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 卷之十五性集·雜證謨 (6)
卷之十五性集·雜證謨 (6)
1. 述古(共六條)
仲景曰:其傷於四時之氣皆能為病。冬時嚴寒,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暑病者,熱極重於溫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病,皆由冬時觸寒所致,非時行之氣也。凡時行者,春時應暖而復大寒,夏時應大熱而反大涼,秋時應涼而反大熱,冬時應寒而反大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
曰:太陽中熱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白虎加人參湯主之。太陽中暍者,身熱疼痛而脈微弱,此亦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湯吐之。太陽中暍者,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洒洒然毛叢,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
白話文:
張仲景說:四季的氣候變化都能導致疾病。冬天寒冷時如果立即患病,稱為「傷寒」。如果不馬上患病,寒冷的毒素就會存於肌肉和皮膚內,到春天會變成溫病,夏天則變成暑病。暑病就是指熱度遠超過溫病的狀態。因此,辛苦勞累的人在春夏季節容易患溫熱病,這都是由於冬天接觸到寒冷所導致,並非流行性氣候。
張仲景又說:太陽經受熱害時,就是中暑,症狀包括出汗、畏寒、發熱和口渴,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太陽經受熱害時,症狀是發熱、疼痛,脈搏微弱,這是因為夏天接觸了冷水,水滲入皮膚所導致,用「一物瓜蒂湯」來催吐。太陽經受熱害時,會出現發熱、畏寒、身體沈重、疼痛的症狀,脈象是弦細芤遲,小便後,全身發抖,毛髮直立,手腳逆冷,稍微勞動就會身體發熱,嘴巴張開,前額骨頭乾燥。如果出汗則畏寒更嚴重,使用溫針則會更發熱,多次下藥則會導致尿瀉加重。
潔古曰:靜而得之為中暑,動而得之為中熱。中暑者陰證,中熱者陽證。
陳無擇曰:暑熱喜歸心,心中之,使人噎悶,昏不知人。入肝則眩暈頑痹。入脾則昏睡不覺,入肺則喘滿痿躄,入腎則消渴。凡中暍死者,治之切不可用冷,惟宜溫養。道途中無湯,即以熱土熨臍中,仍使更溺其土,取以罨於臍上,概可見矣。凡覺中暑,急嚼生薑一大塊,水送下。如已迷悶,嚼大蒜一大瓣,水送下,如不能嚼,水研灌之,立醒。
戴氏曰:夏月卒倒,不省人事,名曰暑風。
王節齋曰: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暑傷氣,宜補真氣為要。又有惡寒,或四肢逆冷,甚者迷悶不省,而為霍亂吐痢,痰滯嘔逆,腹痛瀉痢,此則非暑傷人,乃因暑而自致之病也。以其因暑而得,故亦謂之暑病,治法不同。若吐瀉,脈沉微甚者,不可用涼藥,可用附子大順散,或附子理中湯加芍藥。
白話文:
古人認為,靜止狀態下中暑屬於陰證,活動狀態下中暑屬於陽證。暑熱容易侵犯心臟,導致胸悶、昏迷,甚至失去意識。暑熱侵入肝臟則會引起頭暈、肢體麻木;侵入脾臟則會昏睡不醒;侵入肺臟則會喘不過氣、四肢無力;侵入腎臟則會口渴難忍。中暑身亡者,切忌使用寒涼藥物,應以溫暖的方式調理。旅途若無湯水,可用熱土熨臍,並將熱土浸濕後再敷於臍上,可以起到緩解的作用。一旦感到中暑,應立即嚼食一大塊生薑並用溫水送服。若已昏迷,則嚼食一大瓣大蒜並用溫水送服,若無法咀嚼,可研碎後灌服,可迅速恢復意識。
夏日突然昏倒、失去意識,稱為暑風。治療中暑的方法,以清心利尿最佳。中暑傷氣,應以補益真氣為首要。有些人會出現惡寒、四肢冰冷,嚴重者甚至昏迷不醒,伴隨霍亂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這並非直接由暑熱引起的,而是因暑熱而引發的其他疾病。由於這些疾病是因暑熱而起,所以也稱之為暑病,需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若出現嘔吐腹瀉,且脈象沉細微弱,不可使用寒涼藥物,可用附子、大順散或附子理中湯加芍藥治療。
若夏月多食冷物,及過飲茶水,致傷脾胃,則吐瀉霍亂。故治暑藥多宜溫脾消食。治濕利小便,醫者要識此意。
薛立齋曰:按東垣先生云:暑熱之時,無病之人,或避暑熱,納涼於深堂大廈得之者,名曰中暑。其病必頭痛惡寒,身形拘急,肢節疼痛,煩熱無汗,為房室陰寒之氣所遏,使周身陽氣不得伸越,以大順散熱藥主之。若行人或農夫,於日中勞役得之者,名曰中熱,其病必苦頭痛,躁熱惡熱,肌熱大渴,汗泄懶動,為天熱外傷肺氣,以蒼朮白虎湯涼劑主之。若人元氣不足,用前藥不應,宜補中益氣湯主之。
白話文:
夏天如果吃太多生冷食物,或是過度飲用茶水,容易損傷脾胃,造成嘔吐、腹瀉和霍亂。因此治療暑熱的藥物,大多要溫暖脾胃,幫助消化。治療濕氣,也要利尿排濕,醫生必須理解這個道理。
薛立齋說:根據李東垣先生的說法,暑熱季節,即使沒有生病的人,如果為了避暑而待在陰涼的深堂大廈裡,也可能因為環境太冷而導致中暑。這種中暑的症狀通常是頭痛、怕冷、身體僵硬、四肢疼痛、發熱無汗,這是因為房室裡的陰寒之氣阻礙了體內的陽氣,導致陽氣無法正常運行,需要用溫熱散寒的藥物來治療。如果是在烈日下勞作的農夫或路人中暑,稱為中熱,症狀通常是頭疼、燥熱、口渴、全身發熱、汗多無力,這是因為陽光過於強烈,傷了肺氣,需要用清熱解毒的藥物治療。如果患者元氣不足,使用上述藥物沒有效果,則需用補氣益氣的藥物來治療。
大抵夏月陽氣浮於外,陰氣伏於內。若人飲食勞倦,內傷中氣,或酷暑勞役,外傷陽氣者多患之,法當調補元氣為主,而佐以解暑。若中暑,乃陰寒之證,法當補陽氣為主,少佐以解暑。故先哲多用薑、桂、附子之類,此推《內經》舍時從證之良法也。今患暑證歿,而手足指甲或肢體青黯,此皆不究其因,不溫補其內,而泛用香薷飲之類所誤也。
又曰:前證當分別中暑、中暍,脈虛、脈沉,無汗、有汗,發熱、不熱,作渴、不渴,或瀉、不瀉,飲寒、飲熱。辨其陰陽虛實,不可泛投寒涼之劑。蓋謂夏月伏陰在內,古人用附子大順散之類,溫補陽氣,厥有旨哉。何今人之老弱,至夏月患食少體倦,發熱作渴,或吐瀉腹痛頭痛諸證,反服香薷飲,復傷元氣,無不招引暑證,以致不起。至若清暑益氣湯內用澤瀉、蒼朮、黃柏之類,必審其果有濕熱壅滯,方可用之。
否則反致虧損其陰,用當審察。
白話文:
一般來說,夏季陽氣浮於體表,陰氣藏於體內。如果人因飲食勞累、損傷中氣,或是在酷暑中勞作過度、損傷陽氣,就容易生病。治療方法應該以調補元氣為主,同時輔以解暑。如果中暑,屬於陰寒的症狀,就應該以補陽氣為主,稍微輔以解暑。因此,古代醫家常使用生薑、桂枝、附子等藥物,這是遵循《內經》中「舍時從證」的原則。如今有些人患暑症後去世,而手腳指甲或肢體呈現青黑色,這是因為沒有探究病因,沒有溫補內在,而是盲目使用香薷飲等寒涼藥物造成的錯誤。
此外,還需要區分中暑和中暍,觀察脈象是虛還是實、沉還是浮,是否有汗、發熱、口渴、腹瀉等情況,以及是否能喝涼水等。要根據陰陽虛實來辨證論治,不能一概而論地使用寒涼藥物。因為夏季伏陰藏於內,古人使用附子大順散等溫補陽氣的藥物,確實有其道理。為什麼現在有些人年老體弱,到了夏季就容易出現食慾不振、身體疲倦、發熱口渴、嘔吐腹瀉、頭痛等症狀,反而服用香薷飲,進一步損傷元氣,導致暑症加重,甚至死亡呢?至於清暑益氣湯中使用澤瀉、蒼朮、黃柏等藥物,必須要確定患者確實存在濕熱壅滯的情況,才能使用。否則就會損傷陰氣,所以用藥一定要謹慎觀察。
2. 暑證論列方
理中湯(熱一),理陰煎(新熱三),柴胡白虎煎(新散十二),益元散(寒百十二),玉泉散(新寒十五),竹葉石膏湯(寒五),養中煎(新熱四),溫胃飲(新熱五),四柴胡飲(新散四),胃關煎(新熱九),佐關煎(新熱十),大溫中飲(新散八),五德丸(新熱十八),九氣丹(新熱二三),五君子煎(新熱六),麻桂飲(新散七),香薷飲(和一六九),補中益氣湯(補三十),生脈散(補五六),小柴胡湯(散十九),清暑益氣湯(和一六八),白虎湯(寒二),五福飲(新補六),正柴胡飲(新散六),蒼朮白虎湯(寒二),和胃飲(新和五),一柴胡飲(新散一),白虎加人參湯(寒三),抑扶煎(新熱十一),二柴胡飲(新散二),附子大順散(熱七八),五積散(散三九),三柴胡飲(新散三),一物瓜蒂湯(攻百五),《宣明》桂苓甘露飲(寒八)
白話文:
理中湯、理陰煎、柴胡白虎煎、益元散、玉泉散、竹葉石膏湯、養中煎、溫胃飲、四柴胡飲、胃關煎、佐關煎、大溫中飲、五德丸、九氣丹、五君子煎、麻桂飲、香薷飲、補中益氣湯、生脈散、小柴胡湯、清暑益氣湯、白虎湯、五福飲、正柴胡飲、蒼朮白虎湯、和胃飲、一柴胡飲、白虎加人參湯、抑扶煎、二柴胡飲、附子大順散、五積散、三柴胡飲、一物瓜蒂湯、宣明桂苓甘露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