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六十二長集·小兒則古方 (9)
卷之六十二長集·小兒則古方 (9)
1. 小兒
全蠍(七枚),天麻,南星(炮),白附子(各二錢半),硃砂,青黛(各一錢半),輕粉,麝香(各五分),片腦(一字)
上為末,米糊丸,綠豆大。每服一二丸,荊芥薄荷湯下,可先研半丸吹入鼻中。
九還金液丹(八八),此藥有斡旋造化之功,專治男婦痰盛氣急,中風不語,口眼歪斜,左癱右瘓,牙關緊急,及小兒急驚風,手足抽搐,不省人事,痰多氣急等證,功效不可盡迷。
膽星(九制者,二兩),硃砂(飛,一兩),生半黃(五錢),殭蠶(五錢,炒),牙皂(去皮弦,炒焦,三錢),冰麝(各五分),
小麥麵炒熟,煉蜜和勻搗丸,茨實大,金薄為衣,黃蠟區收藏。如大人牙關緊急,先以通關散開其竅,隨用淡薑湯下一二丸。若治小兒,用薄荷湯化下一丸。
膽星天竺丸(八九),治小兒痰涎上壅,喘嗽不休。
膽星(一兩),天竺黃(三錢),半夏(薑製),白附子(湯炮,去皮臍,各五錢),天麻,防風(各二錢),辰砂(一錢,飛)
上為末,甘草湯為丸,芡實大。每服一丸,空心薄荷湯或淡薑湯下。
(陳氏)溫白丸(九十),驅風豁痰定驚。
人參,防風,白附子(生用),真殭蠶(炒),全蠍(焙,各一錢),南星(湯泡七次,焙),天麻(各二錢),
上用末,水糊丸,桐子大。每服三五丸,薑湯下。
粉紅丸(九一),治小兒心虛,困臥驚動,痰涎不利,或發熱痰嗽等證。
天竺黃(五錢),天南星,硃砂(各一錢半),冰,胭脂(各一錢),
上以牛膽汁和丸,芡實大。每服一丸,砂糖湯下。
(錢氏)牛黃丸(九二),治風癇,因汗出風邪乘虛而入,痰涎迷悶,手足搐掣。
牛膽南星,全蠍(焙),蟬蛻(各二錢半),防風,白附子(生用),天麻,殭蠶(炒,各一錢半),麝香(半字)
上為末,棗肉和丸,加水銀半錢,同研細丸,綠豆大。每服一二丸,荊芥生薑湯下。
(《雜著》)牛黃丸(九三),治小兒驚風,中風五癇天弔客忤,潮熱,痰涎壅盛等證。
白花蛇(酒浸),白附子,川烏,全蠍,天麻,薄荷,雄黃(各五錢),硃砂(二錢),牛黃,麝香(各一錢),冰片(五分),
上各另研為極細末,和勻,用麻黃煎酒搗丸,芡實大。每服一丸,薄荷湯下。
(萬氏)牛黃清心丸(九四),治心熱神昏。
黃連(生,半兩),黃芩,山梔仁(各三錢),鬱金(二錢),辰砂(一錢半),牛黃(二分半),
上為細末,臘雪調麵糊丸,如黍米大。每服七八丸,燈心湯下。
三味牛黃丸(九五),治驚熱,消疳積。
雄黃(飛),牽牛(各一錢),天竺黃(二錢),
上為末,麵糊丸,粟米大。每服五七丸,薄荷水下。
白話文:
[小兒]
全蠍散: 把全蠍(七枚)、天麻、炮製過的南星、白附子(各二錢半)、硃砂、青黛(各一錢半)、輕粉、麝香(各五分)和冰片(少許)磨成粉末,用米糊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到兩丸,用荊芥薄荷湯送服,也可以先研磨半丸吹入鼻孔。
九還金液丹: 這藥有神奇的功效,專門治療男女因痰多引起的呼吸急促、中風導致的失語、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牙關緊閉,以及小孩的急驚風、手腳抽搐、昏迷不醒、痰多氣急等症狀,效果非常顯著。
配方是:膽南星(九次炮製過的,二兩)、飛過的硃砂(一兩)、生半夏(五錢)、炒過的僵蠶(五錢)、去皮弦後炒焦的牙皂(三錢)、冰片和麝香(各五分)。把這些藥材和小麥麵炒熟後混合,加入煉好的蜂蜜,搗成團做成茨實大小的藥丸,外面裹上一層金箔,用黃蠟封好保存。如果是大人牙關緊閉,先用通關散打開竅,然後用淡薑湯送服一到兩丸。如果是治療小孩,用薄荷湯化開送服一丸。
膽星天竺丸: 治療小孩痰液積聚在喉嚨、咳嗽不停的症狀。
配方是:膽南星(一兩)、天竺黃(三錢)、薑汁炮製過的半夏、湯水泡過的去皮白附子(各五錢)、天麻、防風(各二錢)和飛過的辰砂(一錢)。把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甘草湯做成芡實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空腹時用薄荷湯或淡薑湯送服。
溫白丸(陳氏): 可以驅散風邪、化解痰液、鎮靜安神。
配方是:人參、防風、生白附子、炒過的僵蠶、焙乾的全蠍(各一錢)、用湯水泡過七次後焙乾的南星、天麻(各二錢)。把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水糊做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到五丸,用薑湯送服。
粉紅丸: 治療小孩心氣虛弱導致的睡不安穩、容易驚醒、痰液阻塞、發熱咳嗽等症狀。
配方是:天竺黃(五錢)、天南星、硃砂(各一錢半)、冰片和胭脂(各一錢)。把這些藥材用牛膽汁混合做成芡實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用砂糖湯送服。
牛黃丸(錢氏): 治療因出汗後受風邪侵襲、痰液阻塞引起的癲癇、手腳抽搐等症狀。
配方是:牛膽南星、焙乾的全蠍、蟬蛻(各二錢半)、防風、生白附子、天麻、炒過的僵蠶(各一錢半)和麝香(少許)。把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棗肉做成藥丸,加入少量水銀一起研磨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到兩丸,用荊芥生薑湯送服。
牛黃丸(《雜著》): 治療小孩驚風、中風、各種癲癇、高燒、痰液壅盛等症狀。
配方是:酒浸泡過的白花蛇、白附子、川烏、全蠍、天麻、薄荷、雄黃(各五錢)、硃砂(二錢)、牛黃、麝香(各一錢)和冰片(五分)。把這些藥材分別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混合均勻,用麻黃煎酒搗成芡實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用薄荷湯送服。
牛黃清心丸(萬氏): 治療心熱導致的神志昏迷。
配方是:生黃連(半兩)、黃芩、山梔仁(各三錢)、鬱金(二錢)、辰砂(一錢半)和牛黃(少許)。把這些藥材磨成細粉,用臘雪調和麵糊做成小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七到八丸,用燈心草湯送服。
三味牛黃丸: 治療驚熱、消除疳積(小孩消化不良引起的疾病)。
配方是:飛過的雄黃、牽牛(各一錢)和天竺黃(二錢)。把這些藥材磨成粉末,用麵糊做成粟米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到七丸,用薄荷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