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贊》~ 卷一 上經 (6)
卷一 上經 (6)
1. 菴䕡子
味苦微寒。主五臟瘀血。腹中水氣臚張。留熱風寒濕痹。身體諸痛。久服輕身延年不老。生川穀。
凌冬落實。材取充䕡。菊疏葉薄。艾拾莖粗。毒闢荒虺。仙詫距驉。宣通三氣。心安故廬。
名醫曰。十月採實。左傳。我落其實。而取其材。蘇軾詩。郁蔥佳氣夜充䕡。李時珍曰。葉似菊葉而薄。莖如艾莖而粗。皮日休詩。疏菊臥煙莖。駱賓王啟。拾艾幽人。陶弘景曰。種此闢蛇。沈佺期詩。截荒虺。吳普曰。駏⿰扁虛食之神仙。黃帝內經曰。風寒食三氣雜至。合而為痹。范成大詩。即境心安是故廬。
白話文:
味道苦,性微寒。主要治療五臟的瘀血,以及腹部因水氣積聚而脹大的情況。還能處理因熱、風、寒、濕等引起的痹症,以及身體各處的疼痛。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延年益壽。這種植物生長在山谷中。
在寒冷的冬天果實會掉落。取其木材可做成充當菴䕡的材料。葉子像菊花一樣疏散且薄,莖則像艾草一樣粗壯。有驅趕毒蛇的功效,連神仙都驚訝其與驢不同的特質。能疏通人體的三種氣,使心靈安穩,如同回到故鄉一樣。
名醫說,十月採摘果實。《左傳》說:「我讓果實掉落,而取其木材。」蘇軾的詩說:「濃郁美好的氣息在夜晚充滿菴䕡。」李時珍說:「葉子像菊花葉但比較薄,莖像艾草莖但比較粗。」皮日休的詩說:「疏散的菊花臥在煙霧中,莖幹顯露。」駱賓王的啟示說:「幽靜的隱士採摘艾草。」陶弘景說:「種植此物可以避開蛇。」沈佺期的詩說:「斬斷荒野的毒蛇。」吳普說:「駏驉(一種野獸)吃了它可以成為神仙。」《黃帝內經》說:「風、寒、食三種氣雜合侵入人體,就會形成痹症。」范成大的詩說:「身處當下,心靈安穩就是我的故鄉。」
2. 析蓂子
味辛微溫。主明目。目痛淚出。除痹。補五臟。益精光。久服輕身不老。一名蔑析。一名大蕺。一名馬辛。生川澤。及道旁。
川潦道周。萋然美盛。七葉乖和。五輪瞀病。積瀉傾杯。明回借鏡。續壽標靈。樂含腹詠。
詩箋。葛覃葉。萋然。喻其容色美盛也。甄權曰。治肝家積聚。史記傳。肝左三葉。右四葉。蘇軾詩。吾於五輪間。莊子。適有瞀病。黃帝內經曰。肝脈微急為肥。氣在脅下若覆杯。新論。人目短於自見。故借鏡以觀形。歐陽修帖子。寶曲標靈日。萬壽續天長。吳志傳。胡綜心歌腹詠。樂於歸附。吳普曰。五月五日採。治腹脹。
白話文:
味道辛辣,稍微溫熱。主要功效是明亮眼睛,可以治療眼睛疼痛流淚,也能夠去除風濕麻痹,並能補養五臟,增強精氣神。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延緩衰老。它又名蔑析、大蕺、馬辛,生長在河流濕地或路旁。
在川流和道路旁,它茂盛地生長著,非常美麗。它的葉子有七片,可以調和五臟,治療眼部疾病(五輪是指眼睛的五個部分,瞀病指眼疾)。如果腹瀉不止,可以喝它的汁液,能夠使眼睛重新明亮如同鏡子一般。它能延年益壽,使人愉快,就像歌唱一樣。
注釋:葛覃的葉子,用「萋然」形容,是比喻它外觀美好茂盛。甄權說,它可以治療肝臟的積聚。史書記載,肝左邊有三葉,右邊有四葉。蘇軾的詩中說到,我的眼睛也有問題(五輪間,指眼疾)。莊子說,眼睛有時會有昏花模糊的毛病(瞀病)。《黃帝內經》說,肝脈微急的人會肥胖,氣在脅下就像覆蓋一個杯子。《新論》說,人的眼睛看不到自己,所以要借鏡子來觀察自己的樣子。歐陽修的詩說,它像珍貴的曲子一樣有靈氣,能夠使人長壽。《吳志傳》說,胡綜心裡喜悅,像唱歌一樣快樂地歸附。吳普說,五月五日採摘,可以治療腹脹。
3. 耆實
味苦平。主益氣,充肌膚,明目,聰慧先知。久服不飢不老,輕身。生山谷。草之耆壽,端植靈耆,神圓龜守,奇表云垂。是名大慧,可以前知。青逾艾實,榮逮秋期。
埤雅。草之多壽者,故字從耆。唐書傳。馮定端凝若植。論衡。猶靈耆神龜。易。耆之德圓而神。史記傳。耆生滿百莖者,下必有神龜守之。其上常有青雲覆之。康子玉賦。覆青雲以表奇。杜甫賦。九天之云下垂。李鼎偶談。是名大慧。中庸。可以前知。蘇頌曰。秋後有花。
結實如艾實。詩。秋以為期。赤芝。味苦平。主胸中結,益心氣,補中,增慧智,不忘。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丹芝。黑芝。味鹹平。主癃利水道,益腎氣,通九竅聰察。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元芝。青芝。味酸平。主明目補肝氣,安精魂仁恕。久食輕身不老。
延年神仙。一名龍芝。白芝。味辛平。主咳逆上氣,益肺氣,通利口鼻,強志意,勇悍安魄。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玉芝。黃芝。味甘平。主心腹五邪,益脾氣安神,忠信和樂。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一名金芝。紫芝。味甘溫。主耳聾,利關節,保神益精氣,堅筋骨,
好顏色。久服輕身,不老延年。一名木芝。生山谷。
三秀六芝,慈仁上瑞。肪白珊紅,金黃羽翠,漆抹黮云,筍萌紫帔。大藥可求,龜龍百歲。
爾雅注。芝一歲三華。瑞草。宋書志。王者慈仁則生。抱朴子。赤者如珊瑚,白者如截肪,黑者如澤漆,青者如翠羽,黃者如紫金。氣和暢則生。玉莖紫筍。束晰詩。黮黮重云。稽神錄。報盈以繡羽紫帔。蘇軾詩。古來大藥不可求。蘇轍詩。龜龍百歲豈知道。
白話文:
味道苦澀,性質平和。主要功效是增強體力,使肌肉豐滿,視力清晰,頭腦聰明,具有預知能力。長期服用可以不感到飢餓、延緩衰老、使身體輕盈。生長在山谷中,是草本植物中的長壽者。端正生長的靈芝,如同神龜守護著,外觀奇特,如同雲朵下垂,所以被稱為「大慧」,可以預知未來。青色的靈芝比艾草的果實更青綠,在秋天成熟。
《埤雅》說,這是草本植物中的長壽者,所以字從「耆」。《唐書》記載,馮定端莊穩重如同植物一般。《論衡》說,像靈芝和神龜一樣。《易經》說,靈芝的德行圓滿而神妙。《史記》記載,靈芝生長滿一百莖的地方,下面一定有神龜守護著,其上方常常有青色的雲彩覆蓋。《康子玉賦》說,以青雲覆蓋來顯示奇特。《杜甫賦》說,九天的雲彩下垂。《李鼎偶談》說,這就是所謂的「大慧」。《中庸》說,可以預知未來。蘇頌說,秋天之後會開花。
結出的果實像艾草的果實。《詩經》說,以秋天為期。赤芝,味道苦澀,性質平和,主要功效是治療胸悶,增強心氣,補益中氣,增進智慧,使人記憶力強,長期食用可以使身體輕盈,延緩衰老,成為長壽的神仙,又名丹芝。黑芝,味道鹹,性質平和,主要功效是治療小便不暢,疏通水道,增強腎氣,通達九竅,使人聰明敏銳,長期食用可以使身體輕盈,延緩衰老,成為長壽的神仙,又名元芝。青芝,味道酸,性質平和,主要功效是使視力清晰,補益肝氣,安定精神,使人仁慈寬厚,長期食用可以使身體輕盈,延緩衰老,成為長壽的神仙,又名龍芝。白芝,味道辛,性質平和,主要功效是治療咳嗽氣喘,增強肺氣,通利口鼻,增強意志力,使人勇敢果斷,安定魂魄,長期食用可以使身體輕盈,延緩衰老,成為長壽的神仙,又名玉芝。黃芝,味道甘,性質平和,主要功效是治療心腹邪氣,增強脾氣,安定精神,使人忠誠、守信、和善、快樂,長期食用可以使身體輕盈,延緩衰老,成為長壽的神仙,又名金芝。紫芝,味道甘溫,主要功效是治療耳聾,疏通關節,保護精神,增強精氣,堅固筋骨,使人容貌美麗,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延緩衰老,成為長壽的神仙,又名木芝,生長在山谷中。
三種靈芝開出美麗的花朵,六種靈芝是吉祥的徵兆,象徵慈愛和祥瑞。有像脂肪般潔白,像珊瑚般鮮紅,像黃金般耀眼,像翡翠般翠綠,像漆一樣黑亮,像竹筍一樣紫嫩的顏色。是珍貴的藥材,可使人像神龜和龍一樣長壽。
《爾雅注》說,靈芝一年開三次花,是吉祥的草本植物。《宋書》記載,君王慈愛仁慈,就會生長靈芝。《抱朴子》說,紅色的靈芝像珊瑚,白色的靈芝像切開的脂肪,黑色的靈芝像黑漆,青色的靈芝像翡翠,黃色的靈芝像紫金。天地之氣平和暢達,就會生長靈芝。靈芝有玉一般的莖,紫色的芽。《束晰詩》說,雲彩重重疊疊。《稽神錄》說,靈芝長滿的時候,會以像羽毛一樣的絲帶和紫色的裙裝來報答。《蘇軾詩》說,自古以來,珍貴的藥材難以尋求。《蘇轍詩》說,神龜和龍的長壽之道,誰又能知道呢。
4. 卷柏
味辛溫。生山谷。主五臟邪氣。女子陰中寒熱痛。癥瘕血閉。絕子。久服輕身。和顏色。一名萬歲。生山谷石間。
含春時發。蒔植無稽。白石鑿鑿。芳草萋萋。斑窺豹隱。拳屈雞棲。長生萬歲。名與柏齊。
梁簡文帝賦。草含春而色動。易。以時發也。唐書志。司苑掌園囿蒔植。書。無稽之言勿聽。詩。白石鑿鑿。楚辭。芳草生兮萋萋。晉書傳。管中窺豹。時見一斑。吳普曰。一名豹足。蘇頌曰。春生苗似柏葉而細。拳屈如雞足。李時珍曰。俗名長生不死草。
白話文:
味道辛辣性溫。生長在山谷中。主要治療五臟的邪氣,以及女性陰部寒熱疼痛、癥瘕(腹中腫塊)、閉經和不孕。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輕盈,容顏紅潤。又名萬歲。生長在山谷石縫間。
在春天來臨時發芽。栽種的方法難以考證。白色的石頭堅硬聳立,香草茂盛。像在管中窺豹一樣看到一點,又像蜷曲的雞棲息一樣。因為長生不老的特性,因此和柏樹齊名。
梁簡文帝的賦中寫道:草在春天來臨時顏色會變化,這是因為它順應時節而生長。唐書記載:司苑官掌管園林種植。書上說:沒有根據的話不要聽信。詩經裡說:白色的石頭堅硬聳立。楚辭裡說:香草茂盛生長。晉書傳裡說:管中窺豹,只能看到一斑。吳普說:它又名叫豹足。蘇頌說:春天長出苗,像柏葉但更細,蜷曲如雞腳。李時珍說:俗名叫長生不死草。
5. 藍實
味苦寒。主解諸毒。殺蠱蚑。注鬼螫毒。久服頭不白。輕身。生平澤。三刈襜盈。芳滋悅染。角蘊青濃。蕤垂紅淺。蠚毒冰消。蠱蚑霧斂。黑髮春新。丹和九轉。
李時珍曰。歲可三刈。五六月開花成穗。細小淺紅色。結角長寸許。如小豆角。詩。不盈一襜。王季友詩。芳藍滋疋帛。粱簡文帝文。悅染笙歌。唐書傳。瓦解冰消。王勃序。群疑霧斂。王建詩。春來黑髮新。洞冥記。和九轉之丹服之。
白話文:
味道苦、性寒。主要能解各種毒,殺死蠱蟲和毒蟲。能解被鬼或毒蟲咬傷的毒。長期服用能使頭髮不變白,身體輕盈。生長在平坦的沼澤地。一年可以收割三次,每次收割都能裝滿衣襟。氣味芬芳,能使染色更加鮮豔。豆莢的顏色呈現深青色,花穗下垂,花色淡紅。毒蟲咬傷的毒液像冰一樣消融,蠱蟲像霧一樣消散。能使黑髮像春天一樣重新生長,可以調和成九轉金丹服用。
李時珍說,一年可以收割三次,五六月開花,花穗細小呈淺紅色,結的豆莢長約一寸,像小豆角一樣。《詩經》說:用藍草染色,裝不滿衣襟。王季友的詩說:芳香的藍草使布帛更加鮮豔。梁簡文帝的文章說:藍草染出的色彩使笙歌更加悅耳。唐書的傳記說:像瓦片一樣破碎,像冰一樣消融。王勃的序說:像雲霧一樣消散。王建的詩說:春天來了,黑髮重新生長。洞冥記說:用藍草調和九轉金丹後服用。
6. 芎藭
味辛溫。主中風入腦。頭痛。寒痹筋攣緩急。金創。婦人血閉。無子。生川穀。
穿林間覓。橫理春分。蛇床蕊碎。雀堖紋紛。翠含清露。香繞黃云。調羹淪茗。御濕功勤。
蘇軾詩。穿林間覓野芎苗。李時珍曰。清明後。宿根生苗。分其枝而橫理之。蘇頌曰。七八月開碎白花如蛇床子。根黃黑色作雀腦狀。蘇軾詩。濯濯翠莖滿。愔愔清露涵。黃庭堅詩。一穗黃云繞幾。宋祁贊。可糝於羹。韓琦詩。時摘嫩苗烹賜茗。左傳注。鞠藭所以御濕。
白話文:
味道辛辣溫熱。主要治療中風侵入腦部、頭痛、因寒邪引起的肢體麻木、筋脈攣縮或鬆弛、外傷,以及婦女經血閉止、不孕等症狀。生長在山谷中。
要穿梭在樹林間尋找它。芎藭的紋理是橫向的,在春分時節會開花,花蕊像蛇床子般細碎,根部的紋路像麻雀的腦袋。翠綠的莖葉上帶著清晨的露水,香氣瀰漫在黃色的雲霧之中。可以拿來調製羹湯或泡茶,有去除濕氣的功效。
蘇軾曾作詩說:「穿梭在樹林間尋找野生芎藭的幼苗。」李時珍說:「清明節後,宿根會長出新苗,可以將它的枝幹分開,發現紋路是橫向生長的。」蘇頌說:「七八月會開出細碎的白色花朵,像蛇床子的花一樣。根部呈現黃黑色,紋路像麻雀的腦袋。」蘇軾的詩又說:「芎藭翠綠的莖葉充滿生機,上面沾著靜悄悄的清晨露水。」黃庭堅的詩寫道:「一穗黃色的花,被黃色的雲霧環繞。」宋祁稱讚芎藭可以加入羹湯中。韓琦的詩則提到:「時常摘取嫩苗煮來當作茶飲。」《左傳》的註解說:「芎藭可以用來去除濕氣。」
7. 蘼蕪
味辛溫。主咳逆。定驚氣。辟邪惡。除蠱毒鬼注。去三蟲。久服通神。一名薇蕪。生川澤。
將寄所思。行吟澤畔。颲颲秋風。霏霏清旦。翠掬衣沾。香通鼻觀。松菊齊儔。椒蘭並粲。
張翥詩。擬折芳馨寄所思。史記傳。屈原行吟澤畔。湛方生賦。颲颲微扇。李賀詩。沙上蘼蕪花。秋風已先發。孟郊詩。草色瓊霏霏。曾肇詩。采采乘清旦。趙嘏詩。掬翠香盈袖。孟遲詩。莫送香風入客衣。陳樵詩。此時鼻觀通。蘇籀詩。介特有如松。繁華匪慚菊。離騷。覽椒蘭其若茲兮。
白話文:
翻譯:
蘼蕪,味道辛辣性溫。主要能治療咳嗽氣逆,安定驚悸之氣,驅除邪氣,解除蠱毒鬼注之害,並能去除體內三蟲。長期服用,能使精神通達神明。它又名薇蕪,生長在川澤濕地。
想把這份美好寄託給思念的人,在水邊吟唱。秋風颯颯吹拂,清晨露水紛紛。翠綠的枝葉沾濕了衣襟,香氣直通鼻端。它的品格可以和松樹、菊花相提並論,香氣與椒、蘭花一樣清芬美好。
張翥的詩寫道,想要折取芬芳的蘼蕪,寄託思念之情。史記記載,屈原在水邊吟唱。湛方生作賦說,微風吹拂,輕柔如扇。李賀的詩中寫道,沙灘上的蘼蕪花,在秋風來臨之前就已綻放。孟郊的詩句說,草色像玉屑般細碎飄落。曾肇的詩中寫道,在清晨採摘蘼蕪。趙嘏的詩中寫道,捧起綠葉,香氣盈滿衣袖。孟遲的詩中寫道,不要讓香風吹入客人的衣裳。陳樵的詩中寫道,此時香氣直通鼻觀。蘇籀的詩中寫道,它的特質就像松樹一樣獨立,繁華盛開也不會羞愧於菊花。離騷說,觀看椒蘭之美,就像蘼蕪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