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十一從集·雜證謨 (22)
卷之十一從集·雜證謨 (22)
1. 論治(共七條)
一、治吞酸吐酸,當辨虛實之微甚,年力之盛衰。實者可治其標,虛者必治其本。
一、凡胃氣未衰,年質壯盛,或寒或食,偶有所積而為酸者,宜用行滯溫平之劑,以二陳湯、平胃散、和胃飲之類主之。中氣微寒者,宜加減二陳湯,或橘皮湯,甚者宜溫胃飲。氣微虛者,宜藿香安胃散。此皆治標之法也。
一、脾胃氣虛,及中年漸弱,而飲食減少,時見吞酸者,惟宜溫補脾胃,以理中湯、溫胃飲、聖朮煎之類主之,切不可用清涼消耗等藥。若虛在陰分,下焦不暖,而水邪上泛為酸者,宜用理陰煎最妙。
一、丹溪曰:治酸必用吳茱萸,順其性而折之,乃反佐之法也。不知此實正治,非順性也,蓋其性熱,最能暖中下二焦,其味辛苦,最能勝酸澀之味,謂之反佐,見之過矣。
一、用黃連為君,以治吐酸,乃丹溪之法也。觀其治案,有一人酸塊自胸直上咽喉,甚惡,以黃連濃煎,冷,候酸塊欲上,與數點飲之即下。蓋味苦沉降,故酸得苦而即下,此亦揚湯止沸之法耳。若年壯氣強,偶有所積,及酒濕不行,而酸楚上泛者,或用此法,未必即傷胃氣,而亦可墜引下行,即權宜用之,亦無不可,然終非治本之道也。
若氣體略有虛弱,及內傷年衰之輩而患吐酸者,必不可妄用芩連再殘陽氣,雖暫得苦降之力,而胃氣愈傷,則病必日甚,而無可為矣。
一、嘔吐清水,古法以二術二陳湯,或六君子湯,本皆正治之法。然余嘗治水泛為飲者,覺自臍下上衝而吐水不竭,以理陰煎治之,其妙如神,故此三方皆宜酌用。
一、凡肌表暴受風寒,則多有為吞酸者,此其由息而入,則臟氣通於鼻,由經而入,則臟俞繫於背,故凡寒氣一入,則胃中陽和之氣被抑不舒。所以滯濁隨見,而即刻見酸,此明系寒邪犯胃也。今以訛相傳者,皆云肌表得風寒,則內熱愈郁,而酸味刺心,何其謬也!夫因郁成熱者,必以漸久而成,或一日、或二日,然後鬱而為熱也。
今凡受寒吞酸者,無不隨寒而酸,見在即刻,豈即刻便成鬱熱耶?惟其非熱,所以卻之之法,亦惟肌表宜溫暖,藥劑宜香燥,此自寒者熱之之正治。而說者必欲執言為熱,故爾強解,所謂道在邇而求諸遠,凡屬謬妄者,何非此類。
白話文:
論治(共七條)
一、治療吞酸、吐酸的狀況,應當分辨虛證、實證的輕微或嚴重程度,以及病人年齡體力的盛衰。屬於實證的可以針對症狀治療,屬於虛證的必須從根本調理。
二、如果胃氣沒有衰退,年紀正值壯盛,因為偶爾受寒或飲食積滯而導致吞酸,適合使用疏導積滯、性質溫和的藥劑,像是二陳湯、平胃散、和胃飲之類的方劑為主。如果中焦脾胃稍微虛寒,適合使用加減二陳湯,或是橘皮湯,如果虛寒較嚴重,適合使用溫胃飲。如果氣稍微虛弱,適合使用藿香安胃散。這些都屬於針對症狀治療的方法。
三、如果脾胃氣虛弱,或是中年後體力逐漸衰退,導致食量減少,時常出現吞酸的情況,只適合使用溫補脾胃的藥方,像是理中湯、溫胃飲、聖朮煎之類的方劑為主,絕對不能使用清涼、消耗脾胃的藥物。如果虛弱在於陰分,下焦不溫暖,導致水邪上泛引起吞酸,適合使用理陰煎效果最好。
四、朱丹溪說:治療吞酸一定要用吳茱萸,順著它的藥性來抑制酸,這是反佐的方法。其實這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並不是順著藥性。因為吳茱萸藥性溫熱,最能溫暖中焦和下焦,它的味道辛苦,最能對抗酸澀的味道,說是反佐,是過於解讀了。
五、用黃連作為主要藥物來治療吐酸,是朱丹溪的方法。看他的治療案例,有一個人酸水從胸部直衝到咽喉,非常難受,用黃連濃煎,放涼,等到酸水要上來時,喝幾口就能降下去。因為黃連味苦能使氣下降,所以酸遇到苦味就降下去了,這也是像用熱水止沸一樣,只是治標的方法。如果年紀輕、體力強,因為偶爾飲食積滯,或是酒濕積滯,導致酸水上泛,偶爾使用這種方法,或許不會馬上傷害胃氣,也能引導酸水下降,可以權宜使用,但終究不是治本之道。如果體質稍微虛弱,或是屬於內傷、年老體衰而患吐酸的人,絕對不能隨意使用黃芩、黃連來再次傷害陽氣,雖然暫時能靠苦味降下酸水,但會使胃氣更加虛弱,則病情必定日漸嚴重,而無法醫治了。
六、嘔吐清水,古代醫書大多用二術二陳湯,或是六君子湯,這些原本都是正確的治療方法。但我曾治療過水液上泛為痰飲的病人,感覺從肚臍下方向上衝,導致吐水不止,用理陰煎治療,效果非常神奇,因此這三個方劑都應該斟酌使用。
七、如果皮膚表面突然感受風寒,大多會導致吞酸,這是寒邪由呼吸進入,臟腑之氣通過鼻子相連,由經絡進入,臟腑的穴位連在背部,所以一旦寒氣侵入,胃中的陽氣就會被抑制而無法舒展。因此就會出現滯濁,進而馬上出現吞酸,這明顯是寒邪侵犯胃部。現在以訛傳訛的說法,都說皮膚表面感受風寒,體內熱氣就會鬱積,導致酸味刺激心口,這是多麼荒謬啊!因為鬱積而形成熱,必然要經過一段時間,可能一天或兩天,然後才會鬱積成熱。現在凡是因為感受寒氣而吞酸的人,都是隨著感受寒氣而出現酸,立刻就出現了,難道是立刻就形成鬱熱嗎?正因為不是熱,所以治療方法應該使皮膚溫暖,藥物應該選用香燥的,這是治療寒症使它轉為熱的正確方法。而說的人一定要說是熱,所以強行解釋,這就是所謂的道理就在眼前卻要遠求,凡是荒謬的說法,都屬於這一類。
2. 述古
薛立齋曰:吐酸吞酸,大略不同,吐酸者濕中生熱,吞酸者虛熱內郁,皆屬脾胃虛寒,中傳末證。故《內經》以為火者,指其病形而言也,東垣以為胃寒者,指其病本而言也。凡患此者,先當辨其吞吐而治,以固本元為主,若服寒涼,復傷胃氣則實實虛虛者矣。復審其脾氣虛而飲食不能輸化,濁氣不能下降者,須用六君子湯補養脾胃為主,少佐越鞠丸以清中。故東垣先生云:邪熱不殺穀。
若誤認為實熱,而妄用寒涼,必變敗證。
白話文:
薛立齋說:吐酸和吞酸,大致上是不一樣的。吐酸是體內濕氣太重又產生熱,吞酸是身體虛弱而有熱悶在裡面,這兩種情況都屬於脾胃虛寒,是疾病從中間階段傳導到末期的症狀。所以《內經》說這是「火」,是指它表現出來的症狀;李東垣認為這是「胃寒」,是指它疾病的根本原因。
凡是患有這種情況的人,首先要分辨清楚是吐酸還是吞酸,然後針對病因治療,以鞏固身體根本為主要方向。如果亂用寒涼藥,反而會傷害胃氣,導致身體虛弱的情況更加嚴重。還要仔細觀察是不是脾氣虛弱導致食物消化不良,濁氣無法下降。如果是這樣,就要用六君子湯來補養脾胃為主,再稍微搭配越鞠丸來清理腸胃。所以李東垣先生說:「邪熱不能傷害穀物」。
如果誤以為是實熱,而隨便使用寒涼藥物,病情一定會惡化。
3. 吞酸論列方
二陳湯(和一),平胃散(和十七),六君子湯(補五),溫胃飲(新熱五),和胃飲(新和五),加減二陳湯(和二),聖朮煎(新熱二五),理中湯(熱一),理陰煎(新熱三),二術二陳湯(和四),橘皮湯(和十一),越鞠丸(和一五四),藿香安胃散(熱七一)
白話文:
治療吞酸的方劑有:二陳湯、平胃散、六君子湯、溫胃飲、和胃飲、加減二陳湯、聖朮煎、理中湯、理陰煎、二術二陳湯、橘皮湯、越鞠丸、藿香安胃散。
4. 論外備用方
曲術丸(和百十,宿食),沉香降氣散(和四十,氣滯),半夏丁香丸(和百三十,寒滯),茱連丸(寒一五三,濕熱),安脾散(熱六七,胃寒),丁香茯苓湯(熱六三,溫胃行滯),倍術丸(熱百四,飲)
白話文:
曲術丸(適用於消化不良、積食),沉香降氣散(適用於氣機阻滯),半夏丁香丸(適用於寒氣導致的消化不良),茱連丸(適用於濕熱引起的疾病),安脾散(適用於胃寒引起的脾胃虛弱),丁香茯苓湯(適用於溫養脾胃、行氣除滯),倍術丸(適用於水飲停滯)。
5. 反胃
6. 論證
反胃一證,本屬火虛,蓋食入於胃,使果胃暖脾強,則食無不化,何至復出?今諸家之論,有謂其有痰者,有謂其有熱者,不知痰飲之留,正因胃虛而完穀復出,豈猶有熱?觀王太僕曰:內格嘔逆,食不得入,是有火也;病嘔而吐,食入反出,是無火也。此一言者,誠盡之矣。
然無火之由,則猶有上中下三焦之辨,又當察也。若寒在上焦,則多為噁心,或泛泛欲吐者,此胃脘之陽虛也。若寒在中焦,則食入不化,每食至中脘,或少頃,或半日復出者,此胃中之陽虛也。若寒在下焦,則朝食暮吐,或暮食朝吐,乃以食入幽門,丙火不能傳化,故久而復出,此命門之陽虛也。故凡治此者,使不知病本所在,混行猜摸,而妄祈奏效,所以難也。
白話文:
反胃這種病症,本質上是火氣虛弱所致。食物進入胃部後,如果胃能溫暖脾臟,使脾胃功能強健,食物就能順利消化,怎麼會再吐出來呢?現在許多醫家的說法,有的認為是痰造成的,有的認為是熱造成的,卻不知道痰飲的滯留,正是因為胃虛弱導致食物未消化完全就吐出來,怎麼會有熱呢?觀察王太僕說:「內格嘔逆,食物無法進入,是因為有火;生病嘔吐,食物吃進去又吐出來,是因為沒有火。」這句話真是說盡了病因。
然而,沒有火的原因,還需要分辨是上、中、下三焦哪個部位的問題,必須仔細觀察。如果寒氣在上焦,大多會感到噁心,或者不斷想吐,這是胃脘陽氣虛弱。如果寒氣在中焦,就會食物無法消化,每次食物到達中脘部位,不久後或半天內就吐出來,這是胃中陽氣虛弱。如果寒氣在下焦,就會早上吃的晚上吐,或者晚上吃的早上吐,是因為食物進入幽門後,命門之火無法傳化,所以很久後才吐出來,這是命門陽氣虛弱。所以,凡是治療這種病症的,如果不知道病根在哪裡,就胡亂猜測嘗試,妄想能見效,這就是治療困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