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志洗

《神農本草經贊》~ 卷二 中經 (8)

回本書目錄

卷二 中經 (8)

1. 積雪草

味苦寒。主大熱惡創癰疽。浸淫赤熛。皮膚赤身熱。生川穀。

葉葉特生。沿溪縈碧。海挹蘇融。雪霏寒積。重疊錢圓。參差荇坼。茶飲辛香。風生兩腋。

白話文:

味苦寒,主治大熱惡瘡癰疽。浸淫赤熛。皮膚發紅發熱。生川穀。

詩詞:

葉葉特生,沿溪縈繞著碧綠。海納蘇融,雪霏降下寒冷積聚。圓錢重疊,荇菜參差錯落。茶飲辛香,風發兩腋。

蘇恭曰。此草蔓生溪澗側。倪瓚詩。冷文縈碧暮煙和。蘇頌曰。一名海蘇。陶弘景曰。積雪草。以寒涼得名。寇宗奭曰。形如水荇。葉葉各生。今人謂之連錢草。蔡邕表。前後重疊。詩。參差荇菜。蘇頌曰。江浙人多以作茶飲。庚辛玉冊。引蔓摶地。香如細辛。盧仝詩。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白話文:

蘇恭說:這種草蔓生在溪澗的旁邊。倪瓚的詩中說:「水草纏繞著碧綠的暮色煙霧。」蘇頌說:它的別名叫海蘇。陶弘景說:因為它性寒涼,所以稱作積雪草。寇宗奭說:它的形狀像水中的荇菜,每一節葉片都緊密相連。現在的人把它稱為「連錢草」。蔡邕的《表》中說,它的葉片前後重疊。詩文中形容水草時說:「參差荇菜。」蘇頌說:江浙一代的人們常把它當作茶飲。庚辛玉冊記載:它引蔓匍匐在地上,香氣芬芳,像細辛。盧仝的詩中說:「只覺得兩腋之間陣陣清風拂過。」

2. 女菀

味辛溫。主風洗洗霍亂。泄利。腸鳴。上下無常處。驚癇寒熱百疾。生川穀或山陽。

負陰尚白。集菀噓枯。金清肺潔。玉潤膚腴。名題織女。形易妝嫫。五辛味濁。遠屏沾濡。

白話文:

味辛溫。主風寒霍亂。洩利。腸鳴。上下無常處。驚癇寒熱百疾。生於川穀或山陽。

此藥味辛性溫。主治風寒引起的霍亂、腹瀉、腸鳴、上吐下瀉不固定。驚癇、寒熱等各種疾病。生長於平原或向陽的山坡上。

老子。負陰而抱陽。禮。殷人尚白。名醫曰。一名白菀。一名織女菀。國語。人皆集於菀。己獨集於枯。後漢書傳。孔公緒噓枯吹生。搜神記。金清則義。南史傳。劉遵內含玉潤。肘後方。治人面黑令白。忌五辛。手太陰氣分藥也。肺熱。則面紫黑。肺清。則面白。白居易詩。妝嫫徒費黛。晉書志。我志沾濡。

白話文:

老子說,太陽外面包裹著陰氣,月亮內部包裹著陽氣。

《禮記》中記載,商朝人崇尚白色。

有名醫說,有一種草藥叫做白菀,也叫織女菀。

《國語》中說,大家都聚集在繁盛的地方,只有我一個人跑到枯萎的地方。

《後漢書》傳記中記載,孔公緒用嘴吹氣,讓枯萎的植物復活。

《搜神記》中說,金子清澈,就有仁義。

《南史》傳記中記載,劉遵儀表內斂,看起來潤澤如玉。

《肘後方》中記載,治療臉部發黑變白的藥方,忌食辛辣之物。這是手太陰經系統的藥方。

如果肺部熱盛,就會導致臉部發紫發黑。如果肺部清涼健康,就會導致臉部發白。

白居易詩中說,用化妝品塗抹醜陋的女子是徒勞無功的。

《晉書》志傳中記載,我們的志向被沾染和浸潤。

3. 王孫

味苦平。主五臟邪氣。寒濕痹。四肢疼酸。膝冷痛。生川穀。

餌之延年。終南具有。呼聽多孫。訛沿兩牡。摩頂河車。剝膚旱藕。夜合黃昏。名同物否。

白話文:

性味苦、平。主治五臟邪氣、寒濕痹症、四肢痠痛、膝蓋冰冷疼痛。生長於河谷之中。

食用延年益壽,終南山有此物。名稱諧音「呼聽多孫」。與牡字相關。形態酷似摩頂河車(一種車名)。外皮剝落如旱藕。夜間閉合,黃昏開放。名稱與實物是否相同,尚待考證。

唐書傳。薑撫言終南山有旱藕。餌之延年。甘守誠曰。牡蒙也。(王孫別名)易名以神之耳。詩。終南何有。吳普曰。楚名王孫。齊名長孫。又名海孫。名醫曰。一名黃孫。易林。受福多孫。詩。並驅從兩牡兮。李時珍曰。古方所用牡蒙。是紫參。後人所用牡蒙。乃王孫。葉生巔頂。

白話文:

《唐書傳》:薑撫說終南山有旱藕,食用後可以延年益壽。

甘守誠說:牡蒙就是王孫別名,改名是因為它具有神奇的作用。

《詩經》:終南山有什麼?

吳普說:楚地稱王孫,齊地稱長孫,又名海孫。名醫們還稱之為黃孫。

《易林》:會得到福氣和孫子。

《詩經》:並駕在兩頭牡牛後面。

李時珍說:古方中所用的牡蒙是指紫參。後人所用的牡蒙指的是王孫,葉子生長在枝葉頂端。

類紫河車葉。孟子。摩頂放踵。易。剝床以膚。李時珍曰。一名黃昏與夜合。名同物異。

白話文:

這種植物的葉子看起來像紫河車(一種傳說中的植物)。(出處:《孟子》)

從頭到腳完全被佔據了。(出處:《易經》)

用自己的皮膚來裝飾牀榻。(出處:李時珍《本草綱目》)

李時珍說:「這種植物有另外一個名字叫『黃昏』和『夜合』,雖然名字一樣但實際上是不同的植物。」

4. 蜀羊泉

味苦微寒。主頭禿。惡創熱氣。疥搔痂癬。蟲療齲齒。生川穀。

沃饒西蜀。陰濕萌生。蚓吹流腫。蜂綴堅莖。細區鼠跡。滑誤鴉睛。功收漆齧。塗浴兼營。

白話文:

**藥材名稱:**沃饒西蜀

**藥性:**味苦微寒

主治:

  • 頭禿
  • 惡瘡熱氣(惡性瘡瘍,帶熱氣)
  • 疥癬搔癢(疥瘡、癬疥)
  • 蟲療齲齒(蟲蛀牙齒)

其他用途:

  • 生川穀(用於農作)

沃饒西蜀,因陰濕生長出來的藥材。蚓吹可以消腫,蜂綴可以加固莖。細小的根莖像鼠跡,滑溜的果實像鴉眼。其藥性可以去除漆液留下的痕跡,塗抹或沐浴都可以。

盧思道詩。西蜀稱天府。由來擅沃饒。蘇恭曰。俗名漆姑。生陰濕地。顏延之詩。惠浸萌生。摘元方。蚯蚓氣吹者。搗入黃丹酓之。李時珍曰。黃蜂作窠。𠼫漆姑草為蒂。陳藏器曰。漆姑葉細。多生石邊。蘇恭曰。搗塗漆瘡。羊泉乃大草。漆姑草如鼠跡大。生階墀間。乃同名也。

白話文:

盧思道的詩中,將西蜀稱為「天府」,向來以土地肥沃而聞名。蘇恭說:「俗名漆姑」,生長在陰濕的地方。顏延之的詩中寫道:「雨水滋潤,發芽生長,摘取元方的嫩芽。」蚯蚓會將它搗碎,放入黃丹中浸泡。李時珍說,黃蜂築巢時,會用漆姑草作為巢穴的蒂。

陳藏器說,漆姑草的葉子細小,多生長在石頭邊上。蘇恭說,將它搗碎後塗抹在漆瘡上。羊泉草其實是一種大草,而漆姑草的大小就像老鼠的腳印,生長在臺階和院子的空地上,因此它們具有相同的俗名。

蘇頌曰。或言老鴉眼睛草。李時珍謂此乃龍葵也。性滑如葵。蘇誤認。耳生漆瘡者。煎湯浴之。

白話文:

蘇頌說:有人說老鴉草是眼睛草。李時珍說這是龍葵。它性滑如葵,蘇頌誤認了。長生漆瘡的人,可以煎湯來洗澡。

5. 嚼床

微鹹寒。主腰脊痛。不得著床。俯仰艱難。除熱可作浴湯。生川穀及田野。

錯認香葇。挼搓氣劣。平澤熟田。方莖對節。縱豎脊堅。引伸腰折。麻直蘇舒。澡身止熱。

白話文:

味道稍鹹寒。主治腰脊疼痛,疼痛難忍,無法臥牀,俯仰轉身都困難。可以去除熱氣,用於沐浴。生長在河川和田野裡。

錯認香葇:

容易與香葇混淆。搓揉後氣味較弱。

平澤熟田:

生長在平坦的濕地和成熟的稻田裡。

方莖對節:

莖呈方形,節間相對。

縱豎脊堅:

縱向和橫向的莖稈都很堅挺。

引伸腰折:

將莖稈拉長伸直,可以緩解腰部疼痛。

麻直蘇舒:

麻痺和疼痛感逐漸消失,身體舒暢。

澡身止熱:

用其藥湯沐浴,可以消除燥熱。

李時珍曰。原野甚多。方莖對節。大葉似香葇。搓之不香。蘇恭曰。此草生平澤熟田。沈約賦。既縱豎而橫構。劉因詩。會經堅脊度危關。易。引而伸之。晉書傳。陶潛曰。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吳普曰。一名爵麻。別錄曰。一名香蘇。顏延之頌。類麻能直。李時珍曰。蘇性舒暢。故謂之蘇。禮。儒有澡身而浴德。

白話文:

李時珍說:蘇草在野外數量很多。它的莖方方正正,節節相對。葉子很大,像是香葇草。但搓揉後沒有香氣。蘇恭說:這種草生長在平坦之地和熟田中。沈約在賦中寫道:「又縱橫交錯,構成一張網。」劉因在詩中寫道:「曾經翻越險峻的山脊,度過危機關頭。」《易經》中說:「把它拉長再伸展出去。」《晉書》中記載陶潛說:「我怎麼能為了五斗米而屈腰呢?」吳普說:蘇草又叫爵麻。別錄記載:又叫香蘇。顏延之在頌文中寫道:「像麻一樣能伸直。」李時珍說:蘇草性情舒暢,所以叫做蘇。禮記中說:「讀書人要潔身自好,洗滌自己的道德。」

6. 假蘇

味辛溫。主寒熱鼠瘻。瘰癧生創。破結聚氣。下瘀血。除濕痹。一名鼠蓂。生川澤。(今名荊芥)如蘇久假。味亦辛溫。旅生掇野。樹藝澆園。藏同鼠樸。毒禁魚飧。摘蔬閒覓。礙石盤根。

白話文:

藥材味道辛辣溫和,主要用於治療寒熱相交引起的鼠瘻(一種皮膚感染)、淋巴結結核(瘰癧)、生瘡等疾病。它還可以化解結聚的氣血,排出瘀血,祛除濕痹。另一個名字叫「鼠蓂」,生長在山野河川。

與荊芥類似:

荊芥和老鼠藥的藥性都很辛溫,都是野生的藥材。荊芥常被人工種植,而老鼠藥則在庭院或菜園等地方生長。

與鼠樸相似:

老鼠藥有時會被拿來當成鼠樸,用於驅逐老鼠。但需要注意的是,老鼠藥毒性較強,不能用於食用。

生長環境:

老鼠藥喜歡生長在岩石縫隙或樹根附近。

蘇恭曰。氣味辛香。如蘇。孟子久假而不歸。後漢書注。野谷不因種植而生。曰旅生。柳宗元詩。掇野代嘉餚。周禮。大司徒二曰樹藝。庾信賦。石堰水而澆園。李時珍曰。荊芥原是野生。今為世用。遂多栽蒔。布子生苗。炒食。戰國策。應侯曰。周人謂鼠未臘者為樸。公羊傳。

白話文:

蘇恭說:荊芥具有辛香氣味,類似於蘇葉。孟子外出借住很長時間沒有回來。後漢書注:野生穀物不用種植就會生長,稱為「旅生」。柳宗元的詩:收集野生的荊芥來做美味佳餚。周禮:大司徒的職責之一是提倡種植樹木。庾信的賦:石堰攔住水來灌溉菜園。李時珍說:荊芥原本是野生的,現在人們普遍使用,所以大量種植。布子生長出幼苗後,可以炒食。戰國策:應侯說,周人稱未經醃製的老鼠為「樸」。公羊傳:

趙盾方食魚飧。輟耕錄。凡食河豚。不可食荊芥。蘇軾詩。穿林間覓野芎苗。方千詩。須知礙石作盤根。蘇頌曰。又有石荊芥。生山石間。體性相近。

白話文:

趙盾在吃魚的時候,停止了耕作。

《輟耕錄》記載:凡是食用河豚魚,不可食用荊芥。

蘇軾的詩句提到:「穿過樹林尋找野生的芎菜。」

《方千詩》寫道:「應當知道堅硬的石頭也能作為盤曲的樹根。」

蘇頌說:「還有一種石荊芥,長在山石縫隙中,它的性質與荊芥相似。」

7. 翹根

味甘。寒平。主下熱氣。益陰精。令人面悅好。明目。久服輕身耐老。生平澤。

根若揚翹。作甘和苦。產憶高嵩。性同曲枸。冠玉增容。披雲快睹。記佚形忘。久荒榛莽。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寒平。可以治療內熱,滋補陰精。讓人面色紅潤,容光煥發,眼睛明亮。長期服用可以輕身延年,身體健康,容光煥發。

根部像向上翹起的樣子,味道甘甜中略帶苦味。生長在高聳的山峰上,性質與枸杞相似。能增強容顏,使人面色紅潤,視力清晰。讓人忘卻憂愁,容顏光彩照人,可以延年益壽。長期生長在荒野山林之中。

鄭曼季詩。春草揚翹。書。稼穡作甘。周禮。食醫凡和夏多苦。太平御覽。作味苦平。名醫曰。生嵩高山。二八月採。吳普曰。採以作蒸。飲酒病人。詩疏。南山有枸。多枝而曲。能敗酒味。南史傳。鮑泉面如冠玉。趙良器賦。光近侍以增容。世說。若披雲霧而睹青天。陶弘景曰。方藥不用。俗無識者。李白詩。嵯峨蔽榛莽。

白話文:

鄭曼季的詩中提到「春草揚翹」。莊子中說:「耕種生產能帶來甜美的收穫。」《周禮》記載:「食醫在夏季應注重苦味食物。」《太平御覽》說:「枸杞味苦,性平。」《名醫》說:「枸杞生長在高高的嵩山。」在二、八月時採摘。《吳普》說:「採摘後可用於蒸煮。」對於飲酒過量的人來說,枸杞可以解酒。《詩疏》說:「南山有枸杞,枝多而彎曲。」《南史傳》記載:鮑泉的臉龐潤澤如玉。趙良器在賦中寫道:「用枸杞敷面可提升氣色。」《世說新語》中形容枸杞:「好像撥開雲霧後看見晴朗的天空。」陶弘景說:「枸杞作為藥材並不常用,一般人也不認識它。」李白在詩中寫道:「枸杞茂密,遮住了荊棘叢生的地方。」

8. 桑根白皮

味甘寒。主傷中。五勞六極。羸瘦崩中。脈絕。補虛益氣。葉。主除寒熱出汗。

白話文:

味道甘、性寒。主治中氣受傷、過度勞累和虛弱、體瘦無力、崩漏、脈搏停止。補虛益氣。

葉子:主治寒熱出汗。

桑耳黑者。主女子漏下赤白汁血病。癥瘕積聚。陰補陰陽寒熱。無子。五木耳名𣚊。益氣不飢。輕身強志。生山谷。

白話文:

黑色桑耳。主要用於治療女性白帶或血性分泌物過多,以及癥瘕積聚。陰補陰陽,調和寒熱。還能治療不孕。五種木耳名為「𣚊」。可以滋補脾肺氣,令人不飢餓,輕身健體,增強意志力。生長於山谷。

東方神木。公桑女桑。休哉苞系。沃若條揚。寄生耳黑。構接衣黃。附疏五𣚊。志奮功襄。(𣚊音軟)說文通釋。桑東方自然神木之名。禮。天子諸侯必有公桑蠶室。詩。猗彼女桑。宋史志。歡願休哉。易。休否繫於苞桑。詩。其葉沃若。又。以伐遠揚。傳。條陽也。陶弘景曰。

白話文:

桑樹是東方的神木。公桑是雄桑,女桑是雌桑。枝葉茂盛,好像有苞衣繫著。樹葉肥沃,枝條舒展。寄生著黑色的小蟲子,叫做「耳黑」。交織生長,枝葉茂密如衣衫。桑樹枝條細長而柔軟,志向奮發,功績卓著。

注釋:

  • 「𣚊」讀音為「軟」,表示柔軟。
  • 「公桑」:古代諸侯、天子所種植的桑樹,用於養蠶。
  • 「苞桑」:帶苞的桑樹,象徵吉祥如意。
  • 「沃若」:茂盛繁榮的樣子。
  • 「條陽」:枝條嫩綠柔軟的樣子。
  • 「耳黑」:寄生在桑樹上的小蟲子,形狀如耳,顏色黑色。
  • 「衣黃」:桑葉茂密,如穿著黃色的衣服。

桑耳又呼為桑上寄生。群芳譜。桑木將槁。黃衣構葉。則葉大五𣚊。槐耳。榆耳。柳耳。柘耳。楊櫨耳。李時珍曰。桑𣚊以下。功性則一也。

白話文:

桑耳又叫做桑上寄生。(記載於)《羣芳譜》。桑樹快枯萎的時候,會有黃色的菌絲附著在葉子上,這時葉子就會長得很大,如槐樹耳、榆樹耳、柳樹耳、柘樹耳、楊櫨耳等,和這些相似的。李時珍說:桑耳以下的這些菌類,功效都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