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陣 (15)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陣 (15)
1. 寒陣
保陰煎,治男婦帶濁遺淋,色赤帶血,脈滑多熱,便血不止,及血崩血淋,或經期太早,凡一切陰虛內熱動血等證。
生地,熟地,芍藥(各二錢),山藥,川續斷,黃芩,黃柏(各一錢半),生甘草(一錢)
水二鍾,煎七分,食遠溫服。如小水多熱,或兼怒火動血者,加焦梔子一、二錢;如夜熱身熱,加地骨皮一錢五分;如肺熱多汗者,加麥冬、棗仁;如血熱甚者,加黃連一錢五分;如血虛血滯,筋骨腫痛者,加當歸二、三錢;如氣滯而痛,去熟地,加陳皮、青皮、丹皮、香附之屬;如血脫血滑,及便血久不止者,加地榆一、二錢,或烏梅一、二個,或百藥煎一、二錢,文蛤亦可;如少年,或血氣正盛者,不必用熟地、山藥;如肢節筋骨疼痛或腫者,加秦艽、丹皮各一、二錢。
加減一陰煎,方在補陣九。
治水虧火勝之甚者。
抽薪飲,治諸凡火熾盛而不宜補者。
黃芩,石斛,木通,梔子(炒),黃柏(各一、二錢),枳殼(錢半),澤瀉(錢半),細甘草(三分)
水一鍾半,煎七分,食遠溫服。內熱甚者,冷服更佳。如熱在經絡肌膚者,加連翹、天花粉以解之;熱在血分大小腸者,加槐蕊、黃連以清之;熱在陽明頭面,或躁煩便實者,加生石膏以降之;熱在下焦,小水痛澀者,加草龍膽、車前以利之;熱在陰分,津液不足者,加門冬、生地、芍藥之類以滋之;熱在腸胃實結者,加大黃、芒硝以通之。
徙薪飲,治三焦凡火,一切內熱,漸覺而未甚者,先宜清以此劑。其甚者,宜抽薪飲。
陳皮(八分),黃芩(二錢),麥冬,芍藥,黃柏,茯苓,牡丹皮(各一錢半)
水一鍾半,煎七分,食遠溫服。如多鬱氣逆傷肝,脅肋疼痛,或致動血者,加青皮、梔子。
大分清飲,治積熱閉結,小水不利,或致腰腿下部極痛,或濕熱下利,黃疸,溺血,邪熱蓄血腹痛淋閉等證。
茯苓,澤瀉,木通(各二錢),豬苓,梔子(或倍之),枳殼,車前子(各一錢)
水一鍾半,煎八分,食遠溫服。如內熱甚者,加黃芩、黃柏、草龍膽之屬;如大便堅硬脹滿者,加大黃二、三錢;如黃疸小水不利,熱甚者,加茵陳二錢;如邪熱蓄血腹痛者,加紅花、青皮各一錢五分。
清流飲,治陰虛挾熱瀉痢,或發熱,或喜冷,或下純紅鮮血,或小水痛赤等證。
生地,芍藥,茯苓,澤瀉(各二錢),當歸(一、二錢),甘草(一錢),黃芩,黃連(各半錢),枳殼(一錢)
水一鍾半,煎服。如熱甚者,加黃柏;小水熱痛者,加梔子。
化陰煎,治水虧陰涸,陽火有餘,小便癃閉,淋濁疼痛等證。
生地黃,熟地黃,牛膝,豬苓,澤瀉,生黃柏,生知母(各二錢),綠豆(三錢),龍膽草(錢半)車前子(一錢)
白話文:
[寒陣]
保陰煎,治療男性、女性帶下渾濁、尿道滴瀝、顏色發紅帶血,脈象滑數且多熱,大便出血不止,以及血崩、尿血,或是月經週期太早,凡是所有陰虛內熱導致出血等症狀。
藥材:生地黃、熟地黃、白芍(各八克),山藥、川續斷、黃芩、黃柏(各六克),生甘草(四克)。
用法:用水兩碗,煎至七分,在飯後溫服。如果小便頻繁且灼熱,或是兼有因憤怒而動血的情況,可以加炒梔子四到八克;如果夜間發熱或身體發熱,可以加地骨皮六克;如果肺熱多汗,可以加麥冬、酸棗仁;如果血熱嚴重,可以加黃連六克;如果血虛血瘀、筋骨腫痛,可以加當歸八到十二克;如果氣滯而疼痛,去掉熟地黃,加入陳皮、青皮、丹皮、香附等藥材;如果血脫血滑,以及大便出血久久不止,可以加地榆四到八克,或烏梅一到兩個,或百藥煎四到八克,文蛤也可以;如果是青少年或血氣正盛的人,不必使用熟地黃、山藥;如果肢體關節筋骨疼痛或腫脹,可以加秦艽、丹皮各四到八克。
加減一陰煎,配方在補陣第九節中。
治療體內水分虧損、虛火旺盛嚴重的情況。
抽薪飲,治療各種因火熱旺盛而不宜進補的情況。
藥材:黃芩、石斛、木通、炒梔子、黃柏(各四到八克),枳殼(六克),澤瀉(六克),細甘草(一克)。
用法:用水一碗半,煎至七分,在飯後溫服。內熱嚴重者,冷服效果更佳。如果熱在經絡肌膚,可以加連翹、天花粉以解熱;如果熱在血分大小腸,可以加槐蕊、黃連以清熱;如果熱在陽明頭面,或煩躁不安、大便乾結,可以加生石膏以降熱;如果熱在下焦,小便疼痛澀滯,可以加草龍膽、車前子以利尿;如果熱在陰分,津液不足,可以加麥門冬、生地、芍藥等以滋陰;如果熱在腸胃實結,可以加大黃、芒硝以通便。
徙薪飲,治療三焦的各種火熱,一切內熱,剛開始感到不適但還不算嚴重的情況,先用此方清熱。如果情況嚴重,則宜用抽薪飲。
藥材:陳皮(三克),黃芩(八克),麥門冬、白芍、黃柏、茯苓、牡丹皮(各六克)。
用法:用水一碗半,煎至七分,在飯後溫服。如果因鬱悶而氣逆傷肝,導致脅肋疼痛,甚至出血,可以加青皮、梔子。
大分清飲,治療積熱閉結,小便不利,甚至導致腰腿下部劇痛,或濕熱下痢、黃疸、尿血、邪熱蓄血腹痛、小便淋瀝不暢等症狀。
藥材:茯苓、澤瀉、木通(各八克),豬苓、梔子(可加倍),枳殼、車前子(各四克)。
用法:用水一碗半,煎至八分,在飯後溫服。如果內熱嚴重,可以加黃芩、黃柏、草龍膽等;如果大便堅硬脹滿,可以加大黃八到十二克;如果黃疸、小便不利、熱邪嚴重,可以加茵陳八克;如果邪熱蓄血腹痛,可以加紅花、青皮各六克。
清流飲,治療陰虛夾熱的腹瀉,或發熱,或喜冷,或排出純紅鮮血,或小便疼痛赤紅等症狀。
藥材:生地黃、白芍、茯苓、澤瀉(各八克),當歸(四到八克),甘草(四克),黃芩、黃連(各二克),枳殼(四克)。
用法:用水一碗半煎服。如果熱邪嚴重,可以加黃柏;小便灼熱疼痛,可以加梔子。
化陰煎,治療體內水分虧損、陰液枯竭、陽火過盛,導致小便癃閉、小便淋瀝渾濁疼痛等症狀。
藥材:生地黃、熟地黃、牛膝、豬苓、澤瀉、生黃柏、生知母(各八克),綠豆(十二克),龍膽草(六克),車前子(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