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陣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陣 (6)

1. 補陣

(《良方》),蜜酥煎,治咳嗽胸痛,上氣喘壅。此為邪搏於肺,氣不宣通,故咳而喘,氣上逆,面目浮腫。此方非獨治嗽,兼補虛損,去風燥,悅肌膚,婦人服之尤佳。

白沙蜜(一升),牛酥(一升),杏仁(三升,去皮尖,研如泥)

上將杏仁於瓷盆中用水研取汁五升,以淨銅鍋先傾汁三升,熬減其半,又傾汁二升,再以微火熬減至一升許,即入蜜、酥二味煎熟,其藥乃成,貯於淨瓷器中。每日三次,以溫酒或米飲、白湯調服一匙,服至七日,唾色變白,二七唾稀,三七嗽止。

醍醐膏,治一切咳血肺疾。

用好牛酥五斤,熔三遍,凝取當出醍醐,含服一合即瘥。

(《良方》),黃耆散,治嗽久勞嗽唾血。

黃耆(蜜炙),糯米(炒),阿膠(炒,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米飲調下。

(《拔萃》),五味黃耆散,治咳嗽咯血成勞,眼睛疼痛,四肢困倦,腳膝無力。

五味子,人參,芍藥,甘草(各五分),黃耆,桔梗(各錢半),熟地,麥冬(各一錢)

水二鍾,煎八分,食後溫服。

黃耆益損湯,治男婦諸虛百損,五勞七傷,骨蒸潮熱,百節疼痛,盜汗驚惕,咽燥唇焦,憔瘦少力,咳嗽多痰,咯吐衄血,寒熱往來,頰赤昏倦少食,服熱藥則熱煩躁滿,服寒藥則膈滿腹痛,及大病後榮衛不調,或婦人產後血氣未足,俱宜服此。

人參,黃耆,當歸,熟地黃,白朮,川芎,芍藥,麥冬,甘草,茯苓,山藥,五味子,木香,石斛,肉桂,丹皮(等分)

上咀。每服一兩,水一鍾半,姜五片,棗二枚,小麥五十粒,烏梅一個,煎七分,食前服。

(《元戎》),地黃散,治衄血往來久不愈。

生地黃,熟地黃,地骨皮,枸杞子

上等分,焙乾為細末,每服二錢,蜜湯調下,不拘時。

(《良方》),柔脾湯,治虛熱吐血、衄血、汗出。

甘草(炒),白芍藥(炒),黃耆(炒,各半兩),熟地黃(兩半)

上每服五、七錢,水煎服。世治吐血並用竹茹、地黃、藕汁、童便,此亦不可拘泥。如陽乘於陰,血得熱則流散,經水沸溢,理宜涼解,以大黃、犀角之類;如陰乘於陽,所謂天寒地凍,水凝成冰,須當溫散,宜乾薑、肉桂,或理中湯之類。

(東垣),麥門冬飲子,治吐血久不愈者。

麥門冬,黃耆(各一錢),人參,歸身,生地(各五分),五味子(十粒)

上㕮咀。水煎服。

(《拔萃》),麥門冬飲子,治脾胃虛,氣促氣弱,精神短少,衄血吐血,氣虛不能攝血者。

麥冬,當歸,芍藥,紫菀(各一錢),人參,黃耆(各八分),甘草(五分),五味子(九粒)

水二鍾,煎一鍾,食後服。

(《家抄》),麥門冬飲,方在寒陣。

治虛火咳嗽,陰虛勞損。

麥門冬湯,方在寒陣。

白話文:

補陣

蜜酥煎,用來治療咳嗽、胸痛、呼吸急促和喘不過氣的症狀。這是因為邪氣侵入肺部,導致氣機運行不暢,所以會咳嗽、氣喘、氣往上逆、臉部浮腫。這個方子不只治療咳嗽,還能同時補養虛弱、去除風燥,使皮膚潤澤,特別適合女性服用。

做法:將白沙蜂蜜一升、牛酥一升、杏仁三升(去皮尖,磨成泥狀),先將杏仁在瓷盆中用水研磨,取汁五升。用乾淨的銅鍋先倒入三升汁液,熬煮到剩一半,再倒入剩餘二升汁液,用小火熬煮到剩約一升時,加入蜂蜜和牛酥一起煎煮到熟透。將藥裝入乾淨的瓷器中保存。每天服用三次,每次用溫酒或米湯、白開水調服一匙。服用七天後,痰液顏色會變白,十四天後痰液會變稀,二十一天後咳嗽會停止。

醍醐膏,能治療各種咳血和肺部疾病。

做法:用上好的牛酥五斤,融化三次,凝固後取出,就是醍醐。含服一合(約十毫升)就會好轉。

黃耆散,用來治療因長期勞累引起的咳嗽和咳血。

做法:將蜜炙黃耆、炒糯米、炒阿膠等量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米湯調服。

五味黃耆散,用來治療因咳嗽咳血而導致虛勞,眼睛疼痛,四肢困倦,腳膝無力。

配方:五味子、人參、芍藥、甘草各五分,黃耆、桔梗各一錢半,熟地、麥冬各一錢。

用法:用水二碗煎至八分,飯後溫服。

黃耆益損湯,用來治療男性女性各種虛損,如五勞七傷、骨蒸潮熱、關節疼痛、盜汗驚悸、咽喉乾燥、嘴唇焦裂、身體消瘦無力、咳嗽多痰、咳血吐血、忽冷忽熱、臉頰發紅、精神昏沉、食慾不振等症狀。服用溫熱藥物會感到煩躁,服用寒涼藥物會感到胸膈脹滿、腹痛。也適用於大病後身體虛弱,或婦女生產後氣血不足。

配方:人參、黃耆、當歸、熟地黃、白朮、川芎、芍藥、麥冬、甘草、茯苓、山藥、五味子、木香、石斛、肉桂、丹皮等量。

用法:將藥材切碎,每次取一兩,加水一碗半,生薑五片、紅棗二枚、小麥五十粒、烏梅一顆,煎煮至七分,飯前服用。

地黃散,用來治療長期反覆出血不止的鼻出血。

配方:生地黃、熟地黃、地骨皮、枸杞子等量。

用法:將藥材焙乾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蜂蜜水調服,不拘時間。

柔脾湯,用來治療虛熱引起的吐血、鼻出血、多汗。

配方:炒甘草、炒白芍藥、炒黃耆各半兩,熟地黃兩半。

用法:每次服用五至七錢,用水煎服。一般治療吐血會用竹茹、地黃、藕汁、童子尿,但也不必拘泥。如果陽氣過盛,血遇熱就會流散,如同水沸騰一樣,應該用寒涼藥物來降溫,如大黃、犀角等。如果陰氣過盛,如同天氣寒冷,水會結冰,需要用溫熱藥物來散寒,如乾薑、肉桂,或理中湯等。

麥門冬飲子,用來治療長期吐血不止的症狀。

配方:麥門冬、黃耆各一錢,人參、當歸身、生地各五分,五味子十粒。

用法:將藥材稍微搗碎,用水煎服。

麥門冬飲子,用來治療脾胃虛弱,導致氣喘、氣虛、精神萎靡、鼻出血、吐血,以及氣虛無法固攝血液的症狀。

配方:麥冬、當歸、芍藥、紫菀各一錢,人參、黃耆各八分,甘草五分,五味子九粒。

用法:用水二碗煎至一碗,飯後服用。

麥門冬飲,此方在寒陣中,用來治療虛火引起的咳嗽和陰虛引起的勞損。

麥門冬湯,此方在寒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