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醫小草》~ 說疫
說疫
1. 說疫
疫者,役也。猶徭役之謂,多見於旱潦兵燹之餘,烈日鬱蒸,屍骸之氣,與亢勝之氣,混合化而為厲毒,散漫於天地之間,受之者大則一郡一城,小則一村一鎮,互相傳染,所感之因雖同,所患之證不一。如東坡所論寒濕之疫也,東垣所論虛疫也,吳又可所論濕熱相搏之疫也,余師愚所論暑燥之疫也,故劉溫舒《素問遺篇》有五疫之刺,龐安常《總病論》有五色之治,然不可泥也。
越人《五十八難》言,傷寒有五,其中風,傷寒,濕溫,熱病,證脈委曲詳盡,行在諸經,不知何經之動也。蓋隨其經所在而取之。蓋天地沴厲之氣,不可以常理測,不得以常法治。彼見溫病,動手發汗,是誤以傷寒法治溫病。每遇疫病,往往失下,則又是以溫病法施治於疫,更誤之甚矣。
白話文:
所謂的「疫」,就像服勞役一樣,通常在旱災、水災、戰亂之後出現。強烈的太陽高溫悶熱,加上屍體腐敗的氣味,和過於旺盛的氣候之氣,混合在一起轉化成強烈的毒害,散布在天地之間。受到這種毒害侵襲的,範圍大則可能是一整個郡或一個城市,小則可能是一個村莊或一個小鎮,並且會互相傳染。雖然感受到的病因相同,但發病的症狀卻不盡相同。例如蘇東坡所說的是寒濕引起的疫病,李東垣所說的是虛弱引起的疫病,吳又可所說的是濕熱交雜引起的疫病,余師愚所說的是暑熱乾燥引起的疫病。所以劉溫舒在《素問遺篇》中提到五種疫病的針刺方法,龐安常在《總病論》中提到用五種顏色來治療,但這些方法不能死板地照搬。
扁鵲在《五十八難》中說,傷寒有五種,包括中風、傷寒、濕溫、熱病,這些疾病的症狀和脈象都有詳細的描述,並且會在各個經絡中運行,難以確定是哪個經絡出了問題。所以應該隨著疾病所在的經絡來治療。因為天地間邪氣所引起的疾病,不能用一般的道理來推測,也不能用一般的方法來治療。那些一看到溫病就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的人,是把治療傷寒的方法用在溫病上。每次遇到疫病,常常又不敢用瀉下的方法,則是把治療溫病的方法用在疫病上,這樣更是大錯特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