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陣 (10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陣 (107)

1. 熱陣

椒紅(炒),附子(炮),龍骨,桑螵蛸(炙),山茱萸,鹿茸(酒蒸,焙,各等分)

上為末,酒糊丸,桐子大。每服六十丸,空心鹽湯下。

大沉香丸,治寒氣攻衝,心腹刺痛,亦治卒暴心痛。

沉香,乾薑(炮),薑黃,桂心,檀香(各二兩),甘松(洗,焙),白芷,天台烏藥,甘草(各半斤),香附(一斤),白豆蔻(三兩)

上為末,煉蜜和丸,彈子大。每服一丸,細嚼,生薑湯下,不拘時。

《辨疑》,桂附二陳湯,治寒瘧寒多熱少,腰足厥冷。

附子(炮),肉桂,半夏(制),白茯苓,陳皮,炙甘草

上㕮咀。每服五、六錢,水一鍾半,姜三片,棗一枚,煎服。

扶陽助胃湯,羅謙甫治崔運使長男云卿,年二十五,體肥養厚,常食涼物寒藥,以致秋間瘧發,復用水吞砒石等藥,反增吐瀉,中氣愈虛,延至次年四月,復因勞怒,前證大作。診其脈得弦細而微,手足稍冷,面色青黃,食少痞悶嘔酸,氣促汗出。予思《內經》云: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腸為之苦鳴。下氣不足,則為痿厥心悗。又曰:寒氣客於腸胃之間,則卒然而痛。非大熱之劑不能愈,遂制此方。

附子(炮,去皮臍,二錢),乾薑(炮,錢半),草豆蔻,益智仁,揀參,甘草(炙),官桂,白芍藥(各一錢),吳茱萸,陳皮,白朮(各五分)

上㕮咀。水二盞,棗二枚,姜三片,煎八分,食前溫服。三服後,大勢去,痛減半。至秋灸中脘以助胃氣,次灸氣海百餘壯,生髮元氣。明年復灸三里二七壯,亦助胃氣,引氣下行。仍慎加調攝,一年而平復。

五味沉附湯,治虛寒無陽,胃弱乾嘔。

熟附子,乾薑(炮,各一錢),白朮,炙甘草(各錢半),沉香(五分)

水盞半,姜五斤,煎七分,食前服。

二味沉附湯,治瘴疾上熱下寒,腿足寒厥。

沉香(磨汁),附子(制,各三錢)

水一鍾半,生薑三片,煎八分,去柤,入沉香汁放冷服。此藥主上熱下寒。《全集》云:沉水真正鐵角沉香,其味甘辛者,為美;辛辣者,性熱。附子降氣斂陽。治陰毒冷瘴,只一服而回生起死,真可以奪化功。

《濟生》,七棗湯,治瘴瘧,或因感冒風寒,或是五臟氣虛,陰陽相搏,寒多熱少,或但寒不熱,皆可服。

大附子(一枚,制,分四服。又方:用川烏代附子,以水調陳壁土為糊,浸泡七次)

水二鍾,姜七片,棗七枚,煎一鍾,當發日早晨空心溫服,仍吃棗子三、五枚,忌如常。

冷湯,治瘴毒內寒外熱,咽嗌間煩躁不解。

人參(半兩),大附子(一錢),甘草(炙,三寸),淡竹葉(十四片),大棗(五枚)

水煎,溫服,或冷服。甚者,宜倍用人參、附子,不可拘此常數。

生薑煎,治瘴如瘧,憎寒壯熱。

白話文:

熱陣

將炒過的椒紅、炮製過的附子、龍骨、炙過的桑螵蛸、山茱萸、酒蒸後焙乾的鹿茸,全部研磨成粉末,用酒調和成糊狀,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六十丸,在空腹時用淡鹽水送服。

大沉香丸,可以治療寒氣上衝,導致心腹刺痛,也可用於治療突然發生的心痛。

將沉香、炮製過的乾薑、薑黃、桂心、檀香各二兩,洗淨後焙乾的甘松、白芷、天台烏藥、甘草各半斤,香附一斤,白豆蔻三兩,全部研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像彈珠大小。每次服用一丸,慢慢咀嚼,用生薑湯送服,服用時間不拘。

《辨疑》中記載的桂附二陳湯,可以用於治療寒瘧,症狀是寒冷多而發熱少,腰腿冰冷。

將炮製過的附子、肉桂、製過的半夏、白茯苓、陳皮、炙甘草,切成粗末。每次取五六錢,加水一碗半,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煎煮後服用。

扶陽助胃湯,是羅謙甫先生為崔運使的長子雲卿所用的方子。雲卿當時二十五歲,體型肥胖,平時飲食多寒涼之物,又常吃寒性藥物,導致秋季發瘧疾。之後又用水吞服砒石等藥物,反而加重了嘔吐和腹瀉,使中氣更加虛弱。一直拖到第二年四月,又因勞累和憤怒,之前的症狀再次發作。診斷發現他的脈象細微而弦,手腳有些冰冷,面色青黃,食慾不佳,胸悶噁心,打嗝反酸,氣喘出汗。羅先生認為,《內經》說:中氣不足,大小便會發生異常,腸鳴聲也會出現;下氣不足,則會導致痿弱和昏厥。又說:寒氣停留在腸胃之間,就會突然疼痛。必須使用大熱的藥物才能治癒,因此開了這個方子。

將炮製過的附子(去皮臍)二錢、炮製過的乾薑錢半、草豆蔻、益智仁、揀選的人參、炙甘草、官桂、白芍藥各一錢,吳茱萸、陳皮、白朮各五分,切成粗末。用水兩碗,紅棗兩枚,生薑三片,煎煮至剩八分,在飯前溫服。服用三劑後,症狀就會減輕大半,疼痛也減輕一半。到秋天時,用艾灸中脘穴來幫助胃氣,然後艾灸氣海穴一百多壯,來生發元氣。第二年再艾灸足三里穴二十七壯,也是為了幫助胃氣,引導氣往下走。同時也要注意調養,一年後就痊癒了。

五味沉附湯,可以用於治療虛寒無陽氣,胃弱且想嘔吐的情況。

將熟附子、炮製過的乾薑各一錢,白朮、炙甘草各錢半,沉香五分。加水一碗半,生薑五片,煎煮至剩七分,在飯前服用。

二味沉附湯,可以治療瘴氣導致的上熱下寒,腿腳冰冷。

將沉香磨成汁,炮製過的附子各三錢。加水一碗半,生薑三片,煎煮至剩八分,去藥渣,放入沉香汁,放涼後服用。這個藥主要治療上熱下寒。《全集》中說:沉入水中的真正鐵角沉香,味道甘辛的是上品;辛辣的,藥性溫熱。附子有降氣斂陽的作用。治療陰毒冷瘴,只需服用一劑,就可以起死回生,功效神奇。

《濟生》中記載的七棗湯,可以用於治療瘴瘧,或者因感冒風寒,或者因五臟氣虛,導致陰陽相搏,症狀是寒冷多而發熱少,或者只有寒冷而沒有發熱,都可以服用此藥。

用大附子一枚(製過,分四次服用。另一方:用川烏代替附子,用水調和陳壁土為糊狀,浸泡七次)。加水兩碗,生薑七片,紅棗七枚,煎煮至剩一碗,在發病當天早晨空腹溫服,同時吃三五枚紅棗,禁忌事項與平時相同。

冷湯,可以治療瘴毒導致的內寒外熱,咽喉之間煩躁難忍。

用人參半兩,大附子一錢,炙甘草三寸,淡竹葉十四片,紅棗五枚。加水煎煮,溫服或冷服。病情嚴重的,可以加倍使用人參和附子,不必拘泥於這個常規用量。

生薑煎,可以用於治療瘴氣像瘧疾一樣,症狀是怕冷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