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二十一明集·雜證謨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一明集·雜證謨 (4)

1. 反胃論列方

理中湯(熱一),溫胃飲(新熱五),橘皮乾薑湯(熱五五),聖朮煎(新熱二五),黃芽丸(新熱二一),五君子煎(新熱六),四味回陽飲(新熱一),六君子湯(補五),四君子湯(補一),六味回陽飲(新熱二),右歸飲(新補三),五味異功散(補四),人參附子理陰煎(新熱三),橘皮湯(熱五六),小半夏湯(和八),金水六君煎(新和一),二陳湯(和一),大半夏湯(和十),理中化痰丸(熱九),五苓散(和一八二),平胃散(和十七),橘皮半夏湯(和十三),豕膏(新因二九),黃芩湯(和一九八),半夏瀉心湯(寒二八),葛花解酲湯(和一二四),半夏乾薑散(熱五三),吳茱萸湯(熱一三七),不換金正氣散(和二一)

白話文:

理中湯、溫胃飲、橘皮乾薑湯、聖朮煎、黃芽丸、五君子煎、四味回陽飲、六君子湯、四君子湯、六味回陽飲、右歸飲、五味異功散、人參附子理陰煎、橘皮湯、小半夏湯、金水六君煎、二陳湯、大半夏湯、理中化痰丸、五苓散、平胃散、橘皮半夏湯、豕膏、黃芩湯、半夏瀉心湯、葛花解酲湯、半夏乾薑散、吳茱萸湯、不換金正氣散等方劑,在中醫理論中分别具有不同的功效,涵蓋了溫熱、補益、和解等多个方面。

2. 論外備用方

獨參湯(補三五),二汁飲(和一二三),丁香半夏丸(和一九二,胃寒),大七香丸(和一三一,寒氣),丁附散(熱六二,胃寒),茯苓澤瀉湯(熱七四,反胃渴),甘露湯(熱七三,安胃),胃愛散(熱七十,虛寒),丁香煮散(熱六一,胃寒)

白話文:

獨參湯、二汁飲、丁香半夏丸、大七香丸、丁附散、茯苓澤瀉湯、甘露湯、胃愛散、丁香煮散,這些都是古人用來治療胃寒、反胃渴、安胃、虛寒等胃部問題的藥方。

3. 經義

《陰陽別論》曰:一陽發病,其傳為隔。三陽結,謂之隔。

《邪氣臟腑病形篇》曰:脾脈微急為膈中,食飲入而還出,後沃沫。

《大奇論》曰:胃脈沉鼓澀,胃外鼓大,心脈小堅急,皆隔,偏枯。

《通評虛實論》曰:隔塞閉絕,上下不通,則暴憂之病也。

《風論》曰:胃風之狀,頸多汗惡風,食飲不下,膈塞不通,腹善滿,失衣則䐜脹,食寒則泄,診形瘦而腹大。

《血氣形志篇》曰:形苦志苦,病生於咽嗌,治之以甘藥。

《本神篇》曰:憂愁者,氣閉塞而不行。

《舉痛論》曰:恐則精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不行矣。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

白話文:

《陰陽別論》說,陽氣初起發病,傳染方式會是隔離的。三陽氣結聚,也稱之為隔離。

《邪氣臟腑病形篇》說,脾經脈搏微弱急促,是膈中受阻的表現,吃進去的食物飲料又吐出來,之後還會有唾沫。

《大奇論》說,胃經脈搏沉伏、鼓脹、澀滯,胃部外凸鼓脹,心經脈搏細小堅硬急促,都是隔塞的表現,導致身體偏枯。

《通評虛實論》說,隔塞閉絕,上下不通,就會導致暴憂的病症。

《風論》說,胃風的症狀包括頸部多汗怕風、食飲不下、膈塞不通、腹部脹滿、脫掉衣服就感到脹滿、吃冷就腹瀉,診斷時會發現形體消瘦、腹部肥大。

《血氣形志篇》說,形體勞苦、精神困頓,疾病發源於咽喉,可以用甘味藥物治療。

《本神篇》說,憂愁的人,氣機閉塞不通。

《舉痛論》說,恐懼會使精氣內收,精氣內收會導致上焦閉塞,上焦閉塞會使氣機逆流,氣機逆流會導致下焦脹滿,所以氣機無法流通。思慮會使心神有所繫念,正氣停留而不運行,所以氣機凝滯。

《上膈篇》帝曰:氣為上膈者,食飲入而還出,余已知之矣。蟲為下膈,下膈者,食晬時乃出,余未得其意,願卒聞之。岐伯曰:喜怒不適,食飲不節,寒溫不時,則寒汁流於腸中,流於腸中則蟲寒,蟲寒則積聚,守於下管,則腸胃充郭,衛氣不營,邪氣居之。人食則蟲上食,蟲上食則下管虛,下管虛則邪氣勝之,積聚以留,留則癰成,癰成則下管約。其癰在管內者,即而痛深,其癰在外者,則癰外而痛浮,癰上皮熱。

帝曰:刺之奈何?曰:微按其癰,視氣所行,先淺刺其傍,稍內益深,還而刺之,毋過三行,察其浮沉,以為淺深。已刺必熨,令熱入中,日使熱內,邪氣益衰,大癰乃潰,伍以參禁,以除其內,恬憺無為,乃能行氣,後以鹹苦,化谷乃下矣。

白話文:

皇帝问:我了解上膈(横膈膜)是由气构成,食物和饮料进入体内后又排出体外。但我不知道下膈是什么,以及为什么虫子会出现在下膈,而且只在吃饭的时候才会出现,希望岐伯能解释一下。

岐伯回答:喜怒无常,饮食不规律,寒暑不节,都会导致寒凉的汁液流入肠道,导致肠道内的虫子受寒,从而积聚在一起,附着在下管(肛门)上,导致肠胃胀满,卫气无法正常运行,邪气入侵。当人吃饭时,虫子会爬上来吃东西,导致下管变空,邪气就会占领上风,积聚在体内。久而久之,就会形成痈疮。痈疮如果在管内,就会感到深痛;如果在管外,就会感到表面的疼痛和发热。

皇帝问:应该怎样治疗呢?岐伯说:要轻轻按压痈疮,观察气血运行的方向,先用针浅浅地刺入旁边,然后逐渐深入,最后再往回刺,不要超过三行。观察痈疮的浮沉情况,根据情况调整针刺的深浅。刺针后要熨烫患处,让热气进入体内,每天使热气进入体内,邪气就会慢慢消退,大痈疮就会溃烂。用人参和甘草来去除体内积聚的邪气,保持心神平静,才能使气血畅通。最后用咸苦的食物帮助消化,排泄食物残渣。

4. 論證(共四條)

噎膈一證,必以憂愁思慮,積勞積鬱,或酒色過度,損傷而成。蓋憂思過度則氣結,氣結則施化不行,酒色過度則傷陰,陰傷則精血枯涸,氣不行則噎膈病於上,精血枯涸則燥結病於下。

且凡人之臟氣,胃司受納,脾主運化,而腎為水火之宅,化生之本,今既食飲停膈不行,或大便燥結不通,豈非運化失職,血脈不通之為病乎?而運行血脈之權,其在上者,非脾而何?其在下者,非腎而何?矧少年少見此證,而惟中衰耗傷者多有之,此其為虛為實,概可知矣。故凡治此者,欲舍根本而言捷徑,又安望其有成功也。

一、噎膈反胃二證,丹溪謂其名雖不同,病出一體,若乎似矣,然而實有不同也。蓋反胃者,食猶能入,入而反出,故曰反胃;噎膈者,隔塞不通,食不能下,故曰噎膈。食入反出者,以陽虛不能化也,可補可溫,其治猶易;食不得下者,以氣結不能行也,或開或助,治有兩難,此其輕重之有不同也。

白話文:

噎膈這個病症,必定是由於憂愁思慮、積勞積鬱,或是縱情酒色,損傷身體而導致。因為憂思過度會導致氣血凝結,氣血凝結則消化功能失調;酒色過度則會損傷陰氣,陰氣受損則精血枯竭。氣血運行不暢就會導致上半身出現噎膈,精血枯竭則會導致下半身出現便秘。

而且,人體的臟腑功能中,胃負責接收食物,脾負責消化吸收,而腎臟是水火交匯、生生不息的根本。現在飲食停留在食道無法消化,或是大便乾燥不通暢,這不就是消化吸收功能失調、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疾病嗎?而負責運行氣血的器官,上半身是脾臟,下半身是腎臟。況且,年輕人很少出現這種病症,而只有中年以後身體衰弱的人才容易出現,由此可見,這到底是虛症還是實症,應該可以判斷出來了。所以,治療這種病症,想要捨棄根本治療方法,而追求捷徑,又怎麼能期望成功呢?

噎膈和反胃這兩種症狀,丹溪先生說,雖然名稱不同,但病因相同,看起來很相似,實際上還是有區別的。反胃是食物可以入口,但吃進去又吐出來,所以叫做反胃;噎膈是食道阻塞不通,食物無法下嚥,所以叫做噎膈。食物吃進去又吐出來,是陽氣虛弱無法消化導致的,可以用補益和溫暖的方法治療,比較容易。而食物無法下嚥,是氣血凝結無法運行導致的,需要用疏通或輔助的方法治療,比較困難,這就是兩種症狀輕重程度的不同。

且凡病反胃者多能食,病噎膈者不能食,故噎膈之病,病於胸臆上焦,而反胃之病,則病於中下二焦,此其見證之有不同也。所以反胃之治,多宜益火之源以助化功;噎膈之治,多宜調養心脾以舒結氣,此其證候既有不同,故診治亦當分類也。

一、噎膈證,多有便結不通者。《內經》曰:三陽結,謂之膈。張子和曰:三陽者,大腸小腸膀胱也;結謂熱結也。小腸熱結則血脈燥,大腸熱結則不圊,膀胱熱結則津液涸,三陽既結,則前後閉澀,下既不通,必反上行,所以噎食不下,縱下而復出,此陽火不下,推而上行也。愚按此說則大不為然。

夫結之為義,《內經》原非言熱,如本篇曰:陰陽結邪,多陰少陽,曰石水;又《舉痛論》曰:思則氣結。是豈以結為熱耶?且熱則流通,寒則凝結,此自陰陽之至理,故凡霜凝冰結,惟寒冽有之,而熱則無也,此天道之顯然可見者,人身陰陽之理,無非是耳,惟人不能知,所以多誤也。矧《內經》之言三陽結者,乃止言小腸膀胱,全與大腸無涉。

白話文:

一般來說,反胃的人通常還能吃東西,而噎膈的人卻無法進食。這是因為噎膈的病症源於胸臆上焦,而反胃則出現在中下二焦,兩者的病症表現有所不同。因此,治療反胃時,多以益火助化為原則;而治療噎膈則應調養心脾,以舒緩氣結。由於症候不同,診治方法也應區分開來。

噎膈症常伴隨便秘。根據《內經》,三陽結即為膈。張子和認為,三陽指的是大腸、小腸和膀胱;結則指的是熱結。小腸熱結會導致血脈乾燥,大腸熱結則會便秘,膀胱熱結則會造成津液枯竭。三陽皆結,則前後阻塞,下焦不通,必然逆流上行,導致吞嚥困難,即使勉強吞下,也會吐出來。這是因為陽火無法下降,反倒向上推升。

我認為這個說法並不完全正確。

「結」的含義,《內經》原先並非指熱,例如本篇中提到「陰陽結邪,多陰少陽,曰石水」。另外,《舉痛論》中也說「思則氣結」。難道「結」就等同於熱嗎?而且熱則流通,寒則凝結,這是陰陽的根本道理。霜凝冰結,只有在寒冷時才會出現,熱則不會。這是自然界中顯而易見的現象,人體的陰陽之理也是如此,只是人們不了解,所以常犯錯誤。更何況,《內經》中所提到的三陽結,只提到小腸和膀胱,並沒有提到大腸。

蓋三陽者,太陽也,手太陽小腸也,足太陽膀胱也。小腸屬火,膀胱屬水,火不化則陽氣不行,而傳導失職;水不化則陰氣不行,而清濁不分,此皆致結之由也。子和不察,而遂以三陽之結盡言為熱,以致後世悉傳為火,豈理也哉!

然人之病結者,本非一端,蓋氣能結,血亦能結,陽能結,陰亦能結,余非曰結必皆寒,而全無熱也,但陰結陽結證自不同,有不可不辨耳。夫陽結者,熱結也,因火盛爍陰,所以乾結,此惟表邪傳裡,及陽明實熱者乃有之。

然熱結者,必有煩渴發熱等證,洪大滑實等脈,最易辨也,若下有結閉而上無熱證,此陰結耳,安得謂之熱耶?蓋陰結者,正以命門無火,氣不化精,所以凝結於下,而治節不行,此惟內傷血氣,敗及真陰者乃有之,即噎膈之屬是也。夫噎膈之證,人皆知為內傷也,內傷至此,其臟氣之健否為何如,而猶云為熱,豈必使元陽盡去,而別有生生之道乎?噫!此余之所不解也,不得不辨。

白話文:

三陽是指太陽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小腸屬火,膀胱屬水,火不化則陽氣無法運行,導致傳導功能失常;水不化則陰氣無法運行,導致清濁不分,這些都會導致結症。有些人不了解這個道理,就將三陽的結症都歸為熱症,導致後世都把它們當成火症,這哪裡是合理的解釋呢?

其實人體的結症原因很多,不僅氣能結,血也能結,陽能結,陰也能結。我不是說結症一定都是寒症,完全沒有熱症,只是陰結和陽結的症狀不同,需要仔細分辨。陽結就是熱結,因為火氣旺盛灼傷陰液,所以導致乾結。這種情況多見於外邪傳入內裡,以及陽明經實熱。

熱結會伴隨煩渴、發熱等症狀,脈象洪大滑實,很容易辨別。如果下腹部有結閉,但沒有發熱症狀,那就是陰結,怎麼能說是熱症呢?陰結是因為命門火衰,氣化不暢,精氣凝結於下,導致氣機運行不暢。這種情況多見於內傷血氣,損傷真陰。比如噎膈症就是典型的陰結,人人都知道是內傷導致的,內傷到這種程度,臟腑機能已經很虛弱,還說它是熱症,難道要等到元陽全部耗盡,才另尋生機嗎?唉,我實在不明白這種說法,不得不說出來辨別一下。

一、噎膈證,古人多認為寒。自劉河間治膈氣、噎食用承氣三湯,張子和以三陽之結盡論為熱,且云人之溢食,初未遽然也,或傷酒食,或胃熱欲吐,或冒風欲吐,醫者不察本原,投下香、桂、胡椒、丁香之屬;設如傷酒、傷食,正可攻逐,豈可言虛,便將熱補,素熱之人,三陽必結,食必上潮。醫氏猶云胃寒不納,燔針灼艾,三陽轉結,歲月彌深,遂成噎膈。

餘味此言,不能無惑,蓋噎膈由於枯槁,本非實熱之證,承氣三湯尚可用乎?此河間之見,有弗確也。矧酒肉過多者,未必遂成噎膈,而噎膈之病,又豈皆素熱之人乎?此子和之見,有未然也。

白話文:

噎膈症,古時候許多人認為是寒症。從劉河間開始,用承氣湯治療膈氣、噎食,張子和則以三陽結絡的理論論證為熱症,還說人吃太多東西,一開始不會馬上出現問題,可能是傷了酒食,或是胃熱想吐,或是受風想吐,醫生沒有察覺根本原因,就給病人吃香料、桂皮、胡椒、丁香之類的藥物。如果真的是傷酒、傷食,確實可以用這些藥物攻逐,怎麼可以說病人虛弱,就用溫補的藥物呢?體質本來就偏熱的人,三陽經脈必然會阻塞,吃東西就往上逆流。醫生還說胃寒不能納氣,就用灸針和艾灸,結果三陽經脈更加阻塞,時間久了,就會變成噎膈。

我認為這些說法,實在令人不解。噎膈是由於身體枯槁導致的,本來就不是實熱症,還可以用承氣湯嗎?劉河間的觀點,似乎不正確。而且,喝酒吃肉過多的人,不一定会得噎膈,而噎膈的病人,也不都是體質偏熱的人。張子和的看法,也有不妥的地方。

自後丹溪遂承二子之說,而大辟《局方》之非,謂氣之初病,或飲食不謹,或外冒風雨,或內感七情,或食味過厚,偏助陽氣,積成膈熱,或資稟充實,表密無汗,或性急易怒,肝火上炎,以致津液不行,氣為之病,或痞,或痛,或噫腐氣,或吞酸,或嘈雜,或膨滿,不求原本,便認為寒,遽以辛香燥熱之劑,投之數帖,時暫得快,以為神方。

厚味仍前不節,七情反復相仍,舊病被劫暫開,濁液易於攢聚,或半月,或一月,前病復作。醫者不察,猶執為冷,翻思前藥,隨手得快,顒俟久服可以溫脾壯胃,消積行氣,以冀一旦豁然。不思胃為水穀之海,清和則能受,脾為消化之器,清和則能運,今反得香熱之偏助,劫之而愈,復作復劫,延綿至久而成噎膈,展轉深痼,良可哀憫。此丹溪之說也。

白話文:

後來丹溪繼承了兩位醫家(指張子和李東垣)的學說,認為《局方》中一些治療方法不正確。他認為,氣病的初期,可能是飲食不注意,或者受到風雨侵襲,或者內心受到七情所傷,或者吃得太油膩,導致陽氣偏盛,積聚成隔熱;也可能是體質強壯,腠理緊密,不排汗,或者個性急躁易怒,肝火上升,導致津液運行不暢,氣機受阻,出現胸悶、疼痛、噯氣、反酸、胃部不適、腹脹等症狀。有些人沒有了解病根,就認為是寒症,隨便用一些辛香燥熱的藥物,服藥後暫時見效,就以為是神藥。然而,他們依然放縱口腹之慾,七情反复發作,舊病被暫時壓制後,濁氣更容易積聚,可能半個月或一個月後舊病復發。醫生沒有察覺,依然認為是寒症,又用之前有效的藥物,以為長期服用可以溫補脾胃,消積行氣,希望病症能夠徹底消失。他們沒有考慮到胃是水谷之海,需要清和才能容納食物;脾是消化器官,需要清和才能運化食物。現在卻用香熱之物偏助陽氣,雖然暫時見效,但復發後再次壓制,久而久之就會發展成噎膈,成為難治之症,實在令人可憐。這是丹溪的論述。

使後人見之,無不以為至論,即余初年,亦未嘗不加飲服,而今則日見其非矣。

何也?試觀所敘病原,其有然者,有不然者,顧難縷指而辨也。第以此證而力指為熱,能無謬乎?且既云燥熱之劑隨手得快,則固非無效也,夫燥熱已能奏效,豈真火證而燥熱能效乎?蓋脾土惡濕,故燥之可也,火能生土,故熱之亦可也。溫燥扶陽,此自脾家正治,而必欲非之,以致後人之疑,似屬矯矣。

若謂厚味七情,仍前不節,以致愈而復作,此誰之咎也,而亦可歸之藥誤乎?又如脾胃清和,能受能運之說,此實至理,誰不云然,第余之所謂清和者,則與丹溪不同,抑又何也?蓋丹溪所言者,惟恐火之盛,余之所言者,惟恐陽之衰,異同若此,人將焉信,請以天人之理證之何如。

白話文:

以前的人看到這些醫學論述,無不認為是至理名言,我年輕的時候也曾經照著這些理論用藥,但現在我逐漸發現它們並不完全正確。

為什麼呢?試想這些論述中所描述的病因,有些正確,有些卻不盡然,要逐一分析辯證實在太困難了。但光憑這些證據就斷定是熱證,難道不會有誤嗎?而且這些論述既然說燥熱藥物可以快速見效,就表示確實有一定的療效,既然燥熱藥物能奏效,怎麼可能真的是真火證呢?因為脾土最怕濕,所以用燥藥可以去除濕氣,而火能生土,所以用熱藥也可以補脾。溫燥扶陽,這本來就是治療脾胃的正治之法,硬要否定它,導致後人產生疑惑,就顯得過於偏執了。

如果說患者因為飲食過於厚重、情緒不佳,導致病症反复發作,這應該怪誰呢?能說是藥物錯誤嗎?再比如脾胃清和,能夠受納和運化的說法,這確實是至理名言,誰都會同意,只是我所說的清和,跟丹溪先生所說的不同,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丹溪先生所說的是害怕火盛,而我所說的是害怕陽氣衰弱,兩者的觀點截然不同,究竟誰對誰錯呢?請用天人合一的道理來驗證一下如何?

夫天人之所同賴者,惟此陽氣而已,故經曰:天氣清靜光明者也;又曰: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故天運當以日光明。由此言之,則六合清和,止此太陽為之用,故陽氣勝則溫暖光明,而萬類咸亨,非清和乎?陰氣勝則風霾晦暝,而升沉閉塞,非不清和乎?且春夏萬物之盛,非陽盛之化乎?秋冬萬物之衰,非陽衰之兆乎?人之所賴以生者,亦惟此耳。

故人於飲食,朝入口而午化盡,午入胃而暮化盡,此其中焦之熱,亦何異大烹之鼎,必如是者,才是清和,是即平人之常,乃正所為胃氣也。使朝食而午不飢,午食而晚不飢,飲食化遲,便是陽虧之候,而矧乎全不能行,全不能化者,醫且猶云有火,豈必並此化源盡行撲滅而後可,亦堪嗟矣。

白話文:

天地萬物共同依靠的,唯有陽氣而已,所以經書上說:「天氣清靜光明。」又說:「陽氣如同太陽,失去其位置就會折損壽命而不顯著,所以天運應該以日光明。」從這些話來看,六合清和,都靠太陽來維持,所以陽氣旺盛就會溫暖光明,萬物都能順利成長,這就是清和。陰氣旺盛就會颳風下雨、陰暗昏沉,萬物生長就會阻塞不通,這就是不和。

而且春天夏天萬物生長茂盛,不是陽氣旺盛的結果嗎?秋天冬天萬物衰敗凋零,不是陽氣衰敗的徵兆嗎?人之所以能夠生存,也全靠陽氣。

所以人吃東西,早上入口,中午消化完畢,中午進入胃,傍晚消化完畢,這是中焦的熱度,就像大鍋子裡煮東西一樣。必須這樣才能清和,這就是一般人的常態,也就是真正的胃氣。如果早上吃飯,中午不餓,中午吃飯,晚上不餓,食物消化得慢,這就是陽氣不足的徵兆,更何況完全不能消化、完全不能運化的人,醫生都說是有火,難道一定要把這個化源完全撲滅才能治好?真是令人感慨啊!

夫天下之理,本無二三,而或是或非,何多朱紫,余每欲言,未嘗不知自反,第於最疑處,則不得不呈其醜,又安得軒岐再起,以為我一正哉。嘗聞之康節先生曰:欲為天下屠龍手,肯讀人間非聖書。其感慨深矣,豈不信然,豈不信然。

白話文:

天下事理,本質上並沒有什麼複雜的二三說法,然而人們總是分出是非對錯,以至於各種觀點紛繁複雜,猶如五顏六色的朱紫。我時常想說些什麼,但也不忘自我反省,只是在最懷疑的地方,還是不得不將自己的不足暴露出來,又怎麼能期待有像軒轅岐伯那樣的聖人再次出現,來為我糾正錯誤呢?

我曾經聽康節先生說過:「想要成為天下斬龍的英雄,就必須肯讀世間的非聖賢之書。」這句話感慨頗深,難道不是嗎?難道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