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輝

《醫醫小草》~ 三證合參

回本書目錄

三證合參

1. 三證合參

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曰中風。惡寒,體疼,嘔逆,脈寸尺俱緊者,名曰傷寒。此風寒脈證之提綱也,分言之六經,各有專證,各有異脈。太陽受病,寸尺俱浮。陽明受病,寸尺俱長。少陽受病,寸尺俱弦。太陰受病,寸尺俱細。少陰受病,寸尺俱弱。厥陰受病,寸尺俱微而緩,故曰脈異。

太陽汗不出名傷寒,汗自出名中風。陽明能食為中風,不能食為傷寒。少陽耳聾,目赤,胸滿,心煩,為中風;頭痛,發熱,而脈弦細,為傷寒。太陰中風,手足自溫,傷寒自利,不渴。少陰中風,自利而渴,傷寒欲吐欲寐。厥陰中風,舌卷囊縮,傷寒飢不欲食。故曰證專在三陽,脈則浮,三陰脈則沉,其緩緊遲細則一。

白話文:

發燒、出汗、怕風,脈搏緩慢,稱為中風。畏寒、身體疼痛、嘔吐,脈搏寸關尺皆緊,稱為傷寒。這是風寒脈證的綱要,六經各有所屬的病症和脈象。太陽經受病,寸關尺皆浮。陽明經受病,寸關尺皆長。少陽經受病,寸關尺皆弦。太陰經受病,寸關尺皆細。少陰經受病,寸關尺皆弱。厥陰經受病,寸關尺皆微弱而緩,所以說脈象各不相同。

太陽經中風不出汗稱為傷寒,自發汗出稱為中風。陽明經中風能吃飯,傷寒不能吃飯。少陽經中風耳聾、眼紅、胸悶、心煩,傷寒頭痛、發燒、脈象弦細。太陰經中風,手腳自覺溫暖,傷寒腹瀉,不渴。少陰經中風,腹瀉而渴,傷寒想吐想睡。厥陰經中風,舌頭捲縮,傷寒飢餓不想吃東西。所以說,三陽經的病症明顯,脈象浮,三陰經的脈象沉,而脈象的緩緊遲細則相同。

若浮不緩,不緊,而滑數,沉不細,不遲,而濡急,則即風溫與濕溫之脈。再審其證,庶無錯誤。至於陽證見陰脈,陰證見陽脈,舍從兩難,乃系疫證,與寒溫異治矣。

寒本陰邪,何以傷寒證中又有中風?溫乃陽邪,何以溫證之中,又有濕溫?要知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寒證中傷寒是主,中風是賓。溫證中風溫是主,濕溫是賓。濕溫與傷寒相對待,風溫與中風相對待。而疫則有寒有溫,溫疫是其常,寒疫是其變。知常知變,知對待,知賓主,可與言陰陽互根之理矣!彼囿於一偏者,不肆用寒涼,即概用溫補。曾亦思偏寒偏熱之證,不多見耶。

白話文:

如果脈象浮而不緩,不緊,而且滑數,沉而不細,不遲,並且濡急,就可能是風溫或濕溫的脈象。再仔細觀察其他症狀,就不會判斷錯誤。至於陽證出現陰脈,陰證出現陽脈,這兩種情況都難以判斷,很可能是疫證,治療方法跟寒溫證不同。

寒性本屬陰邪,為什麼傷寒證中還會出現中風?溫性本屬陽邪,為什麼溫證中還會出現濕溫?要明白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寒證中傷寒是主要病因,中風是次要病因。溫證中風溫是主要病因,濕溫是次要病因。濕溫與傷寒相對應,風溫與中風相對應。而疫病則兼具寒性和溫性,溫疫是常見的,寒疫是少見的。了解常規、變化、對應關係、主次關係,才能理解陰陽互根的道理。有些人固守成見,遇到寒症就一味使用寒涼藥,遇到熱症就一味使用溫補藥。難道他們沒有見過偏寒偏熱的症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