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景岳全書》~ 卷之十五性集·雜證謨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五性集·雜證謨 (7)

1. 論外備用方

五物香薷飲(和百七十),十味香薷飲(和一七一),黃連香薷飲(和一七二,中熱),縮脾飲(和一七三,暑毒吐瀉),四物地榆散(寒九六,昏迷),子和桂苓甘露飲(寒九,虛熱渴)

白話文:

五種方劑:香薷飲(治療暑濕表證),十味香薷飲(治療暑熱傷津),黃連香薷飲(治療暑熱內盛),縮脾飲(治療暑濕中暑,伴隨吐瀉),以及四種方劑:地榆散(治療寒熱昏迷),甘露飲(治療虛熱口渴)。

2. 經義

《天元紀大論》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天為寒,在地為水。故在天為氣,在地為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

金木者,生成之終始也。寒、暑、燥、濕、風、火,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陰陽也,生長化收藏下應之。天以陽生陰長,地以陽殺陰藏。甲己之歲,土運統之。乙庚之歲,金運統之。丙辛之歲,水運統之。丁壬之歲,木運統之。戊癸之歲,火運統之。

白話文:

《天元紀大論》曰:

君火以明,相火以位。
君火主宰光明,相火則位居下焦。

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
精神之氣在天象中表現為風,在地象中則為木。

在天為熱,在地為火。
天上的熱氣,在地象中則為火。

在天為濕,在地為土。
天上的濕氣,在地象中則為土。

在天為燥,在地為金。
天上的燥氣,在地象中則為金。

在天為寒,在地為水。
天上的寒氣,在地象中則為水。

故在天為氣,在地為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
所以天上的氣化,在地上的形體,彼此感應,共同化生出萬物。

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
天地是萬物的上下界。

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
左右代表著陰陽運行之道。

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
水火是陰陽運行的徵兆。

金木者,生成之終始也。
金木代表著萬物的生成和終結。

寒、暑、燥、濕、風、火,天之陰陽也。三陰三陽上奉之。
寒、暑、燥、濕、風、火,是天地的陰陽之氣,三陰三陽受其支配。

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陰陽也,生長化收藏下應之。
木火土金水火,是地上的陰陽之氣,生長化收藏都依其運行。

天以陽生陰長,地以陽殺陰藏。
天以陽氣生長陰氣,地以陽氣消滅陰氣,陰氣隱藏。

甲己之歲,土運統之。乙庚之歲,金運統之。丙辛之歲,水運統之。丁壬之歲,木運統之。戊癸之歲,火運統之。
甲己年,土氣主宰;乙庚年,金氣主宰;丙辛年,水氣主宰;丁壬年,木氣主宰;戊癸年,火氣主宰。

厥陰之上,風氣主之。少陰之上,熱氣主之。太陰之上,濕氣主之。少陽之上,相火主之。陽明之上,燥氣主之。太陽之上,寒氣主之。所謂本也,是謂六元。

《五運行大論》曰:燥勝則地干,暑勝則地熱,風勝則地動,濕勝則地泥,寒勝則地裂,火勝則地固矣。

《六微旨大論》曰:顯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復行一步,土氣治之;復行一步,金氣治之;復行一步,水氣治之;復行一步,木氣治之;復行一步,君火治之。相火之下,水氣承之,君火之下,陰精承之。君位臣則順,臣位君則逆,所謂二火也。

《至真要大論》曰:少陰司天為熱化,在泉為苦化,不司氣化,居氣為灼化。少陽司天為火化,在泉為苦化,司氣為丹化,間氣為明化。

白話文:

人體的厥陰經脈受風氣影響,少陰經脈受熱氣影響,太陰經脈受濕氣影響,少陽經脈受相火影響,陽明經脈受燥氣影響,太陽經脈受寒氣影響。這六種氣,是人體的根本,稱為六元。

《五運行大論》中提到,燥氣過盛會導致地表乾裂,暑氣過盛會導致地表炎熱,風氣過盛會導致地表震動,濕氣過盛會導致地表泥濘,寒氣過盛會導致地表裂開,火氣過盛會導致地表堅硬。

《六微旨大論》中提到,人體的顯明部位,是君火所主宰的位置。君火之後,退行一步,相火接管;再退行一步,土氣接管;再退行一步,金氣接管;再退行一步,水氣接管;再退行一步,木氣接管;再退行一步,君火再次接管。相火之下,由水氣承接;君火之下,由陰精承接。君火為君,其他氣為臣,順則相生,逆則相剋,稱為二火。

《至真要大論》中提到,少陰經脈在司天時為熱化,在泉時為苦化,不司氣化,在氣中為灼化。少陽經脈在司天時為火化,在泉時為苦化,司氣為丹化,在間氣中為明化。

《藏氣法時論》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貴更賤,以知死生,以決成敗,而定五臟之氣,間甚之時,死生之期也。

《陰陽應象大論》曰:水為陰,火為陽。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

《逆調論》曰:一水不能勝二火,故不能凍慄。病名曰骨痹,是人當攣節也。(詳列寒熱門)

《解精微論》雷公請問:哭泣之水所從生,涕所從出也?帝曰:水之精為志,火之精為神,水火相感,神志俱悲,是以目之水生也。帝曰:厥則目無所見。夫人厥則陽氣並於上,陰氣並於下。陽並於上,則火獨光也;陰並於下,則足寒,足寒則脹也。夫一水不勝五火,故目眥盲,是以衝風,泣下而不止。

白話文:

《藏氣法時論》中提到,五行分別是金、木、水、火、土。它們的盛衰變化,可以預知生死,決定成敗,並影響五臟的氣息。當五臟的氣息失衡嚴重時,便會出現生死之期。

《陰陽應象大論》中指出,水屬陰,火屬陽。壯火之氣衰弱,少火之氣就旺盛。壯火消耗氣,氣滋養少火。壯火散發氣,少火產生氣。

《逆調論》中說明,一水無法抵擋二火,因此無法凍結。骨痹這種病症,會導致肢體攣縮。

《解精微論》中,雷公向帝詢問,哭泣的眼淚從何而來?帝回答,水的精華是志,火的精華是神。水火互相感應,神志一同悲傷,因此產生眼淚。帝又說,厥症會導致目盲。厥症發生時,陽氣上浮,陰氣下沉。陽氣上浮,火獨自發光;陰氣下沉,則足寒,足寒就會脹。一水不敵五火,所以眼角會失明,導致衝風、淚流不止。

夫風之中目也,陽氣內守於精,是火氣燔目。故見風則泣下也。有以比之,夫火疾風生乃能雨,此之類也。

《示從容論》曰:二火不勝三水,是以脈亂而無常也。

《寶命全形論》曰: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滅,土得木而達,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絕,萬物盡然,不可勝竭。

《至真要大論》帝曰:願聞病機何如?岐伯曰: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諸寒收引,皆屬於腎。諸氣膹郁,皆屬於肺。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諸熱瞀瘛,皆屬於火。諸痛癢瘡,皆屬於心。諸厥固泄,皆屬於下。諸痿喘嘔,皆屬於上。諸禁鼓慄,如喪神守,皆屬於火。諸痙項強,皆屬於濕。

白話文:

風像眼睛一樣,陽氣藏在精氣之中,就如同火氣灼燒眼睛一樣。所以遇到風就會流淚,就像火遇到風才能生出雨一樣。

《示從容論》說:兩種火抵擋不了三種水,因此脈象混亂無常。

《寶命全形論》說:木遇到金就會被砍伐,火遇到水就會被熄滅,土遇到木就會暢通,金遇到火就會受損,水遇到土就會枯竭,萬物皆是如此,不可窮盡。

《至真要大論》中,皇帝問道:想要知道疾病的機理是什麼?岐伯回答:所有的風吹頭暈目眩,都屬於肝;所有的寒氣收縮,都屬於腎;所有的氣鬱結不通,都屬於肺;所有的濕邪腫脹,都屬於脾;所有的熱邪昏迷狂躁,都屬於火;所有的疼痛瘙癢瘡傷,都屬於心;所有的厥逆昏迷泄瀉,都屬於下焦;所有的痿弱喘息嘔吐,都屬於上焦;所有的禁錮顫抖,如喪失神志,都屬於火;所有的痙攣項強,都屬於濕邪。

諸逆衝上,皆屬於火。諸脹腹大,皆屬於熱。諸躁狂越,皆屬於火。諸暴強直,皆屬於風。諸病有聲,鼓之如鼓,皆屬於熱。諸病胕腫,疼酸驚駭,皆屬於火。諸轉反戾,水液渾濁,皆屬於熱。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於寒。諸嘔吐酸,暴注下迫,皆屬於熱。故《大要》曰: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盛者瀉之,虛則補之。必先五勝,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此之謂也。

白話文:

各種逆氣衝上,都是屬於火性。各種腹部脹大,都是屬於熱證。各種躁狂失控,都是屬於火性。各種突然強直,都是屬於風性。各種疾病伴隨聲音,敲打時像鼓聲,都是屬於熱證。各種疾病造成肢體腫脹,疼痛酸麻且驚恐不安,都是屬於火性。各種反覆發作,體液混濁,都是屬於熱證。各種疾病導致體液清澈冰冷,都是屬於寒證。各種嘔吐酸液,突然大量排出且向下衝擊,都是屬於熱證。因此,《大要》中說:要謹慎觀察病機,各司其職,有病症的就要尋找病因,沒有病症的也要尋找病因,病症重的就要責令其消退,病症虛弱的也要責令其消退,病症重的就要瀉掉,病症虛弱的就要補益。一定要先克服五勝之氣,疏通血氣,使其調和通達,達到平和狀態,這就是所謂的治療方法。

3. 論君火相火之病

經曰:君火以明,相火以位。此就火德辨陰陽,而悉其形氣之理也。蓋火本陽也,而陽之在上者,為陽中之陽,故曰君火。陽之在下者,為陰中之陽,故曰相火。此天地生成之道也。其在於人,則上為君火,故主於心。下為相火,故出於腎。主於心者,為神明之主,故曰君火以明。

出於腎者,為發生之根,故曰相火以位。至其為病,則以明者,其化虛,故君火之氣,有晦有明。以位者,其化實,故相火之病,能焚能燎。何也?蓋化虛者,無形者也,故其或衰或王,惟見於神明,神惟貴足,衰則可畏也。化實者,有形者也。故其為熱為寒,必著於血氣,確有證據,方可言火也。

白話文:

經書上說:「君火以明,相火以位。」這段話是從火德的角度來區分陰陽,並了解其形氣的道理。

因為火本來就是陽性的,而陽氣在上位者,屬於陽中之陽,所以叫做君火。陽氣在下位者,屬於陰中之陽,所以叫做相火。這是天地生成之道。

這道理用在人體上,則上方的君火主宰心臟,下方的相火則出自腎臟。

心臟是神明的主宰,所以稱為君火以明。腎臟是生命之源,所以稱為相火以位。

當君火生病時,由於它主宰精神,所以會表現出精神虛弱,神志不清,時而昏沉,時而清醒。

相火生病時,由於它主宰血氣,所以會表現出發熱、發寒等實證,並且會出現明顯的病症。

這是因為精神虛弱是無形的,所以其衰弱或旺盛只能從精神狀態觀察,精神充足才是最重要的,一旦衰弱就值得警惕。而發熱、發寒等實證是有形的,因此必會表現出血液和氣血的變化,才能確定是火性病症。

此其一清一濁,有當辨者如此。然清濁雖二,而氣稟則一。故君火衰則相火亦敗,此以無形者虧及有形者也;相火熾則君火亦炎,此以有形者病及無形者也。夫生以神全,病惟形見,故火邪之為病,必依於有位有形之相火。所謂邪火者,即所謂凡火也,即所謂燎原之火也。惟不得其正,所以為病。

故別以邪火名之,而實非可以君相併言也。故在《內經》則又謂之畏火。正以此火有形,故可畏也。夫病以有形之火,須治以有形之物,故形而火盛者,可瀉以苦寒之物;形而火衰者,可助以甘溫之物。此以形治形,而治火之道,止於是矣。至若無形之火,則生生息息,窈窈冥冥,為先天之化,為後天之神,為死生之母,為玄牝之門。又豈於形跡之間可能摹擬者哉。

白話文:

這就是一清一濁,有必須分辨的地方。然而清濁雖然是兩種,但氣稟卻是同一種。所以君火衰弱,相火也會衰敗,這是無形之物虧損影響到有形之物;相火旺盛,君火也會旺盛,這是因為有形之物病變影響到無形之物。人生存靠的是精神完整,疾病只表現在形體上,所以火邪致病,必然依附於有位置、有形體的相火。所謂邪火,就是指一般火焰,就是指蔓延的火焰。只是它沒有走上正道,所以才致病。

因此,我們用邪火來稱呼它,但實際上不能把它與君火、相火混為一談。所以在《內經》中,又稱之為「畏火」。正是因為這種火有形體,所以令人畏懼。疾病是由有形之火引起的,就需要用有形之物來治療,所以身體火氣旺盛的人,可以用苦寒之物來瀉火;身體火氣衰弱的人,可以用甘溫之物來補充。這是用形體治療形體,治療火的方法,就止於此了。至於無形之火,它是生生不息的,隱隱約約,是先天之氣的變化,是後天之神的表現,是生死之母,是玄牝之門。又怎麼能在形跡之間模仿呢?

故有形之火不可縱,無形之火不可殘。有能知火之邪正,而握其盈虛伸縮之權者,則神可全,病可卻,而生道在我矣,即吾有形,吾又何患。

白話文:

因此,有形的熱不能放任不管,無形的心火也不能消滅殆盡。只有能夠辨識熱邪的正邪,並掌握住它們盛衰收縮的規律的人,纔能夠保全精神,遠離疾病,並且生命的主權就在自己手中。即使我有形體,我又何必擔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