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六十四春集·外科鈐古方 (17)
卷之六十四春集·外科鈐古方 (17)
1. 外科
上為末,蔥酒調搽。
神功散(一三四),諸發背癰疽,及諸瘡,不問腫潰皆效。
黃柏(炒),草烏(炒,各一兩),
上為末,用漱口水調入香油少許搽患處,如干,仍用水潤之。
清涼救苦散(一三五),治大頭瘟腫甚者,以此藥敷之。
芙蓉葉,霜桑葉,白蘞,白芨,大黃,黃連,黃柏,白芷,雄黃,芒硝,山茨茹,赤小豆,南星,金線重樓
上等分為末,蜜水調敷腫處,以翎頻掃之。
二黃膏(一三六),敷一切腫毒,熱浮在外,或時氣熱壅者。
黃柏,大黃(各等分),
上為末,用醋調敷,如干,用水潤之。
回陽玉龍膏(一三七)治陰疽發背,寒邪流注,風濕冷痹,諸腳氣冷痛無紅赤者,及跌撲所傷為敷涼藥,或人元氣虛寒,腫不消散,或不潰斂,及癰腫堅硬,肉色不變,久而不潰,潰而不斂,或鼓椎風筋攣骨痛,一切陰寒冷證第一藥也。
草烏,肉桂(各五錢),薑黃(炒),南星(煨),白芷,赤芍藥(炒,各一兩),
上為末,蔥湯或熱酒調塗。
沖和膏(一三八)治一切瘡腫,不甚焮熱,積日不消。
紫荊皮(炒,五兩),獨活(去節,炒,三兩),赤芍藥(炒,二兩),白芷,菖蒲(各一兩),
上為末,蔥頭煎湯調搽。
麥飯石膏(一三九)治瘡疽初起,先以麥飯石膏塗之,俟瘡根漸收,即敷神異膏斂之。但麥飯石膏難於修合,用神異膏亦效。
白麥飯石(炭火煅,醋淬數次,研極細二兩。據《本草》所載,凡石如飯糰,粒粒黏結成塊者即是,皆可用也),鹿角(生取帶腦骨者,斷之,用炭火燒煙盡,研極細四兩),
上用米醋調和,入砂器煎,以竹片不住手攪熬成膏。先用豬蹄湯洗患處,以鵝翎拂塗四圍,干則以醋潤之,若腐爛者,用布帛攤貼之。李氏曰:麥飯石膏治發背癰疽神妙,惜世罕知。有患癰不潰而危者,全用此膏,一夕頓潰。凡疽得膿,其毒始解,或有不潰者,須用此膏,故錄之俾精擇修合,以取十全之功也。
嘗見世間醫者,每有妙方,秘而不傳,或更改以惑人,誠可惡也。余思西華麥飯石膏守死不傳,其立心私刻,君子鄙之矣。
黑末子(百四十)治癤毒。
用羊角連內骨燒存性,為末。酒調三錢,分上下服之,瘡可散。立齋曰:此方未嘗用,蓋秘方也。嘗治面上或身卒得赤斑,或癢或瘭毒,此而不治,亦乃殺人。以羖羊角燒存性,研為極細末,以雞子清調塗之,甚效。本草亦云然。
乳香定痛散(一四一)治瘡瘍潰爛,疼痛不可忍,諸藥不效者。
乳香,沒藥(各二錢),寒水石(煅),滑石(各四錢),冰片(一分),
為細末,搽敷患處,痛即止。此方乳、沒性溫,佐以寒劑制之,故寒熱之痛皆妙。
白話文:
[外科]
將藥材磨成粉末,用蔥酒調和後塗抹患處。
神功散(配方編號一三四):對於各種背部癰疽及其他瘡,不論腫脹或潰爛都有療效。
黃柏(炒過),草烏(炒過,各一兩)。
將藥材磨成粉末,用漱口水調和,加入少許香油後塗抹患處,如果乾燥,就用水潤濕。
清涼救苦散(配方編號一三五):治療大頭瘟腫脹嚴重者,將此藥敷在患處。
芙蓉葉,霜桑葉,白蘞,白芨,大黃,黃連,黃柏,白芷,雄黃,芒硝,山茨茹,赤小豆,南星,金線重樓。
將藥材等份磨成粉末,用蜂蜜水調和後敷在腫脹處,並用羽毛頻繁地掃拂。
二黃膏(配方編號一三六):敷用於一切腫毒,熱毒浮於表面,或是因時氣導致熱邪壅塞的情況。
黃柏,大黃(等份)。
將藥材磨成粉末,用醋調和後敷在患處,如果乾燥,就用水潤濕。
回陽玉龍膏(配方編號一三七):治療陰疽發背,寒邪流注,風濕冷痹,各種腳氣冷痛而無紅腫者,以及跌打損傷後敷用涼性藥物無效,或人體元氣虛寒導致腫脹不消散,或不潰爛難以收口,以及癰腫堅硬,皮膚顏色不變,久不潰爛,潰爛後難以收口,或是鼓椎風筋攣骨痛,一切陰寒冷證的首選藥物。
草烏,肉桂(各五錢),薑黃(炒過),南星(煨過),白芷,赤芍藥(炒過,各一兩)。
將藥材磨成粉末,用蔥湯或熱酒調和後塗抹患處。
沖和膏(配方編號一三八):治療一切瘡腫,不甚紅腫發熱,積日不消退的情況。
紫荊皮(炒過,五兩),獨活(去除節,炒過,三兩),赤芍藥(炒過,二兩),白芷,菖蒲(各一兩)。
將藥材磨成粉末,用蔥頭煎湯調和後塗抹患處。
麥飯石膏(配方編號一三九):治療瘡疽初期,先用麥飯石膏塗抹,等到瘡根逐漸收縮,就改用神異膏收斂。但麥飯石膏製作較難,用神異膏也有效。
白麥飯石(用炭火煅燒,用醋淬數次,研磨成極細粉末,二兩。據《本草》記載,凡是石頭像飯糰一樣,顆粒黏結成塊的,都可以使用),鹿角(取帶腦骨的新鮮鹿角,斷開,用炭火燒至沒有煙,研磨成極細粉末,四兩)。
將藥材用米醋調和,放入砂鍋中煎熬,用竹片不停攪拌熬成膏狀。先用豬蹄湯清洗患處,用鵝毛輕拂塗抹四周,乾燥就用醋潤濕,如果腐爛,就用布帛攤開貼敷。李氏說:麥飯石膏治療發背癰疽非常有效,可惜世人很少知道。有患癰而不潰爛危急者,全用此膏,一晚上就潰爛了。凡是疽生膿,其毒才得以化解,如果有不潰爛的,必須使用此膏,所以記錄下來,希望精通藥理的人能選擇製作,以取得十全的功效。
我經常看到世間的醫生,往往有好的藥方,卻祕而不傳,或者更改藥方來迷惑別人,實在可惡。我認為西華麥飯石膏守死不傳,這種自私的行為,君子所不齒。
黑末子(配方編號一百四十):治療癤毒。
用羊角連同內部骨頭一起燒至存性,研磨成粉末。用酒調和三錢,分上下服用,瘡可消散。立齋說:這個方子我未曾使用過,是祕方。曾經治療臉上或身上突然出現紅斑,或癢或瘭毒,如果不及時治療,也會致命。用羖羊角燒至存性,研磨成極細粉末,用雞蛋清調和塗抹,非常有效。《本草》也是這樣記載的。
乳香定痛散(配方編號一四一):治療瘡瘍潰爛,疼痛難以忍受,其他藥物無效的情況。
乳香,沒藥(各二錢),寒水石(煅燒),滑石(各四錢),冰片(一分)。
將藥材研磨成細粉,塗抹在患處,疼痛立刻停止。此方乳香和沒藥藥性溫熱,用寒性藥物制約,所以寒熱引起的疼痛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