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十九明集·雜證謨 (2)
卷之十九明集·雜證謨 (2)
1. 辨古
河間曰:咳謂無痰而有聲,肺氣傷而不清也;嗽是無聲而有痰,脾濕動而為痰也;咳嗽謂有痰而有聲,蓋因傷於肺氣,動於脾濕,咳而為嗽也。脾濕者,秋傷於濕,積於脾也。故經曰:秋傷於濕,冬必咳嗽。大抵素秋之氣宜清肅,而反動之,氣必上衝為咳嗽,甚則動於濕而為痰也。
假令濕在肝經,謂之風痰;濕在心經,謂之熱痰;濕在脾經,謂之濕痰;濕在腎經,謂之寒痰,宜隨證而治之。若咳而無痰者,以辛甘潤其肺,如蜜煎生薑湯,蜜煎橘皮湯之屬是也。若咳而嗽者,當以治痰為先,治痰者,必以順氣為主,是以南星、半夏勝其痰,而咳嗽自愈,枳殼、陳皮利其氣,而痰自下。痰而能食者,大承氣湯微下之;痰而不能食者,厚朴湯疏導之,此治法之大體也。
愚觀河間此說,謂治嗽當先治痰,因以南星、半夏之屬為主,似得治嗽之法矣。此其意謂嗽必因痰,故勝其痰而嗽自愈,則理有不然也。蓋外感之嗽,必因風寒,風寒在肺,則肺氣不清,所以動嗽,動嗽然後動痰,此風邪痰嗽之本,本於外感,非外感本於痰也。又如內傷之嗽,必因陰虛,陰虛則水涸金枯,所以動嗽,脾虛腎敗,所以化痰,此陰虛痰嗽之本,本於內傷,非內傷本於痰也。
今曰治嗽當先治痰,豈求本之道乎?然治外感之嗽者,誠惟二陳之屬為最效,又何故也?蓋南星、半夏、生薑、陳皮、枳殼之類,其味皆辛,辛能入肺,辛能散寒,寒邪散則痰嗽自愈,此正所以治本,而實非所以治痰也。若內傷陰虛之嗽,則大忌辛燥,此輩豈堪輕用哉。經曰:肺欲辛,以辛瀉之,此肺實者之宜辛也。
又曰:辛走氣,氣病無多食辛,此肺虛者之忌辛也。氣味宜否之理,《內經》妙用如此,河間何以不察,而謂南星、半夏之屬但能治痰,豈果治痰之標便能治嗽之本乎。
白話文:
[辨古]
河間說:咳是指沒有痰但有聲音,是因為肺氣受損而無法清暢;嗽是指沒有聲音但有痰,是因為脾的濕氣活動而產生痰;咳嗽是指既有痰又有聲音,是因為肺氣受損,又受到脾濕的影響,才會咳而帶嗽。所謂脾濕,是秋天受到濕邪侵襲,累積在脾所造成的。所以《黃帝內經》說:「秋天受到濕邪,冬天一定會咳嗽。」大概來說,秋天的氣候本來應該是清爽肅靜的,反而受到干擾,氣就會向上衝,導致咳嗽,嚴重的話,就會因為濕氣而產生痰。
假設濕邪在肝經,就稱為風痰;濕邪在心經,就稱為熱痰;濕邪在脾經,就稱為濕痰;濕邪在腎經,就稱為寒痰,應該根據不同的症狀來治療。如果咳而無痰,可以用辛甘的藥物來潤肺,例如蜜煎生薑湯、蜜煎橘皮湯之類的。如果咳而帶嗽,應該先治療痰,而治療痰,必須以順氣為主,所以用南星、半夏來消除痰,咳嗽自然會好;用枳殼、陳皮來疏理氣機,痰自然會下降。如果痰多而且食慾好,可以用大承氣湯稍微瀉下;如果痰多而且食慾不佳,可以用厚朴湯來疏導,這是治療的大原則。
我觀察河間的這種說法,認為治療嗽應該先治痰,所以用南星、半夏之類的藥物為主,似乎掌握了治療嗽的方法。他的意思是認為嗽必然是因痰而起,所以只要消除痰,嗽自然會好,這道理不一定正確。因為外感引起的嗽,必然是因為風寒,風寒侵犯肺,就會導致肺氣不清,所以會咳嗽,咳嗽之後才會有痰,這是風邪痰嗽的根本原因,源於外感,而不是外感源於痰。又例如內傷引起的嗽,必然是因為陰虛,陰虛就會導致水枯金燥,所以會咳嗽,脾虛腎衰,才會化生痰,這是陰虛痰嗽的根本原因,源於內傷,而不是內傷源於痰。
現在說治療嗽應該先治痰,難道是尋求根本的道理嗎?然而治療外感引起的嗽,確實以二陳湯之類的藥方最為有效,又是為什麼呢?因為南星、半夏、生薑、陳皮、枳殼之類的藥物,味道都是辛辣的,辛能入肺,辛能散寒,寒邪散了,痰和嗽自然會好,這才是真正治療根本的原因,而不是因為治療了痰。如果是內傷陰虛引起的嗽,就非常忌諱辛燥的藥物,這些藥物怎麼可以輕易使用呢?《黃帝內經》說:「肺喜歡辛味,用辛味來瀉實邪」,這是肺實證適合使用辛味的道理。
又說:「辛味走散氣機,氣病的人不能多吃辛味」,這是肺虛證忌諱辛味的道理。氣味適不適合的道理,《黃帝內經》運用得如此精妙,河間為什麼沒有仔細觀察,而認為南星、半夏之類的藥物只能治療痰,難道治療痰這個表面現象就能治療嗽的根本嗎?
2. 述古(共六條)
楊仁齋曰:肺出氣也,腎內氣也,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本。凡咳嗽引動百骸,自覺氣從臍下奔逆而上者,此腎虛不能收氣歸原,當以地黃丸、安腎丸主之,毋徒從事於肺,此虛則補子之義也。
《衍義》云:有暴嗽服諸藥不效,或教之進生料鹿茸丸、大菟絲子丸方愈。有本有標,卻不可因其暴嗽而疑驟補之非,所以易愈者,亦覺之早故也。
丹溪曰:咳嗽有風有寒,有痰有火,有虛有勞,有郁,有肺脹。
王節齋曰:因嗽而有痰者,咳為重,主治在肺。因痰而致咳者,痰為重,主治在脾。但是食積成痰,痰氣上升,以致咳嗽,只治其痰,消其積,而咳自止,亦不必用肺藥以治咳也。
薛立齋曰:春月若因風寒所傷,咳嗽聲重頭痛用金沸草散。咳嗽聲重,身熱頭痛,用《局方》消風散。蓋肺主皮毛,肺氣虛則腠理不密,風邪易入,治法當解表兼實肺氣,肺有火則腠理不閉,風邪外乘,治宜解表兼清肺火,邪退即止。若數行解散則重亡津液,邪蘊而為肺疽肺痿矣。
故凡肺受邪不能輸化,而小便短少,皮膚漸腫,咳嗽日增者,宜用六君子湯以補脾肺,六味丸以滋腎水。夏月火熱炎上,喘急而嗽,面赤潮熱,脈洪大者,用黃連解毒湯。熱燥而咳,用梔子仁湯。咳唾有血,用麥門冬湯,俱兼以六味丸,夏月尤當用此,壯腎水以保肺金。夏月心火乘肺,輕則用麥門冬湯,重則用人參平肺散。
若上焦實熱,用涼膈散,虛熱用六君子湯。中焦實熱,用竹葉石膏湯,虛熱用竹葉黃耆湯。下焦虛熱,用六味丸。秋月濕熱傷肺,若咳而身熱,自汗口乾,便赤,脈虛而洪者,用白虎湯。身熱而煩,氣高而短,心下痞滿,四肢困倦,精神短少者,香薷飲。若病邪既去,宜用補中益氣加乾山藥、五味子以養元氣,柴胡、升麻各二分,以升生氣。
冬月風寒外感,形氣病氣俱實者,宜用麻黃湯之類,所謂自表而入,自表而出。若形氣病氣俱虛者,宜補其元氣,而佐以解表之藥;若專於解表,則肺氣益虛,腠理益疏,外邪乘虛易入,病愈難愈矣。若病日久,或誤服表散之劑,以致元氣虛而邪氣實者,急宜補脾土為主,則肺金有所養,而諸病自愈。
若人老弱,或勞傷元氣而患前證,誤服麻黃、枳殼、紫蘇之類而汗出亡陽者,多患肺癰、肺痿,治失其宜,多致不起。午後嗽者,屬腎氣虧損,火炎水涸,或津液湧而為痰者,乃真臟為患也,須用六味地黃丸壯腎水滋化源為主,以補中益氣湯養脾土,生肺腎為佐。設用清氣化痰則誤矣。
徐東皋曰:凡咳嗽之人,氣體虛弱者,用瀉氣藥多不效,間有效者,亦必復作,若此者,並宜補益而嗽自愈。氣體厚者,或系外感,俱宜發散邪氣,破滯氣而嗽自寧。新咳嗽者,亦宜從實治之也。久咳嗽者,宜從虛治之也,或用澀藥以擊其惰歸,九仙散之屬也。凡治咳嗽,當先求病根,伐去邪氣,而後可以烏梅、訶子、五味、罌粟殼、款冬花之類。
此輩性味燥澀,有收斂劫奪之功,亦在所必用,可一服而愈,然須權其先後而用之。
白話文:
述古(共六條)
楊仁齋說:肺的功能是呼出氣體,腎的功能是儲存體內氣體,肺是氣的管理者,腎是氣的根本來源。凡是咳嗽時會牽動全身,感覺氣從肚臍下方往上衝,這是腎虛無法將氣收回原本位置,應該用六味地黃丸、安腎丸來治療,不要只針對肺來治療,這就是虛弱時要補其母體的道理。
《衍義》中說:有人突然咳嗽,吃各種藥都沒效,有人教他吃生料鹿茸丸、大菟絲子丸才治好。疾病有根本原因和表面症狀,不能因為突然咳嗽就懷疑用補藥是錯的,之所以容易治好,也是因為發現得早。
朱丹溪說:咳嗽的原因有風、寒、痰、火、虛、勞累、鬱悶、以及肺脹。
王節齋說:因為咳嗽而有痰,咳嗽比較嚴重,治療重點在肺。因為痰而導致咳嗽,痰比較嚴重,治療重點在脾。如果是因為飲食積滯形成痰,痰氣往上衝,導致咳嗽,只要治療痰,消除積滯,咳嗽自然會停止,也不必用治療肺的藥來治咳嗽。
薛立齋說:春天如果因為風寒侵襲而咳嗽,咳嗽聲音很重,並有頭痛,用金沸草散。咳嗽聲音很重,身體發熱頭痛,用《局方》消風散。因為肺主管皮膚毛髮,肺氣虛弱時,皮膚腠理不夠緊密,風邪容易侵入,治療方法應該解表兼顧補益肺氣;肺有火時,皮膚腠理無法閉合,風邪容易從外侵入,治療方法應該解表兼顧清除肺火,邪氣退去就停止用藥。如果多次用發散藥,會嚴重消耗體內津液,導致邪氣積聚形成肺膿瘍或肺痿。
所以凡是肺受到邪氣影響,不能正常運化,導致小便量少,皮膚逐漸腫脹,咳嗽一天比一天嚴重,應該用六君子湯來補益脾肺,用六味丸來滋養腎水。夏天火熱往上衝,出現喘急咳嗽,臉色潮紅發熱,脈搏洪大,用黃連解毒湯。因乾燥而咳嗽,用梔子仁湯。咳嗽帶血,用麥門冬湯,這些藥方都可搭配六味丸一起服用,夏天尤其應該這樣,來滋養腎水以保護肺。夏天心火侵犯肺,輕微的用麥門冬湯,嚴重的用人參平肺散。
如果是上焦實熱,用涼膈散,虛熱用六君子湯。中焦實熱,用竹葉石膏湯,虛熱用竹葉黃耆湯。下焦虛熱,用六味丸。秋天濕熱傷肺,如果咳嗽同時有發熱、自汗、口乾、小便發紅、脈虛而洪大,用白虎湯。如果發熱又煩躁,呼吸短促,心下脹滿,四肢困倦,精神萎靡,用香薷飲。如果病邪已經去除,應該用補中益氣湯加上乾山藥、五味子來保養元氣,再加上柴胡、升麻各少許,以提升體內生氣。
冬天風寒外感,身體氣血和病邪都強盛,應該用麻黃湯之類的藥,這是所謂從表面侵入,也要從表面散發的原則。如果身體氣血和病邪都虛弱,應該補養元氣,同時輔以解表的藥;如果只專注於解表,則肺氣更加虛弱,皮膚腠理更加鬆弛,外邪更容易侵入,病會更難治好。如果病程拖延,或是誤服發散的藥,導致元氣虛弱而邪氣強盛,要趕緊以補養脾土為主,這樣肺金才能得到滋養,各種疾病自然會好。
如果老年人或體弱的人,因為勞累損傷元氣而出現上述症狀,又誤服麻黃、枳殼、紫蘇之類的藥物導致出汗過多,陽氣耗損,大多會患上肺癰、肺痿,治療不當的話,常常會導致死亡。如果下午咳嗽,是屬於腎氣虧損,虛火上升,體內津液枯竭,或是津液湧動而形成痰,這是屬於臟腑的真實病變,必須用六味地黃丸來滋養腎水,作為根本治療,再用補中益氣湯來養脾土,滋養肺腎作為輔助。如果用清熱化痰的藥就會錯了。
徐東皋說:凡是咳嗽的人,如果體質虛弱,用瀉氣的藥多半沒效,偶爾有效,也必定會復發,這種情況應該用補益的藥來治療,咳嗽自然會好。體質強壯的人,咳嗽可能是因為外感,都應該用發散邪氣、疏通氣滯的方法來治療,咳嗽自然會好。新發的咳嗽,也應該從實證來治療。長期的咳嗽,應該從虛證來治療,也可以用收澀的藥來制約氣機上逆,例如九仙散之類的藥方。凡是治療咳嗽,應該先找出病根,去除邪氣,然後才可以使用烏梅、訶子、五味子、罌粟殼、款冬花之類的藥物。
這些藥物的性質燥澀,有收斂劫奪的作用,也是必要的,可能一服藥就有效,但是必須權衡先後順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