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贊》~ 卷三 下經 (2)
卷三 下經 (2)
1. 青琅玕
味辛平。主身癢。火創癰傷。疥搔死肌。一名石珠。生平澤。
美珍西北。氣感陰陽。紅浮鐵網。青耀昆岡。珠非川媚。玉訝淵藏。獻分楚寶。禮重東方。
爾雅。西北之美者。有崑崙墟之璆琳琅玕。庚辛玉冊。生南海崖石內。自然感陰陽之氣而成。蘇頌曰。取珊瑚。先作鐵網沉水底。貫中而生琅玕。明瑩若珠之色。而狀森植。列子。珠玕之樹叢生。李時珍曰。生於水者。為珊瑚。生於山者為琅玕。可碾為珠。故得珠名。陸機賦。
水懷珠而川媚。莊子。藏珠於淵。唐書志。楚州獻寶玉十三。八曰。琅玕珠。周禮。以青珪禮東方。
白話文:
青琅玕味辛性平,能治療身體發癢、火傷、癰疽創傷、疥瘡以及皮膚潰爛等症。它也叫石珠,生長在水澤之中,盛產於西北地區。
青琅玕的氣息能感應陰陽之氣,其色澤如同紅色的浮雲和鐵網交織,又像青翠耀眼的昆侖山崗。它不像川地產的珍珠那般嬌媚,也不像深淵中藏匿的玉石那樣令人驚訝。楚國曾將它作為珍寶貢獻給朝廷,足見其在東方地區的珍貴地位。
《爾雅》記載,西北地區的珍寶之中,就有崑崙墟出產的璆琳琅玕。《庚辛玉冊》記載,它生長在南海崖石的內部,是自然感應陰陽之氣而形成的。蘇頌說,採集珊瑚時,人們先將鐵網沉入水底,琅玕便會在網中生長出來,晶瑩剔透,如同珍珠一般,但形態卻像樹木一樣叢生。 《列子》也記載了珠玕樹叢生的事。《本草綱目》作者李時珍說,生長在水中的是珊瑚,生長在山中的是琅玕,可以磨成珠子,所以才稱為石珠。《文選》陸機的賦文中,提到水因懷抱珍珠而顯得美麗動人。《莊子》中則描述了將珍珠藏於深淵。《舊唐書》記載,楚州曾進貢十三種寶玉,其中八種是琅玕珠。《周禮》中提到用青圭來祭祀東方。
2. 附子
味辛溫。主風寒咳逆。邪氣溫中。金創。破症堅積聚血瘕。寒熱痿躄。拘攣膝痛。不能行步。生山谷。
附母旁萌。嚴冬盈積。蹲坐形端。乳垂甄摘。力薄縮拳。側生連脈。畏惡猥多。禱神祈獲。韓保升曰。烏頭旁如芋散生者。為附子。陶弘景曰。冬月採。楊天惠記。附子之形。以蹲坐正節。角少為上。有節多鼠乳者。次之。七月採者。謂之旱水。拳縮而小。是未成者。又附而上者為側子。皆脈絡連貫。此物畏惡猥多。不能常熟。園人將採。常禱於神。
白話文:
附子味辛溫,能治療風寒咳嗽、胸腹冷痛、外傷、癥瘕積聚等症,以及因寒邪導致的肢體痿弱無力、肌肉拘攣、膝痛不能行走等病症。附子生長在山谷中,其旁會長出小苗(附母旁萌)。嚴冬時節,附子長得飽滿充實,形狀像人蹲坐,頂端飽滿,像乳頭一樣突出,力量不足,拳頭般蜷縮,側面生長並與根莖相連。附子容易腐爛,難以保存,採集者常要祈禱神靈保佑才能採集到。韓保升說,附子像芋頭一樣,散生在烏頭旁。陶弘景說,附子在冬天採收最好。楊天惠記載,好的附子形狀像蹲坐的人,頂端尖角少為佳,有很多像老鼠乳頭一樣的突起次之。七月採收的附子,稱為「旱水附子」,形體拳縮,較小,是尚未成熟的;而長在其他附子旁邊的稱為「側子」,它們的根莖脈絡相連。附子容易腐爛,難以保存,園丁採集時,總是向神靈祈禱。
3. 烏頭
味辛溫。主中風惡風。洗洗出汗。除寒濕痹。咳逆上氣。破積聚寒熱。其汁煎之名射罔。殺禽獸。一名奚毒。一名即子。一名烏喙。生山谷。(今草烏頭)
如飴詠堇。頭喙分名。橐藏毒用。箭敷鋒迎。讒姬置肉。奇士揚觥。法窮釀造。不事鋤耕。
陳藏器曰。一名堇。詩。堇荼如飴。吳普曰。形如烏之頭。有兩歧相合。如烏之喙。是附子角之大者。淮南子曰。天下之物。莫凶於雞毒。良醫橐而藏之。有所用也。陶弘景曰。搗汁敷箭。射禽獸十步即倒。汪機曰。鋒銳捷利。國語。驪姬置堇於肉。明皇十七事。上謂力士曰。
吾聞飲堇汁不死者。乃奇士也。以汁進。張果飲進二卮。醇然如醉。李時珍曰。根苗花實。與川烏頭同。此係野生。無釀造之法。楊天惠記。附子之田。歲以善田。一再耕之。
白話文:
烏頭味辛溫,主治中風、惡風,能使人發汗,去除寒濕痺痛,治療咳嗽逆氣、上氣不接,以及積聚寒熱等症。烏頭的汁液煎煮後叫做「射罔」,可以毒殺禽獸。烏頭又名奚毒、即子、烏喙,生長在山谷中(現在指草烏頭)。
烏頭的形狀像飴糖和堇菜,頭和喙是其名稱的來源,它含有劇毒,被收藏起來,用於製作箭頭塗抹,以射殺獵物。奸妃驪姬曾將烏頭放在肉裡毒害他人,而奇士卻能飲用烏頭汁而不死。古代對烏頭的釀造方法有記載,但如今的野生烏頭則沒有經過釀造。
陳藏器說,烏頭又名堇,詩經中寫到「堇荼如飴」,形容其外觀。吳普說,烏頭的形狀像烏鴉的頭,有兩個分叉,像烏鴉的喙,是附子中最大的一種。淮南子說,天下之物,沒有比雞毒(指烏頭)更兇險的了,良醫會小心地收藏它,以備不時之需。陶弘景說,將烏頭搗汁塗在箭頭上,射殺禽獸,十步之內就會倒下。汪機說,烏頭的藥性鋒利迅速。國語記載,驪姬將烏頭放在肉裡毒害他人。唐玄宗時期,皇帝曾說,聽說喝了烏頭汁不死的人,才是奇士,於是讓張果喝下兩杯,張果喝完後,醉醺醺的。李時珍說,烏頭的根、苗、花、果實都和川烏頭相似,但這是野生的,沒有經過釀造。楊天惠記載,種植附子的田地,每年都要用肥沃的土地,一再耕種。
4. 天雄
味辛溫。主大風寒濕痹。⿸疒𢛓節痛。拘攣緩急。破積聚邪氣。金創。強筋骨。輕身健行。一名白幕。生山谷。
朋附稱雄。易資獨托。盈握尖錐。豐臍絡幕。象眼形微。雞腸勇躍。忌見離群。如蠶僵箔。
劉禹錫表。實無朋附。李時珍曰。種附子。變出其形。長而不生子。故曰天雄。長而尖者。謂之天錐。入藥須有象眼者良。其臍乃向上生苗處。楊天惠記。以豐實盈握者勝。釋名。幕絡也。淮南子注。取天雄、納雄雞腸中搗食之。令人勇。陳承曰。蜀人種附子忌生。此如養蠶。而或白僵之意。禮。離群而索居。
白話文:
天雄味辛溫,能治風寒濕痺、肢節疼痛、肌肉拘攣、身體僵硬不適,以及消除積聚的邪氣,治療金創(外傷),強健筋骨,使人輕盈健步。它也叫白幕,生長在山谷中。
天雄的塊莖肥大,容易單獨生長,形狀像握在手中的尖錐,底部膨大,並有像網狀的紋理,外形略像眼睛。其內部構造像雞腸般盤繞。忌諱與其他植株叢生在一起,否則就像蠶寶寶一樣僵硬、死亡。
劉禹錫的記載中,天雄並非成群生長。李時珍說,天雄是附子變異的品種,長大後不結果實,因此稱為天雄。長而尖的稱為天錐。入藥需選擇有「象眼」的才好,其臍是指向上生苗的地方。楊天惠則認為,豐滿充實、大小如握拳般的天雄藥效最佳。天雄的名稱由來,是因為它像網狀的絲絡。淮南子注釋中記載,將天雄塞入雄雞腸中搗碎食用,可以使人勇猛。陳承說,蜀地種植附子時忌諱其單獨生長,這就像養蠶,如果蠶蟲單獨生長,就會變成白色僵死一樣。禮記中也有提到,天雄喜孤獨生長。
5. 半夏
味辛平。主傷寒寒熱。心下堅。下氣。喉咽腫痛。頭眩胸脹。咳逆腸鳴止汗。一名地文。一名水玉。生川穀。
候生夏半。水玉明涵。白芍圓上。綠竹隅三。芥消涎滑。姜瀹咀甘。火風寒濕。餅曲詳諳。
李時珍曰。月令五月。半夏生。當夏之半也。水玉以形名。杜甫詩。明涵客衣靜。吳普曰。白華圓上。蘇頌曰。生江南者。花似白芍藥。莖端三葉淺綠色。似竹葉。論語。不以三隅反。雷斆論。用白芥子末。浸湯洗去涎滑。陶弘景曰。須用生薑以制其毒。韓維詩。插芳咀甘不知去。
白飛霞曰。治風痰。火痰。濕痰。寒痰。李時珍曰。洗去皮垢。浸七日。或和作餅。或造為曲。賈島詩。星名未詳諳。
白話文:
半夏味辛性平。主治傷寒引起的寒熱交替、心下痞塊、胸悶氣逆、喉嚨咽喉腫痛、頭暈胸悶、咳嗽逆氣、腸鳴腹瀉、以及止汗。它還有地文、水玉等別名,生長在山谷之中。
半夏在夏季的中期生長,如同水玉般晶瑩剔透。它的花朵像白色的芍藥,莖端有三片淺綠色的葉子,形似竹葉。可以用白芥子末泡水洗去其黏液,並用生薑來解毒。半夏可以治療風痰、火痰、濕痰、寒痰等。 需將其清洗乾淨,浸泡七日,可製成餅或曲。
6. 虎掌
味苦溫。主心痛。寒熱結氣。積聚伏梁。傷筋痿拘緩。利水道。生山谷。(今名天南星)布地荑科。萌生毒卉。翹企蛇頭。細抽鼠尾。圓掌威伸。繁星光煒。由跋根新。體孱才菲。謝靈運賦。散葉荑科。國語。逆節萌生。柳宗元記。嘉葩毒卉。蘇頌曰。初生作穗直上如鼠尾。
花似蛇頭。結子自落布地。一子生一窠。蘇恭曰。根似扁柿。四畔有圓牙。看如虎掌。傅咸表。威風得伸。庾闡詩。繁星如散錦。李時珍曰。虎掌因葉形似之。非根也。南星因根圓白。形如老人星狀。故名由跋。是南星之新根。其氣未足。不堪服食。梁蕭賦。才菲而體孱。
白話文:
虎掌味苦性溫,能治心痛、寒熱積聚、腹部脹滿、筋傷萎縮拘攣、緩慢無力等症狀,還能利尿。它生長在山谷中。(現在叫做天南星)屬於天南星科植物,是一種帶有毒性的植物。它的幼苗像蛇頭般翹起,細長如鼠尾,長大後葉子展開如虎掌般威武,佈滿繁星般的光點。它的新根叫做由跋,因為植株瘦弱,藥效不足,不宜服用。
7. 鳶尾
味苦平。主蠱毒邪氣。鬼注諸毒。破癥瘕積聚。去水。下三蟲。生山谷。
烏鳶於止。挾勢如飛。碧分尾斷。黃裹頭垂。殖區修短。壤異磽肥。紛敷花色。強利從違。
吳普曰。一名烏鳶。大學。於止知其所止。詩。如飛如翰。蘇恭曰。闊短不抽長莖。花紫碧色。根皮黃。肉白。左傳。雄雞自斷其尾。韓保升曰。草名鳶尾。根名鳶頭。李時珍曰。此即射干之苗。非別種也。肥地者。莖長根粗。瘠地者。莖短根瘦。其花自有數色。諸家皆是強分耳。
白話文:
鳶尾味苦性平。能治療蠱毒、邪氣和各種毒物引起的疾病。可以破除癥瘕、積聚,利水消腫,驅除腸道寄生蟲。它生長在山谷中。
鳶尾像老鷹一樣停歇,飛翔時氣勢雄偉;碧色的尾部有時會斷裂,黃色的花頭下垂;生長環境不同,根莖的長短粗細也會有差異;花色繁多。
吳普說,鳶尾也叫烏鳶。「大學」篇中說:「於止知其所止」,說明它停歇的地方是有規律的;《詩經》中說:「如飛如翰」,形容它飛翔的姿態。蘇恭說,鳶尾莖較短,不抽長,花呈紫碧色,根皮黃色,肉白色。《左傳》記載:「雄雞自斷其尾」,這裡用來比喻鳶尾尾部有時會斷裂。韓保升說,植物叫鳶尾,根叫鳶頭。李時珍說,鳶尾就是射干的苗,不是另外一種植物。肥沃土地生長的鳶尾,莖長根粗;貧瘠土地生長的鳶尾,莖短根瘦;它的花色本來就有多種顏色,以前各家學說對鳶尾的分類,多是強行區分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