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陣 (98)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陣 (98)

1. 熱陣

人參,白朮,乾薑(炮),炙甘草,青皮,陳皮(等分)

上每服五錢,水煎服。如嘔,加半夏。

丁香溫中湯,治同前。

即前治中湯加丁香、去半夏。

《良方》,溫胃湯,治憂思結聚,脾肺氣凝,元陽受損,大腸與胃氣不平,脹滿上衝,飲食不下,脈虛而緊滿。

附子(制),厚朴,當歸,白芍藥,人參,甘草(炙),陳皮(各一錢),乾薑(炮,一錢),川椒(去合口,炒出汗,三分)

水一鍾半,姜三片,煎一鍾,食遠服。

(東垣),溫胃湯,治服寒藥多,致脾胃虛弱,胃脘痛。

白豆蔻,人參,澤瀉(各三分),益智,砂仁,厚朴,甘草,乾薑,薑黃(各四分),黃耆,陳皮(各七分)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半盞,食前溫服。

(仲景),四逆湯,又名通脈四逆湯。治傷寒陰證自利,裡寒外熱,脈沉身痛而厥。

甘草(炙,二兩),乾薑(炮,三兩),附子(一枚,破八片,生用)

上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分二次溫服,其脈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蔥九莖;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藥二兩;嘔者,加生薑二兩;咽痛者,加桔梗一兩;利止脈不出者,加人參一兩。

(仲景),四逆加人參湯,治傷寒惡寒,脈微而複利。即於前方內加人參一兩。

(仲景),四逆加豬膽汁湯,治傷寒吐下後,汗出而厥,四肢拘急,脈微欲絕者。

即於四逆湯內加入豬膽汁半合。

(仲景),茯苓四逆湯,治傷寒汗下後,病仍不解,煩躁者。

茯苓(六兩),人參(一兩),甘草(炙,二兩),乾薑(一兩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七合,日三服。

茱萸四逆湯,治厥陰中寒,小腹痛甚。

吳茱萸(湯泡),附子(炮),乾薑(各二錢),炙甘草(錢半)

水一鍾半,煎七分,熱服。

(韓氏),茵陳四逆湯,治發黃脈沉細遲,肢體逆冷,腰以上自汗。

茵陳(二兩),炙甘草(一兩),乾薑(炮,兩半),附子(一個,炮,作八片)

上分四帖,水煎服。

(仲景),當歸四逆湯,治傷寒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或下利脈大,腸鳴者,虛也。及其人內有久虛者,宜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主之。

當歸,桂枝,芍藥,細辛(各三兩),甘草,通草(各二兩),大棗(二十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四逆散,方在散陣。治陽邪亢熱,血脈不通,四肢厥逆。

(仲景),附子湯,治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當灸之,附子湯主之,並治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

附子(二枚,去皮,破八片),人參(二兩),白朮(四兩),芍藥,茯苓(各三兩)

白話文:

熱陣

這個方子裡面有:人參、白朮、炮過的乾薑、炙甘草、青皮、陳皮,這些藥材的份量都一樣。

每次服用五錢,用水煎煮後服用。如果出現嘔吐,可以加入半夏。

丁香溫中湯,這個方子和前面提到的功效相似。

這個方子是在之前治療中焦的藥方基礎上,加入丁香,並去除半夏。

《良方》溫胃湯,這個方子用來治療因為憂愁思慮導致脾肺氣滯、元陽受損,造成大腸和胃氣不和,出現腹脹、氣往上衝、吃不下東西,脈象虛弱且緊滿的情況。

這個方子的藥材有:炮製過的附子、厚朴、當歸、白芍、人參、炙甘草、陳皮,各用一錢,炮製過的乾薑也用一錢,炒過並去殼的川椒用三分。

用水一碗半,加入三片生薑,煎煮成一碗,在飯後服用。

(東垣)溫胃湯,這個方子用來治療因為服用太多寒涼藥物,導致脾胃虛弱、胃脘疼痛的情況。

這個方子的藥材有:白豆蔻、人參、澤瀉,各用三分;益智、砂仁、厚朴、甘草、乾薑、薑黃,各用四分;黃耆、陳皮,各用七分。

把這些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煎煮成半碗,在飯前溫服。

(仲景)四逆湯,又名通脈四逆湯。這個方子用來治療因為傷寒陰證導致腹瀉、裡寒外熱、脈象沉微、身體疼痛且四肢冰冷的情況。

這個方子的藥材有:炙甘草二兩、炮製過的乾薑三兩、生附子一枚(切成八片)。

把這些藥材稍微搗碎。用水三升煎煮成一升二合,分兩次溫服。如果脈象恢復就表示病好了。如果面色發紅,可以加入九根蔥;如果腹痛,可以去掉蔥,加入芍藥二兩;如果嘔吐,可以加入生薑二兩;如果咽喉痛,可以加入桔梗一兩;如果腹瀉停止但脈象仍未恢復,可以加入人參一兩。

(仲景)四逆加人參湯,這個方子用來治療因為傷寒導致怕冷、脈象微弱且反覆腹瀉的情況。這個方子就是在四逆湯的基礎上加入人參一兩。

(仲景)四逆加豬膽汁湯,這個方子用來治療因為傷寒導致吐瀉後,出汗且四肢冰冷、手腳抽筋、脈象微弱到快要消失的情況。這個方子就是在四逆湯的基礎上加入半合豬膽汁。

(仲景)茯苓四逆湯,這個方子用來治療因為傷寒導致發汗或腹瀉後,病情仍未好轉且煩躁的情況。

這個方子的藥材有:茯苓六兩、人參一兩、炙甘草二兩、乾薑一兩半、生附子一枚(去皮,切成八片)。

把這五種藥材用水五升煎煮成三升,去除藥渣,溫服七合,每天服用三次。

茱萸四逆湯,這個方子用來治療厥陰經受寒,導致小腹劇痛的情況。

這個方子的藥材有:用熱水泡過的吳茱萸、炮製過的附子、乾薑,各用二錢;炙甘草用一錢半。

用水一碗半煎煮成七分,趁熱服用。

(韓氏)茵陳四逆湯,這個方子用來治療因為發黃導致脈象沉細遲緩、四肢冰冷、腰部以上自汗的情況。

這個方子的藥材有:茵陳二兩、炙甘草一兩、炮製過的乾薑二兩半、炮製過的附子一個(切成八片)。

把這些藥材分成四份,用水煎煮後服用。

(仲景)當歸四逆湯,這個方子用來治療因為傷寒導致手腳冰冷、脈象細微到快要消失的情況,或是腹瀉且脈象變大、腸鳴的情況,這都屬於虛症。如果病人本身就有長期的虛弱體質,就應該使用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來治療。

這個方子的藥材有:當歸、桂枝、芍藥、細辛,各用三兩;甘草、通草,各用二兩;大棗二十五枚(掰開)。

把這七種藥材用水八升煎煮成三升,去除藥渣,溫服一升,每天服用三次。

四逆散,這個方子在散陣裡面有記載。這個方子用來治療因為陽氣過盛導致血脈不通、四肢厥冷的情況。

(仲景)附子湯,這個方子用來治療少陰病,發病一兩天,口中沒有異味,但背部怕冷,可以用艾灸,再配合附子湯。這個方子也用來治療少陰病導致身體疼痛、手腳冰冷、關節疼痛、脈象沉微的情況。

這個方子的藥材有:附子二枚(去皮,切成八片)、人參二兩、白朮四兩、芍藥、茯苓,各用三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