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偉

《醫學妙諦》~ 卷上 (1)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

1. 卷上

2. 雜症

3. 中風章

(大指次指麻木不仁,或肌肉微掣,即為中風之先兆)

中風之症治須思,審其所中善治之。中腑風邪四肢著,惡寒拘急脈浮遲。中臟唇緩滯九竅,鼻塞便閉不語時。若中血脈口眼歪,又有中經亦要知。六經無病溺調和,口不能言肢不持。中臟當下腑當汗,中經補血養筋宜。中血脈者無他治,養血通氣效最奇。若中臟而兼中腑,傷寒兩感症同危。

東垣大率主氣虛(中風雖緣外中之風,亦因內氣之虛也。虛則氣多不貫,一為風所入而肢體於是乎廢矣),河間腎虛兼火治(腎息失宜,心火盛而腎水虧,故熱鬱而生痰,痰甚而發熱,熱痿相因而風生)。丹溪主濕內生痰,總是類中分明注。治之先用開關法,皂半辛黎俱為未,和以麝香吹鼻中,有嚏則生無不活。

醒後先投三合湯,陳甘茯半應相當,南蔞歸桔芩連術,竹瀝薑汁共一湯。左癱屬血瘓屬氣,血虛加芍芎生地(四物恐泥痰,宜用薑汁炒)。瘀血桃仁與紅花(瘀血症小便利,大便黑,或腹中懷痛),氣弱參耆也同劑。遺尿盜汗亦如之,小便不通不可利。殭蠶全蠍閉塞加,鉤藤可治牙關閉。

肥人烏附以引經(烏頭、附子、童便煮用),氣實人參亦須忌(脈右寸有力,用參恐痰涎瘀經絡)。風盛自汗身體痛,羌活防風並薄桂。頭目不利或頭痛,芎芷蔓荊辛芥穗。無汗身疼加芷羌,穹防蒼朮秦艽配。心血內虧神恍惚,茯神遠志菖蒲合。或心動搖驚悸者,竹茹酸棗辰砂益。

風痰熾甚須膽星,防枳牙皂栝蔞仁。食傷曲麥山楂枳,便閉還須三化行(三化湯用枳實、川樸、大黃、羌活)。

肝腎虛內風動

胡麻,天麻,桂圓,黃耆,甘草,熟地,萸肉,遠志,五味,蓯蓉,當歸,杞子,首烏,牡蠣,甘菊,蒺黎,虎骨,女貞,牛膝

陽虛衛疏

人參,當歸,附子,桑葉,黃耆,天麻,於術,或玉屏風加減

衛虛絡痹

桂枝,黃耆,附子,羌活,遠志,薑黃

氣虛

人參,黃耆,白朮,炙草,當歸,陳皮,天麻,薑棗

肝腎同治

人參,茯苓,蒺藜,甘菊,陳皮,半夏,枸杞,天麻,鉤藤

風濕中脾絡

六君子湯加南星,附子

腎陰虛肝風動

熟地,蓯蓉,杞子,首烏,菊花,菖蒲

痰火阻竅

羚角,膽星,竹瀝,鉤藤,連翹,花粉,橘紅,丹皮,菖蒲

液虛風動

復脈湯去薑桂,固本湯去熟地加龜版、五味,加虎骨、蓯蓉、杞子、淮膝、黃柏。

包絡熱邪阻竅

至寶丹,犀角,硃砂,雄黃,琥珀,玳瑁,西黃,麝香,龍腦,金箔,安息

痰火上實,清竅為蒙,下虛上實,多致顛頂之痰。

陳曰:凡中風症有肢體緩縱不收者,皆屬陽明氣虛,當以人參為主,附子、耆、草之類佐之。若短縮牽攣,則以逐邪為急。

白話文:

[中風章]

(大拇指或食指出現麻木,或肌肉輕微抽動,就是中風的先兆。)

治療中風這種病症,一定要仔細思考,了解它侵犯的部位,才能有效治療。如果風邪侵犯到臟腑,會影響四肢,出現怕冷、肢體拘攣、脈象浮遲的現象。如果風邪侵犯到臟腑,會導致嘴唇鬆弛、九竅不通暢、鼻塞、大小便不通、說不出話。如果風邪侵犯到血脈,會出現口眼歪斜,也要知道風邪也可能侵犯到經絡。如果六經沒有問題,小便正常,卻出現口不能說話、肢體不能支持身體,這表示侵犯到臟腑應該用瀉下的方法治療,侵犯到腑用發汗的方法治療,侵犯到經絡則應該補血、滋養筋骨。如果侵犯到血脈,沒有其他治療方法,只能用養血、疏通氣機的方法,效果最好。如果侵犯到臟腑又同時侵犯到腑,類似傷寒又同時兼感外邪,病情很危險。

李東垣認為中風主要是因為氣虛(中風雖然是由外部的風邪引起,也是因為體內氣虛。氣虛導致氣運行不暢,一旦被風邪侵入,肢體就會因此廢用)。朱丹溪認為是腎虛且有火熱(腎氣不足,心火旺盛而腎水虧損,導致熱鬱而產生痰,痰過多會發熱,發熱導致肢體痿軟,進而產生風)。丹溪則認為是濕氣在體內產生痰,總之要仔細分辨,才能明白中風的類別。治療時先用開關竅的方法,用皂角、半夏、細辛、黎蘆磨成粉末,加入麝香吹入鼻孔,如果打噴嚏就表示有救。

清醒後先服用三合湯,藥物組成有陳皮、甘草、茯苓、半夏,再搭配南瓜、栝樓、當歸、桔梗、黃芩、黃連、白朮,加入竹瀝和薑汁一起服用。左邊肢體癱瘓通常屬於血虛,右邊肢體癱瘓則屬於氣虛,血虛需要加入芍藥、川芎、生地黃(如果擔心四物湯會產生痰,應該用薑汁炒過)。有瘀血的人,可以加入桃仁和紅花(有瘀血的人小便會比較通暢,大便呈黑色,或腹部疼痛),氣虛者則可以加入人參和黃耆一起服用。遺尿和盜汗也一樣處理,小便不通不能用利尿的方法。僵蠶和全蠍可以治療閉塞,鉤藤則能治療牙關緊閉。

肥胖的人可以用烏頭和附子引導藥性到達病灶(用烏頭、附子加童便煮),氣實的人則要避免使用人參(如果右寸脈搏有力,使用人參可能會導致痰液阻塞經絡)。如果風邪很盛,並且有自汗、身體疼痛的情況,可以使用羌活、防風和薄桂。頭暈、視力模糊或頭痛,可以用川芎、白芷、蔓荊子、辛夷、芥穗。無汗、身體疼痛則可以加入白芷、羌活、川芎、防風、蒼朮、秦艽。如果心血不足,導致精神恍惚,可以使用茯神、遠志、菖蒲。如果有心悸、容易受驚,可以加入竹茹、酸棗仁、辰砂。

如果風痰非常嚴重,可以使用膽星,搭配防風、枳殼、牙皂、栝樓仁。如果是食物損傷導致,可以加入神麴、麥芽、山楂、枳殼,如果大便不通,要用三化湯來通便(三化湯用枳實、川朴、大黃、羌活)。

肝腎虛導致內風 可以使用胡麻、天麻、桂圓、黃耆、甘草、熟地、山茱萸、遠志、五味子、肉蓯蓉、當歸、枸杞、何首烏、牡蠣、甘菊花、蒺藜、虎骨、女貞子、牛膝。

陽虛、衛氣疏鬆 可以使用人參、當歸、附子、桑葉、黃耆、天麻、白朮,或者用玉屏風散加減。

衛氣虛弱,經絡閉阻 可以使用桂枝、黃耆、附子、羌活、遠志、薑黃。

氣虛 可以使用人參、黃耆、白朮、炙甘草、當歸、陳皮、天麻、生薑、大棗。

肝腎同治 可以使用人參、茯苓、蒺藜、甘菊花、陳皮、半夏、枸杞、天麻、鉤藤。

風濕侵犯脾絡 可以使用六君子湯加入南星、附子。

腎陰虛導致肝風內動 可以使用熟地、肉蓯蓉、枸杞子、何首烏、菊花、菖蒲。

痰火阻礙竅道 可以使用羚羊角、膽星、竹瀝、鉤藤、連翹、花粉、橘紅、丹皮、菖蒲。

液體不足導致風動 可以使用復脈湯去掉生薑和桂枝,固本湯去掉熟地,加入龜板、五味子,再加入虎骨、肉蓯蓉、枸杞子、牛膝、黃柏。

心包絡有熱邪阻礙竅道 可以使用至寶丹,以及犀角、硃砂、雄黃、琥珀、玳瑁、西黃、麝香、龍腦、金箔、安息香。

痰火旺盛會使清竅被蒙蔽,下虛上實的狀況,大多是因為頭頂有痰。

陳氏說:凡是中風的症狀有肢體鬆弛無力的,都是陽明氣虛,應以人參為主,再搭配附子、黃耆、甘草等輔助藥物。如果出現肢體短縮牽引,則要以祛邪為主。

朱丹溪說:麻木是因為氣虛,木僵是因為濕痰阻礙血脈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