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陣 (92)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陣 (92)
1. 寒陣
上㕮咀。每服半兩,水二盞,煎一盞,稍熱空心服。
蒼朮湯,治濕熱腰腿疼痛。
蒼朮(三錢),柴胡(二錢),黃柏,防風(各一錢)
上用水煎,空心服。
(丹溪),二妙散,治濕熱在經,筋骨疼痛,如有氣,加氣藥;如血虛,加補血藥;如痛甚,加薑汁熱辣服之。
黃柏(炒),蒼朮(去皮,炒制,等分)
上為末。搗生薑煎沸湯調服。此二物皆有雄壯之氣,如氣實者,加少酒佐之。此即《集要》二神湯,各三錢半,用水煎,空心服。
一方以二妙為君,加甘草、羌活(各二錢),陳皮、芍藥(各一錢),威靈仙(酒炒,五分),為末,服之佳。
加味二妙丸,治兩足濕痹,疼痛如火燎,從兩足跗熱起,漸至腰胯,或麻痹痿軟,皆是濕熱為病,此方主之。
歸尾,川牛膝,川萆薢,防己,龜板(酥炙,各一兩),蒼朮(米泔浸炒,四兩),黃柏(二兩,酒浸,曬乾)
酒煮麵糊為丸,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薑、鹽湯送下。
(《丹溪》),蒼朮黃柏丸,治濕熱,食積,痰飲,流注,腳氣。
蒼朮(鹽水炒),黃柏(鹽水炒),防己,南星,川芎,白芷,犀角,檳榔(等分)
上為末,酒糊丸服。血虛,加牛膝、龜板;肥人,加痰藥。
《正傳》,虎脛骨丸,治兩足痿弱軟痛,或如火焙,從足踝下上衝腿膝等證因熱所成者,經驗。
牛膝,歸尾(各二兩),龜板(酥炙),虎脛骨(酥炙),防己(各一兩),蒼朮(米泔浸一宿),黃檗(酒浸日曬,各四兩)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桐子大。每服百餘丸,空心薑、鹽湯送下。一方加炮附子五錢。
(河間),苦參丸,治血虛風熱著痹。
苦參(二兩,取粉),丹參(炙),沙參,人參,防風(去叉),五加皮,蒺藜(炒去刺),烏蛇(酒浸取肉),蔓荊子,龜板(酥炙),虎骨(酥炙),玄參(各一兩)
上為細末,用不蛀皂角一斤銼碎,以水三升挪取汁,於無油鐵器熬成膏,加煉蜜四兩和丸,桐子大。
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食後良久,夜臥共三服,荊芥薄荷酒下。
(陳氏),苦參丸,方在外科。
治遍身瘙癢,癬疥瘡瘍。
(錢氏),苦參丸,方在痘疹。治痘後潰爛,瘡毒疥癩。
硃砂涼膈丸,治上焦虛熱,肺脘咽膈有氣如煙搶上。
黃連,山梔(各一兩),人參,茯苓(各半兩),硃砂(三錢,另研),冰片(五分,另研)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桐子大,硃砂為衣。熟水送下五、七丸,日進三服。食後。
(東垣),硃砂安神丸,一名黃連安神丸。治心神煩亂,發熱怔忡不寐,或寐中驚悸頭運等證。
生地,硃砂(另飛為衣),當歸(各一錢),甘草(五分),黃連(一錢半)
湯浸蒸餅為丸,黍米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津液咽之,或食後用溫水、涼水送下亦可。
白話文:
寒陣
將藥材稍微搗碎。每次服用半兩(約15克),用水兩杯(約400毫升)煎煮至一杯(約200毫升),稍溫熱時空腹服用。
蒼朮湯,治療濕熱引起的腰腿疼痛。
藥材包括:蒼朮(9克),柴胡(6克),黃柏、防風(各3克)。
以上藥材用水煎煮,空腹服用。
(朱丹溪)的二妙散,治療濕熱侵入經絡,引起的筋骨疼痛。如果有氣滯,加理氣的藥;如果血虛,加補血的藥;如果疼痛劇烈,加薑汁,溫熱服用。
藥材包括:炒黃柏、去皮炒過的蒼朮,兩者等量。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搗碎的生薑煮沸的湯水調服。這兩種藥材都具有剛猛的氣,如果體內氣盛,可以加少量酒佐服。這就是《集要》中的二神湯,每種藥材各10.5克,用水煎煮,空腹服用。
另一個方子以二妙散為主要藥,再加甘草、羌活(各6克),陳皮、芍藥(各3克),酒炒過的威靈仙(1.5克),磨成粉末服用,效果很好。
加味二妙丸,治療雙腳因濕痹引起的疼痛,像火燒一樣,從腳背開始發熱,逐漸蔓延到腰胯,或者出現麻木、痿軟等症狀,都是濕熱引起的,這個方子主治此病。
藥材包括:當歸尾、川牛膝、川萆薢、防己、酥炙過的龜板(各30克),米泔水浸泡後炒過的蒼朮(120克),酒浸後曬乾的黃柏(60克)。
用酒煮麵糊做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100粒,用生薑鹽湯空腹送服。
(朱丹溪)的蒼朮黃柏丸,治療濕熱、食積、痰飲、流注(身體某處疼痛)、腳氣。
藥材包括:鹽水炒過的蒼朮、鹽水炒過的黃柏、防己、南星、川芎、白芷、犀角、檳榔(等份)。
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酒糊做成藥丸服用。血虛的人,加牛膝、龜板;肥胖的人,加化痰的藥。
《正傳》中的虎脛骨丸,治療雙腳痿弱、軟痛,或者像火烤一樣,從腳踝向上蔓延到腿膝等症狀,是因熱引起的,效果很好。
藥材包括:牛膝、當歸尾(各60克),酥炙過的龜板、酥炙過的虎脛骨、防己(各30克),米泔水浸泡過的蒼朮、酒浸曬乾的黃柏(各120克)。
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麵糊做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100多粒,用生薑鹽湯空腹送服。另一個方子加炮附子15克。
(劉河間)的苦參丸,治療血虛風熱引起的痹症。
藥材包括:苦參(取粉60克),炙過的丹參、沙參、人參、去叉的防風、五加皮、炒過去刺的蒺藜、酒浸取肉的烏蛇、蔓荊子、酥炙過的龜板、酥炙過的虎骨、玄參(各30克)。
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不蛀皂角1斤(600克)搗碎,用水三升熬成膏狀,加入煉製的蜂蜜120克,混合做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
每次服用15到20丸,飯後過一段時間,晚上睡前共服三次,用荊芥薄荷酒送服。
(陳氏)的苦參丸,方子在外科中記載,治療全身瘙癢、癬疥瘡瘍。
(錢氏)的苦參丸,方子在痘疹中記載,治療痘疹後潰爛、瘡毒疥癩。
朱砂涼膈丸,治療上焦虛熱,肺脘咽膈有氣向上衝,像煙霧一樣。
藥材包括:黃連、山梔(各30克),人參、茯苓(各15克),另研的硃砂(9克),另研的冰片(1.5克)。
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煉蜜做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用硃砂裹在藥丸外。用溫開水送服五到七丸,每日三次,飯後服用。
(李東垣)的朱砂安神丸,又名黃連安神丸。治療心神煩亂,發熱心悸失眠,或睡眠中驚悸頭暈等症狀。
藥材包括:生地、另飛為衣的硃砂、當歸(各3克),甘草(1.5克),黃連(4.5克)。
用湯水浸泡過的蒸餅做成藥丸,大小如黍米。每次服用15到20丸,用唾液吞咽,或者飯後用溫水或涼水送服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