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二十明集·雜證謨 (4)
卷之二十明集·雜證謨 (4)
1. 中寒毒吐瀉脹滿新按
凡胃寒者多為嘔吐,而中寒毒者,又必吐而兼瀉。余在燕都,嘗治一吳參軍者,因見鮮蘑菇肥嫩可愛,令庖人貿而羹之,以致大吐大瀉。延彼鄉醫治之,咸謂速宜解毒,乃以黃連、黑豆、桔梗、甘草、枳實之屬連進之,而病益甚,遂至胸腹大脹,氣喘,水飲皆不能受,危窘已甚,延救於余。
投以人參、白朮、甘草、乾薑、附子、茯苓之類,彼疑不敢用,曰:腹脹氣急,口乾如此,安敢再服此藥。乃停一日,而病愈劇,若朝露矣。因而再懇,與藥如前,彼且疑且畏,而決別於內閫,曰:必若如此,則活我者此也,殺我者亦此也,余之生死,在此一舉矣。遂不得已含淚吞之,一劑而嘔少止,再劑而脹少殺,隨大加熟地黃,以兼救其瀉亡之陰,前後凡二十餘劑,復元如故。
彼因問曰:餘本中毒致病,鄉人以解毒而反劇,先生以不解毒而反愈者何也?余曰:毒有不同,豈必如黃連、甘、桔之類乃可解耶?即如蘑菇一物,必產於深坑枯井,或沉寒極陰之處乃有之,此其得陰氣之最盛,故肥白最嫩也,公中此陰寒之毒,而復解以黃連之寒,其謂之何?茲用姜附,非所以解寒毒乎?用人參、熟地,非所以解毒傷元氣乎?然則彼所謂解毒者,適所以助毒也,余所謂不解毒者,正所以解毒也。理本甚明,而人弗能辨。
凡諸病之誤治者,無非皆此類耳。公頓首愀然嘆曰:信哉!使非吾丈,幾為含冤之魄矣,祈壽諸梓,以為後人之鑑云。
白話文:
一般來說,胃寒的人容易嘔吐,而中了寒毒的人,不只會吐還會拉肚子。我以前在燕京時,曾經醫治過一位吳參軍,他因為看到新鮮的蘑菇肥嫩可愛,就叫廚師煮湯,結果造成他嚴重地又吐又拉。他請當地的醫生治療,醫生們都說應該趕快解毒,就用了黃連、黑豆、桔梗、甘草、枳實等藥連續給他服用,結果病情更加嚴重,最後導致胸腹脹大、呼吸急促、連水都喝不下去,情況非常危急,才來找我求救。
我開了人參、白朮、甘草、乾薑、附子、茯苓等藥給他,他很懷疑不敢吃,說:「肚子脹氣又呼吸困難,嘴巴又這麼乾,怎麼敢再吃這些藥?」就停藥一天,結果病情更嚴重,就像早上的露水一樣快要消失了。因此他又再次懇求我幫忙,我給他的藥還是跟之前一樣,他還是很懷疑又很害怕,就跟家裡的人訣別,說:「如果這樣做可以活命,那就是這些藥;如果這樣做會死,也是這些藥,我的生死,就看這一次了!」不得已才含著眼淚把藥吞下去,吃了一劑藥後,嘔吐就稍微停止,再吃一劑,腹脹就稍微消退。接著又大量加入了熟地黃,來補充因為拉肚子而流失的陰液。前後一共吃了二十幾劑藥,就恢復健康了。
他問我:「我原本是因為中毒才生病,鄉里的醫生用解毒藥反而病情加重,先生你用不解毒的藥反而把我治好,這是為什麼?」我說:「毒有很多種,難道一定要用像黃連、甘草、桔梗之類的藥才叫解毒嗎?就像蘑菇這種東西,一定長在深坑枯井或是非常陰寒的地方,才能長出來,它是得到陰氣最盛的東西,所以才會肥白又嫩。你中了這種陰寒的毒,又用黃連這種寒性的藥來解毒,那會怎麼樣呢?我用薑和附子,不就是為了要解寒毒嗎?用人參和熟地,不就是為了要解除毒傷元氣的狀況嗎?所以他們所說的解毒,其實是在幫助毒性更加強烈,而我說的不是要解毒,才是真正地在解毒。道理其實很清楚,但是人們卻分辨不出來。
所有誤診的病,大多都是像這種情況。吳參軍聽了後,馬上叩頭,憂傷地嘆息說:「真的是這樣!如果不是先生您,我可能就含冤而死了。希望把這個道理刻在木板上,給後人做為借鏡啊!」
2. 胃火上衝嘔吐新按
一、金宅少婦,宦門女也,素任性,每多胸脅痛及嘔吐等證,隨調隨愈。後於秋盡時,前證復作,而嘔吐更甚,病及兩日,甚至厥脫不省如垂絕者。再後延予,至,見數醫環視,僉云湯飲諸藥皆不能受,入口即吐,無策可施。一醫云:惟用獨參湯,庶幾可望其生耳。余因診之,見其脈亂數甚,而且煩熱躁擾,莫堪名狀,意非陽明之火,何以急劇若此。
乃問其欲冷水否?彼即點首,遂與以半鍾,惟此不吐,且猶有不足之狀,乃復與一鍾,稍覺安靜。余因以太清飲投之,而猶有謂此非傷寒,又值秋盡,能堪此乎?余不與辯,及藥下咽,即酣睡半日,不復嘔矣。然後以滋陰輕清等劑調理而愈。大都嘔吐多屬胃寒,而復有火證若此者,經曰:諸逆衝上,皆屬於火,即此是也。
自後凡見嘔吐,其有聲勢湧猛,脈見洪數,證多煩熱者,皆以此法愈之,是又不可不知也。
白話文:
一個富貴人家的少婦,因為從小就任性,常常有胸部、肋骨疼痛以及嘔吐等症狀,每次治療後都會好轉。後來在秋天快結束的時候,之前的症狀又出現了,而且嘔吐更加嚴重,病了兩天,甚至昏厥不省人事,看起來像是快要死掉一樣。後來請我去看診,到的時候看到好幾個醫生圍著她,都說湯藥什麼的都喝不下去,一入口就吐出來,完全沒辦法處理。其中一個醫生說:只能用獨參湯,或許還能讓她活下去。我診斷後,發現她的脈象很亂而且跳得很快,而且煩躁發熱,簡直無法形容,覺得這不是陽明經的火氣,怎麼會如此急劇?
於是我就問她想喝冷水嗎?她就點頭,我就給她半杯,這次竟然沒有吐,而且看起來還不夠,我就再給她一杯,狀況才稍微比較安靜。我就開了太清飲給她,但有人說這不是傷寒,而且現在又是秋天快結束的時候,能承受這種藥嗎?我沒有跟他辯論,等藥喝下去,她就睡了半天,不再嘔吐了。之後再用滋陰清淡的藥調理,就痊癒了。一般來說,嘔吐大多是胃寒引起的,但也有像這種火氣引起的,就像經典說的:「所有氣逆上衝的,都屬於火」,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從此之後,只要看到嘔吐,而且聲音很大很猛,脈象洪大而且跳很快,症狀又多是煩躁發熱的,我都會用這種方法治療,而且都能治好,這也是大家必須知道的。
3. 吐蛔新按
一、胡宅小兒,年甫三歲,偶因飲食不調,延幼科診治,所用之藥,無非清火化滯等劑,因而更損胃氣,反致嘔吐溏泄,復加清利,遂致吐蛔,初止數條,漸至數十條,細如燈草,甚至成團攪結而出,早晚不絕。所下者,亦如之,羸困至極,求治於予。因與溫胃飲二三劑,其蟲朝夕不止,其多如故。
初不識其何所從來,而神化之速,一至如此。乃翁切懇曰:止此一兒,死生在公矣,萬望先逐此蟲,蟲不盡則病日甚,其能生乎。予弗之聽,但以前藥倍加人參,仍加附子二三劑,而嘔吐漸稀,瀉亦隨止。瀉止後乃以理陰煎、溫胃飲出入間用,十餘日而蟲漸少,一月餘而飲食進,肌肉生,復元如故矣。
其翁積誠稱謝,因問曰:小豚之病誠然危矣,令何以不治蟲,不治嘔瀉,而三者俱愈,可聞教乎?予曰:公之所畏者,蟲也;予之所畏者,胃氣也。且凡逐蟲之藥,無有不傷胃氣者,向使胃氣再傷,非惟不能逐蟲,而命必隨之矣,其害孰甚。故保生之權,全在知本知末,但使脾胃日強,則拔去化蟲之源,而三病同歸一得矣,尚何蟲瀉之敢橫哉。聞者歎服,因附著按於此。
又一王宅少婦,年未二旬,素喜瓜果生冷,因常病心腹疼痛,每發必數日不食;後及二旬之外,則每發必至吐蛔。初吐尚少,自後日甚日多,每吐必一二十條,每發必旬日不食。所經諸醫,但知攻蟲,旋去旋生,百藥不效。予為診視脈證,並察病因,知其傷於生冷,以致脾胃虛寒,陰濕氣聚,故為此證。
使不溫養脾胃,以杜寒濕化生之源,而但事攻蟲,蟲去復生,終無濟也,因制溫臟丸與之,藥未完而病隨愈矣。後因病愈,而少年任意,仍耽生果,舊病復作,再製丸服,乃得全愈。觀此二證,如前之小兒,乃因涼藥傷脾,所以生蟲;後之女人,乃因生果傷胃,所以生蟲,可見陰濕內淫,而脾胃虛寒,是即生蟲之由也。故凡治蟲之法,但察其別無疳熱等證者,悉當以溫補脾胃為主。
白話文:
有個姓胡的人家,他三歲的兒子,因為飲食不注意,去看小兒科,醫生開的藥都是些清熱消滯的藥,結果反而更傷了脾胃,導致他嘔吐拉肚子。醫生又開了些清熱利濕的藥,最後竟然吐出蛔蟲,一開始只有幾條,後來越來越多,甚至幾十條,像燈草一樣細,有時還結成一團吐出來,早晚不斷,拉出來的也一樣。小孩變得非常虛弱,於是來找我治療。
我先開了溫胃的藥給他,喝了兩三劑,但吐蛔蟲的情況還是沒停,蟲還是那麼多。一開始我也不知道蟲是哪裡來的,怎麼會繁殖得這麼快。他父親很著急,懇求我說:「我們家只有這一個孩子,他的生死就靠您了,拜託您先幫他把蟲趕走,不然病情只會越來越嚴重,他可能會撐不下去。」
但我沒有聽他的,我只是在原來的藥方上,加倍人參的用量,又加了兩三劑附子,結果小孩的嘔吐情況慢慢減少了,拉肚子也停了。拉肚子停了之後,我就改用理陰煎和溫胃飲交替使用,過了十幾天,蟲就慢慢變少了,一個多月後,小孩的食慾也恢復了,肌肉也長出來了,恢復了健康。
他父親非常感激,問我:「我兒子病得很嚴重,為什麼您不先治蟲,也不治嘔吐拉肚子,結果三個問題都好了?可以請您指教嗎?」我說:「你害怕的是蟲,我害怕的是脾胃的虛弱。所有驅蟲藥都會傷脾胃,如果脾胃再受傷,不只沒辦法驅蟲,還會沒命,那傷害就更大了。所以,保命的關鍵在於知道根本和枝節,只要脾胃一天天強壯起來,就可以斷絕蛔蟲產生的源頭,這樣三個病症就一起好了,蟲和拉肚子又怎麼敢來作怪呢?」聽的人都非常佩服,因此寫下這段說明。
另外,有個姓王的少婦,還不到二十歲,平時喜歡吃瓜果等生冷食物,經常心腹疼痛,每次發作都要好幾天吃不下飯。二十歲之後,開始每次發病都會吐蛔蟲。一開始吐得還不多,後來越來越嚴重,每次吐都要吐十幾二十條,每次發作都要十幾天吃不下飯。她看過很多醫生,都只知道驅蟲,結果蟲去了又來,吃了很多藥都沒用。
我診斷她的脈象和症狀,並了解她生病的原因,才知道她是吃生冷食物傷了脾胃,導致脾胃虛寒,體內積聚了陰濕之氣,才會這樣。如果不溫養脾胃,斷絕寒濕之氣產生的源頭,只是一味驅蟲,蟲去了還是會再回來,根本沒辦法根治。因此,我開了溫臟丸給她,藥還沒吃完,病就好了。後來因為病好了,她又開始隨意吃生冷水果,舊病又復發,我又開藥給她吃,才徹底治好。
從這兩個病例來看,之前的小孩是因為吃涼藥傷了脾,所以才生蟲;後面的女人是因為吃生冷水果傷了胃,所以才生蟲。可見體內陰濕之氣過多,加上脾胃虛寒,就是長蟲的原因。因此,凡是治療蛔蟲的方法,只要沒有其他發熱等症狀的,都應該以溫補脾胃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