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十九明集·雜證謨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九明集·雜證謨 (7)

1. 論外備用方

參附湯(補三七),五味子湯(補五七,喘渴),十全大補湯(補二十,虛喘),蜜酥煎(補六五),百合湯(和一三五,浮腫作喘),人參胡桃湯(補五九,喘不得臥),蘇子煎(和一四一,潤肺喘),定喘湯(和一三三,風寒喘),人參定喘湯(和一三四,寒邪咳喘),黃栝蔞丸(和百十八,痰喘),神秘湯(和一三八,水氣喘),蘇陳九寶湯(散八五,哮喘),瀉白散(寒四二,肺火),雙玉散(寒七一,火喘),安眠散(固七,喘不止),葶藶大棗瀉肺湯(和百四十,浮腫喘)

2. 經義

《口問篇帝》曰:人之噦者,何氣使然?岐伯曰:谷入於胃,胃氣上注於肺。今有故寒氣與新穀氣俱還入於胃,新故相亂,真邪相攻,氣並相逆,復出於胃,故為噦。肺主為噦,取手太陰,足少陰。

《宣明五氣篇》曰:胃為氣逆,為噦為恐。

《雜病篇》曰:噦,以草刺鼻,嚏,嚏而已;無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驚之,亦可已。

《至真要大論》曰:陽明之復,嘔吐咳噦。太陽之復,唾出清水,及為噦噫。諸逆衝上,皆屬於火。

《寶命全形論》曰:病深者,其聲噦。

《邪氣臟腑病形篇》曰:心脈小甚為善噦。

《三部九候論》曰:若有七診之病,其脈候亦敗者死矣,必發噦噫。

3. 論證(共三條)

呃逆一證,古無是名,其在《內經》本謂之噦,因其呃呃連聲,故今以呃逆名之,於義亦妥。觀《內經》治噦之法,以草刺鼻,嚏,及氣息迎引、大驚之類,是皆治呃之法,此噦本呃逆,無待辨也。自孫真人云:遍尋方論無此名,遂以咳逆為噦,因致後世訛傳,乃以咳逆、乾嘔、噫氣之類互相餚亂,自唐迄今矣,此名之不可不察,亦不可不正也。

一、咳逆之名,原出《內經》,本以咳嗽氣逆者為言。如《氣交變大論》曰:歲金太過,甚則喘咳逆氣。此因喘咳以致氣逆,故云咳逆氣也。又曰:咳逆甚而血溢。正以咳逆不止,而血隨氣溢,則病之常也,未聞以呃逆而見血者也。即如《六元正紀大論》云:金鬱之發,民病咳逆者,亦是此意,此咳逆之非呃逆亦甚明矣。

而今後世諸公,乃悉以噦為咳逆,豈皆未之詳察耶?及觀丹溪之言,在《纂要》則曰:孫真人誤以噦為咳逆。是謂噦非咳逆也。在《心法·附錄》則曰:咳逆為病,古謂之噦,近謂之呃。此又謂噦即咳逆也。在嘔吐門則又曰:有聲有物謂之嘔吐,有聲無物謂之噦。此又以乾嘔為噦也。

前後不一,何其自謬若此。再如海藏、河間諸公,有以噦為乾嘔者,有以咳逆為噫者,總皆謬矣。蓋嘔即吐之類,但吐而無物者曰嘔,嘔而有物者曰吐,腹脹噯氣者曰噫,逆氣自下而上者亦曰噫,此四者之辨自有正名,顧可紛紛若是乎?茲余析而判之曰:噦者,呃逆也,非咳逆也。咳逆者,咳嗽之甚者也,非呃逆也。

乾嘔者,無物之吐,即嘔也,非噦也。噫者,飽食之息,即噯氣也,非咳逆也。後人但以此為鑑,則異說之疑,可盡釋矣。

一、呃逆證,有傷寒之呃逆,有雜證之呃逆。其在古人則悉以虛寒為言,惟丹溪引《內經》之言曰:諸逆衝上,皆屬於火,病人見此,似為死證,然亦有實者,不可不知。余向見此說,疑其與古人相左,不以為然,蓋亦謂此證必屬虛寒,何有實熱,茲及晚年曆驗,始有定見,乃知丹溪此言為不誣也。

雖其中寒熱虛實亦有不同,然致呃之由,總由氣逆,氣逆於下,則直衝於上,無氣則無呃,無陽亦無呃,此病呃之源所以必由氣也。欲得其象,不見雨中之雷,水中之浡乎。夫陽為陰蔽,所以為雷,而轟轟不已者,此火為雷之本,而火即氣也。氣為水覆,所以為浡而汩汩不已者,此氣為浡之本,而氣即陽也。

然病在氣分,非本一端,而呃之大要,亦惟三者而已,則一曰寒呃,二曰熱呃,三曰虛脫之呃,寒呃可溫可散,寒去則氣自舒也。熱呃可降可清,火靜而氣自平也。惟虛脫之呃,則誠危殆之證,其或免者,亦萬幸矣。凡諸治法,當辨如下。

4. 論治(共九條)

凡雜證之呃,雖由氣逆,然有兼寒者,有兼熱者,有因食滯而逆者,有因氣滯而逆者,有因中氣虛而逆者,有因陰氣竭而逆者,但察其因而治其氣,自無不愈。若輕易之呃,或偶然之呃,氣順則已,本不必治;惟屢呃為患,及呃之甚者,必其氣有大逆,或脾腎元氣大有虧竭而然。然實呃不難治,而惟元氣敗竭者,乃最危之候也。

一、寒滯為呃者,或以風寒,或以生冷,或其臟氣本寒,偶有所逆,皆能致呃,但去其蔽抑之寒,而呃自止。宜橘皮湯、《三因》丁香散,或二陳湯生薑五七片,或佐關煎,或甘草乾薑湯橘皮乾薑湯之類,皆可酌用。若寒之甚者,漿水散,或四逆湯

一、胃火為呃者,其證極多,但察其脈見滑實而形氣不虛,胸膈有滯,或大便堅實或不行者,皆其胃中有火,所以上衝為呃,但降其火,其呃自止,惟安胃飲為最妙。余嘗治愈多人,皆此證也。

一、氣逆為噦而兼脹悶者,宜加減二陳湯烏藥,或《寶鑑》丁香柿蒂散,或羌活附子湯,或神香散

一、食滯而呃者,宜加減二陳加山楂白芥子、烏藥之屬,或用大和中飲乾薑木香

一、中焦脾胃虛寒,氣逆為呃者,宜理中加丁香湯,或溫胃飲丁香。若因勞倦內傷而致呃逆者,宜補中益氣湯加丁香。凡中焦寒甚者,多由脾胃氣虛而然,蓋脾胃不虛則寒亦不甚,故治寒者,當以脾氣為主。若吐痢後胃氣微虛,或兼膈熱而呃者,宜橘皮竹茹湯;無熱者,宜生薑、半夏、丁香、柿蒂白朮肉桂之類,皆可酌用。

一、下焦虛寒者,其肝腎生氣之原不能暢達,故凡虛弱之人多見呃逆,正以元陽無力,易為抑遏而然。此呃逆之本,多在腎中,故余制歸氣飲主之甚效,或用理陰煎加丁香以疏氣,妙亦如之。

一、凡以大病之後,或以虛羸之極,或以虛損誤攻而致呃逆者,此最危之證,察其中虛,速宜補脾;察其陰虛,速宜補腎,如前二條固其法矣,然猶恐不及,則惟大補元煎右歸飲之類,斯其庶幾者也。

一、呃逆證,凡聲強氣盛而脈見滑實者,多宜清降;若聲小息微而脈見微弱者,多宜溫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