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八須集 (5)
卷之八須集 (5)
1. 結胸(三十八)
仲景曰:病有結胸,其狀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脈浮,關脈沉,名曰結胸也。曰: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病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所以成結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曰:結胸,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即死。曰:結胸證悉具,煩躁者亦死。
《論》曰:太陽病,脈浮而動數,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胃中空虛,陽氣內陷,心下因硬,而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曰: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按此二條,皆言太陽表證未解,因誤下之而成結胸也。
《論》曰: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此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其柴胡證仍在者,當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按此一條以少陽表證未解,因誤下之而為結胸也。
《論》曰:太陽少陽並病,而反下之,成結胸,心下硬,下痢不止,水漿不入,其人煩心。按此一條,以太陽少陽並病,二經表邪未解,亦因誤下而成結胸也。
《論》曰:陽明病,心下硬滿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按此一條,謂陽明邪氣入腑者,必腹滿便結,今惟心下硬,以邪氣尚淺,未全入腑,故不可攻。此雖非結胸,而實亦結胸之類,蓋不由誤下,而因陽明之邪漸深也。
《論》曰: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湯主之。按此一條,不云下早,而云熱實,其於六七日,脈沉緊而心下硬痛者,此傷寒傳裡之實邪,有不因誤下而成結胸者,乃傷寒之本病也。
愚按:結胸一證,觀《傷寒論》所載,如前數條,凡太陽表邪未解而誤下者,成結胸,少陽證亦然,太陽少陽並病者亦然,此不當下而誤下之,以致臟氣空虛,外邪乘虛內陷,結於胸膈之間,是皆因下而結者也。又曰: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此不因下而邪實漸深,結聚於胸者也。然則結胸一證,有因誤下而成者,有不因下而由於本病者。
觀近代傷寒諸書,云未經下者,非結胸也,豈不謬哉。
一、結胸證,觀仲景所言,惟太陽、少陽二經誤下者有之,而陽明一經獨無言及者,何也?蓋凡病入陽明,胃腑已實,故可下之而無害也。然又曰:陽明病,心下硬滿者,不可攻之,攻之痢不止者死。此豈非陽明在經表證,邪未入腑者,亦為不可下乎?不惟三陽為然,即三陰之證,其有發熱惡寒,表邪未解者,切不可下,最當慎也。
一、結胸證治之辨,凡心腹脹滿硬痛,而手不可近者,方是結胸,若但滿不痛者,此為痞滿,非結胸也。凡痞滿之證,乃表邪傳至胸中,未入於腑,此其將入未入,猶兼乎表。是即半表半裡之證,只宜小柴胡之屬,加入枳殼之類治之,或以本方對小陷胸湯亦妙。今余新方制有柴陳煎,及一柴胡飲之類,皆可擇而用之也。
白話文:
張仲景說:什麼是結胸?它的樣子是怎樣的?回答說:按壓時會疼痛,寸脈浮,關脈沉,這就叫做結胸。又說:病從陽證開始,反而用攻下的藥,熱邪因此進入體內形成結胸。病從陰證開始,反而用攻下的藥,因此形成痞。之所以形成結胸,是因為攻下得太早的緣故。又說:結胸,脈象浮大的,不能用攻下的藥,用了就會死。又說:結胸的症狀都出現,而且煩躁的也會死。
《傷寒論》說:太陽病,脈象浮而且跳動快速,頭痛發熱,稍微盜汗,反而怕冷,這是表證還沒解除,醫生反而用攻下的藥,導致胃裡空虛,陽氣內陷,心下因此變硬,形成結胸,用大陷胸湯來治療。又說:太陽病,重複發汗後又用攻下的藥,五六天不大便,舌頭乾燥口渴,每天下午稍微有潮熱,從心下到小腹都硬滿且疼痛不能觸碰的,用大陷胸湯來治療。這兩條都說的是太陽表證還沒解除,因為誤用攻下的藥而形成結胸。
《傷寒論》說:傷寒五六天,嘔吐而且發熱,這是柴胡湯證都出現了,但是用了其他攻下的藥,柴胡證還在的,應該再用柴胡湯,一定會感到發冷發抖,之後發熱出汗病就好了。如果心下滿且硬痛,這就是結胸,用大陷胸湯來治療。如果只是滿而不痛,這就是痞,不適合用柴胡湯,應該用半夏瀉心湯。這條說的是少陽表證還沒解除,因為誤用攻下的藥而形成結胸。
《傷寒論》說:太陽和少陽兩種病同時出現,反而用攻下的藥,形成結胸,心下硬,腹瀉不止,水和米湯都喝不下去,病人感到煩躁。這條說的是太陽和少陽兩種表證都沒解除,也是因為誤用攻下的藥而形成結胸。
《傷寒論》說:陽明病,心下硬滿的,不能用攻下的藥,用了腹瀉不止的會死,腹瀉停止的就會好。這條說的是陽明邪氣進入腑的,一定會腹脹大便阻塞,現在只是心下硬,說明邪氣還很淺,還沒完全進入腑,所以不能用攻下的藥。這雖然不是結胸,但實際上也屬於結胸的類型,是因為陽明的邪氣逐漸加深,而不是誤用攻下藥導致的。
《傷寒論》說:傷寒六七天,結胸而且有熱實證,脈象沉而且緊,心下痛,按壓時像石頭一樣硬的,用大陷胸湯來治療。這條沒有說是攻下太早導致的,而是說有熱實證,到了六七天,脈象沉緊而且心下硬痛,這是傷寒病傳入體內後形成的實邪,有的是因為傷寒本身的病程,而不是誤用攻下藥才形成的結胸。
我認為:結胸這個病,從《傷寒論》的記載來看,像前面說的幾條,凡是太陽表邪沒解除而誤用攻下藥的,會形成結胸,少陽證也是這樣,太陽少陽並病也是這樣。這些都是不應該用攻下藥反而誤用了,導致臟腑氣虛,外邪乘虛進入體內,結聚在胸膈之間,都是因為用攻下藥而形成的結胸。又說:傷寒六七天,結胸而且有熱實證,脈象沉而緊,心下痛,按壓時像石頭一樣硬的,這不是因為誤用攻下藥,而是邪氣實在逐漸加深,結聚在胸部的。因此,結胸這個病,有的是因為誤用攻下藥而形成的,有的不是因為用攻下藥,而是因為病本身發展而形成的。
看近代傷寒的書,說沒用過攻下藥的就不是結胸,難道不是謬論嗎?
第一點、結胸這個病,從張仲景所說的來看,只有太陽、少陽兩經誤用攻下藥會形成,而陽明一經卻沒有提到,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凡是病進入陽明,胃腑已經實了,所以可以用攻下藥而無害。然而又說:陽明病,心下硬滿的,不能用攻下藥,用了腹瀉不止的會死。難道這不是說陽明病在經表證,邪氣還沒入腑的,也是不可以攻下的嗎?不只是三陽經這樣,即使是三陰經的病,如果有發熱怕冷,表邪沒解除的,也絕對不可以攻下,最應該小心。
第二點、結胸這個病的治療辨別,凡是心腹脹滿硬痛,而且手不能靠近的,才是結胸,如果只是滿而不痛,這是痞滿,不是結胸。凡是痞滿的病,是表邪傳到胸中,還沒入腑,這是將入未入的階段,還兼有表證。這就是半表半裡的證,只適合用小柴胡湯之類的藥,加入枳殼之類的藥來治療,或者用本方對小陷胸湯也很好。現在我新開的方子裡有柴陳煎和一柴胡飲之類的,都可以選擇使用。
至於結胸的治療,張仲景都用大陷胸湯來治療。但我的看法是,只有傷寒本身的病,不是因為誤用攻下藥,而是實邪傳入體內,心下硬滿,疼痛連到小腹而且不能靠近,或者口渴說胡話,大便硬,脈象沉實有力的,這些才是大陷胸湯真正適合的症狀。至於太陽少陽表邪沒解除,因為攻下太早而導致的結胸,這些表邪還在,如果再用大陷胸湯,就是既因為誤用攻下藥而又再用攻下藥,這是我不敢用的。
不如用治療痞滿的方法,酌情考慮輕重,用雙解的方法,緩慢地治療。或者外用藥物敷貼的方法,來解除胸中的實邪,這是我屢次使用而且有效,而且最穩妥最快的方法。敷貼的方法見我新方因類第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