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陣 (7)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陣 (7)
1. 補陣
治肺熱咳嗽見血。
(萬氏),麥門冬湯,方在痘疹。
治表邪內熱咳嗽。
麥門冬散,治鼻衄。
麥門冬,生地(各一錢),白芍藥,蒲黃(各二錢)
水二盞,姜三片,煎八分,食後溫服。
旋神飲,治勞瘵憎寒壯熱,口乾咽燥,自汗煩躁,咳嗽唾血,瘦劇困倦。
人參,白朮,黃耆,當歸,熟地黃,麥門冬,白芍藥,茯神,白茯苓,蓮肉,五味子,炙甘草,桔梗,半夏曲(各五分)
水一鍾半,紅棗一枚,烏梅一個,煎七分,食遠服。如嗽,加阿膠;胸滿,加木香,以濕紙包,炮用,或加沉香亦可;如不思飲食,加扁豆炒用。
(《醫統》),養心湯,治體質素弱,或病後思慮過多,心虛驚悸不寐。
歸身,生地,熟地,茯神(各一錢),人參(錢半),麥冬(錢半),棗仁,柏子仁(各八分),炙甘草(四分),五味子(十五粒)
加燈心、蓮子,水煎八分服。
(錢氏),養心湯,方在小兒。治心虛驚癇。
正心湯,治七情五志久逆,心風妄言妄笑,不知所苦。
人參,當歸(酒洗),生地黃,茯神(各一錢),羚羊角(鎊為末),棗仁(炒,研),甘草(炙),遠志(制,各八分)
水一鍾半,蓮子七枚,煎七分,入羚羊角末、麝香半分,和勻,食後臨臥服。
開心散,治好忘。後定志丸稍勝於此(百十六)。
人參,遠志(各二錢半),石菖蒲(一兩),白茯苓(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食後米飲調下。
(《局方》),茯苓補心湯,治心慮過多,心神潰亂,煩躁不寐。
白茯苓,白茯神,麥門冬,生地黃,當歸,半夏曲,陳皮(各一錢),甘草(五分)
上加竹葉、燈心,同煎服。
酸棗仁湯,治病後氣血俱虛,內亡津液,煩熱,諸虛不眠者。
棗仁(微炒),人參(各一錢),麥冬(三錢),竹茹(一錢)
加龍眼肉五枚,煎服,無時。
(《秘傳》),酸棗仁湯,治心腎水火不交,精血虛耗,痰飲內蓄,怔忡恍惚,夜臥不安。
棗仁(炒),遠志,黃耆,白茯苓,蓮肉(去心),當歸,人參,茯神(各一錢),陳皮,炙甘草(各五分)
水一鍾半,加生薑三片,棗一枚,煎七分,日一服,臨臥一服。
(仲景),酸棗仁湯,治虛勞虛煩不得眠。
酸棗仁(二升),甘草(一兩),知母,茯苓,川芎(各二兩),(《深師方》仍有生薑二兩)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棗仁得六升,納諸藥再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錢氏),酸棗仁湯,方在小兒。
治心肺虛熱煩躁。
遠志湯,治心虛煩熱,夜臥不寧,及病後虛煩。
遠志(黑豆、甘草同煮),黃耆,當歸,麥冬,棗仁(炒),石斛(各錢半),人參,茯神(各七分),甘草(五分)
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煩甚者,加竹葉、知母。
白話文:
補益類方劑
-
麥門冬湯:治療肺熱引起的咳嗽,並伴有咳血。此方劑在治療痘疹的方劑中可以找到。(萬氏)
-
麥門冬散:治療因外感邪氣而引起的內熱咳嗽。也可用於治療鼻出血。
-
組方:麥門冬、生地黃(各一錢),白芍藥、蒲黃(各二錢)。
-
用法:用水兩盞,加生薑三片,煎至八分。飯後溫服。
-
旋神飲:治療因勞損所致的虛損病症,症狀包括發冷發熱、口乾咽燥、自汗、煩躁、咳嗽、咳血、身體消瘦、極度疲勞。
-
組方:人參、白朮、黃耆、當歸、熟地黃、麥門冬、白芍藥、茯神、白茯苓、蓮肉、五味子、炙甘草、桔梗、半夏曲(各五分)。
-
用法:用水一盅半,加紅棗一枚,烏梅一個,煎至七分。飯後服用。若咳嗽加阿膠;胸悶加用濕紙包裹後炮製的木香,或加沉香也可;食慾不振加炒扁豆。
-
養心湯:治療體質虛弱或病後思慮過多引起的心虛、心悸、失眠。
-
組方:當歸身、生地黃、熟地黃、茯神(各一錢),人參、麥門冬(各一錢半),酸棗仁、柏子仁(各八分),炙甘草(四分),五味子(十五粒)。
-
用法:加入燈心草、蓮子,用水煎至八分服用。
-
(錢氏)此方在小兒科中也有記載,用於治療小兒心虛引起的驚癇。
-
正心湯:治療因七情六慾長期不調引起的、心神失常,出現胡言亂語、妄笑等症狀。
-
組方:人參、當歸(用酒洗過)、生地黃、茯神(各一錢),羚羊角(磨成粉末)、酸棗仁(炒過,再研磨)、炙甘草、遠志(製過,各八分)。
-
用法:用水一盅半,加入蓮子七枚,煎至七分。加入羚羊角粉末和麝香少許(半分),攪拌均勻。飯後臨睡前服用。
-
開心散:治療健忘。後來的定志丸效果稍好於此。(百十六)
-
組方:人參、遠志(各二錢半),石菖蒲(一兩),白茯苓(二兩)。
-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飯後用米湯送服。
-
茯苓補心湯:治療因思慮過多引起的心神不寧、煩躁、失眠。
-
組方:白茯苓、白茯神、麥門冬、生地黃、當歸、半夏曲、陳皮(各一錢),甘草(五分)。
-
用法:加入竹葉、燈心草,一同煎服。
-
酸棗仁湯:治療病後氣血虛弱,體內津液不足,出現煩熱、失眠等虛弱症狀。
-
組方:酸棗仁(微炒)、人參(各一錢),麥門冬(三錢),竹茹(一錢)。
-
用法:加入龍眼肉五枚,煎服,不拘時間服用。
-
酸棗仁湯:治療因心腎陰陽不調,精血虧損,痰濕內聚,引起的心悸、恍惚、夜間失眠。
-
組方:酸棗仁(炒)、遠志、黃耆、白茯苓、蓮肉(去心)、當歸、人參、茯神(各一錢),陳皮、炙甘草(各五分)。
-
用法:用水一盅半,加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煎至七分。每天服用一次,臨睡前再服用一次。
-
酸棗仁湯:治療因虛勞引起的虛煩、失眠。(仲景)
-
組方:酸棗仁(二升),甘草(一兩),知母、茯苓、川芎(各二兩),(《深師方》還加生薑二兩)。
-
用法:用水八升,先煮酸棗仁至六升,再加入其他藥材同煮至三升。分三次溫服。
-
(錢氏)此方在小兒科中也有記載。用於治療小兒因心肺虛熱引起的煩躁。
-
遠志湯:治療心虛煩熱、夜間不安,以及病後虛煩。
-
組方:遠志(用黑豆、甘草同煮)、黃耆、當歸、麥門冬、酸棗仁(炒)、石斛(各一錢半),人參、茯神(各七分),甘草(五分)。
-
用法:用水兩盅,煎至八分。飯後服用。煩躁嚴重者,可加竹葉、知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