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陣 (93)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陣 (93)
1. 寒陣
(錢氏),安神丸,治熱渴心悶,脈實頰赤口燥。
麥冬,馬牙硝,白茯苓,寒水石,山藥,甘草(各五錢),硃砂(一兩),龍腦(一字)
上為末,煉蜜丸,芡實大。每服一丸,沙糖水化下。
《秘旨》,安神丸,方在小兒。治心虛驚悸。
十味安神丸,方在小兒。治虛驚。
七味安神丸,方在小兒。治心熱多驚。
《集驗》,龍腦安神丸,治男婦小兒五積癲癇,不論遠近,發作無時,但服此藥,無不痊愈。
龍腦(研),麝香(研),牛黃(研,各三錢),犀角屑,人參,茯神,麥冬,硃砂(飛,各二兩)桑白皮(炒),地骨皮,甘草(炙,各一兩),馬牙硝(二錢),金箔(三十五片)
為細末,煉蜜丸,彈子大,金箔為衣。寒用熱水,熱用涼水,不拘時化下一丸,小兒半丸。如病二、三年者,日進三服。若男婦虛勞,喘嗽發熱者,用新汲水化下,其喘滿痰嗽立止。
(萬氏),龍腦安神丸,方在小兒。治驚痰,及痘中昏悶譫妄。
抑青丸,治肝火。
黃連(薑汁炒)
上單用一味為末,粥丸,溫水下。
(錢氏),抑青丸,方在小兒。治肝熱急驚搐搦。
瀉青丸,治肝膽火,並小兒急驚發搐,眼赤睛疼。
龍膽草,當歸,川芎,防風,羌活,山梔,大黃(等分)
煉蜜為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
瀉金丸,治肺火。
用黃芩為末,滴水丸。白湯下。
(丹溪),茱連丸,治濕熱吐酸。
黃連(陳壁土炒,二兩),黃芩(制同,一兩),陳皮,蒼朮(米泔浸),吳茱萸(煮少時,浸半日,曬乾,各一兩),或加桔梗,茯苓各一兩。
上為末,神麯糊丸,綠豆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後津液送下。
左金丸,治肝火脅肋刺痛,或發寒熱,或頭目作痛,淋秘、泄瀉,一切肝火等證。
黃連(六兩,炒),吳茱萸(一兩,湯泡片時,炮乾用)
上為末,粥丸,梧子大。白朮、陳皮煎湯下三、四、五十丸。
大補丸,治陰火。
黃柏(鹽酒炒褐色)
米粥丸。血虛,四物湯送下;氣虛,四君子湯送下。
大造丸,此方治陰虛血熱,能使耳目聰明,鬚髮烏黑,有奪造化之功,故名大造。亦治心風失志,虛勞水虧等證。
紫河車(頭生壯盛者一具,以米泔洗淨,少加酒,蒸極爛搗膏,以山藥末收,烘乾用;或洗淨即以新瓦上焙乾用),敗龜板(自死者,酥炙,二兩),黃柏(鹽酒炒,兩半),杜仲(酥炙,兩半),牛膝(酒洗,一兩二錢),天門冬,麥門冬(各一兩二錢),熟地(二兩半,用砂仁末六錢,茯苓二兩一塊,同稀絹包,入好酒煮七次,去茯苓不用),夏加五味子七錢
上除熟地黃另杵外,共為末,用酒煮米糊同熟地膏搗丸,桐子大;或蜜丸亦可。每服八、九十丸,空心臨臥鹽湯、薑湯任下,冬月酒下。婦人,加當歸二兩,去龜板;男子遺精白濁,婦人帶下,加牡蠣一兩半。
白話文:
[寒陣]
(錢乙的)安神丸,可以治療因熱引起的口渴、心中煩悶、脈搏有力、臉頰發紅、口乾舌燥等症狀。
藥方組成:麥門冬、馬牙硝、白茯苓、寒水石、山藥、甘草各五錢,硃砂一兩,龍腦一字。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子,像芡實子一樣大。每次服用一丸,用加入砂糖的水化開後服用。
《秘旨》裡記載的安神丸,藥方主要用於治療小兒因心虛引起的驚悸。
《十味安神丸》藥方,主要用於治療小兒的虛弱驚嚇。
《七味安神丸》藥方,主要用於治療小兒的心熱多驚。
《集驗》裡記載的龍腦安神丸,可以治療男女老幼各種積聚引起的癲癇,不論病程長短、發作時間不定,只要服用此藥,都能痊癒。
藥方組成:龍腦(研磨)、麝香(研磨)、牛黃(研磨)各三錢,犀角屑、人參、茯神、麥門冬、硃砂(飛過)各二兩,炒過的桑白皮、地骨皮、炙甘草各一兩,馬牙硝二錢,金箔三十五片。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子,像彈珠一樣大,用金箔包裹。寒症用熱水,熱症用涼水,不拘時間化開一丸服用,小兒服用半丸。如果病程有兩三年的,每天服用三次。若是男女因虛勞引起的喘咳發熱,用新汲取的水化開服用,其喘滿、痰咳立刻停止。
(萬全的)龍腦安神丸,藥方主要用於治療小兒的驚嚇痰症,以及出痘時出現的昏迷、胡言亂語等症狀。
《抑青丸》,主要治療肝火。
藥方組成:黃連(用薑汁炒過)。
將黃連單獨磨成粉末,用粥做成丸子,用溫水送服。
(錢乙的)抑青丸,藥方主要用於治療小兒因肝熱引起的急驚風抽搐。
《瀉青丸》,主要治療肝膽火,以及小兒急驚風抽搐、眼睛發紅疼痛等症狀。
藥方組成:龍膽草、當歸、川芎、防風、羌活、山梔子、大黃(用量相同)。
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子,像梧桐子一樣大。每次服用五十丸。
《瀉金丸》,主要治療肺火。
藥方組成:黃芩磨成粉末,滴水做成丸子。用白水送服。
(朱丹溪的)茱連丸,主要治療因濕熱引起的吐酸。
藥方組成:黃連(用陳壁土炒過,二兩),黃芩(製法同黃連,一兩),陳皮、蒼朮(用米泔水浸泡過)、吳茱萸(煮一下,浸泡半日,曬乾,各一兩),可以加桔梗、茯苓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神麯做成糊狀調和成丸子,像綠豆一樣大。每次服用二三十丸,飯後用唾液送服。
《左金丸》,主要治療肝火引起的胸脅刺痛,或發冷發熱,或頭痛眼痛,小便不暢、腹瀉等一切肝火引起的症狀。
藥方組成:黃連(六兩,炒過),吳茱萸(一兩,用熱水泡一下,炮乾使用)。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粥做成丸子,像梧桐子一樣大。用白朮、陳皮煎的湯送服三四十或五十丸。
《大補丸》,主要治療陰火。
藥方組成:黃柏(用鹽酒炒至褐色)。
用米粥做成丸子。血虛,用四物湯送服;氣虛,用四君子湯送服。
《大造丸》,此藥方主要治療陰虛血熱,能夠使耳聰目明,鬚髮烏黑,具有奪取造化之功,因此得名「大造」。也可以治療因心風引起的精神失常、虛勞水虧等症狀。
藥方組成:紫河車(選用初生且健壯嬰兒的胎盤一個,用米泔水洗淨,稍微加點酒,蒸爛搗成膏狀,用山藥粉收膏,烘乾使用;或者洗淨後直接用新瓦焙乾使用),敗龜板(選用自然死亡的龜的腹甲,用酥油炙過,二兩),黃柏(用鹽酒炒過,兩半),杜仲(用酥油炙過,兩半),牛膝(用酒洗過,一兩二錢),天門冬、麥門冬(各一兩二錢),熟地(二兩半,用砂仁粉六錢,茯苓二兩連成一塊,用稀薄的絹包好,放入好酒中煮七次,去掉茯苓不用),夏天加五味子七錢。
將以上藥材除了熟地黃另外搗成膏狀外,其餘一起磨成粉末,用酒煮米糊和熟地膏一起搗成丸子,像梧桐子一樣大;或者用蜂蜜做成丸子也可以。每次服用八九十丸,空腹或臨睡前用鹽湯或薑湯送服,冬天可以用酒送服。婦人服用,加當歸二兩,去掉龜板;男子遺精白濁、婦人白帶,加牡蠣一兩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