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陣 (1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陣 (19)

1. 熱陣

養中煎,治中氣虛寒,為嘔為泄者。

人參(一、二、三錢),山藥(炒,二錢),白扁豆(炒,二、三錢),炙甘草(一錢),茯苓(二錢),乾薑(炒黃,一、二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如噯腐氣滯者,加陳皮一錢,或砂仁四分;如胃中空虛覺餒者,加熟地三、五錢。

溫胃散,治中寒嘔吐,吞酸泄瀉,不思飲食,及婦人臟寒嘔惡,胎氣不安等證。

人參(一、二、三錢,或一兩),白朮(炒,一、二錢,或一兩),扁豆(二錢,炒),陳皮(一錢,或不用),乾薑(炒焦,一、二、三錢),炙甘草(一錢),當歸(一、二錢,滑泄者勿用)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如下寒帶濁者,加破故紙一錢;如氣滯或兼胸腹痛者,加藿香、丁香、木香、白豆蔻、砂仁、白芥子之屬;如兼外邪及肝腎之病者,加桂枝、肉桂,甚者加柴胡;如脾氣陷而身熱者,加升麻五、七分;如水泛為痰而胸腹痞滿者,加茯苓一、二錢;如脾胃虛極,大嘔大吐不能止者,倍用參朮,仍加胡椒二、三分許,煎熟徐徐服之。

五君子煎,治脾胃虛寒,嘔吐泄瀉而兼濕者。

人參(二、三錢),白朮,茯苓(各二錢),炙甘草(一錢),乾薑(炒黃,一、二錢)

水一鍾半,煎服。

六味異功煎,治證同前而兼微滯者。

即前方加陳皮一錢。此即五味異功散加乾薑也。

參姜飲,治脾肺胃氣虛寒,嘔吐咳嗽氣短,小兒吐乳等證。

人參(三,五錢或倍之),炙甘草(三、五分),乾薑(炮,五分或一、二錢,或用煨生薑三、五片)

水一鍾半,煎七、八分,徐徐服之。此方或陳皮,或蓽茇,或茯苓,皆可酌而佐之。

胃關煎,治脾腎虛寒作瀉,或甚至久瀉,腹痛不止,冷痢等證。

熟地(三、五錢,或一兩),山藥(炒,二錢),白扁豆(炒,二錢),炙甘草(一、二錢),焦乾姜(一、二、三錢),吳茱萸(制,五、七分),白朮(炒,一、二、三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瀉甚者,加肉豆蔻一、二錢,麵炒用,或破故紙亦可;氣虛勢甚者,加人參隨宜用;陽虛下脫不固者,加製附子一、二、三錢;腹痛甚者,加木香七、八分,或加厚朴八分;滯痛不通者,加當歸二、三錢;滑脫不禁者,加烏梅二個,或北五味子二十粒;若肝邪侮脾者,加肉桂一、二錢。

佐關煎,治生冷傷脾,瀉痢未久,腎氣未損者,宜用此湯以去寒濕,安脾胃。此胃關煎之佐者也。

厚朴(炒,一錢),陳皮(炒,一錢),山藥(炒,二錢),扁豆(炒,二錢),炙甘草(七分),豬苓(二錢)澤瀉(二錢),乾薑(炒,一、二錢),肉桂(一、二錢)

水一鍾半,煎服。如腹痛甚者,加木香三、五分,或吳茱萸亦可;如瀉甚不止者,或破故紙,或肉豆蔻,皆可加用。

白話文:

熱陣

養中煎:這個藥方是治療因為中焦氣虛寒冷,導致嘔吐或腹瀉的狀況。

  • 藥材:人參(一到三錢),炒過的淮山藥(二錢),炒過的白扁豆(二到三錢),炙甘草(一錢),茯苓(二錢),炒黃的乾薑(一到二錢)。
  • 煎法:用水兩碗煎煮至剩七分,在飯後溫熱服用。如果打嗝有腐臭味或感覺脹氣,可以加陳皮一錢,或砂仁四分;如果胃裡空虛感覺飢餓,可以加熟地三到五錢。

溫胃散:這個藥方是治療中焦虛寒引起的嘔吐、吐酸水、腹瀉、食慾不振,以及婦女因為臟腑寒冷引起的噁心、胎氣不安等症狀。

  • 藥材:人參(一到三錢,或一兩),炒過的白朮(一到二錢,或一兩),炒過的扁豆(二錢),陳皮(一錢,或不用),炒焦的乾薑(一到三錢),炙甘草(一錢),當歸(一到二錢,如果容易腹瀉就不要用)。
  • 煎法:用水兩碗煎煮至剩七分,在飯後溫熱服用。如果下焦虛寒帶有分泌物,可以加補骨脂一錢;如果氣滯或兼有胸腹疼痛,可以加藿香、丁香、木香、白豆蔻、砂仁、白芥子等藥材;如果兼有外感風邪或肝腎疾病,可以加桂枝、肉桂,嚴重時可以加柴胡;如果脾氣下陷導致發熱,可以加升麻五到七分;如果水液停滯變成痰而胸腹脹滿,可以加茯苓一到二錢;如果脾胃虛弱到極點,嚴重嘔吐無法停止,可以加倍使用人參和白朮,並且加少許胡椒二到三分,煎好後慢慢服用。

五君子煎:這個藥方是治療脾胃虛寒,伴隨嘔吐腹瀉,且有濕氣的狀況。

  • 藥材:人參(二到三錢),白朮、茯苓(各二錢),炙甘草(一錢),炒黃的乾薑(一到二錢)。
  • 煎法:用水一碗半煎煮服用。

六味異功煎:這個藥方治療的症狀和五君子煎類似,但同時兼有輕微的氣滯。

  • 藥材:就是五君子煎的藥方再加陳皮一錢。這個方子也就是五味異功散加上乾薑。

參姜飲:這個藥方是治療脾肺胃氣虛寒,引起的嘔吐、咳嗽、氣短,以及嬰幼兒吐奶等症狀。

  • 藥材:人參(三到五錢或加倍),炙甘草(三分到五分),炮過的乾薑(五分到一、二錢,或者用煨過的生薑三到五片)。
  • 煎法:用水一碗半煎煮至剩七、八分,慢慢服用。這個方子可以酌情搭配陳皮、蓽茇或茯苓。

胃關煎:這個藥方是治療脾腎虛寒引起的腹瀉,甚至長期腹瀉,腹痛不止,以及寒性痢疾等症狀。

  • 藥材:熟地(三到五錢或一兩),炒過的淮山藥(二錢),炒過的白扁豆(二錢),炙甘草(一到二錢),焦乾薑(一到三錢),炮製過的吳茱萸(五到七分),炒過的白朮(一到三錢)。
  • 煎法:用水兩碗煎煮至剩七分,在飯後溫熱服用。如果腹瀉嚴重,可以加肉豆蔻一到二錢(用麵炒過),或補骨脂;如果氣虛嚴重,可以酌情加人參;如果陽虛下脫不固,可以加製附子一到三錢;如果腹痛嚴重,可以加木香七到八分,或厚朴八分;如果脹痛不通暢,可以加當歸二到三錢;如果滑脫不禁,可以加烏梅兩個,或北五味子二十粒;如果是肝邪侵犯脾胃,可以加肉桂一到二錢。

佐關煎:這個藥方是治療因為吃生冷食物損傷脾胃,導致腹瀉痢疾不久,腎氣尚未受損的情況,適合用這個藥方來去除寒濕,安定脾胃。這個方子是胃關煎的輔助方。

  • 藥材:炒過的厚朴(一錢),炒過的陳皮(一錢),炒過的淮山藥(二錢),炒過的扁豆(二錢),炙甘草(七分),豬苓(二錢),澤瀉(二錢),炒過的乾薑(一到二錢),肉桂(一到二錢)。
  • 煎法:用水一碗半煎煮服用。如果腹痛嚴重,可以加木香三到五分,或吳茱萸;如果腹瀉不止,可以加補骨脂或肉豆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