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十七理集·雜證謨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七理集·雜證謨 (4)

1. 飲食論列方

排氣飲(新和六),和胃飲(新和五),大和中飲(新和七),神香散(新和二十),抑扶煎(新熱十一),二陳湯(和一),小和中飲(新和八),平胃散(和十七),養中煎(新熱四),大健脾丸(和八五),理陰煎(新熱三),理中湯(熱一),四君子湯(補一),五苓散(和一八二),胃苓湯(和百九十),五君子煎(新熱六),歸脾湯(補三二),溫胃飲(新熱五),六君子湯(補五),右歸飲(新補三),右歸丸(新補五),五味異功散(補四),胃關煎(新熱九),一陰煎(新補八),補中益氣湯(補三十),二陰煎(新補十),四陰煎(新補十二),四味回陽飲(新熱一),五德丸(新熱十八),九氣丹(新熱二三),八味地黃丸(補一二一),徙薪飲(新寒四),清化飲(新因十三),芍藥枳朮丸(新和十六),枳朮丸(和七九),赤金豆(新攻二),葛花解酲湯(和一二四),神佑丸(攻四八),備急丸(攻五二),黃芩芍藥湯(寒百九),木香人參枳朮丸(和八二)

2. 論外備用方

人參散(和一二六,虛寒),啟脾丸(和八六,溫胃行滯),養胃進食丸(和八九),茯苓飲(和九三,調胃進食),法制陳皮(和七十),化滯調中湯(和五九,行滯),健脾散(和六三,溫中和胃),大正氣散(和二四,暖胃),加味二陳湯(和三,食鬱),和中丸(和八八,開胃),消食丸(和九十,行滯),藿香正氣散(和二十,寒滯),曲術丸(和二百一,化食),加味枳朮丸(和八三),龍腦雞蘇丸(和三七二,酒毒),甘露湯(熱七三,和胃進食),強中湯(熱九二,生冷傷脾),參朮健脾湯(和六四,行滯),溫胃化痰丸(熱九八,寒痰),理中化痰丸(熱九,虛痰),丁香茯苓湯(熱六三,溫胃進食),八味理中丸(熱七)

3. 經義

《靈蘭秘典論》曰: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

《營衛生會篇》曰: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

《熱論》曰:陽明者,十二經脈之長也。

《經脈別論》曰:食氣入胃,散經於肝。(詳前飲食門)

《六節藏象論》曰: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詳前飲食門)。脾、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其華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黃,此至陰之類,通於土氣。凡十一臟,皆取決於膽也。

《五味篇》曰:谷始入於胃,其精微者,先出於胃之兩焦,以溉五臟,別出兩行,營衛之道。其大氣之搏而不行者,積於胸中,命曰氣海,出於肺,循喉咽,故呼則出,吸則入。天地之精氣,其大數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

《決氣篇》帝曰:余聞人有精、氣、津液、血、脈,余意以為一氣耳,今乃辨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曰: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何謂氣?岐伯曰: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何謂津?岐伯曰:腠理發泄,汗出溱溱,是謂津。

何謂液?岐伯曰:谷入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泄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何謂血?岐伯曰: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何謂脈?岐伯曰: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

黃帝曰:六氣者,有餘不足,氣之多少,腦髓之虛實,血脈之清濁,何以知之?岐伯曰:精脫者,耳聾;氣脫者,目不明;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色夭,腦髓消,脛酸,耳數鳴;血脫者,色白,夭然不澤,其脈空虛,此其候也。帝曰:六氣者,貴賤何如?岐伯曰:六氣者各有部主也,其貴賤善惡,可為常主,然五穀與胃為大海也。

《邪客篇》曰: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以營四末,內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焉。衛氣者,出其悍氣之慓疾,而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

《平人絕谷篇》曰:平人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實更虛,故氣得上下,五臟安定,血氣和,則精神乃居,故神者水穀之精氣也。

《動輸篇》曰;胃為五臟六腑之海,其清氣上注於肺,肺氣從太陰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來,故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不已,故動而不止。

《五臟別論》帝曰: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主?岐伯曰:胃者,水穀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而變見於氣口。故五氣入鼻,藏於心肺,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

《平人氣象論》曰:平人之常氣稟於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人以水穀為本,故人絕水穀則死,脈無胃氣亦死。所謂無胃氣者,但得真臟脈,不得胃氣也。所謂不得胃氣者,肝不弦,腎不石也。胃之大絡,名曰虛里,貫鬲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脈宗氣也。

盛喘數絕者,則病在中;結而橫,有積矣;絕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動應衣,宗氣泄也。

《玉機真藏論》曰:五臟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也。藏氣者,不能自致於手太陰,必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陰也。故五臟各以其時,自為而至於手太陰也。故邪氣勝者,精氣衰也。故病甚者,胃氣不能與之俱至於手太陰,故真臟之氣獨見,獨見者病勝臟也,故曰死。脾脈者土也,孤臟以灌溉四傍者也。

善者不可得見,惡者可見。其來如水之流者,此謂太過,病在外;如鳥之喙者,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四肢不舉;其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強。脈弱以滑,是有胃氣。形氣相失,謂之難治;色夭不澤,謂之難已;脈實以堅,謂之益甚;脈逆四時,為不可治。

必察四難,而明告之。

《陰陽別論》曰:所謂陰者,真臟也,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別於陽者,知病處也;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

《生氣通天論》曰: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故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

《陽明脈解篇》帝曰:足陽明之脈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何也?岐伯曰: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土也,故聞木音而驚者,土惡木也。陽明主肉,其脈血氣盛,邪客之則熱,熱甚則惡火。陽明厥則喘而惋,惋則惡人。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岐伯曰:厥逆連臟則死,連經則生。

帝曰:病甚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數日,逾垣上屋,所上之處,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岐伯曰:四肢者諸陽之本也,陽盛則四肢實,實則能登高也。熱盛於身,故棄衣而走也。其妄言罵詈。不避親疏而歌者,陽盛則使人妄言罵詈,不避親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

《太陰陽明論》帝曰:太陰陽明為表裡,脾胃脈也,生病而異者何也?岐伯曰:陰陽異位,更虛更實,更逆更從,或從內,或從外,所從不同,故病異名也。帝曰:願聞其異狀也。岐伯曰: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故陽道實,陰道虛。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飲食不節,起居不時者,陰受之。

陽受之則入六腑,陰受之則入五臟。入六腑則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入五臟則䐜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故喉主天氣,咽主地氣。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故陰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行至足。故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

故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穀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帝曰:脾與胃以膜相連耳,而能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陰者三陰也,其脈貫胃屬脾絡嗌,故太陰為之行氣於三陰。陽明者表也,五臟六腑之海也,亦為之行氣於三陽。

臟腑各因其經而受氣於陽明,故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穀氣,日以益衰,陰道不利,筋骨肌肉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藏氣法時論》曰: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腳下痛,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取其經,太陰陽明少陰血者。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病在脾,愈於秋,秋不愈,甚於春,春不死,持於夏,起於長夏,禁溫食、飽食、濕地、濡衣。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苦瀉之,甘補之。

《五邪篇》曰:邪在脾胃,則病肌肉痛。陽氣有餘,陰氣不足,則熱中善飢;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寒中腸鳴腹痛;陰陽俱有餘,若俱不足,則有寒有熱,皆調於三里。

《水熱穴論》曰: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

《本病論》曰:飲食勞倦即傷脾。

《邪氣臟腑病形篇》曰:有所擊僕,若醉入房,汗出當風,則傷脾。

《病能論》曰:人迎者胃脈也,逆而盛,則熱聚於胃口而不行,故胃脘為癰也。

《經水篇》曰:足陽明,五臟六腑之海也。其脈大,血多氣盛,熱壯,刺此者不深弗散,不留不瀉也。

《痿論》帝曰:論言治痿者獨取陽明何也?岐伯曰: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衝脈者,經脈之海也,主滲灌溪谷,與陽明合於宗筋,陰陽總宗筋之會,會於氣街,而陽明為之長,故屬於帶脈,而絡於督脈。故陽明虛則宗筋縱,帶脈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本輸篇》曰:下三里三寸,為巨虛上廉,復下上廉三寸,為巨虛下廉也;大腸屬上,小腸屬下,足陽明胃脈也。大腸小腸皆屬於胃,是足陽明也。

《玉版篇》曰:人之所受氣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穀氣血之海也。海之所行雲氣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氣血者,經隧也。經隧者,五臟六腑之大絡也,迎而奪之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