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十七理集·雜證謨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七理集·雜證謨 (5)

1. 論治脾胃

脾胃有病,自宜治脾,然脾為土臟,灌溉四傍,是以五臟中皆有脾氣,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臟之氣,此其互為相使,有可分而不可分者在焉,故善治脾者,能調五臟,即所以治脾胃也;能治脾胃,而使食進胃強,即所以安五臟也。

今人止知參、苓、枳、朮、山楂、麥芽、神麯、厚朴之類,乃為脾胃之藥,而不知風寒濕熱皆能犯脾,飲食勞倦皆能傷脾,如風邪勝者宜散之,則麻黃、桂枝、柴胡、乾葛之類皆是也。寒邪勝者宜溫之,則桂、附、乾薑、丁香、茱萸之類皆是也。熱邪勝者宜寒之,則芩、連、知、柏、梔子、石膏之類皆是也。

濕邪勝者宜燥之,則蒼朮、白朮、半夏、豬苓之類皆是也。飲食停積者宜行之,則三稜、蓬朮、大黃、芒硝之類皆是也。勞倦內傷者宜補之,則人參、黃耆、白朮、杜仲之屬皆是也。

然臟腑雖分十一,而同有陰陽,同此血氣,矧太陰常多血少氣,陽明常多血多氣,使此中之血瘀,則承氣、抵當之類總屬脾胃之藥;使此中之血虛,則四物、五物、理陰、五福之類又孰非脾胃之藥乎?再若五臟之邪皆通脾胃,如肝邪之犯脾者,肝脾皆實,單平肝氣可也;肝強脾弱,舍肝而救脾可也。心邪之犯脾者,心火熾盛,清火可也;心火不足,補火以生脾可也。

肺邪之犯脾者,肺氣壅塞,當泄肺以蘇脾之滯;肺氣不足,當補肺以防脾之虛。腎邪之犯脾者,脾虛則水能反克,救脾為主;腎虛則啟閉無權,壯腎為先。至若胃司受納,脾主運化,若能納而不化,此脾虛之兆易見;若既不能納,又不能運,此脾胃之氣俱已大虧,即速用十全大補、六味回陽等劑尤恐不及,而尚欲以楂、苓、枳朮之類,冀為脾胃之永賴乎?是以脾胃受傷,但使能去傷脾者,即俱是脾胃之藥。此中理奧機圓,姑舉此以見其概,而隨宜應變,誠有非言能盡悉者。

且諸藥入口,必先入胃而後行及諸經,若妄用相妨相礙等物,亦豈有既入其腑,能不先犯脾胃,而竟走他臟者乎?倘不明此理,而徒執一二成方,曰:此可攻邪,此可健胃,則其胸次可知矣。

白話文:

脾胃有了疾病,當然要治療脾,但脾是土的臟器,灌溉滋養四方,因此五臟之中都有脾的氣,而脾胃之中也有五臟的氣,這說明它們互相影響,有可分開但又不可分割的關係。所以,善於治療脾的人,能調理五臟,這也就是治療脾胃的方法;能治療脾胃,使食慾增加、胃的功能強健,這也就是安穩五臟的方法。

現在的人只知道人參、茯苓、枳殼、白朮、山楂、麥芽、神曲、厚朴這些藥物是治療脾胃的藥,卻不知道風、寒、濕、熱這些外邪都能侵犯脾,飲食不節、過度勞累也都能損傷脾。例如風邪盛的,應該用發散的方法,那麼麻黃、桂枝、柴胡、葛根這些藥物就適合;寒邪盛的,應該用溫熱的方法,那麼肉桂、附子、乾薑、丁香、吳茱萸這些藥物就適合;熱邪盛的,應該用寒涼的方法,那麼黃芩、黃連、知母、黃柏、梔子、石膏這些藥物就適合。

濕邪盛的,應該用燥濕的方法,那麼蒼朮、白朮、半夏、豬苓這些藥物就適合;飲食積滯的,應該用消導的方法,那麼三稜、莪朮、大黃、芒硝這些藥物就適合;勞累過度導致的內傷,應該用補益的方法,那麼人參、黃耆、白朮、杜仲這些藥物就適合。

雖然臟腑分為十一種,但它們都有陰陽,也都有氣血,而且太陰脾經經常是多血少氣,陽明胃經經常是多血多氣。如果這其中的血瘀積,那麼承氣湯、抵當湯之類的藥物都屬於治療脾胃的藥物;如果這其中的血不足,那麼四物湯、五物湯、理陰煎、五福飲之類的藥物,哪一個不是治療脾胃的藥物呢?再說五臟的邪氣都會影響脾胃,比如肝邪侵犯脾,如果肝脾都強盛,只要平息肝氣就可以了;如果肝強脾弱,就要捨棄肝而先救脾。心邪侵犯脾,如果心火旺盛,就要清心火;如果心火不足,就要補心火來生脾。

肺邪侵犯脾,如果肺氣壅塞,就要宣泄肺氣來疏通脾的停滯;如果肺氣不足,就要補益肺氣來防止脾的虛弱。腎邪侵犯脾,如果脾虛,那麼水就能反過來克制脾,這時要以救脾為主;如果腎虛,那麼水液的開闔功能失常,這時要以強壯腎為主。至於胃負責接受食物,脾負責運化食物,如果只能接受而不能運化,這是脾虛的明顯徵兆;如果既不能接受,又不能運化,這說明脾胃的氣已經嚴重虧損,即使馬上使用十全大補湯、六味回陽飲之類的藥物也恐怕來不及,而還想著用山楂、茯苓、枳殼、白朮之類的藥物,來期望能夠長期依賴它們嗎?所以說,脾胃受到損傷,只要能夠去除損傷脾胃的原因,那麼所有的藥物都可以是治療脾胃的藥物。其中的道理深奧,變化巧妙,我只是舉出一些例子來說明大概,而根據情況隨機應變,實在不是言語能夠完全說明的。

而且各種藥物入口,必定先進入胃,然後才能到達各個經絡。如果隨意使用互相妨礙、互相抵消的藥物,難道不是藥物進入胃腑後,先損傷脾胃,然後才到達其他臟器嗎?如果不明這個道理,而只是固執於一兩個現成的方子,說這個可以攻邪,那個可以健胃,那麼這個人的見識就很有限了。

2. 述古(共二條)

徐東皋曰:百凡治病,胃氣實者,攻之則去,而疾恆易愈。胃氣虛者,攻之不去。蓋以本虛,攻之則胃氣益弱,反不能行其藥力,而病所以自如也。非藥不能去病,亦以主氣不行藥力故也。若峻攻之,則元氣傷而病益甚,若不知機,攻盡元氣則死矣。如虛熱者,服寒涼之藥而熱反甚何也?經曰:服寒而反熱者,奈何?岐伯曰:治其王氣,是以反也。若胃氣不虛,雖有病者,不攻自愈,故中醫用藥亦常效焉。

觀夫藜藿野人之病,嘗不藥自愈可知矣。故曰:治病不察脾胃之虛實,不足以為太醫。

又曰:漢張仲景著《傷寒論》,專以外傷為法,其中顧盼脾胃元氣之秘,世醫鮮有知之者。觀其少陽證,小柴胡湯用人參,則防邪氣之入三陰,或恐脾胃稍虛,邪乘而入,必用人參、甘草,固脾胃以充元氣,是外傷未嘗忘內因也。至於陽毒升麻湯、人參敗毒散、化斑湯、黃連湯、白通湯、理中湯、炙甘草湯、橘皮湯、五味子湯、栝蔞根湯、建中湯等,未嘗不用參耆以治外感,可見仲景公之立方,神化莫測。或者只以外傷是其所長,而內傷非所知也,此誠不知公者也。

何今世之醫不識元氣之旨,惟見王綸《雜著》戒用人參之謬說,執泥不移,樂用苦寒攻病之標,致誤蒼生,死於非命,抑何限耶!間有病家疑信相半,兩勿之從,亦但不速其死耳,直以因循,俟其元氣自盡,終莫之救而致斃者,可謂知乎。況斯世斯時,人物劇繁,稟氣益薄,兼之勞役名利之場,甚至蹈水火而不知恤,耽酒色以竭其真,不謂內傷元氣,吾弗信也。觀其雜病稍用攻擊,而脾胃遂傷,甚則絕谷而死者,皆可類推矣。

白話文:

徐東皋說:所有治療疾病的方法,如果病人的胃氣強盛,使用攻邪的藥物就能將病邪去除,而且疾病通常容易痊癒。如果病人的胃氣虛弱,即使使用攻邪的藥物也無法去除病邪。這是因為病人本身體質虛弱,使用攻邪的藥物反而會使胃氣更加虛弱,導致藥力無法發揮作用,疾病也就無法痊癒。不是藥物不能治病,而是因為主導身體氣機的胃氣無法推動藥力。如果過度使用猛烈的攻邪藥物,會損傷元氣,使病情更加嚴重,如果不知道適可而止,攻盡元氣就會導致死亡。例如,虛熱的病人服用寒涼的藥物反而會使發熱更加嚴重,這是為什麼呢?《黃帝內經》說:服用寒涼藥物反而發熱,是怎麼回事呢?岐伯回答說:這是因為治療時沒有考慮到根本的「王氣」(指脾胃之氣),才會導致這種反效果。如果胃氣不虛,即使有病,不治療也能自行痊癒,所以中醫用藥常常有效。

觀察那些吃野菜的普通百姓,他們的疾病常常不吃藥也能自行痊癒,就可以明白這個道理了。所以說:治療疾病不仔細辨別脾胃的虛實,就不能算是好醫生。

又說:漢朝張仲景撰寫的《傷寒論》,主要以治療外感病為原則,其中蘊含著顧護脾胃元氣的奧秘,但現今的醫生卻很少有人知道。觀察他的少陽病證,使用小柴胡湯時會加入人參,這是為了防止邪氣侵入三陰經絡,或是擔心脾胃稍微虛弱時,邪氣會趁虛而入,所以必須使用人參和甘草來鞏固脾胃,補充元氣,這表示即使是治療外感病,張仲景也沒有忘記內在因素。至於陽毒升麻湯、人參敗毒散、化斑湯、黃連湯、白通湯、理中湯、炙甘草湯、橘皮湯、五味子湯、栝蔞根湯、建中湯等方劑,也都沒有不用人參或黃耆來治療外感病,可見張仲景開立的藥方,神妙難測。有些人只認為張仲景擅長治療外感病,而不擅長治療內傷病,這實在是不了解張仲景的人。

為什麼現在的醫生不了解元氣的重要性,只看到王綸《雜著》中錯誤地告誡不要使用人參的說法,就固執地遵循,喜歡使用苦寒的藥物來治療疾病的表象,導致許多人因此而喪命,實在令人痛心!有時,病患對這種療法半信半疑,既不完全接受,也不完全拒絕,只不過是延緩死亡的速度而已。他們只是因為延誤治療,等到元氣耗盡,最終也無法救治而死亡,這實在令人感到惋惜!何況現在社會人口眾多,體質日益虛弱,加上人們忙於工作和追求名利,甚至不惜冒著生命危險,沉迷於酒色而耗竭精氣,如果說不是因為內傷耗損元氣,我實在無法相信。觀察到那些患有雜病的人,稍微使用攻邪的藥物,脾胃就會受損,嚴重的甚至會因為無法進食而死亡,這些都可以推斷出其原因。

3. 脾胃論列方

理中湯(熱一),理陰煎(新熱三),十全大補湯(補二十),四物湯(補八),五福飲(新補六),建中等湯(補二二後),白通湯(熱一四五),五物煎(新因三),栝蔞根湯(散百七),化斑湯(寒三),橘皮湯(和二九八),六味回陽飲(新熱二),黃連湯(寒百三),炙甘草湯(熱四四),人參敗毒散(散三六),抵當湯(攻三七),五味子湯(補五七),陽毒升麻湯(散百六),承氣湯(攻一),小柴胡湯(散十九)

白話文:

理中湯(溫熱藥,歸於熱類第一條),理陰煎(新創溫熱藥,歸於熱類第三條),十全大補湯(補益藥,歸於補類第二十條),四物湯(補益藥,歸於補類第八條),五福飲(新創補益藥,歸於補類第六條),建中湯等類方劑(補益藥,歸於補類第二十二條之後),白通湯(溫熱藥,歸於熱類第一百四十五條),五物煎(新創藥方,歸於因證用藥第三條),栝蔞根湯(發散藥,歸於散類第一百零七條),化斑湯(寒涼藥,歸於寒類第三條),橘皮湯(調和藥,歸於和類第二百九十八條),六味回陽飲(新創溫熱藥,歸於熱類第二條),黃連湯(寒涼藥,歸於寒類第一百零三條),炙甘草湯(溫熱藥,歸於熱類第四十四條),人參敗毒散(發散藥,歸於散類第三十六條),抵當湯(攻下藥,歸於攻類第三十七條),五味子湯(補益藥,歸於補類第五十七條),陽毒升麻湯(發散藥,歸於散類第一百零六條),承氣湯(攻下藥,歸於攻類第一條),小柴胡湯(發散藥,歸於散類第十九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