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十六理集·雜證謨 (15)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六理集·雜證謨 (15)

1. 述古(共三條)

仲景曰: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欲水者,理中丸主之。若臍上築者,腎氣動也,去朮加桂四兩。(此下即理中湯加減法)吐多者,去朮加生薑三兩。下多者,還用術。悸者,加茯苓二兩。渴欲得水者,加朮足前成四兩半。腹中痛者,加人參足前成四兩半。

寒者,加乾薑足前成四兩半。腹滿者,去朮加附子一枚。服湯後,如食頃,飲熱粥一升許,微自溫,勿發揭衣被。吐痢止而身痛不休者,當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小和之。吐痢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既吐且痢,小便復痢而大汗出,下痢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之。

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主之。吐痢發汗,脈平,小煩者,以新虛不勝穀氣故也。

《巢氏病源》曰:霍亂吐瀉,皆由溫涼不調,陰陽淆混,二氣相干,致脾胃受傷,變為霍亂。寒氣客於脾則瀉,客於胃則吐。亦由飲酒食肉腥膾,生冷過度,或因坐臥濕地,當風取涼,使風冷之氣歸於三焦,傳於脾胃,脾胃得冷,水穀不消,皆成霍亂。

陳無擇曰:霍亂者,心腹卒痛,嘔吐下痢,憎寒壯熱,頭痛眩運,先心痛則先吐,先腹痛則先瀉,心腹俱痛則吐痢並作,甚至轉筋入腹,霍亂惡證,無越於斯。蓋陰陽反戾,清濁相干,陽氣暴升,陰氣頓墜,陰陽痞膈,上下奔逸。治之惟宜溫暖,更詳別三因以調之。外因諸風,則惡風有汗,傷寒則惡寒無汗,冒濕則重著,傷暑則熱煩。

內因九氣所致,郁聚痰涎,痞膈不通,遂致滿悶,隨其勝復,必作吐痢。不內外因,或諸飽食膾炙,恣飲乳酪冰脯,寒漿旨酒,胃既䐜脹,脾臟停凝,內郁必發,遂成吐痢,當從不內外因也。

白話文:

述古(共三條)

張仲景說:霍亂引起的頭痛發熱,全身疼痛,如果發熱明顯且想喝水,用五苓散治療。如果寒冷感覺明顯且不想喝水,用理中丸治療。如果肚臍上方有搏動感,這是腎氣在動,要去除理中丸中的白朮,加入四兩桂枝。(這以下是理中湯的加減用法)如果嘔吐嚴重,去除白朮,加入三兩生薑。如果腹瀉嚴重,就用原來的白朮。如果心悸,加入二兩茯苓。如果口渴想喝水,增加白朮的用量到四兩半。如果腹痛,增加人參的用量到四兩半。

如果怕冷,增加乾薑的用量到四兩半。如果腹脹滿,去除白朮,加入一枚附子。服藥後,過一小段時間,喝一升左右的熱粥,使身體微微溫暖,不要掀開衣服或被子。如果嘔吐腹瀉停止,但身體疼痛仍然持續,應該調理身體,使外邪和解,可以用桂枝湯稍微調和。如果出現嘔吐腹瀉、出汗、發熱怕冷、四肢拘攣、手腳冰冷,用四逆湯治療。如果既嘔吐又腹瀉,小便也腹瀉且大量出汗,腹瀉物像清米湯,身體內部寒冷,外部卻發熱,脈搏微弱快要消失,用四逆湯治療。

如果嘔吐腹瀉已經停止,但是出汗,出現虛脫,四肢拘攣不能緩解,脈搏微弱快要消失,用通脈四逆加豬膽汁湯治療。如果嘔吐腹瀉、發汗後,脈搏正常,但有些煩躁,這是因為身體剛恢復還不能承受食物的消化。

《巢氏病源》說:霍亂的嘔吐和腹瀉,都是因為身體的溫熱和寒涼失調,陰陽二氣混亂,互相干擾,導致脾胃受損,變成霍亂。寒氣侵入脾臟就會腹瀉,侵入胃臟就會嘔吐。也可能是因為飲酒吃肉,生冷食物過多,或因坐臥在潮濕的地方,受風吹涼,使風寒之氣進入三焦,傳到脾胃,脾胃受寒,水穀不能消化,都會變成霍亂。

陳無擇說:霍亂的症狀是心腹突然疼痛,嘔吐腹瀉,怕冷發熱,頭痛眩暈,如果先心痛就會先嘔吐,先腹痛就會先腹瀉,心腹都痛就會同時嘔吐腹瀉,甚至會出現腿腳抽筋,抽筋到腹部。霍亂是嚴重疾病,沒有比這個更嚴重的了。這是因為陰陽二氣反逆,清濁之氣互相干擾,陽氣突然上升,陰氣突然下降,陰陽之氣阻隔不通,上下亂竄。治療應該用溫熱的藥物,更要詳細區分三種病因來調治。如果是外因引起的風邪,就會怕風有汗;如果是外因引起的傷寒,就會怕冷無汗;如果是外因引起的濕邪,就會感覺身體沉重;如果是外因引起的暑邪,就會感覺發熱煩躁。

內因是九種氣機紊亂引起的,積聚的痰液,氣機阻塞不通,導致胸腹滿悶,隨著氣機的盛衰,一定會出現嘔吐腹瀉。不屬於內外因的,可能是因為吃飽了魚肉等油膩食物,或恣意飲用乳酪冰冷食物,寒冷的飲料或酒,胃已經脹滿,脾臟停滯不運轉,內鬱必定會發作,於是造成嘔吐腹瀉,這些應該歸於不屬於內外因的情況。

2. 針灸法

刺委中穴出血,或刺十指頭出血,皆是良法。今西北人,凡病傷寒熱入血分而不解者,悉刺兩手、膕中出血,謂之打寒,蓋寒隨血去,亦即紅汗之類也。故凡病以寒霍亂者,亦宜此法治之。今東南人有括痧之法,以治心腹急痛,蓋使寒隨血聚,則邪達於外而臟氣始安,此亦出血之意也。

霍亂吐瀉不止,灸天樞、氣海、中脘四穴,立愈。

霍亂危急將死,用鹽填臍中,灸二七壯,立愈。

轉筋,十指拘攣不能屈伸,灸足外踝骨尖上七壯。

白話文:

針灸治療方法:

刺破委中穴讓它出血,或是刺破十個手指頭讓它出血,都是很好的方法。現在西北地區的人,凡是得了傷寒發熱,熱邪進入血液而無法解除的,都會刺破兩手和膝蓋後面的委中穴讓它出血,稱之為「打寒」。這是因為寒邪會隨著血排出,就像是流出紅色的汗一樣。所以,凡是得病是因為寒邪引起的霍亂,也應該用這種方法來治療。現在東南地區的人有刮痧的方法,用來治療心腹的劇烈疼痛,這是因為讓寒邪隨著血液聚集,就能讓邪氣發散到體外,臟腑的氣機才能安定,這也是讓它出血的用意。

霍亂上吐下瀉不止時,用艾灸天樞穴、氣海穴、中脘穴這四個穴位,馬上就會好。

霍亂病情危急快要死的時候,用鹽填滿肚臍,然後灸十四壯,馬上就會好。

腿抽筋,十個手指頭蜷曲不能彎曲伸直的時候,灸腳踝外側骨頭尖上的穴位七壯。

3. 霍亂論列方

四君子湯(補一),五君子煎(新熱六),六君子湯(補五),大和中飲(新和七),小和中飲(新和八),二陳湯(和一),神香散(新和二十),平胃散(和十七),和胃飲(新和五),溫胃飲(新熱五),胃苓湯(和百九十),五苓散(和一八二),四逆湯(熱十四),理中湯(熱一),理陰煎(新熱三),獨參湯(補三五),六和湯(和一二七),排氣飲(新和六),益元散(寒百十二),理中丸(熱一),桂枝湯(散九),五味異功散(補四),苓朮二陳煎(新和四),《局方》七氣湯(和五十),竹葉石膏湯(寒五),四逆加豬膽汁湯(熱十六)

白話文:

霍亂論列方

這裡列出一些治療霍亂的方劑:

  • 四君子湯(補氣類,屬於補益的方劑)
  • 五君子煎(新創的溫熱類方劑)
  • 六君子湯(補氣類,屬於補益的方劑)
  • 大和中飲(新創的和解類方劑)
  • 小和中飲(新創的和解類方劑)
  • 二陳湯(屬於和解的方劑)
  • 神香散(新創的和解類方劑)
  • 平胃散(屬於和解的方劑)
  • 和胃飲(新創的和解類方劑)
  • 溫胃飲(新創的溫熱類方劑)
  • 胃苓湯(屬於和解的方劑)
  • 五苓散(屬於和解的方劑)
  • 四逆湯(屬於溫熱的方劑)
  • 理中湯(屬於溫熱的方劑)
  • 理陰煎(新創的溫熱類方劑)
  • 獨參湯(補氣類,屬於補益的方劑)
  • 六和湯(屬於和解的方劑)
  • 排氣飲(新創的和解類方劑)
  • 益元散(屬於寒涼的方劑)
  • 理中丸(屬於溫熱的方劑,是丸劑)
  • 桂枝湯(屬於發散的方劑)
  • 五味異功散(補氣類,屬於補益的方劑)
  • 苓朮二陳煎(新創的和解類方劑)
  • 《局方》七氣湯(屬於和解的方劑,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 竹葉石膏湯(屬於寒涼的方劑)
  • 四逆加豬膽汁湯(屬於溫熱的方劑)

4. 論外備用方

人參散(和一二六,胃寒),縮脾飲(和一七三,暑毒),藿香正氣散(和二十,風寒),丁香散(和一二八,氣逆),治中湯(熱十,中氣不和),吳茱萸湯(熱一三八,陰暑),木瓜湯(熱八二,轉筋),大順散(熱七七,寒濕),姜附湯(熱三二,厥冷轉筋),冷香湯(熱八一,生冷滯),霍亂三方(熱八四),乾霍亂二方(熱八六),養正丹(熱一八八,氣壅滯),訶子散(熱八三,老幼皆宜),四順附子湯(熱九六,陰寒),冷香飲子(熱八十,陰暑),《千金》霍亂方(熱八五),附子粳米湯(熱七九,四逆乾嘔)

白話文:

論外備用方

人參散(適用於胃寒,可參考方劑編號一二六),縮脾飲(適用於暑天毒邪,可參考方劑編號一七三),藿香正氣散(適用於風寒,可參考方劑編號二十),丁香散(適用於氣逆,可參考方劑編號一二八),理中湯(適用於中氣不調,可參考熱病方劑編號十),吳茱萸湯(適用於陰暑,可參考熱病方劑編號一三八),木瓜湯(適用於腿部抽筋,可參考熱病方劑編號八二),大順散(適用於寒濕,可參考熱病方劑編號七七),薑附湯(適用於手腳冰冷、抽筋,可參考熱病方劑編號三二),冷香湯(適用於生冷食物停滯腸胃,可參考熱病方劑編號八一),治療霍亂的三個方子(可參考熱病方劑編號八四),治療乾霍亂的兩個方子(可參考熱病方劑編號八六),養正丹(適用於氣機壅滯,可參考熱病方劑編號一八八),訶子散(老少皆宜,可參考熱病方劑編號八三),四順附子湯(適用於陰寒,可參考熱病方劑編號九六),冷香飲子(適用於陰暑,可參考熱病方劑編號八十),《千金方》中的霍亂方(可參考熱病方劑編號八五),附子粳米湯(適用於四肢厥冷、乾嘔,可參考熱病方劑編號七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