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二十一明集·雜證謨 (6)
卷之二十一明集·雜證謨 (6)
1. 噎膈不治證
凡年高患此者多不可治,以血氣虛敗故也。糞如羊矢者不可治,大腸無血也。吐痰如蟹沫者不可治,脾氣敗也。腹中疼痛,𩞄雜如刀割者不可治,營虛之極,血竭於中也。
2. 述古(共五條)
《巢氏病源》曰:陰陽不和則三焦隔絕。三焦隔絕則津液不利,故令氣塞不調,是以成噎。此由憂恚所致。憂恚則氣結,氣結則不宣流,而使噎塞不通也。
張雞峰云:噎膈是神思間病,惟內觀自養者可治。此言深中病情。
嚴氏云:五膈五噎,由喜怒太過,七情傷於脾胃,鬱而生痰,痰與氣搏,升而不降,飲食不下。蓋留於咽嗌者,則成五噎,結於胃膈者,則為五膈。其病令人胸膈痞悶,嘔逆噎塞,妨礙飲食。治法宜調陰陽,化痰下氣,陰陽平勻,氣順痰下,則病無由作矣。
劉宗厚曰:夫治此疾也,咽嗌閉塞,胸膈痞悶,似屬氣滯,然有服耗氣藥過多,中氣不運而致者,當補氣而自運。大便燥結如羊屎,似屬血熱,然服通利藥過多,致血液耗竭而愈結者,當補血潤血而自行。有因火逆衝上,食不得入,其脈洪大有力而數者,或痰飲阻滯,而脈結澀者,當清痰泄熱,其火自降。
有因脾胃陽火亦衰,其脈沉細而微者,當以辛香之藥溫其氣,仍以益陰養胃為之主,非如《局方》之惟務燥烈也。若夫不守戒忌厚味、房勞之人,及年高無血者,皆不能療也。
陳無擇《三因方》曰:五膈者,思憂喜怒悲也。五噎者,憂思氣勞食也。思膈則中脘多滿,噫則醋心,飲食不消,大便不利。憂膈則胸中氣結,津液不通,飲食不下,羸瘦短氣。喜膈則五心煩熱,口苦生瘡,倦甚體痹,胸痛引背,食少入。怒膈則胸膈逆滿,噎塞不通,嘔則筋急,惡聞食氣。
悲膈則心腹脹滿,咳嗽,氣逆,腹中雷鳴,繞臍痛,不能食。憂噎,胸中痞滿,氣逆時嘔,食不下。思噎,心悸喜忘,目視䀮䀮。氣噎,心下痞,噫噦不食,胸背痛,天陰手足冷,不能自溫。勞噎,氣上膈,胸中塞噎,肢滿背痛。食噎,食急多胸中苦痛,不得喘息。
3. 灸法
膏肓(百壯,以多為佳)、膻中(七壯)、中脘(七壯)、膈俞(七壯)、心俞(七壯)、天府(七壯)、乳根(七壯)、三里(三七壯)。
4. 噎膈論列方
四君子湯(補一),五君子煎(新熱六),十全大補湯(補二十),生薑汁煎(補九四),五福飲(新補六),八味地黃丸(補一二一),左歸飲(新補二),右歸飲(新補三),加減二陳湯(和二),右歸丸(新補四),大營煎(新補十四),人參利膈丸(和一六六),溫胃飲(新熱五),大健脾丸(和八五),芍藥枳朮丸(新和十六),四物湯(補八),六安煎(新和二),搜風順氣丸(和三四三),二陳湯(和一),豕膏(新因二九),人參生薑枳朮丸(和八二),玉燭散(攻二四),滾痰丸(攻七七),大黃甘草湯(攻十三)
5. 論外備用方
神香散(新和二十,氣膈),五膈散(和一五六),五噎散(和一五九),五膈寬中散(和一五七),十膈散(和一五八),利膈丸(和一六五,胸痹),人參利膈丸(和一六六),大七香丸(和一三一,寒逆),草豆蔻丸(和一六七,酒膈),人參豆蔻湯(和一六一),嘉禾散(和百六十,痰氣),紫蘇子飲(和一六二),補氣運脾湯(和一六四,中虛氣逆),枇杷葉散(和一六三,五噎),木香寬中飲(和五五,行氣),胡椒理中湯(熱六,胃虛寒),理中湯(熱一,中寒),透膈湯(攻三十,逐痰滯),青木香丸(攻八六,氣滯痰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