情勞倦,飲食房闈,一有過傷,皆能戕賊臟氣,以致脾土受虧,轉輸失職,正氣不行,清濁相混,乃成此證。凡治此者,若察其病由中焦,則當以脾胃為主,宜參、耆、白朮、乾薑、甘草之屬主之。
若察其病由下焦,則當以命門母氣為主,宜人參、熟地、當歸、山藥、附子、肉桂之屬主之。如果氣有痞塞,難於純補,則宜少佐辛香,如陳皮、厚朴、砂仁、香附、丁香、白芥子之屬。如或水道不利,濕氣不行,則當助脾行濕,而佐以淡滲,如豬苓、澤瀉、茯苓之屬。若諸藥未效,仍當灸治,如後法。
白話文:
脾胃是人體中土的器官,負責消化吸收食物,如同倉庫般儲存能量,它能吸收水谷,表現出坤順的特性,化生血氣,展现出干健的功效。如果脾胃强健,就能消化吸收食物,哪裡會有腹胀?通常是由于不善调理,七情劳倦、饮食房事过度等都会损伤脾胃,导致脾土受损,运化失常,正气不足,清浊混淆,进而形成腹胀。治疗腹胀,若病根源于中焦,就要以脾胃为主,使用人参、黄芪、白术、干姜、甘草等药材。
如果病根源于下焦,就要以命门母气为主,使用人参、熟地黄、当归、山药、附子、肉桂等药材。如果气机阻滞,难以直接补益,可以少用一些辛香类药物,如陈皮、厚朴、砂仁、香附、丁香、白芥子等。如果水道不利,湿气停滞,则应帮助脾胃运化湿气,佐以淡渗利水药材,如猪苓、泽泻、茯苓等。若以上药物治疗无效,还可以用灸法治疗,具体方法详见后文。
以上諸法,大略如此,然病成單鼓,終非吉兆,必其傷敗有漸,然後至此,使非盡掃塵務,加意調理,則未有或免者矣。
一、治脹當辨虛實。若察其果由飲食所停者,當專去食積;因氣而致者,當專理其氣;因血逆不通而致者,當專清其血;其於熱者寒之,結者散之,清濁混者分利之,或升降其氣,或消導其邪,是皆治實之法也。第凡病腫脹者,最多虛證,若在中年之後,及素多勞傷,或大便溏滑,或脈息弦虛,或聲色憔悴,或因病後,或因攻擊太過,而反致脹滿等證,則皆虛損之易見者也。諸如此類,使非培補元氣,速救根本,則輕者必重,重者必危矣。
白話文:
上述這些方法,大致就是這樣了。不過,如果病症發展到像單面鼓一樣鼓脹,就不是什麼好兆頭,一定是因為病情逐漸惡化才導致如此,所以必須徹底清除病因,用心調理,否則一定無法避免惡化。
治療脹滿症,首先要區分虛實。如果觀察到是飲食停滯導致的,就要專注於消食積;如果因氣機失調導致的,就要專注於調理氣機;如果因血脈逆行不通導致的,就要專注於清血。對於發熱的要寒涼之,對於結滯的要散瘀之,對於清濁混雜的要分利之,或升降氣機,或消導邪氣,這些都是治療實證的方法。但實際上,患有腫脹疾病的患者,大多是虛證。例如,中年以後的人,或平時勞傷過度,或大便稀薄,或脈象弦細虛弱,或聲音嘶啞、面色憔悴,或因病後體虛,或因治療過度而導致脹滿等症狀,這些都是虛損的典型表現。對於這些情況,如果不加強補益元氣,及時救治根本,那麼輕症就會加重,重症就會危及生命。
若虛在脾肺者,宜四君子湯、歸脾湯之類主之。若脾虛兼寒者,宜理中湯、溫胃飲、五君子煎。若脾虛兼痰者,宜六君子煎。若腎虛兼痰者,宜金水六君煎。若虛在肝腎者,宜六味地黃湯。若腎虛兼寒者,宜理陰煎,或八味地黃丸,甚者加減《金匱》腎氣湯主之。若以虛證而妄行消伐,則百不活一矣。
白話文:
如果身體虛弱主要表現在脾肺,應該服用四君子湯、歸脾湯等藥物。若脾虛伴隨寒冷,就適合用理中湯、溫胃飲、五君子煎。若脾虛伴隨痰濕,則宜用六君子煎。若腎虛伴隨痰濕,則宜用金水六君煎。如果虛弱主要表現在肝腎,則應該服用六味地黃湯。若腎虛伴隨寒冷,可以服用理陰煎或八味地黃丸,嚴重的可以根據《金匱要略》的腎氣湯加減服用。如果身體虛弱卻盲目使用消減性藥物,則十之八九無效。
其有果以少壯停滯,或肝強氣逆,或時氣亢害為邪者,方可直攻其病,但辨之宜詳,不可忽也。
一、凡外感毒風,邪留膚腠,則亦能忽然浮腫,如東垣所謂八益之邪,自外而入者是也。然其來必速,其證則必有脈緊及頭疼骨痛等證,方是外感之候,先宜解散其邪,如正柴胡飲、小柴胡湯、敗毒散、參蘇飲、葛根蔥白湯之類,隨宜用之。若風因火熾,而表裡俱熱者,宜芍藥清肝散,或龍膽瀉肝湯之類主之。
白話文:
如果病患是因為年輕時積累的病氣,或是肝氣過盛上逆,或是受到外界的時令邪氣侵襲導致的,就可以直接針對病症治療,但一定要仔細辨證,不可輕忽。
如果患上的是外感毒風,邪氣停留在皮膚腠理,也會突然出現浮腫,就像東垣所說八益之邪從外而入一樣。但這種病症來得快,而且一定會有脈象緊促、頭疼骨痛等症狀,才是外感的表現。首先要散解邪氣,可以用正柴胡飲、小柴胡湯、敗毒散、參蘇飲、葛根蔥白湯等方劑,根據情況選擇使用。如果風邪因火氣旺盛,導致表裡俱熱,可以用芍藥清肝散或龍膽瀉肝湯等方劑治療。
若邪傳入里,太陽陽明並病,而胃實熱甚,必日晡潮熱,大渴引飲者,白虎湯主之。若大實大滿,而熱結不退者,大承氣湯,或百順丸下之。若少陽陽明並病,寒熱往來,滿而實者,宜大柴胡湯下之。《五常政大論》曰:下之則脹已,此之類也。
白話文:
如果邪氣侵入內部,太陽和陽明經脈同時生病,且胃部實熱很嚴重,一定會在下午出現潮熱,非常口渴想喝水,這時候用白虎湯治療。如果非常實證,肚子脹滿,熱症久久不退,就要用大承氣湯或百順丸來瀉下。如果少陽和陽明經脈同時生病,寒熱交替,肚子脹滿而且實證,就應該用大柴胡湯來瀉下。《五常政大論》說:瀉下就能消除腹脹,這就是這種情況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