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十七理集·雜證謨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七理集·雜證謨 (4)

1. 飲食論列方

排氣飲(新和六),和胃飲(新和五),大和中飲(新和七),神香散(新和二十),抑扶煎(新熱十一),二陳湯(和一),小和中飲(新和八),平胃散(和十七),養中煎(新熱四),大健脾丸(和八五),理陰煎(新熱三),理中湯(熱一),四君子湯(補一),五苓散(和一八二),胃苓湯(和百九十),五君子煎(新熱六),歸脾湯(補三二),溫胃飲(新熱五),六君子湯(補五),右歸飲(新補三),右歸丸(新補五),五味異功散(補四),胃關煎(新熱九),一陰煎(新補八),補中益氣湯(補三十),二陰煎(新補十),四陰煎(新補十二),四味回陽飲(新熱一),五德丸(新熱十八),九氣丹(新熱二三),八味地黃丸(補一二一),徙薪飲(新寒四),清化飲(新因十三),芍藥枳朮丸(新和十六),枳朮丸(和七九),赤金豆(新攻二),葛花解酲湯(和一二四),神佑丸(攻四八),備急丸(攻五二),黃芩芍藥湯(寒百九),木香人參枳朮丸(和八二)

白話文:

排氣飲、和胃飲、大和中飲、神香散、抑扶煎、二陳湯、小和中飲、平胃散、養中煎、大健脾丸、理陰煎、理中湯、四君子湯、五苓散、胃苓湯、五君子煎、歸脾湯、溫胃飲、六君子湯、右歸飲、右歸丸、五味異功散、胃關煎、一陰煎、補中益氣湯、二陰煎、四陰煎、四味回陽飲、五德丸、九氣丹、八味地黃丸、徙薪飲、清化飲、芍藥枳朮丸、枳朮丸、赤金豆、葛花解酲湯、神佑丸、備急丸、黃芩芍藥湯、木香人參枳朮丸。

2. 論外備用方

人參散(和一二六,虛寒),啟脾丸(和八六,溫胃行滯),養胃進食丸(和八九),茯苓飲(和九三,調胃進食),法制陳皮(和七十),化滯調中湯(和五九,行滯),健脾散(和六三,溫中和胃),大正氣散(和二四,暖胃),加味二陳湯(和三,食鬱),和中丸(和八八,開胃),消食丸(和九十,行滯),藿香正氣散(和二十,寒滯),曲術丸(和二百一,化食),加味枳朮丸(和八三),龍腦雞蘇丸(和三七二,酒毒),甘露湯(熱七三,和胃進食),強中湯(熱九二,生冷傷脾),參朮健脾湯(和六四,行滯),溫胃化痰丸(熱九八,寒痰),理中化痰丸(熱九,虛痰),丁香茯苓湯(熱六三,溫胃進食),八味理中丸(熱七)

白話文:

人參散、啟脾丸、養胃進食丸、茯苓飲、陳皮、化滯調中湯、健脾散、大正氣散、加味二陳湯、和中丸、消食丸、藿香正氣散、曲術丸、加味枳朮丸、龍腦雞蘇丸、甘露湯、強中湯、參朮健脾湯、溫胃化痰丸、理中化痰丸、丁香茯苓湯、八味理中丸,這些藥方可以針對不同原因引起的脾胃不適,如虛寒、溫胃行滯、調胃進食、食鬱、寒滯、化食、酒毒、生冷傷脾、寒痰、虛痰等,達到溫中和胃、健脾開胃、行氣化滯、消食導滯等功效。

3. 經義

《靈蘭秘典論》曰: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

《營衛生會篇》曰: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

《熱論》曰:陽明者,十二經脈之長也。

《經脈別論》曰:食氣入胃,散經於肝。(詳前飲食門)

《六節藏象論》曰: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詳前飲食門)。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黃,此至陰之類,通於土氣。凡十一臟,皆取決於膽也。

《五味篇》曰:谷始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於胃之兩焦,以溉五臟,別出兩行,營衛之道。其大氣之搏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出於肺,循喉咽,故呼則出,吸則入。天地之精氣,其大數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

白話文:

《靈蘭秘典論》說:脾胃是身體的糧倉,食物的味道都從這裡產生。

《營衛生會篇》說:人體從食物中獲取氣息,食物進入胃,再傳輸到肺,五臟六腑都靠它獲取氣息。其中精華的部分稱為營氣,濁氣的部分稱為衛氣。營氣在脈絡內流動,衛氣則在脈絡外流動。

《熱論》說:陽明經是十二經脈中最長的一條。

《經脈別論》說:食物的氣息進入胃,再散佈到肝經。(詳細內容請參閱前文飲食部分)

《六節藏象論》說:天地賜予人五種氣息,大地提供人五種味道。(詳細內容請參閱前文飲食部分)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是身體的糧倉基礎,也是營氣的住所,稱為「器」,能消化食物渣滓,轉化味道,並排出體外。其華彩表現在嘴唇四白的顏色,其充盈表現在肌肉,其味道偏甜,其顏色偏黃,這屬於至陰的範疇,與土氣相通。所有十一臟,都受到膽的支配。

《五味篇》說:食物剛進入胃,其精華部分先從胃的兩焦部位出來,滋養五臟,再分為兩條路線,形成營衛之道。食物中較粗大的氣息無法運行,會積聚在胸部,稱為氣海,從肺部出來,沿著喉嚨咽喉,所以呼氣時會排出,吸氣時會吸入。天地精氣,其數量一般是三出而一入,所以如果沒有進食,半天就會氣衰,一天就會氣少。

《決氣篇》帝曰:余聞人有精、氣、津液、血、脈,余意以為一氣耳,今乃辨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曰: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何謂氣?岐伯曰: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何謂津?岐伯曰:腠理發泄,汗出溱溱,是謂津。

何謂液?岐伯曰:谷入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泄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何謂血?岐伯曰: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何謂脈?岐伯曰: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

黃帝曰:六氣者,有餘不足,氣之多少,腦髓之虛實,血脈之清濁,何以知之?岐伯曰:精脫者,耳聾;氣脫者,目不明;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色夭,腦髓消,脛酸,耳數鳴;血脫者,色白,夭然不澤,其脈空虛,此其候也。帝曰:六氣者,貴賤何如?岐伯曰:六氣者各有部主也,其貴賤善惡,可為常主,然五穀與胃為大海也。

白話文:

黃帝問道:「我聽說人體有精、氣、津液、血、脈,我一直以為它們都是一種氣,為何要分為六種呢?」岐伯回答:「精是由兩股神氣交合而成的,它在人體形成之前就存在,稱為精。氣指的是上焦消化五穀的味道,滋潤皮膚,充盈身體,使毛髮光澤,就像霧露滋潤大地一樣。津指的是從毛孔中分泌出來的汗液。液指的是食物進入身體,消化後的精華滋潤骨骼,使骨骼靈活,並滋養腦髓、皮膚,讓皮膚光澤。血指的是中焦吸收食物的精華,轉化成紅色液體,稱為血。脈指的是血管,負責運送氣血,使氣血不至於阻塞。」

黃帝又問:「這六種氣如果過多或不足,腦髓的虛實,以及血脈的清濁,應該怎麼判斷呢?」岐伯說:「精氣不足的人,耳朵會失聰;氣不足的人,眼睛會看不清;津液不足的人,毛孔會張開,汗液大量流失;液不足的人,骨骼會僵硬,皮膚乾燥,腦髓會萎縮,小腿會痠痛,耳朵會經常發出響聲;血不足的人,面色蒼白,皮膚失去光澤,脈搏虛弱,這些都是它們的徵兆。」

黃帝最後問:「這六種氣,哪種最重要?」岐伯回答:「六種氣各有其作用,重要性都不可或缺,但五穀和胃是人體的根本,如同大海一樣,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邪客篇》曰: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以營四末,內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焉。衛氣者,出其悍氣之慓疾,而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

《平人絕谷篇》曰:平人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實更虛,故氣得上下,五臟安定,血氣和,則精神乃居,故神者水穀之精氣也。

《動輸篇》曰;胃為五臟六腑之海,其清氣上注於肺,肺氣從太陰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來,故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不已,故動而不止。

白話文:

《邪客篇》說:五穀進入胃後,會分成糟粕、津液和宗氣三種物質。宗氣積聚在胸腔,從喉嚨出來,貫穿心脈,負責呼吸。營氣負責分泌津液,注入血管,轉化成血液,供給四肢,滋養五臟六腑,遵循一定的時辰運行。衛氣則負責驅散外邪,在四肢肌肉、皮膚之間不停巡行,抵抗外邪入侵。

《平人絕谷篇》說:正常人,胃部飽滿則腸道空虛,腸道飽滿則胃部空虛,胃腸之間互相調節,保持平衡。這樣,氣機才能上下流通,五臟安定,血氣調和,精神才能安寧。因此,精神是水穀精氣的表現。

《動輸篇》說:胃是五臟六腑的總匯,其精華之氣上達肺部,肺氣沿着太陰經運行。肺氣運行時,隨著呼吸往返,所以人吸氣時脈搏跳動兩次,呼氣時脈搏也跳動兩次,呼吸不停,脈搏也隨之不斷跳動。

《五臟別論》帝曰: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主?岐伯曰:胃者,水穀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而變見於氣口。故五氣入鼻,藏於心肺,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

《平人氣象論》曰:平人之常氣稟於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人以水穀為本,故人絕水穀則死,脈無胃氣亦死。所謂無胃氣者,但得真臟脈,不得胃氣也。所謂不得胃氣者,肝不弦,腎不石也。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鬲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

盛喘數絕者,則病在中;結而橫,有積矣;絕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動應衣,宗氣泄也。

白話文:

皇帝問道:「為什麼氣口獨自成為五臟的主人?」岐伯回答:「胃是水穀的海洋,六腑的根源。五味入口,儲存在胃中,用來滋養五臟之氣,氣口也是太陰。因此,五臟六腑的氣味都源於胃,並表現於氣口。所以五氣入鼻,儲存在心肺,心肺有病,鼻子就會出現問題。」

《平人氣象論》說:正常人的常氣源於胃,胃是正常人的常氣所在。人沒有胃氣就叫做逆,逆者必死。人以水穀為本,所以人斷絕水穀就會死亡,脈象無胃氣也會死亡。所謂無胃氣,指的是只有真臟的脈象,沒有胃氣。所謂沒有胃氣,指的是肝不弦,腎不石。胃的大絡,叫做虛里,貫穿膈膜連接肺,從左乳下方出來,其脈動應和衣服,是宗氣。

呼吸急促頻繁,快要斷氣,則病在內臟;脈象結聚橫行,是有積聚;脈象完全消失,則會死亡。乳下方脈動應和衣服,是宗氣泄漏。

《玉機真藏論》曰:五臟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也。藏氣者,不能自致於手太陰,必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陰也。故五臟各以其時,自為而至於手太陰也。故邪氣勝者,精氣衰也。故病甚者,胃氣不能與之俱至於手太陰,故真臟之氣獨見,獨見者病勝臟也,故曰死。脾脈者土也,孤臟以灌溉四傍者也。

善者不可得見,惡者可見。其來如水之流者,此謂太過,病在外;如鳥之喙者,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四肢不舉;其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強。脈弱以滑,是有胃氣。形氣相失,謂之難治;色夭不澤,謂之難已;脈實以堅,謂之益甚;脈逆四時,為不可治。

白話文:

《玉機真藏論》說:五臟都依靠胃來吸收氣息,胃是五臟的根本。氣息儲存在五臟,但不能自行到達手太陰經,必須依靠胃氣才能到達手太陰經。所以,五臟各依其時令,藉由胃氣才能到達手太陰經。因此,邪氣旺盛,精氣就會衰弱。所以,病情嚴重時,胃氣無法與之一同到達手太陰經,導致真臟之氣獨自顯現,獨自顯現則表示病氣勝過臟氣,因此就會死亡。脾脈屬土,是孤獨的臟器,負責灌溉四肢百骸。

好的狀態不容易察覺,不好的狀態則很容易觀察。如果病氣像流水一樣,這就是太過,病氣在外;如果病氣像鳥嘴一樣,這就是不及,病氣在內。太過則導致四肢無法舉起;不及則導致九竅不通,稱為重強。脈象弱而滑,表示還有胃氣。形氣相失,稱為難治;面色枯萎無光澤,稱為難已;脈象實而堅,稱為益甚;脈象逆反四時,則不可治。

必察四難,而明告之。

《陰陽別論》曰:所謂陰者,真臟也,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別於陽者,知病處也;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

《生氣通天論》曰: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

《陽明脈解篇》帝曰:足陽明之脈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何也?岐伯曰: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土也,故聞木音而驚者,土惡木也。陽明主肉,其脈血氣盛,邪客之則熱,熱甚則惡火。陽明厥則喘而惋,惋則惡人。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岐伯曰:厥逆連臟則死,連經則生。

白話文:

一定要仔細觀察病人的四種困難,並清楚地告知他們。

《陰陽別論》說:所謂陰,指的是真臟,所謂陽,指的是胃脘的陽氣。通過區分陰陽,就能知道疾病的部位;通過區分陰陽,就能知道病人是死是活。

《生氣通天論》說:陰氣的來源,本在五味,陰氣的五個宮殿,會因五味受損而生病。所以,如果味過於酸,就會導致肝氣津液不足,脾氣衰竭;味過於咸,就會導致大骨勞損,肌肉短縮,心氣受抑;味過於甘,就會導致心氣喘滿,面色發黑,腎氣失衡;味過於苦,就會導致脾氣失濡,胃氣過盛;味過於辛,就會導致筋脈鬆弛,精神衰弱。因此,要謹慎調和五味,使骨骼堅固,筋脈柔韌,氣血暢通,腠理緊密,這樣才能使骨氣充盈,遵循正確的養生之道,長壽天年。

《陽明脈解篇》皇帝問道:足陽明經脈生病的人,厭惡人與火,聽到木音就會驚恐不安,這是為什麼呢?岐伯回答說:陽明經是胃經,胃屬土,所以聽到木音就驚恐,是因為土克木。陽明經主肉,經脈血氣旺盛,邪氣侵入就會發熱,熱甚就會厭惡火。陽明經厥逆就會喘息而呻吟,呻吟就會厭惡人。皇帝問道:有的喘息而死,有的喘息而活,這是為什麼呢?岐伯回答說:厥逆連及臟腑就會死亡,連及經脈就會活。

帝曰:病甚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數日,逾垣上屋,所上之處,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岐伯曰:四肢者諸陽之本也,陽盛則四肢實,實則能登高也。熱盛於身,故棄衣而走也。其妄言罵詈。不避親疏而歌者,陽盛則使人妄言罵詈,不避親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

《太陰陽明論》帝曰:太陰陽明為表裡,脾胃脈也,生病而異者何也?岐伯曰:陰陽異位,更虛更實,更逆更從,或從內,或從外,所從不同,故病異名也。帝曰:願聞其異狀也。岐伯曰: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故陽道實,陰道虛。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

白話文:

皇帝說:「病人病情嚴重時,會脫掉衣服就跑,爬上高處唱歌,甚至可以好幾天不吃東西,翻牆上屋,他們所做的事情,都是平時做不到的,為何病人反而有這種能力?」岐伯回答:「四肢是所有陽氣的根本,陽氣旺盛,四肢就會有力,有力就能爬上高處。身體內熱氣旺盛,所以會脫掉衣服就跑。他們胡言亂語、辱罵他人,不分親疏關係就唱歌,是因為陽氣旺盛,使人胡言亂語、辱罵他人,不分親疏關係,也不想吃東西,不想吃東西就會胡亂奔跑。」

《太陰陽明論》中皇帝說:「太陰和陽明是表裡關係,是脾胃的經脈,為何生病時會有不同的表現?」岐伯回答:「陰陽失調,互相虛實,互相逆反,有時從內,有時從外,所從的方向不同,所以病名就不同。」皇帝說:「希望聽聽這些不同的表現。」岐伯回答:「陽氣是天上的氣,主宰外邊;陰氣是地上的氣,主宰內邊。所以陽氣充足,陰氣虛弱。因此,遇到賊風虛邪,陽氣會受到侵犯;飲食不節,起居無度,陰氣會受到侵犯。」

陽受之則入六腑,陰受之則入五臟。入六腑則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入五臟則䐜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故喉主天氣,咽主地氣。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故陰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行至足。故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

故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穀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帝曰:脾與胃以膜相連耳,而能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陰者三陰也,其脈貫胃屬脾絡嗌,故太陰為之行氣於三陰。陽明者表也,五臟六腑之海也,亦為之行氣於三陽。

白話文:

陽氣進入六腑,就會導致身體發熱,無法平躺,呼吸急促。陰氣進入五臟,則會造成腹脹、阻塞,排泄不暢,嚴重時還會導致腸道疾病。喉嚨是連接天地的通道,咽喉是連接地氣的通道。因此,陽氣容易受到風寒的侵襲,陰氣則容易受到濕氣的影響。陰氣從腳底向上行至頭部,再向下循著手臂到達指尖;陽氣則從手掌向上行至頭部,再向下行至腳底。所以,陽氣病變時,會從上往下發展,陰氣病變時,則會從下往上發展。

因此,受到風寒侵襲時,上半身會先出現症狀;受到濕氣侵襲時,下半身則會先出現症狀。皇帝問道:脾臟病變,四肢就會無力,這是為什麼呢?岐伯回答:四肢都是從胃部獲得氣血,但無法直接輸送至經脈,必須經過脾臟才能吸收。現在脾臟病變,無法幫助胃部運送津液,四肢就無法獲得水谷的精氣,氣血日漸衰弱,經脈不通暢,筋骨肌肉就沒有氣血滋養,所以無力。皇帝又問:脾臟和胃部是靠薄膜相連,為什麼脾臟可以幫助胃部運送津液呢?岐伯回答:足太陰是三陰經,它的經脈貫穿胃部,連接脾臟,並通往咽喉,所以足太陰經負責將氣血輸送至三陰經。陽明經是身體的表層,是五臟六腑的總匯,也負責將氣血輸送至三陽經。

臟腑各因其經而受氣於陽明,故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穀氣,日以益衰,陰道不利,筋骨肌肉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藏氣法時論》曰: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腳下痛,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取其經,太陰陽明少陰血者。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病在脾,愈於秋,秋不愈,甚於春,春不死,持於夏,起於長夏,禁溫食、飽食、濕地、濡衣。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苦瀉之,甘補之。

《五邪篇》曰:邪在脾胃,則病肌肉痛。陽氣有餘,陰氣不足,則熱中善飢;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寒中腸鳴腹痛;陰陽俱有餘,若俱不足,則有寒有熱,皆調於三里。

白話文:

人體臟腑各依其經絡,從陽明經獲得氣,因此胃負責運化津液。四肢無法直接吸收水穀之氣,日漸衰弱,陰道不通暢,筋骨肌肉缺乏生長之氣,因此失去功能。

《藏氣法時論》記載:脾臟病變的人,身體沉重,容易肌肉萎縮,腳掌無法收縮,行走時容易抽搐,腳底疼痛。脾虛則腹脹腸鳴,食慾不振,消化不良,治療時應取太陰、陽明、少陰經以及血脈。脾臟喜燥惡濕,因此可以用苦味食物來燥濕。脾臟病在秋季容易治癒,若秋季未治,春季會加重,春季不死,夏季會持續,長夏會復發。應避免溫熱食物、飽食、濕地、潮濕衣物。脾臟喜緩,可以用甘味食物來緩和,苦味食物瀉之,甘味食物補之。

《五邪篇》記載:邪氣侵犯脾胃,會導致肌肉疼痛。陽氣過盛,陰氣不足,則表現為熱中善飢;陽氣不足,陰氣過盛,則表現為寒中腸鳴腹痛;陰陽俱盛或俱虛,則寒熱交雜,皆可取三里穴治療。

《水熱穴論》曰: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

《本病論》曰:飲食勞倦即傷脾。

《邪氣臟腑病形篇》曰:有所擊僕,若醉入房,汗出當風,則傷脾。

《病能論》曰:人迎者胃脈也,逆而盛,則熱聚於胃口而不行,故胃脘為癰也。

《經水篇》曰:足陽明,五臟六腑之海也。其脈大,血多氣盛,熱壯,刺此者不深弗散,不留不瀉也。

《痿論》帝曰:論言治痿者獨取陽明何也?岐伯曰: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衝脈者,經脈之海也,主滲灌溪谷,與陽明合於宗筋,陰陽總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故屬於帶脈,而絡於督脈。故陽明虛則宗筋縱,帶脈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白話文:

《水熱穴論》提到:腎臟是胃部的閘門,如果閘門功能失常,就會導致積水並聚集在一起。

《本病論》說明:飲食過量或勞累會傷害脾臟。

《邪氣臟腑病形篇》指出:受到外力打擊、醉酒後進行房事、出汗時吹風,都可能傷害脾臟。

《病能論》解釋:人迎脈是胃部的脈象,如果脈象逆反且強盛,熱氣會聚集在胃部而不流通,因此會造成胃部腫脹。

《經水篇》說明:足陽明經是五臟六腑的匯聚之地。脈象粗大、血液豐富、氣息旺盛,如果針刺時深度不足,不會有效散發熱氣,也不會產生停留或排出的情況。

《痿論》中,黃帝問:治療萎縮症為什麼主要針對陽明經呢?岐伯回答:因為陽明經是五臟六腑的匯聚之地,主司潤澤筋膜,筋膜負責固定骨骼並使關節靈活。衝脈是經絡的匯聚之地,與陽明經一起控制筋膜,陰陽兩脈在筋膜匯聚處交會,會合於氣街,而陽明經是這條線路的領軍者,因此與帶脈和督脈有聯繫。所以,如果陽明經虛弱,筋膜就會鬆弛,帶脈不能牽引,進而導致腳部萎縮無法活動。

《本輸篇》曰:下三里三寸,為巨虛上廉,復下上廉三寸,為巨虛下廉也;大腸屬上,小腸屬下,足陽明胃脈也。大腸小腸皆屬於胃,是足陽明也。

《玉版篇》曰:人之所受氣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穀氣血之海也。海之所行雲氣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氣血者,經隧也。經隧者,五臟六腑之大絡也,迎而奪之而已矣。

白話文:

《本輸篇》說:足三里穴向下三寸,是巨虛穴的上廉,再向下三寸,就是巨虛穴的下廉;大腸經屬於上,小腸經屬於下,都是足陽明胃經。大腸和小腸都屬於胃,所以是足陽明經。

《玉版篇》說:人體所接受的氣,是食物。食物所注之處,是胃。胃,是水穀氣血的海洋。海洋所行雲氣,是天下。胃所出氣血,是經脈。經脈,是五臟六腑的大通道,迎而奪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