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二十明集·雜證謨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十明集·雜證謨 (8)

1. 經義

《宣明五氣篇》曰:五氣所病,心為噫。

《脈解篇》曰:太陰所謂上走心為噫者,陰盛而上走於陽明,陽明絡屬心,故曰上走心為噫也。

《經脈篇》曰:足太陰病,則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

《口問篇》曰:人之噫者,何氣使然?曰:寒氣客於胃,厥逆從下上散,復出於胃,故為噫。

《陰陽別論》曰:二陽一陰發病,主驚駭、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風厥。

《痹論》曰:心痹者,脈不通,煩則心下鼓,暴上氣而喘,嗌乾善噫。

《三部九候論》曰:若有七診之病,其脈候亦敗者死矣,必發噦噫。

白話文:

古籍記載,人體因五氣失調而生病,心臟受影響就會出現呃逆。

太陰經氣過盛,上行至陽明經,而陽明經絡連接心臟,因此造成呃逆。

足太陰經病變,會導致舌根僵硬,進食時嘔吐,胃脘疼痛,腹脹,容易打嗝,緩解後身體會感到輕鬆。

人體打嗝的原因是寒氣入侵胃部,逆流向上,從胃部排出,因此產生呃逆。

二陽一陰經氣失衡會引發驚恐、背痛、頻繁打嗝、打哈欠,稱為風厥。

心臟受阻礙,脈絡不通,會感到心煩意亂,胸口發悶,突然上氣喘不過氣,喉嚨乾燥,容易打嗝。

若七診皆有病症,脈象也衰敗,就會導致死亡,並伴隨頻繁的呃逆。

《至真要大論》曰:歲厥陰在泉,風淫所勝,民病膈咽不通,食則嘔,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身體皆重。太陽司天,寒淫所勝,民病胸脅胃脘不安,面赤目黃,善噫嗌乾,甚則色炲,渴而欲飲,病本於心。少陰之復,燠熱內作,外為浮腫,為噦噫。

《四時刺逆從論》曰:刺五臟,中心一日死,其動為噫。

《診要經終論》曰:太陰終者,腹脹閉不得息,善噫善嘔。

白話文:

《至真要大論》說:當歲厥陰在泉,風邪盛行之時,百姓容易患膈咽不通,吃東西就嘔吐,腹部脹滿愛打嗝,等到病勢稍退,身體會感到輕鬆,但整體仍然沉重。太陽司天,寒邪盛行之時,百姓容易患胸脅胃脘不舒服,面色發紅眼黃,愛打嗝咽喉乾燥,嚴重者面色發紅,口渴想喝水,病根在於心。少陰之復,內熱發作,外現浮腫,容易打嗝。

《四時刺逆從論》說:針刺五臟中心,一日內就會致命,其徵兆是打嗝。

《診要經終論》說:太陰病終期,腹部脹滿,呼吸困難,愛打嗝愛嘔吐。

2. 噁心證治

(《內經》無噁心之說,凡嘔吐證即其類也。經義詳見本門,共三條)

噁心證,胃口泛逆,兀兀不寧之病。凡噁心欲吐,口必流涎,咽之不下,愈咽愈惡,而嘔吐繼之,亦有不嘔吐而時見噁心者,然此雖曰噁心,而實胃口之病,非心病也。此證之因,則有寒,有食,有痰飲,有穢氣,有火邪,有陰濕傷胃,或傷寒瘧痢諸邪之在胃口者,皆得有之,若欲察之,但當察其虛實寒熱則盡之矣。蓋實邪惡心者,邪去則止,其來速,其去亦速;虛邪惡心者,必得胃氣大復,其病方愈。

且此證惟虛寒者十居八九,即有實邪嘔惡者,亦必其脾氣不健,不能運化而然。此所以凡治噁心者,必當知其實中有虛,勿得妄行攻擊,而胃氣不可不顧也。

白話文:

古代醫書《內經》沒有單獨提"噁心",所有嘔吐症狀都屬於這一類。噁心症表現為胃口不適、翻滾作嘔,讓人難受不安。噁心欲吐時,口中常會流涎,吞咽不下,越吞越噁心,接著就會嘔吐。有些人雖然不吐,但時常感到噁心,雖然稱為噁心,但實際上是胃部出了問題,跟心臟沒有關係。引起噁心的原因很多,包括寒邪、飲食積滯、痰飲、穢氣、火邪、陰濕傷胃,以及傷寒、瘧疾、痢疾等邪氣侵犯胃部,都有可能導致噁心。要辨別原因,只要觀察患者是虛實、寒熱,就能夠了解病因。實證引起的噁心,邪氣去除後就能好轉,病程來得快,去得也快;虛證引起的噁心,則需要胃氣完全恢復才能痊癒。

而且,噁心症中十之八九是虛寒體質引起的,即使是實邪導致的嘔吐,也往往是脾氣虛弱,無法運化食物所致。因此,治療噁心症必須清楚病症中藏有虛證,不能盲目攻擊邪氣,而要注重保護胃氣。

一、虛寒噁心,其證最多,若非猝暴而常見,或形氣不足之輩,悉以胃氣弱也。故凡治此者,多宜以溫補為主。若脾胃微虛生痰,或兼吞酸噯腐,咳嗽噁心者,宜六君子湯。若脾腎虛寒,痰滯咳嗽而噁心者,金水六君煎。若脾胃虛寒,或太陰自利腹痛,嘔吐噁心者,溫胃飲,或理中湯、聖朮煎。

若脾腎虛寒,上下不能運行,或脹滿,或嘔吐,或傷寒陰證,寒邪深入三陰,而噁心嘔吐不止者,理陰煎或溫胃飲。

白話文:

虛寒噁心之症,其表現形式很多,常見於體弱氣虛之人,多因胃氣虛弱所致。因此治療此症,大多以溫補為主。

若脾胃略虛,生痰,或伴有吞酸、噯腐、咳嗽、噁心等症狀,可用六君子湯。

若脾腎虛寒,痰滯咳嗽並伴有噁心,可用金水六君煎。

若脾胃虛寒,或太陰虛寒導致腹痛、嘔吐、噁心,可用溫胃飲、理中湯或聖朮煎。

若脾腎虛寒,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腹脹、嘔吐,或傷寒陰證,寒邪深入三陰,導致持續噁心嘔吐,可用理陰煎或溫胃飲。

一、實邪惡心,以一時邪滯犯胃,得吐則滯去,滯去則噁心自解。若有餘邪,如法治之。若噁心多痰,及風寒咳嗽,或傷生冷,或飲酒過多,脾胃不和者,二陳湯或橘皮半夏湯。若脾胃多滯,或寒濕傷脾噁心者,平胃散。若胃寒多滯,或傷生冷,或寒痰不清,吞酸脹滿噁心者,和胃飲或和胃二陳煎。

若受穢濁寒邪,脹滿腹痛惡心者,調氣平胃散。若感冒暑熱,火盛煩躁噁心者,仲景竹葉石膏湯。若中藥毒或諸毒而噁心者,速宜於諸毒門求法治之。

白話文:

如果是因为邪气犯胃导致的恶心,只要吐出来,邪气消散,恶心自然就会好转。如果还有残留的邪气,就需要按照医理治疗。如果恶心伴随痰多,或风寒咳嗽,或受寒凉之物影响,或饮酒过度导致脾胃不和,可以使用二陈汤或橘皮半夏汤。如果脾胃积滞,或寒湿损伤脾胃导致恶心,可以使用平胃散。如果胃寒积滞,或受寒凉之物影响,或寒痰不化,吞酸胀满伴随恶心,可以使用和胃饮或和胃二陈煎。

如果是因为秽浊寒邪导致的胀满腹痛恶心,可以使用调气平胃散。如果是因为感冒暑热,火气旺盛烦躁恶心,可以使用仲景的竹叶石膏汤。如果因为服用中药中毒或者其他毒素导致的恶心,要尽快寻求专门治疗毒素的医师。

3. 噯氣證治(共三條)

噯氣者,即《內經》之所謂噫也,此實脾胃之氣滯,起自中焦而出於上焦,故經曰:上走心為噫也。據丹溪曰:噯氣,以胃中有痰有火,愚謂此說未必皆然。蓋噯氣多由滯逆,滯逆多由氣不行,氣逆不行者,多寒少熱,可皆謂之火耶?故凡人之飲食太飽者,多有此證,及飲食不易消化者,亦有此證。

但太飽作噯者,此係實滯,治宜行氣化食;食不消化,時多虛悶作噯者,此係胃氣虛寒,治宜溫補。若痰火作噯者,亦或有之,但停痰必以胃弱,胃弱多因無火,此當詳辨脈證而酌治之也。

一、治噯之法,凡胃虛兼滯而作噯者,宜十味保和湯,或枳殼散。若胃寒氣滯作噯者,和胃煎。若胃寒生痰,嘔惡噯氣者,宜和胃二陳煎。若胃氣虛寒,飲食難化,時常虛飽噯氣者,宜溫胃飲,或養中煎、理中湯。若脾腎虛寒,命門不暖,陰邪不降,則寒滯上焦而痞滿噯氣者,理陰煎加減治之。

白話文:

噯氣的病因及治療

噯氣,也就是《內經》中所說的「噫」,是脾胃之氣滯留,從中焦(胸腹部)上升至上焦(頭頸部)所致,因此經書上說:「上走心為噫也」。

丹溪先生認為噯氣是由於胃中有痰有火,但我認為這並不一定完全正確。因為噯氣大多是因氣滯逆流而起,氣滯逆流則多半是寒氣多而熱氣少,並不能都說是火邪作祟。

所以,一般人吃太飽容易噯氣,或者吃下去的東西不易消化也容易噯氣。

但是,吃太飽引起的噯氣,屬於實證,應當行氣化食來治療;而吃不消化,時常虛悶作噯的,則是胃氣虛寒,應當溫補來治療。

雖然也有痰火作噯的情況,但痰火停滯必然是胃氣虛弱,而胃氣虛弱又多半是因為火氣不足。因此,要根據脈象和症狀詳細辨證,才能進行適切的治療。

治療噯氣的方法:

  • 凡是胃虛兼有食積而作噯的,可以使用十味保和湯或枳殼散。
  • 若胃寒氣滯而作噯的,可用和胃煎。
  • 若胃寒生痰,嘔惡噯氣的,宜用和胃二陳煎。
  • 若胃氣虛寒,飲食難化,時常虛飽噯氣的,宜用溫胃飲或養中煎、理中湯。
  • 若脾腎虛寒,命門火衰,陰邪不降,則寒氣滯留在上焦而造成痞滿噯氣,可以用理陰煎加減治療。

註解:

  • 《內經》:指黃帝內經,中國古代醫學經典。
  • 丹溪先生:指元代醫家朱丹溪,其醫學著作對後世影響深遠。
  • 十味保和湯、枳殼散、和胃煎、和胃二陳煎、溫胃飲、養中煎、理中湯、理陰煎:皆為中醫常用方劑,具體功效請參閱相關醫書。

現代解釋:

噯氣是一種常見的消化不良症狀,是由於胃腸道氣體積聚、上逆所致。中醫認為,噯氣主要與脾胃氣滯、寒氣內阻、胃氣虛寒等因素有關。治療方法應根據不同病因,選擇不同的方劑和療法。

一、丹溪曰:噯氣以胃中有痰有火,宜用半夏、南星、香附、軟石膏、梔子、或湯或丸服。按此治必真有火邪者乃可用,否則恐滯於中而噯愈甚。

白話文:

丹溪說,打嗝是因為胃裡有痰火,可以用半夏、南星、香附、軟石膏、梔子,做成湯或丸子服用。但是,這種方法只能用於確實有火邪的人,否則可能會造成食物滯留,反而加重打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