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陣 (4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陣 (40)

1. 和陣

厚朴(薑汁炒),陳皮(各二兩),甘草(四兩,炒),藁本,桔梗(各三兩),蒼朮(半斤米泔浸一宿,二兩)

上為粗末。每服五、七錢,水鍾半,姜三片,棗一枚,煎七分,熱服。日三服,夜一服。此藥不拘傷風傷寒,初作未分證候,任服之,大能助胃祛邪,和解百病。

檳榔煎,治山嵐瘴氣,寒熱嘔吐腹滿,不思飲食。

檳榔,蒼朮,厚朴(薑製),陳皮,草果(各一錢),甘草(一寸),煨生薑(一塊)

水一鍾半,棗三枚,煎八分,食遠熱服。

屠酥酒,闢山嵐瘴氣,瘟疫等氣。

麻黃,川椒(去合口者),細辛,防風,蒼朮(制),乾薑,肉桂(去粗皮),桔梗(等分)

上為粗末,絹囊貯浸酒中,密封瓶口,三日後可服。每日空心服一、二杯。冒露遠行,闢諸邪氣,但不宜多飲使醉。

降椒酒,闢一切瘴氣,尋常宜飲之。

降真香(二兩,細銼),川椒(一兩,去合口者)

上用絹囊貯浸無灰酒中,約二斗許,每日飲數杯,百邪皆不能犯,兼治風濕腳氣,疝氣冷氣,及背面惡寒、風疾有效。

《局方》,省風湯,治中風挾熱挾痰,口噤,口眼歪斜,攣急疼痛,風盛痰實。

防風,南星(生用,各二錢),半夏(浸洗,生用),黃芩,甘草(各一錢)

水二鍾,生薑五片,煎八分,不拘時服。此藥同導痰湯合服尤妙。

《局方》,八風散,治風氣上攻,頭目昏眩,肢體拘急煩疼,或皮膚風瘡癢痛,及寒壅不調,鼻塞聲重。

藿香(去土,半斤),前胡(去蘆),白芷(各一斤),黃耆(炙),甘草(炙),人參(各二斤),羌活防風(各三斤)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鍾,入薄荷少許,煎七分,食後溫服。或用臘茶清調服一錢亦可。小兒虛風,用臘茶清調下半錢,更量兒大小加減服。

防風當歸湯,治發汗過多,發熱,頭搖口噤,脊背反張,太陽兼陽明證也,宜去風養血。

防風,當歸,川芎,熟地黃(等分)

每服一兩,水二鍾,煎一鍾,溫服。

順風勻氣散,治中風中氣,半身不遂,口眼喎斜,先宜服此。

白朮,人參,天麻(各五分),沉香,白芷,青皮,甘草(各四分),紫蘇,木瓜(各三分),烏藥(一錢半)

水一鍾半,姜三片,煎七分,食遠服。

《易簡》,星香湯,治中風痰盛,服熱藥不得者。凡痰厥氣厥,身熱面赤者,宜服之。

南星(八錢),木香(一錢)

上作二帖。水二鍾,生薑十片,煎七分,不拘時服。

《濟生》,八味順氣散,治氣厥、身冷似中風。凡患中風者,先服此藥順氣,次進治風藥。

人參,白朮,茯苓,青皮,陳皮,白芷,臺烏(各一兩),甘草(半兩)

上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溫服。

《機要》,大秦艽湯,治中風外無六經之形證,內無便溺之阻隔,血弱不能養筋,故手足不能運動,舌強不能言語,宜養血而筋自愈。

白話文:

和陣

厚朴(用薑汁炒過)、陳皮(各75克),甘草(150克,炒過),藁本、桔梗(各112.5克),蒼朮(半斤用米泔水浸泡一晚,取75克)

以上藥材磨成粗末。每次服用約19到26克,用水約150毫升,加薑三片、紅棗一顆,煎煮至剩下一半左右,趁熱服用。一天服用三次,晚上一次。這個藥方不論是傷風或是傷寒,在剛發病還沒確定症狀時,都可以服用,能幫助腸胃消化、驅除邪氣,調和各種疾病。

檳榔煎,治療山嵐瘴氣引起的寒熱、嘔吐、腹脹、食慾不振。

檳榔、蒼朮、厚朴(用薑製過)、陳皮、草果(各3.75克),甘草(約3厘米長),煨過的生薑(一塊)

用水約225毫升,加紅棗三顆,煎煮至剩下一半多一點,在飯後稍微遠離用餐時間時趁熱服用。

屠酥酒,用於避開山嵐瘴氣、瘟疫等。

麻黃、川椒(去除開口的)、細辛、防風、蒼朮(炮製過)、乾薑、肉桂(去除粗皮)、桔梗(等量)

以上藥材磨成粗末,用絹布袋裝好,浸泡在酒中,密封瓶口,三天後可以服用。每天空腹服用一到兩小杯。冒雨或遠行時,可以避開各種邪氣,但不宜過量飲用導致醉酒。

降椒酒,用於避開一切瘴氣,平常可以飲用。

降真香(75克,切碎)、川椒(37.5克,去除開口的)

以上用絹布袋裝好,浸泡在無灰酒中,大約用40公升酒,每天喝幾小杯,各種邪氣都不能侵犯,還可以治療風濕腳氣、疝氣引起的寒冷、背部發冷、風疾等症狀。

《局方》,省風湯,治療中風夾雜熱邪或痰,出現口噤、口眼歪斜、肌肉攣縮疼痛、風邪盛、痰液多等症狀。

防風、南星(生的,各7.5克),半夏(浸泡洗過,生的),黃芩、甘草(各3.75克)

用水約300毫升,加生薑五片,煎煮至剩下一半多一點,不拘時間服用。這個藥方和導痰湯合用效果更好。

《局方》,八風散,治療風氣上衝,導致頭暈目眩、肢體拘攣疼痛,或是皮膚出現風瘡搔癢疼痛,以及寒氣壅塞不暢、鼻塞聲音沉重。

藿香(去除泥土,250克),前胡(去除蘆頭),白芷(各500克),黃耆(烤過),甘草(烤過),人參(各750克),羌活、防風(各1125克)

以上藥材磨成細末。每次服用約7.5克,用水約150毫升,加入少量薄荷,煎煮至剩下一半多一點,飯後溫服。也可以用臘茶清調服3.75克。小兒虛弱風邪,用臘茶清調服約1.8克,再根據兒童大小酌量增減。

防風當歸湯,治療發汗過多,引起發熱、頭搖、口噤、脊背反張,屬於太陽和陽明經都有問題,應該去風養血。

防風、當歸、川芎、熟地黃(等量)

每次服用約37.5克,用水約300毫升,煎煮至剩下一半,溫服。

順風勻氣散,治療中風、中氣,導致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應該先服用這個藥方。

白朮、人參、天麻(各1.8克),沉香、白芷、青皮、甘草(各1.5克),紫蘇、木瓜(各1.1克),烏藥(5.6克)

用水約225毫升,加薑三片,煎煮至剩下一半多一點,在飯後稍微遠離用餐時間時服用。

《易簡》,星香湯,治療中風痰多,服用熱藥無效的情況。凡是痰厥或氣厥,身體發熱、面色赤紅的,都適合服用。

南星(30克),木香(3.75克)

以上分成兩份。用水約300毫升,加生薑十片,煎煮至剩下一半多一點,不拘時間服用。

《濟生》,八味順氣散,治療氣厥、身體冰冷類似中風的症狀。凡是患有中風的人,應該先服用這個藥方調理氣機,再服用治療中風的藥物。

人參、白朮、茯苓、青皮、陳皮、白芷、臺烏(各37.5克),甘草(18.75克)

以上藥材切成粗塊。每次服用約11克,用水約150毫升,煎煮至剩下一半多一點,溫服。

《機要》,大秦艽湯,治療中風,體外沒有六經的病症,體內沒有大小便不暢,而是因為血虛不能滋養筋脈,所以手腳不能活動,舌頭僵硬不能說話,應該養血,筋脈自然會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