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六十一長集·婦人規古方 (2)
卷之六十一長集·婦人規古方 (2)
1. 婦人
七味阿膠散,治胎動腹痛。
阿膠(炒),白茯苓,白朮(炒),川芎,當歸,陳皮(各一錢),甘草(炒,三分)
上薑、棗,水煎服。
《良方》,黃耆湯,治氣虛胎動,腹痛下水。
糯米(一合),黃耆(炒),川芎(各一兩)
上水煎,分三服。
《良方》,鉤藤湯,治妊娠胎動腹痛,面青冷汗,氣欲絕。
鉤藤鉤,當歸,茯神,桑寄生,人參(各一錢),苦梗(一錢半)
上水煎服。如有煩熱,加石膏。
《良方》,白朮散,治妊娠傷寒內熱等證。
白朮,黃芩(炒,各二錢)
上用薑、棗、水煎服。若陰證者不可用。
《良方》,三味白朮湯,治妊娠內熱心痛。
白朮(四錢),赤芍藥(三錢),黃芩(炒,二錢)
上水煎服。忌桃李、雀肉。
《良方》,四味白朮湯,治妊娠胃虛,惡阻吐水,甚至十餘日漿粥不入。
白朮(炒,一錢),人參(五分),甘草(炒),丁香(各二分)
上薑、水煎服。
全生白朮散,治妊娠面目虛浮,四肢腫如水氣,名曰胎腫。
白朮(一兩),生薑皮,大腹皮,陳皮,白茯苓(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米飲下。如未應,佐以人參、甘草。
探胎飲,婦人經水不來三月,疑似,用此驗之。
川芎(不拘多少,為末,不見火)
空心煎艾湯調下方寸匕,覺腹中動則有胎也。臍之下動者,乃血瘕也;不動者,血凝也,病也。
當歸芍藥湯,治妊娠心腹急痛,或去血過多而眩運。
當歸,白芍藥(炒),白朮(炒),茯苓,澤瀉(各一錢),川芎(二錢)
上水煎服。
益母地黃湯,治妊娠跌墜,腹痛下血。
生地,益母草(各二錢),當歸,黃耆(炒,各一錢)
上薑、水煎服。
《良方》,獨聖散,治妊娠有所傷觸,激動胎元,腹痛下血極效。
砂仁(不拘多少,帶皮同炒,勿令焦黑,取仁為末)
上用熱酒調服四、五分,或一錢。此物有安胎導滯易產之功,實妊婦之要藥也。
《良方》,安胎寄生湯,治妊娠下血,或胎不安,或腰腹作痛。
桑寄生,白朮,茯苓(各五分),甘草(一錢)
上水煎服。
二黃散,治胎漏下血,或內熱晡熱,或頭痛頭暈,或煩躁作渴,或脅肋脹痛等證。
生地,熟地。
上為末。每服三錢,煎白朮枳殼湯下。
四聖散,治漏胎下血。
條芩,白朮,砂仁,阿膠(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艾湯調下。一方有芍藥無阿膠。按:此方若改為湯,砂仁用當減半。
《良方》,續斷湯,治妊娠下血尿血。
當歸,生地黃(各一兩),續斷,赤芍藥(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空心用蔥白煎湯調下。
枳殼湯,治胎漏下血,或因事下血。亦進食和中,並治惡阻。
枳殼(炒),黃芩(炙,各半兩),白朮(炒,一兩)
白話文:
七味阿膠散:治療懷孕期間出現胎動不安、腹部疼痛。
藥材包含:炒過的阿膠、白茯苓、炒過的白朮、川芎、當歸、陳皮各一錢,以及炒過的甘草三分。
將這些藥材與生薑、紅棗一起加水煎煮後服用。
黃耆湯:治療因為氣虛導致胎動不安、腹痛以及陰道出血的狀況。
藥材包含:糯米一合、炒過的黃耆、川芎各一兩。
將這些藥材加水煎煮後,分三次服用。
鉤藤湯:治療懷孕期間胎動不安、腹痛,同時伴隨臉色蒼白、出冷汗、呼吸困難等危急症狀。
藥材包含:鉤藤、當歸、茯神、桑寄生、人參各一錢,以及苦梗一錢半。
將這些藥材加水煎煮後服用。如果出現發熱煩躁,可以加入石膏。
白朮散:治療懷孕期間因為傷寒導致的內熱等症狀。
藥材包含:白朮、炒過的黃芩各二錢。
將這些藥材與生薑、紅棗一起加水煎煮後服用。如果屬於陰證體質,則不宜使用此方。
三味白朮湯:治療懷孕期間因為內熱引起的心痛。
藥材包含:白朮四錢、赤芍藥三錢、炒過的黃芩二錢。
將這些藥材加水煎煮後服用。服用此方時,應忌食桃子、李子及麻雀肉。
四味白朮湯:治療懷孕期間因為胃虛弱,導致孕吐不止,甚至連續十幾天無法進食米粥等食物。
藥材包含:炒過的白朮一錢、人參五分、炒過的甘草、丁香各二分。
將這些藥材與生薑一起加水煎煮後服用。
全生白朮散:治療懷孕期間面部和四肢出現虛腫,如同水腫一般,這種狀況被稱為胎腫。
藥材包含:白朮一兩、生薑皮、大腹皮、陳皮、白茯苓各半兩。
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米湯送服。如果效果不佳,可以搭配人參和甘草一起服用。
探胎飲:用於檢測婦女是否懷孕。如果月經停止三個月,懷疑可能懷孕,可以用此方驗證。
藥材包含:川芎(用量不拘,磨成粉末,不能經過火烤)。
將川芎粉末用艾草湯調勻後,在空腹時服用一小匙,如果感覺到腹部有胎動,就表示懷孕了。如果胎動位置在肚臍下方,則可能是血腫;如果沒有胎動,則可能是血瘀,屬於疾病。
當歸芍藥湯:治療懷孕期間心腹突然劇痛,或因出血過多而頭暈目眩。
藥材包含:當歸、炒過的白芍藥、炒過的白朮、茯苓、澤瀉各一錢,以及川芎二錢。
將這些藥材加水煎煮後服用。
益母地黃湯:治療懷孕期間因為跌倒撞擊導致腹痛出血。
藥材包含:生地、益母草各二錢,以及當歸、炒過的黃耆各一錢。
將這些藥材與生薑一起加水煎煮後服用。
獨聖散:治療懷孕期間因為受到外力撞擊,導致胎動不安、腹痛出血,效果顯著。
藥材包含:砂仁(用量不拘,帶皮一起炒,不要炒焦,取出種仁磨成粉末)。
將砂仁粉末用熱酒調服四、五分,或一錢。此方具有安胎、導滯、幫助生產的功效,是孕婦的常用藥。
安胎寄生湯:治療懷孕期間陰道出血、胎動不安,或腰腹疼痛等症狀。
藥材包含:桑寄生、白朮、茯苓各五分,以及甘草一錢。
將這些藥材加水煎煮後服用。
二黃散:治療懷孕期間胎漏出血,或內熱引起的午後發熱,或頭痛頭暈、煩躁口渴、胸脅脹痛等症狀。
藥材包含:生地、熟地。
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用煎煮過的白朮枳殼湯送服。
四聖散:治療因為胎漏導致的陰道出血。
藥材包含:條芩、白朮、砂仁、阿膠各等份。
將這些藥材磨成細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艾草湯調服。另一個方子裡有芍藥而沒有阿膠。如果將此方改為湯劑,砂仁的用量應減半。
續斷湯:治療懷孕期間陰道出血、尿血。
藥材包含:當歸、生地黃各一兩,以及續斷、赤芍藥各半兩。
將這些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在空腹時用蔥白煎湯調服。
枳殼湯:治療因為胎漏導致的陰道出血,或因其他原因引起的出血。此方也能幫助消化、調理脾胃,同時治療孕吐。
藥材包含:炒過的枳殼、炙過的黃芩各半兩,以及炒過的白朮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