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十六理集·雜證謨 (6)
卷之十六理集·雜證謨 (6)
1. 辨脈
東垣曰:古人以脈上辨內外傷於人迎氣口,人迎脈大於氣口為外傷,氣口脈大於人迎為內傷,此辨固是,但其說有所未盡耳。外感風寒皆有餘之證,是從前客邪來也,其病必見於左手,左手主表,乃行陽二十五度。內傷飲食及飲食不節,勞役所傷,皆不足之病也,必見於右手,右手主裡,乃行陰二十五度。故外感寒邪,則獨左手人迎脈浮緊,按之洪大。
緊者,後甚於弦,是足太陽寒水之脈;按之洪大而有力,中見手少陰心火之脈;丁與壬合,內顯洪大,乃傷寒脈也。若外感風邪,則人迎脈緩,而大於氣口一倍,或兩倍、三倍。內傷飲食,則右寸氣口脈大於人迎一倍;傷之重者,過在少陰則兩倍,太陰則三倍,此內傷飲食之脈。
愚謂東垣發明內傷一證,其功誠為不小,凡其所論,有的確不易者,茲俱詳述於後,或稍有疑似者,姑已置之。至若辨脈一條,則有不容不辨者,乃以左為人迎主表,右為氣口主裡;外感則左手人迎浮緊,內傷則右手氣口脈大,此其長中之短也。夫人迎本陽明胃脈,在結喉兩旁,氣口本太陰肺脈,兩手所同稱也。
迨晉之王叔和不知何所取義,突謂左為人迎,右為氣口,左以候表,右以候里,而東垣宗之,故亦以為言,則大謬矣。且內傷外感之分,乃一表一里,不容紊也。如肝腎在左,豈無里乎?腸胃在右,豈非表乎?即如仲景之論傷寒,亦但以浮大為表,沉細為里。歷溯仲景之前,以至倉、扁、軒、岐,初未聞有以左右言表裡者。
迨自叔和之後,則悉宗其謬,而傳始訛矣。
即無論六經之表裡,而但以親歷所見者言之,如脈見緊數,此寒邪外感也,然未有左數而右不數者。又如所云左大者為風邪,右大者為飲食,則尤其不然。夫人生稟賦之常,凡右脈大者,十居八九,左脈大者,十居一二。
若果陽邪在表,則大者更大,豈以右脈本大,而可認為食乎?若飲食在臟,則強者愈強,豈以左脈本強,而可認為寒乎?不知此之大而緊,則彼之小者亦必緊,彼之小而緩,則此之大者亦必緩,若因其偏強而即起偏見,則忘其本體者多矣。故以大小言,則脈體有不同,可以左右分也;若以遲疾言,則息數本相應,不可以左右分也。矧左表右里之說,既非經旨,亦非病徵,烏足信哉!
或曰:然則內傷外感何以辨之?曰:六脈俱有表裡,左右各有陰陽。外感者,兩手俱緊數,但當以有力無力分陰證陽證。內傷者,左右俱緩大,又必以有神無神辨虛邪實邪。然必察左右之常體,以參久暫之病因,斯可得脈證之真。不然,則表裡誤認,攻補倒施。自叔和至今,凡陰受其殃者,不知幾多人矣,此不得不為辨正,以為東垣之一助也。
此別有辨,在《類經·藏象類》第十一篇,所當互證。
白話文:
東垣說:古人辨別內傷和外傷,是看人迎脈和氣口脈。人迎脈比氣口脈大,就是外傷;氣口脈比人迎脈大,就是內傷。這種辨別方法雖然有道理,但說得不夠全面。外感風寒屬於實證,是外來的邪氣,病症一定會出現在左手,因為左手主表,運行陽氣的二十五度。內傷飲食、飲食不節制、勞累過度造成的傷害,都屬於虛證,病症一定會出現在右手,因為右手主裡,運行陰氣的二十五度。所以外感寒邪,單獨左手的人迎脈會呈現浮緊的狀態,按下去感覺洪大有力。
所謂「緊」,是比弦脈還要更緊的狀態,是足太陽寒水之脈;按下去感覺洪大且有力,同時出現手少陰心火之脈;丁火與壬水相合,內部顯現洪大的脈象,這就是傷寒脈。如果是外感風邪,人迎脈會呈現緩慢,而且比氣口脈大一倍,或者兩倍、三倍。內傷飲食,右手的寸部氣口脈會比人迎脈大一倍;如果傷得嚴重,氣口脈過盛於少陰,就會大兩倍,過盛於太陰,就會大三倍,這就是內傷飲食的脈象。
我認為東垣發明了內傷的辨證,功勞確實不小,他所論述的,有很多確實是不可動搖的。我會把這些詳細地說明在後面,對於稍有可疑的地方,暫且擱置不論。至於辨脈這一條,則不能不仔細辨別,因為他把左手當作人迎主表,右手當作氣口主裡;外感就看左手人迎脈是否浮緊,內傷就看右手氣口脈是否較大。這是他的優點中的缺點。要知道,人迎脈本來就是陽明胃經的脈,在喉結兩旁;氣口脈本來就是太陰肺經的脈,兩隻手都有。
到了晉朝的王叔和,不知從哪裡取得這樣的定義,突然說左手是人迎,右手是氣口,左手用來診斷表證,右手用來診斷里證,而東垣也跟著這麼說,這就大錯特錯了。況且,內傷和外傷的分別,一個是表,一個是里,不能混淆。肝腎在左邊,難道沒有里嗎?腸胃在右邊,難道不是表嗎?就連張仲景論述傷寒,也只是用浮大來辨別表證,沉細來辨別里證。從張仲景之前,一直到倉公、扁鵲、雷公、岐伯,從來沒有聽說過用左右來區分表里。
自從王叔和之後,大家就跟著他的錯誤說法,一直傳到現在,導致說法產生偏差。就算不談六經的表里,單就我親身經歷所見到的來說,如果脈象呈現緊數,這是寒邪外感,但沒有出現過左手數脈而右手不數脈的情況。又例如說左脈大是風邪,右脈大是飲食,那就更加不對了。一般人正常的體質,右脈大的人,十個裡面有八九個,左脈大的人,十個裡面只有一兩個。
如果真的是陽邪在表,那麼脈象大的會變得更大,難道可以因為右脈本來就大,就認為是飲食造成的嗎?如果飲食停留在內臟,那麼脈象強的會變得更強,難道可以因為左脈本來就強,就認為是寒邪造成的嗎?不知道這種脈象的大而緊,同時表示另一邊小的脈象也一定會緊;另一邊的脈象小而緩,那麼這一邊大的脈象也一定會緩。如果因為它其中一邊較強就產生偏見,那麼就容易忽略整體脈象了。所以用大小來分辨,是脈的體質不同,可以用左右來分辨;如果用脈的快慢來分辨,那麼脈的跳動次數本來就應該一致,就不能用左右來分辨了。更何況,左表右里的說法,既不符合經書的道理,也不符合疾病的表徵,怎麼能相信呢!
或許有人會問:那麼要怎麼區分內傷和外感呢?我說:六條脈都有表裡之分,左右兩手各自有陰陽。外感的人,兩手的脈象都是緊數的,但要用有力或無力來區分陰證和陽證。內傷的人,左右兩手的脈象都是緩大的,還要用有神或無神來分辨虛邪和實邪。一定要觀察左右兩手的正常脈象,並參考發病時間的長短,才能了解脈象和證候的真相。不然,就會把表里搞錯,該攻的反而補,該補的反而攻。從王叔和到現在,因為誤診而受害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了,因此必須加以辨正,作為對東垣的一個幫助。
這裡另有辨證說明,在《類經·藏象類》第十一篇,應該互相參照驗證。
2. 述古(共三條)
李東垣曰:古之至人,窮陰陽之造化,究乎生死之際,所著《內經》,悉言人以胃氣為本。蓋人受水穀之氣以生,所謂元氣、穀氣、營氣、衛氣、清氣、春升生髮之氣,此六者以穀氣上行,皆胃氣之別稱也。使穀氣不得升浮,生長之令不行,則無陽以護其營衛,不任風寒,乃生寒熱,皆脾胃之氣不足所致也。然而與外感風寒之證頗同而理異。
內傷脾胃,乃傷其氣;外傷風寒,乃傷其形。傷外為有餘,有餘者瀉之;傷內為不足,不足者補之。汗之、下之、吐之、克之,皆瀉也;溫之、和之、調之、養之,皆補也。內傷不足之病,苟誤認作外感有餘之病而反瀉之,則虛其虛也。《難經》曰: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如此死者,醫殺之耳。
然則奈何?曰:惟當以甘溫之劑,補其中,升其陽,甘寒以瀉其火則愈。《內經》曰:勞者溫之,損者溫之。蓋溫能除大熱,大忌苦寒之劑瀉胃土耳。今立補中益氣湯。
又曰:夫喜怒不節,起居不時,有所勞傷,皆損其氣,氣衰則火旺,火旺則乘其脾土。脾主四肢,故困熱無氣以動,懶於言語,動作喘乏,表熱自汗,心煩不安。當病之時,宜安心靜坐以養其氣,以甘寒瀉其熱火,以酸味收其散氣,以甘溫補其中氣。經言勞者溫之,損者溫之是也。
《金匱要略》曰:平人脈大為勞,虛極亦為勞。夫勞之為病,其脈浮大,手足煩熱,春夏劇,秋冬火差,以黃耆建中湯治之,此亦溫之之意也。
又曰:脾胃受勞役之疾,飲食又復失節,耽病日久,事息心安,飽食太甚,病乃大作。故內傷飲食,則亦惡風寒,是營衛失守,皮膚間無陽以滋養,不能任風寒也。皮毛之絕,則心肺之本亦絕矣。蓋胃氣不升,元氣不至,無以滋養心肺,乃不足之證也。計受病不一,飲食失節,勞役所傷,因而飽食,內傷者極多,外傷者間而有之。
舉世醫者,往往將元氣不足之證,便作外傷風寒表實之證,而反治心肺,是重絕其表也,安得不死乎?若曰不然,請以眾人之耳聞目見者證之。曏者壬辰改元,京師戒嚴,迨三月下旬,受敵者凡半月,解圍之後,都人之不受病者,萬無一二,既病而死者,繼踵而不絕,都門十有二所,每日各門所送,多者二千,少者不下一千,似此者幾三月。此百萬人豈俱感風寒外傷者耶?大都人在圍城中,飲食失節,勞役所傷,不待言而知。
由其朝飢暮飽,起居不時,寒溫失所,動經三兩月,胃氣虧之久矣,一旦飽食太過,感而傷人,而又調治失宜,其死也無疑矣。非惟大梁為然,遠在真佑、興定間,如東平,如太原,如鳳翔,解圍之後,病傷而死,無不皆然。余在大梁,凡所親見,有發表者,有以巴豆推之者,有以承氣湯下之者,俄而變結胸發黃,又以陷胸湯丸及茵陳湯下之,無不死者。蓋初非傷寒,以調治差誤,變而似真傷寒之證,皆藥之罪也。
往者不可追,來者猶可及,輒以生平已試之效,著《內外傷辨論》一篇,推明前哲之餘論,歷舉近事之變故,庶幾同志者,審其或中,觸類而長之,免後人之橫夭耳。
東垣辨氣少氣盛曰:外傷風寒者,其氣壅盛而有餘;內傷飲食勞役者,其口鼻中氣皆短促不足以息。何以分之?蓋外傷風寒者,心肺元氣初無減損,又添邪氣助之,使鼻氣壅塞不利,面赤,其鼻中氣不能出,並從口出,但發一言,必前輕後重,其聲壯厲而有力者,乃有餘之驗也。
傷風則決然鼻流清涕,其聲嗄,其言響如從甕中出,亦前輕而後重,高揭而有力,皆氣盛有餘之驗也。內傷飲食勞役者,心肺之氣先損,為熱所傷,熱既傷氣,四肢無力以動,故口鼻中皆短氣少氣,上喘懶語,人有所問,十不欲對其一,縱勉強答之,其氣亦怯,其聲亦低,是其氣短少不足之驗也。明白如此,雖婦人女子亦能辨之,豈有醫者反不能辨之乎?
東垣辨頭痛曰:內證頭痛,有時而作,有時而止,外證頭痛,常常有之,直須傳入裡實方罷,此內外證之不同也。
白話文:
述古(共三條)
李東垣說:古代的聖人,他們深入研究陰陽變化的奧秘,探究生死的道理,寫成的《內經》都說人以胃氣為根本。因為人是依靠攝取水穀精微之氣才能生存,所謂的元氣、穀氣、營氣、衛氣、清氣,以及春天向上生發的氣,這六種氣的來源都是因為穀氣向上運行,都是胃氣的不同稱呼。如果穀氣不能向上升發,生長的功能就無法正常運作,那麼就沒有陽氣來保護營衛之氣,身體無法抵抗風寒,就會產生寒熱等疾病,這些都是脾胃之氣不足所導致的。然而,這種情況與外感風寒的症狀很相似,但病理機制卻不同。
內傷脾胃是損傷了氣,外感風寒是損傷了形體。外感是屬於有餘的狀態,有餘的就應該用瀉法治療;內傷是屬於不足的狀態,不足的就應該用補法治療。發汗、攻下、催吐、剋伐等方法,都是屬於瀉法;溫養、和解、調理、滋養等方法,都是屬於補法。內傷不足的疾病,如果誤認為是外感有餘的疾病而用瀉法治療,那就是使虛弱更加虛弱。《難經》說:「實證用補法,虛證用瀉法,就會損害不足的,增益有餘的」,這樣治療,病人就會因此而死亡,是醫生害死了他。
那麼該怎麼辦呢?我認為:只能用甘溫的藥物,來補養中焦,升發陽氣,再用甘寒的藥物來瀉掉體內的火氣,這樣病才能好。《內經》說:「勞累的人要用溫法治療,虛損的人要用溫法治療。」溫法可以去除體內的大熱,最忌諱用苦寒的藥物來瀉胃氣。現在我創立了補中益氣湯。
又說:如果喜怒無常、生活作息不規律、過度勞累,這些都會損傷氣,氣虛就會導致火旺,火旺就會侵犯脾土。脾主管四肢,所以會感到困倦發熱、沒有力氣活動、懶得說話、稍微動一下就氣喘、體表發熱自汗、心煩不安。當生病的時候,應該安心靜坐來調養氣,用甘寒的藥物來瀉掉體內的火熱,用酸味的藥物來收斂耗散的氣,用甘溫的藥物來補養中氣。《內經》說:「勞累的人要用溫法治療,虛損的人要用溫法治療」就是這個道理。
《金匱要略》說:「平常人的脈搏變大是過於勞累的表現,虛弱到極點也是勞累的表現。」勞累引起的疾病,脈象會浮大,手腳會煩熱,春夏兩季病情會加重,秋冬兩季火熱會減輕,可以用黃耆建中湯來治療,這也是用溫法治療的意思。
又說:如果脾胃因為勞累而生病,飲食又沒有節制,耽誤病情很久,等到事情結束心情放鬆後,又暴飲暴食,病情就會突然加重。所以內傷飲食,也會害怕風寒,這是因為營衛之氣失去了保護,皮膚表面沒有陽氣來滋養,無法抵抗風寒。如果皮膚毛髮的功能都衰竭了,那麼心肺的根本也就會衰竭。因為胃氣不能上升,元氣無法到達,就不能滋養心肺,這就是不足的症狀。估計得病的途徑不止一種,有的是因為飲食沒有節制,有的是因為勞累損傷,有的是因為這樣的情況下又暴飲暴食,因此內傷的人很多,外傷的人很少。
世上的醫生,常常把元氣不足的症狀,當作外感風寒表實的症狀來治療,反而去治療心肺,這是在加重表虛,怎麼會不死呢?如果有人不相信,就請以大家親眼所見的事實來證明。過去壬辰年改年號的時候,京城戒嚴,大約半個月被敵人圍困,解圍之後,京城百姓沒有生病的,萬中無一二,生病而死的,接踵而來,各城門每天送出的屍體,多的有兩千具,少的也不下一千具,這樣持續了將近三個月。難道這數百萬人都是因為外感風寒而生病的嗎?大多數人是因為在圍城中,飲食沒有節制,過度勞累所致,這是不需要說就可以知道的。
因為他們早飢晚飽,生活作息不規律,寒溫失調,經過兩三個月,胃氣已經虧虛很久了,一旦暴飲暴食,就會損傷身體,再加上調理不當,死亡是必然的。不僅僅是大梁是這樣,遠在真佑、興定年間,像東平、太原、鳳翔等地,解圍之後,因為生病而死的,無一例外。我在大梁,親眼所見,有人用發汗的方法,有人用巴豆來瀉,有人用承氣湯來攻下,不久就出現胸悶結塊、發黃的症狀,又用陷胸湯丸及茵陳湯來瀉,沒有不死人的。其實這些都不是傷寒,而是因為治療錯誤,病情轉變的像真的傷寒,這都是藥物的罪過。
過去的事情已經無法挽回,但未來的還是可以把握的,所以我把我平生驗證有效的經驗,寫成《內外傷辨論》這篇文章,闡明前人的論述,列舉近來發生的事例,希望同道之人,能夠仔細考察,或許可以有所領悟,觸類旁通,以免後人遭受意外的死亡。
東垣辨別氣少和氣盛說:外感風寒的人,氣是壅塞而有餘的;內傷飲食勞役的人,呼吸會短促不足。要如何區分呢?因為外感風寒的人,心肺元氣本來沒有減損,又加上邪氣的侵擾,使得鼻氣壅塞不順暢,臉色發紅,鼻中的氣無法順利出來,只能從口中呼出,說話時,必定是前輕後重,聲音洪亮而有力,這是氣有餘的表現。
如果是感冒,一定會流清鼻涕,聲音嘶啞,說話像從甕中發出來的聲音,也是前輕後重,高亢而有力,這些都是氣盛有餘的表現。內傷飲食勞役的人,心肺之氣已經先受到損傷,被熱所傷,熱傷了氣,四肢沒有力氣活動,所以呼吸會短促無力,上氣不接下氣、懶得說話,別人問話,十次都不想回答一次,就算勉強回答,聲音也會很微弱,這就是氣短不足的表現。道理就是這麼明白,即使是婦女也能分辨,難道醫生反而不能分辨嗎?
東垣辨別頭痛說:內傷引起的頭痛,有時會發作,有時會停止;外傷引起的頭痛,常常會持續存在,必須等到邪氣傳入裡才停止,這就是內外傷頭痛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