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十一從集·雜證謨 (3)
卷之十一從集·雜證謨 (3)
1. 論經絡痰邪
余嘗聞之俗傳云:痰在周身,為病莫測。凡癱瘓瘛瘲,半身不遂等證,皆伏痰留滯而然。若此痰飲豈非邪類?不去痰邪,病何由愈?余曰:汝知痰之所自乎?凡經絡之痰,蓋即津血之所化也。使果營衛和調,則津自津,血自血,何痰之有?惟是元陽虧損,神機耗敗,則水中無氣,而津凝血敗,皆化為痰耳。
此果痰也,果精血也?豈以精血之外,而別有所謂痰者耶?若謂痰在經絡,非攻不去,則必並精血而盡去之。庶乎可也。否則,安有獨攻其痰,而津血自可無動乎?津血復傷,元氣愈竭,隨去隨化,痰必愈甚。此所以治痰者不能盡,而所盡者惟元氣也。矧復有本無痰氣,而妄指為痰以誤攻之者,又何其昧之甚也。
故凡用治痰之藥,如滾痰丸、清氣化痰丸、搜風順氣丸之類,必其元氣無傷,偶有壅滯,而或見微痰之不清者。乃可暫用分消,豈云無效。若病及元氣,而但知治標,則未有不日用而日敗者矣。
白話文:
我曾經聽過民間流傳說:痰存在身體各處,造成的疾病難以預測。像是癱瘓、抽搐、半身不遂等病症,都是因為痰積留滯所造成的。如果這樣說,痰飲難道不是邪氣嗎?不去除痰邪,病怎麼會好呢?我說:你知道痰是怎麼來的嗎?凡是經絡中的痰,其實就是津液和血液轉化而成的。如果身體的營衛之氣調和,那麼津液自然是津液,血液自然是血液,哪會有痰呢?只是因為元陽虧損,身體機能衰敗,導致水中沒有氣,津液凝結,血液敗壞,都轉化成了痰。
所以,這到底是痰,還是精血呢?難道在精血之外,還有另外一種叫做痰的東西嗎?如果說痰在經絡中,非攻伐不能去除,那麼必然會連同精血一起去除。這樣或許還說得過去。否則,怎麼可能只攻擊痰,而津液和血液卻不受影響呢?津液和血液又受損傷,元氣更加衰竭,痰就會隨著去除又跟著產生,而且會越來越嚴重。這就是為什麼治療痰病無法根治,而唯一被消耗殆盡的卻是元氣。更何況有些人本身就沒有痰氣,卻被錯誤地指認為痰而誤用藥物攻伐,這是多麼的糊塗啊!
所以,凡是用來治療痰的藥物,像是滾痰丸、清氣化痰丸、搜風順氣丸之類,必須是在元氣沒有受損,只是偶爾有阻塞,或者只是看到一點點不明顯的痰時,才可以暫時使用來疏散消解,並不是說這些藥物沒有效。如果疾病已經傷及元氣,卻只知道治療表面症狀,那麼沒有一天不因為用藥而變得更糟的。
2. 論治痰(共四條)
治痰之法,凡非風初病而痰氣不甚者,必不可猜其為痰。而妄用痰藥,此大戒也。若果痰涎壅盛,填塞胸膈,湯液俱不能入,則不得不先開其痰,以通藥食之道。而開痰之法,惟吐為捷。如古方之獨聖散、茶調散、稀涎散之屬,皆吐痰之劑也。但恐元氣大虛,不能當此峻利之物,或但用新方之吐法為妥,或用牛黃丸、抱龍丸之類,但使咽喉氣通,能進湯飲即止,不可盡攻其痰,致令危困,則最所當慎。以故治痰之法,又必察其可攻與否,然後用之,斯無誤也。
若其眼直咬牙,肢體拘急,面赤,強勁有力者,雖見昏沉,亦為可治。先用粗筋之類,挖開其口,隨以堅實筆乾擦住牙關,乃用淡淡姜鹽湯徐徐灌之。然後以中食二指探入喉中,徐引其吐。若指不能入,則以鵝翎醮湯代指探吐亦可。如是數次,得吐氣通,必漸蘇矣。然後酌宜可以進藥,此治實痰壅滯之法也。
一、若死證已具,而痰聲漉漉於喉間者,吐亦無益,不必吐也。若痰氣盛極而不能吐者,亦不治之證也。又凡形氣大虛者,忌用吐法,是皆不可攻者也。
一、凡形證已定而痰氣不甚,則萬勿治痰。但當調理氣血,自可漸愈。如果痰涎未清,則治痰之法當分虛實。若氣不甚虛,而或寒或濕生痰者,宜六安煎,二陳湯主之。因火為痰者,宜清膈飲及竹瀝、童便;火甚者,抽薪飲主之。脾虛兼嘔而多痰者,六君子湯,或五味異功散。
陰氣不足,多痰兼燥而咳者,金水六君煎。陰虛水泛為痰者,六味丸、八味丸酌而用之。或為湯亦妙。脾腎虛寒,不能運化而為痰者,不必兼治痰氣,只宜溫補根本。若中氣虛者,理中湯或溫胃飲;陰不足者,理陰煎之類最佳。
一、薛立齋曰:若脾氣虧損,痰客中焦,閉塞清道,以致四肢百骸發為諸病者,理宜壯脾氣為主,兼佐以治痰,則中氣健而痰涎自化。非補中益氣,參朮二陳之類不能治。最忌行氣化痰及倒倉之法。
白話文:
論治痰(共四條)
治療痰的方法,凡不是因風邪引起的初病,且痰氣不嚴重的,一定不可以猜想是痰導致的,而隨意使用化痰藥物,這是一個很大的禁忌。如果真的痰涎壅盛,阻塞胸膈,連湯藥都無法嚥下,就不得不先開通痰阻,以便讓藥物和食物能夠進入。而開痰的方法,只有催吐最快。像是古方的獨聖散、茶調散、稀涎散之類的藥,都是催吐的藥劑。但恐怕病人元氣大虛,無法承受這些藥性猛烈的藥物,或者只能使用新創的溫和催吐方法,或者使用牛黃丸、抱龍丸之類的藥,只要咽喉氣息暢通,能喝下湯水就停止,不可過度攻擊痰,導致病人陷入危險困境,這是最需要謹慎的。因此治療痰的方法,必須要仔細觀察病情是否適合攻痰,然後才能用藥,這樣才不會有錯誤。
如果病人眼睛直視、咬牙、肢體僵硬拘攣、面色潮紅、身體強硬有力,即使看起來昏沉,也屬於可治療的。先用粗硬的器具撬開他的嘴巴,然後用堅硬的筆桿乾擦住牙關,接著用淡薑鹽湯慢慢餵入。再用中指和食指伸入喉嚨,慢慢引導他嘔吐。如果手指無法伸入,可以用鵝毛沾湯代替手指探吐也可以。這樣重複幾次,如果吐出痰液、氣息暢通,病情一定會逐漸好轉。然後再斟酌適合的藥物給予,這是治療痰實壅塞的方法。
一、如果病人的死症已經顯現,而且喉嚨裡發出痰液漉漉的聲音,催吐也沒用,就不必催吐了。如果痰氣極盛卻無法吐出,也是不治之症。此外,凡是形體氣息極度虛弱的人,都忌用催吐法,這些都是不可攻伐的情況。
一、凡是病情已經確定,而痰氣並不嚴重,就千萬不要治療痰,只要調理氣血,自然可以逐漸痊癒。如果痰液沒有清除,那麼治療痰的方法應該區分虛實。如果氣不虛弱,而有寒或濕氣產生痰液的,應該用六安煎、二陳湯為主來治療。因火而生痰的,可以用清膈飲和竹瀝、童便來治療;火氣很旺盛的,可以用抽薪飲為主來治療。脾虛兼有嘔吐且痰多的,可以用六君子湯,或者五味異功散。
陰氣不足,痰多兼有乾燥而咳嗽的,可以用金水六君煎。陰虛水液泛濫成痰的,可以用六味丸、八味丸斟酌使用,或者煎成湯藥也很好。脾腎虛寒,不能運化而產生痰液的,不必兼治痰氣,只要溫補根本就好。如果中氣虛弱的,理中湯或者溫胃飲最好;陰液不足的,理陰煎之類藥方最適合。
一、薛立齋說:如果脾氣虧損,痰停留在中焦,阻塞清陽上升的通道,以至於四肢百骸產生各種疾病,那麼治療的重點應該是健壯脾氣,輔以化痰,這樣中氣強健,痰液自然會化解。只有補中益氣,用參朮二陳之類的藥物才能治好。最忌諱使用行氣化痰和倒倉(大量排泄)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