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陣 (22)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陣 (22)
1. 和陣
上每服三錢,姜四片,棗二枚,水煎服。
七氣湯,治七情之氣鬱結於中,心腹絞痛不可忍,及不能飲食。
半夏(制,五兩),人參,肉桂,甘草(炙,各一兩)
上每服三、五錢,水一鍾半,姜三片,煎八分服。
(《三因》),七氣湯,治如前。按此方即《局方》四七湯也。(在後)
半夏(五兩,制),茯苓(四兩),厚朴(三兩),紫蘇(二兩)
上每服三、五錢,姜七片,棗二枚,水煎服。
加味七氣湯
即前七氣湯加厚朴、茯苓各等分。
(《局方》),七氣湯,治七情鬱結,臟氣互相刑剋,陰陽不和,揮霍撩亂,吐瀉交作。
半夏(制),厚朴,芍藥,茯苓(各二錢),人參,肉桂,橘紅,紫蘇(各一錢)
水二鍾,加薑、棗煎服。
(《指迷》),七氣湯,治七情相干,陰陽不得升降,氣道壅滯,攻衝作疼,積聚癥瘕脹滿等證。
半夏,甘草(各七分半),香附(錢半),青皮,陳皮,桔梗,官桂,藿香,益智,莪朮(煨,各一錢)
上每服三、五錢,姜三片,棗一枚,水煎服。《統旨》七氣湯有三稜、玄胡索、薑黃、草豆蔻,無半夏、桔梗。《濟生》大七氣湯有三稜,無半夏。
四磨飲,治諸逆氣。
沉香,烏藥,枳實,檳榔
上四味,用白湯共磨服,或下養正丹尤佳。一方用白酒磨。《濟生方》用人參,無枳實。本方加木香,即名五磨飲。
《濟生》,疏鑿飲,治水氣通身浮腫,喘呼氣急,煩渴,大小便不利。
澤瀉,茯苓皮,木通,商陸,大腹皮,檳榔,羌活(去蘆),秦艽(去蘆),椒目,赤小豆(炒)
上㕮咀。每服六、七錢,水一鍾半,姜五片,煎服。
《良方》,厚朴湯,治心腹脹滿。此病氣壅實者之治法也。
厚朴(四、五錢,薑汁炒)
加生薑五、七片,水煎,溫服。或間用沉香降氣散。
木香寬中散,治七情傷於脾胃,以致胸膈痞滿,停痰氣逆,或成五膈之病。
青皮,陳皮,丁香(各四兩),厚朴(制,一斤),甘草(炙,五兩),白豆蔻(二兩),香附(炒),砂仁,木香(各三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薑、鹽湯調服。若脾胃虛損之證,不可過服,或與六君子兼用之。
(《良方》),木香分氣飲,治氣滯留注四肢,腹急中滿,胸膈脅肋膨脹,虛氣上衝,小便臭濁。
木香,豬苓,澤瀉,赤茯苓,半夏,枳殼,檳榔,燈草,蘇子(等分)
上㕮咀。每服一兩,水一鍾半,煎八分,入麝香末少許,食遠服。
(《良方》),人參木香散,治水氣病。
人參,木香,茯苓,滑石,琥珀,海金沙,枳殼,檳榔,豬苓,甘草(等分)
上㕮咀。每服一兩,生薑三片,水一鍾半,煎七分,日進三服,不拘時。
消導寬中湯,治氣滯食滯,水腫脹滿。
白話文:
和陣
每次服用三錢藥粉,加入生薑四片、紅棗兩枚,用水煎煮後服用。
七氣湯,治療因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導致氣鬱結在胸腹,引起心腹絞痛難忍,甚至無法進食的病症。
藥材包含:製半夏(五兩)、人參、肉桂、炙甘草(各一兩)。
每次服用三到五錢藥粉,加入一碗半水、生薑三片,煎煮至剩八分後服用。
(《三因》)中的七氣湯,治療的病症與前面相同。這個方子就是《局方》中的四七湯(在後面會提到)。
藥材包含:製半夏(五兩)、茯苓(四兩)、厚朴(三兩)、紫蘇(二兩)。
每次服用三到五錢藥粉,加入生薑七片、紅棗兩枚,用水煎煮後服用。
加味七氣湯
就是在原來的七氣湯基礎上,加入等量的厚朴和茯苓。
(《局方》)中的七氣湯,治療因七情鬱結,導致臟腑之氣互相剋制,陰陽失調,引起心煩意亂、嘔吐腹瀉等症狀。
藥材包含:製半夏、厚朴、芍藥、茯苓(各二錢),人參、肉桂、橘紅、紫蘇(各一錢)。
用水兩碗煎煮,加入生薑、紅棗一同煎煮後服用。
(《指迷》)中的七氣湯,治療因七情相互影響,導致陰陽之氣無法正常升降,氣機壅滯,引起攻衝疼痛,以及腹內積聚腫塊等症狀。
藥材包含:半夏、甘草(各七分半),香附(一錢半),青皮、陳皮、桔梗、官桂、藿香、益智、莪朮(煨過,各一錢)。
每次服用三到五錢藥粉,加入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用水煎煮後服用。《統旨》中的七氣湯有三稜、玄胡索、薑黃、草豆蔻,但沒有半夏和桔梗。《濟生》中的大七氣湯有三稜,但沒有半夏。
四磨飲,治療各種氣機上逆的症狀。
藥材包含:沉香、烏藥、枳實、檳榔。
將以上四味藥材用白開水研磨後服用,如果能配合服用養正丹效果更好。也有方子用白酒研磨。 《濟生方》的四磨飲加入了人參,但沒有枳實。在本方中加入木香,就稱為五磨飲。
(《濟生》)中的疏鑿飲,治療因水腫導致全身浮腫、呼吸急促、口渴、大小便不利等症狀。
藥材包含:澤瀉、茯苓皮、木通、商陸、大腹皮、檳榔、羌活(去除蘆頭)、秦艽(去除蘆頭)、椒目、炒赤小豆。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六到七錢,加入一碗半水、生薑五片,煎煮後服用。
(《良方》)中的厚朴湯,治療心腹脹滿。這個方子是針對氣機壅塞實證的治療方法。
藥材包含:厚朴(四到五錢,用薑汁炒過)。
加入生薑五到七片,用水煎煮,溫熱服用。也可以間隔服用沉香降氣散。
木香寬中散,治療因七情損傷脾胃,導致胸膈痞滿、停痰氣逆,甚至形成五膈(食膈、氣膈、飲膈、痰膈、寒膈)等病症。
藥材包含:青皮、陳皮、丁香(各四兩),製厚朴(一斤),炙甘草(五兩),白豆蔻(二兩),炒香附、砂仁、木香(各三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薑鹽湯調服。如果脾胃虛弱,不宜過量服用,或可以與六君子湯一同服用。
(《良方》)中的木香分氣飲,治療因氣機滯留於四肢,導致腹部急迫脹滿、胸膈脅肋膨脹、虛氣上衝、小便混濁等症狀。
藥材包含:木香、豬苓、澤瀉、赤茯苓、半夏、枳殼、檳榔、燈草、蘇子(等分)。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一兩,加入一碗半水,煎煮至剩八分,加入少量麝香粉末,在飯後服用。
(《良方》)中的人參木香散,治療因水氣導致的疾病。
藥材包含:人參、木香、茯苓、滑石、琥珀、海金沙、枳殼、檳榔、豬苓、甘草(等分)。
將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一兩,加入生薑三片、一碗半水,煎煮至剩七分,每天服用三次,不拘時間。
消導寬中湯,治療因氣滯、食積,導致的水腫脹滿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