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二十一明集·雜證謨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一明集·雜證謨 (3)

1. 論治(共七條)

一、治反胃之法,當辨其新久,及所致之因,或以酷飲無度,傷於酒濕;或以縱食生冷,敗其真陽;或因七情憂鬱,竭其中氣,總之,無非內傷之甚,致損胃氣而然。故凡治此者,必宜以扶助正氣,健脾養胃為主。但新病者,胃氣猶未盡壞,若果飲食未消,則當兼去其滯,若有逆氣未調,則當兼解其鬱。

若病稍久,或氣體稟弱之輩,則當專用溫補,不可標本雜進,妄行峻利開導、消食化痰等劑,以致重傷胃氣,必致不起也。

一、虛在上焦,微寒嘔惡者,惟薑湯為最佳,或橘皮湯亦可。若氣虛為寒所侵,而噁心嘔食者,宜黃芽丸,或橘皮乾薑湯之類主之。若寒痰勝者,宜小半夏湯,或大半夏湯之類主之。

一、虛在中焦,而食入反出者,宜五君子煎理中湯溫胃飲聖朮煎之類主之。若胃虛甚者,宜四味回陽飲,或黃芽丸主之。若兼寒痰者,宜六君子湯,或理中化痰丸之類主之。或水泛為痰者,宜金水六君煎主之。若胃不甚寒,而微虛兼滯者,宜五味異功散主之。

一、虛在下焦,而朝食暮吐,或食入久而反出者,其責在陰,非補命門以扶脾土之母,則火無以化,土無以生,亦猶釜底無薪,不能腐熟水穀,終無濟也。宜六味回陽飲,或人參附子理陰煎,或右歸飲之類主之。此屢用之妙法,不可忽也。

一、反胃初起,而氣體強壯者,乃可先從清理,如二陳湯橘皮半夏湯之類,皆可清痰順氣。平胃散不換金正氣散五苓散之類,皆可去濕去滯。半夏乾薑散、仲景吳茱萸湯橘皮湯之類,皆可去寒。然此惟真有邪滯,乃可用之,若病稍久而胃氣涉虛者,則非所宜。

一、反胃證,多有大便閉結者,此其上出,固因下之不通也,然下之不通,又何非上氣之不化乎。蓋脾胃氣虛,然後治節不行,而無以生血,血涸於下,所以結閉不行,此真陰枯槁證也。必使血氣漸充,臟腑漸潤,方是救本之治,若徒為目前計,而推之逐之,則雖見暫通,而真陰愈竭矣。

故治此之法,但見其陰虛兼寒者,宜以補陽為主,而大加當歸肉蓯蓉、韭汁、薑汁之屬;陰虛兼熱者,宜以補陰為主,而加乳汁、童便、酥油、蜂蜜、豕膏、諸血之屬。然此等證治,取效最難,萬毋欲速,非加以旬月功夫,安心調理,不能愈也。其有糞如羊矢,或年高病此者,尤為難治。

一、反胃由於酒濕傷脾者,宜葛花解酲湯主之。若濕多成熱,而見胃火上衝者,宜黃芩湯,或半夏瀉心湯之類主之。

2. 述古(共三條)

仲景曰: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穀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師曰:以發其汗,令陽微,膈氣虛,脈乃數,數為客熱,不能消穀,胃中虛冷故也。脈弦者,虛也,胃氣無餘,朝食暮吐,變為胃反。寒在於上,醫反下之,今脈反弦,故名曰虛。趺陽脈浮而澀,浮則為虛,澀則傷脾,脾傷則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食不化,名曰胃反。脈緊而澀,其病難治。

《巢氏病源》曰:營衛俱虛,氣血不足,停水積飲在胃脘則臟冷,臟冷則脾不磨,脾不磨則宿食不化,其氣逆而成反胃也。則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心下牢大如杯,往來寒熱。甚者食已即吐,其脈緊而弦,緊則為寒,弦則為虛,虛寒相搏,故食已則吐,名為反胃。

戴原禮曰:翻胃證,血虛者,脈必數而無力。氣虛者,脈必緩而無力。氣血俱虛者,則口中多出沫,但見沫大出者,必死。有熱者脈數而有力,有痰者脈滑數,二者可治。血虛者,四物為主。氣虛者,四君子為主。熱以解毒為主,痰以二陳為主。

3. 簡易方

一方,用甘蔗汁二分,薑汁一分,和勻,每服半碗或一碗,日三服,則止。

一方,用人參,見嘔吐門。

4. 灸法

上脘、中脘、下脘(各二七壯)、天樞(三七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