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十七理集·雜證謨 (7)
卷之十七理集·雜證謨 (7)
1. 論外備用方
歸脾湯(補三二),二陳湯(和一),五味異功散(補四),煨腎丸(補一四六,能消穀),平胃散(和十七),加味四君子湯(補二),胃苓湯(和百九十),四君子湯(補一),加味枳朮丸(和八三),啟脾丸(和八六,行滯),六君子湯(補五),養胃進食丸(和八九),人參散(和二百六十,虛寒),大健脾丸(和八五),藿香正氣散(和二十,寒滯),安脾散(熱六七,虛寒不化),大七香丸(和一三一,氣寒),丁香茯苓湯(熱六三,溫胃行滯),九寶丹(熱一四三,溫理脾胃),大半夏湯(和十一,痰飲),藿香安胃散(熱七一,脾虛氣滯),太和餅(小九),參苓白朮散(補五四),木香人參枳朮丸(和八二),和中丸(和八八,溫脾胃),參朮健脾丸(和六四,虛滯),八味湯(熱一四一,虛寒氣滯),溫胃湯(熱十二,暖胃和中)
白話文:
歸脾湯、二陳湯、五味異功散、煨腎丸、平胃散、加味四君子湯、胃苓湯、四君子湯、加味枳朮丸、啟脾丸、六君子湯、養胃進食丸、人參散、大健脾丸、藿香正氣散、安脾散、大七香丸、丁香茯苓湯、九寶丹、大半夏湯、藿香安胃散、太和餅、參苓白朮散、木香人參枳朮丸、和中丸、參朮健脾丸、八味湯、溫胃湯,這些都是常見的中藥方劑,各有不同的功效,適用於不同的病症。
2. 經義
《口問篇》曰: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
《衛氣篇》曰:下虛則厥,下盛則熱,上虛則眩,上盛則熱痛。
《海論》曰:髓海有餘,則輕勁多力,自過其度;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脛酸眩冒,目無所見,懈怠安臥。
《五藏生成篇》曰:徇蒙招尤,目冥耳聾,下實上虛,過在足少陽厥陰,甚則入肝。
《脈要精微論》曰:浮而散者,為眴僕。
《決氣篇》曰:精脫者耳聾,氣脫者目不明。
《厥論》曰:巨陽之厥,則腫首頭重,足不能行,發為眴僕。
《經脈篇》曰:督脈實則脊強,虛則頭重,高搖之。五陰氣俱絕,則目系轉,轉則目運;目運者,為志先死;志先死,則遠一日半死矣。
白話文:
上氣不足,腦部就會感到空虛,耳朵會出現耳鳴,頭部會昏沉,眼睛會感到眩暈。下半身虛弱就會昏厥,下半身過於充實則會發熱,上半身虛弱就會眩暈,上半身過於充實則會發熱疼痛。腦髓充盈就會體力充沛,過度就會損傷身體。腦髓不足就會頭昏眼花、耳鳴,小腿痠痛、頭昏目眩,視力模糊,身體疲倦。如果迷失本性,就會導致目盲耳聾,下半身實證,上半身虛證,症狀出現在足少陽、厥陰經,嚴重則會影響肝臟。脈象浮散,則稱為眴僕。精氣耗損就會耳聾,氣血耗損就會眼盲。巨陽經脈虛弱,就會頭部腫脹沉重,無法行走,症狀也會表現為眴僕。督脈充實則脊柱僵硬,虛弱則頭部沉重,頭部搖晃。五陰經脈氣血俱絕,就會眼球轉動,轉動過度就會眼球失靈,眼球失靈代表心志先衰,心志先衰,則距離死亡只有一到一天半的時間。
《至真要大論》曰:諸風掉眩,皆屬於肝。太陽司天,民病善悲,時眩僕。太陽之復,頭痛,善悲,時眩僕,食減。
《氣交變大論》曰:歲木太過,風氣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減,甚則忽忽善怒,眩冒巔疾。
《六元正紀大論》曰:木鬱之發,甚者耳鳴、眩轉,目不識人,善暴僵仆。
白話文:
《至真要大論》說:各種風邪引起的頭昏眼花,都屬於肝臟的病變。太陽主宰天時,百姓容易感到憂傷,時常出現頭昏眼花、跌倒的症狀。太陽主氣恢復之後,會出現頭痛、憂傷、頭昏眼花、食慾減退等情況。
《氣交變大論》說:木氣過盛,風氣流行,脾土受到邪氣侵襲,百姓容易出現飲食不消、食慾減退,嚴重時會出現精神恍惚、易怒、頭昏目眩、頭頂疼痛的症狀。
《六元正紀大論》說:木氣鬱結的病症發展到嚴重程度,會出現耳鳴、頭昏眼花、看不清人、突然昏倒等症狀。
3. 論證(共四條)
眩運一證,虛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過十中一二耳。原其所由,則有勞倦過度而運者,有飢飽失時而運者,有嘔吐傷上而運者,有泄瀉傷下而運者,有大汗忘陽而運者,有眴目驚心而運者,有焦思不釋而運者,有被毆被辱氣奪而運者,有悲哀痛楚,大叫大呼而運者,此皆傷其陽中之陽也。
又有吐血、衄血、便血而運者,有癰膿大潰而運者,有金石破傷,失血痛極而運者,有男子縱欲,氣隨精去而運者,有婦女崩淋,產後去血而運者,此皆傷其陰中之陽也。再若大醉之後,濕熱相乘而運者,傷其陰也;有大怒之後,木肆其強而運者,傷其氣也;有痰飲留中,治節不行而運者,脾之弱也,此亦有餘中之不足也。至若年老精衰,勞倦日積,而忽患不眠,忽苦眩運者,此營衛兩虛之致然也。
白話文:
眩暈是一種症狀,其中虛證佔了八九成,而同時伴有火邪和痰濕的,不過十之二三而已。追究其原因,有因勞累過度而眩暈的,有因飲食失節,飢飽不時而眩暈的,有因嘔吐傷及上焦而眩暈的,有因泄瀉傷及下焦而眩暈的,有大汗傷陽而眩暈的,有驚嚇過度,心神不寧而眩暈的,有思慮過度,心神不安而眩暈的,有因被打或受辱,氣息受損而眩暈的,有因悲傷痛楚,大叫大呼而眩暈的,這些都是傷及陽氣中的陽氣。
此外,還有因吐血、鼻出血、便血而眩暈的,有因癰疽膿瘡潰爛而眩暈的,有因金石傷損,失血疼痛而眩暈的,有因男子縱慾,精氣虧損而眩暈的,有因婦女崩漏、產後失血而眩暈的,這些都是傷及陰氣中的陽氣。再者,若大醉之後,濕熱交蒸而眩暈的,這是傷及陰氣;大怒之後,肝氣失調而眩暈的,這是傷及氣機;若痰飲停滯,氣血運行不暢而眩暈的,這是脾氣虛弱,屬於有餘之不足。至於年老精氣衰敗,勞累日久,突然出現失眠,並伴有眩暈的,這是營衛氣血兩虛所致。
由此察之,虛實可辨矣。即如《內經》之言,亦無非言虛,而向後世諸家每多各逞億說,其於病情經義,果相合否?指南若北,後學能無誤乎。因摘其尤者,悉之如下。
一、河間之論眩運,獨取《至真要大論》一句,曰:諸風掉眩,皆屬肝木,風主動故也。所謂風氣甚而頭目眩運者,由風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復生火,風火皆屬陽,陽主乎動,兩動相搏,則為之旋轉;故火本動也,焰得風則自然旋轉也。
此釋風木之義,固然似矣,然不知《至真要大論》之言,乃言運氣、臟氣所屬之理,非所以悉眩運之病情也,必若《口問篇》《衛氣篇》《決氣篇》《經脈篇》《海論》等義,方為最切最近之論,何河間一無引證,而獨言風火二字以該眩運一證,豈無失乎?又若丹溪之論眩運曰:痰在上,火在下,火炎上而動其痰也。
白話文:
從這些觀察中,我們可以清楚地分辨虛實。就如同《內經》所言,都是關於虛證,但後世醫家卻各自提出不同的見解,他們的論述是否真的符合病情和經義?就像指南針指向南北,後學能不產生誤解嗎?因此,我摘取其中最典型的觀點,詳細列舉如下。
首先,河間論眩運,只引用了《至真要大論》中一句話,說:「諸風掉眩,皆屬肝木,風主動故也。」所謂風氣盛而頭目眩運,是因為風木旺盛,必然是金氣衰弱無法制約木氣,而木氣又生火氣,風火皆屬陽氣,陽氣主宰運動,兩者相互衝擊,就會造成旋轉;因為火氣本來就動,火焰遇到風就會自然旋轉。
這種解釋風木的說法,乍看之下似乎合理,但卻忽略了《至真要大論》的本意,它只是在闡述運氣、臟氣的歸屬道理,並不是用來完整描述眩運的病情。唯有像《口問篇》、《衛氣篇》、《決氣篇》、《經脈篇》、《海論》等論述,才是最切合、最接近眩運病情的論點。為什麼河間只引用風火兩個字來概括眩運這一症狀,而不引用其他相關論述,難道沒有失誤嗎?另外,丹溪論眩運,說:「痰在上,火在下,火炎上而動其痰也。」
此證屬痰者多,蓋無痰不能作眩,雖因風者,亦必有痰;挾氣虛者,亦宜治痰為主,兼用補氣降火之藥。若據此論,則凡屬眩運,無非痰證也。何軒岐之言絕然不及痰飲,而但曰上氣不足,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曰上虛則眩;曰督脈虛則頭重,高搖之;曰髓海不足,則腦轉耳鳴而眩冒,凡此者,豈皆痰證耶?又若余前章所列諸證,無非眩運之由,亦豈皆痰證耶?故在丹溪則曰:無痰不能作眩,當以治痰為主,而兼用他藥。
余則曰:無虛不能作眩,當以治虛為主,而酌兼其標,孰是孰非,余不能必,姑引經義以表其大意如此,尚俟明者正之。一、頭痛之病,上實證也;頭眩之病,上虛證也。故《內經》分別甚明,曰:頭痛巔疾,上實下虛。又曰:上實下虛,為厥巔疾。此以邪氣在上,所以為痛,故曰上實也。
白話文:
眩暈症狀多半是由於痰濕引起的,因為沒有痰濕就不會出現眩暈,即使是風邪導致的眩暈,也必然伴隨著痰濕。如果患者體質虛弱,也應以化痰為首要治療目標,同時配合補氣降火的藥物。根據這個觀點來看,所有眩暈症狀都屬於痰濕所致。但何軒岐的論述卻完全沒有提到痰飲,只說上氣不足會導致頭部沉重、眼花,上虛則眩,督脈虛則頭重、頭暈,髓海不足則頭昏腦脹、耳鳴、眩暈,這些情況是否都屬於痰濕呢?而且我之前提到的各種眩暈症狀,是否也都是痰濕引起的?因此,丹溪認為,沒有痰濕就不會出現眩暈,應該以化痰為主要治療方法,同時配合其他藥物。
我的看法是,沒有虛弱就不會出現眩暈,應該以治療虛弱為主要方法,同時酌情治療其他症狀。至於哪個觀點正確,我無法確定,只是根據經典論述來表達我的看法,希望有識之士能夠指正。頭痛是上實證,頭眩是上虛證。《內經》對此區分得非常明確,說頭痛巔疾,是上實下虛,又說上實下虛,為厥巔疾。這是因為邪氣在上,所以會疼痛,因此稱為上實。
至若眩運之病,則曰:上氣不足,又曰:上虛則眩,未聞言上之實也。而後世諸家,如嚴用和、楊仁齋輩,有曰結而為飲,隨氣上逆者;有曰疲勞過度,下虛上實者;有曰腎家不能納氣,使諸家氣逆奔而上者;即如朱丹溪,亦曰痰在上,火在下,凡此皆言上實也,何與《內經》相反若此,噫!此實後人之不明耳。
夫眩運之證,或為頭重,或為眼黑,或為腦髓旋轉不可以動,求其言實之由,不過為頭重者為上實,而不知頭本不重於往日,而惟不勝其重者,乃甚於往日耳,上力不勝,陽之虛也,豈上實乎?又何氣不歸元,及諸氣逆奔之有?蓋上實者,宜降宜抑,上虛者,最不宜再伐生氣,此上實下虛之旨,有不可不辨,而誤則害矣。
白話文:
古人认为眩晕的病因是“上气不足”,也就是头部的阳气不足。后世医家却提出多种上实(头部阳气充盈)的理论,例如认为是痰饮上逆,或是过度劳累导致下虚上实,或是肾气不足导致气逆上冲等等。甚至像朱丹溪这样的名医也认为是痰在上、火在下,这些说法都与《内经》的理论相悖,真是令人感慨后人对眩晕病因的误解。
实际上,眩晕的症状包括头重、眼黑、头昏眼花等等,这些都并非是头部阳气充盈的表现,而是由于头部的阳气不足导致无力支撑头部的重量,才让人感觉头重,并非头本身比以往更重。头部的阳气不足,是阳虚的表现,并非上实。至于气不归元、气逆上冲等等说法,更是错误的。上实应该采取降气抑阳的治疗方法,上虚则更不能再损伤阳气,否则会加重病情。因此,辨别上实下虚的病因至关重要,否则会导致治疗上的偏差,造成更大的危害。
一、頭眩有大小之異,總頭眩也,於此察之,可得虛實之情矣。何以言之?如今人之氣稟薄弱者,無論少壯,或於勞倦,或於酒色之後,或忽有耳鳴如磬,或頭眩眼黑,倏頃而止者,乃人所常有之事。至於中年之外,多見眩僕卒倒等證,亦人所常有之事,但忽運而忽止者,人皆謂之頭運眼花,卒倒而不醒者,人必謂之中風中痰。
不知忽止者,以氣血未敗,故旋見而旋止,即小中風也;卒倒而甚者,以根本既虧,故遽病而難復,即大頭眩也,且必見於中年之外,而較之少壯,益又可知。於此察之,則其是風非風,是痰非痰,而虛實從可悟矣。何今人不識病機,但見眩僕不語等證,無不謂之風痰,而非消即散,吾恐幾微之氣,有不堪再加鏟削矣,深可悲也。
白話文:
頭暈的程度有所不同,總的來說,觀察頭暈就能知道是虛還是實。為什麼呢?現在的人體質普遍較弱,無論年輕或年長,勞累過度、縱慾過度、突然耳鳴像敲磬一樣、頭暈眼花,這些症狀都可能發生,而且很快就會消失,這些都是常見的事情。到了中年以後,更容易出現頭暈、突然跌倒等症狀,也是常見的事情。但是,如果突然發作又突然消失,人們就稱為頭暈眼花;如果跌倒後不醒,人們就會認為是中風或痰迷心竅。
那些突然消失的,是因為氣血尚未衰敗,所以很快就恢復了,也就是輕微的中風;而那些跌倒後很嚴重的,是因為身體根本虧虛,所以病症突然發作,也很難恢復,這就是嚴重的頭暈。而且,這種嚴重的頭暈主要出現在中年以後,與年輕人相比更容易辨別。通過這些觀察,就能判斷是風還是非風,是痰還是非痰,虛實也就能明白了。現在的人不懂得病理,只看到頭暈跌倒、不說話等症狀,就認為是風痰,然後就胡亂用藥,結果病情非但沒有減輕反而加重了。我擔心他們體內微弱的元氣,再也承受不了這樣的折騰,實在令人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