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妙諦》~ 序
序
1. 序
醫者意也,意之所注,往往如期而中。夫醫之書多矣,自神農嘗百草療病,而後歧伯之刀圭,伊尹之湯液,暨乎漢唐,歷宋元明,以迄於今,醫書增至千百餘種。神明變通,悉可隨機而應。第卷帙繁多,學者限於知識,如何口誦心維,此醫書之所以難得佳本也。
青浦何書田先生,本儒者,精於軒歧,手著《醫學妙諦》一書,分門別款,計七十六章,每章弓《內經》、《靈樞》、《素問》及諸名家各種方書,論證根柢、精審不磨之言為宗旨焉。病因治法編為七言歌括,詞意秩然有序。後列各症條款,應用方藥,加之參論,朗若列眉,為家塾讀本也。
嘉定陳墨蓀少尉,醫承世業,學有淵源,更師事先生之嗣平翁同遊講貫,精通《靈》、《素》百家,今三折肱矣。此書經咸豐庚申兵燹,已多散佚,墨蓀參互考證,缺者補之,復完全帙數。十年來憑此編為人治病,歷歷中肯,百不失一,真枕中秘也。不欲自秘,將付剞劂氏而郵書問序於余。
白話文:
醫術的關鍵在於用心,心之所向,往往就能準確地把握病症。醫學書籍多不勝數,從神農氏嘗百草治病開始,到歧伯的刀圭、伊尹的湯液,再到漢唐、宋元明,直到今天,醫學書籍已經超過千百種。神明變化無窮,醫術也需要隨機應變,但書籍繁多,學者知識有限,要如何才能熟記於心呢?這也是醫學書籍難以找到好版本的原因。
青浦何書田先生原本是儒者,精通醫學,撰寫了《醫學妙諦》一書,分門別類,共計七十六章,每一章都引用了《內經》、《靈樞》、《素問》以及其他名家的醫書,以論證根源、精準無誤的論述為宗旨。病因和治療方法都編成七言歌,詞意井然有序。書中還列出各種病症的條款,以及相應的藥方,並附上詳細的論述,清晰易懂,非常適合作為家庭教材。
嘉定陳墨蓀少尉繼承了家傳的醫術,學識淵博,又師從何書田先生的後代平翁,共同研習醫學,精通《靈樞》、《素問》以及其他醫家學說,如今醫術已經非常精進。這本書曾在咸豐庚申年兵災中損毀,許多內容散佚,墨蓀先生經過仔細考證,將缺失的部分補齊,恢復了原本的篇章。十年來,他依靠這本書為人治病,屢屢精準有效,百發百中,堪稱秘笈。他不想獨自珍藏,於是交給雕版印刷,並寫信請我為之作序。
余素昧醫理,公餘退圃,翻閱各種方書,略知梗概。今觀是書,簡而不遺,要而不繁,初學之士熟習而深思之,於以上溯源流,進觀堂奧,不難契靈蘭之妙諦而參金匱之鴻文也,是為序。
光緒十有八年歲次王辰仲秋之月賜進士出身誥授光錄大夫頭品頂戴軍機大臣兵部尚書兼
都察院右都御史雲貴總督使者浙江仁和王文韶序於雲南節署
白話文:
我原本對醫理一竅不通,閒暇之餘便在花園裡翻閱各種醫書,略知醫學的皮毛。如今觀看此書,簡潔明瞭卻不遺漏重點,精要概括而不繁雜冗長。初學者勤加練習並深入思考,就能由此上溯醫學源流,進而探究醫學深奧之處,不難領悟醫術之精妙奧秘,並參照《金匱要略》等經典醫書。特此序。
光緒十八年(公元一八九二年)歲次王辰仲秋之月,賜進士出身,誥授光祿大夫,頭品頂戴,軍機大臣,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都御史、雲貴總督使者,浙江仁和王文韶於雲南節署作序。
古之人有言:不為良相,則為良醫。故夫察乎天地,通乎神明,調陰陽四時,序得其正,使太和之氣翔洽乎寰區,以扶持國家之元運,而攸遂群倫者,相之職也。惟醫亦然,此其精蘊,夫豈易言哉。雖然,其理固可推而知也。吾嘗涉夫大海矣,波濤極天,彌望無際,然徐而察之,長風一吹,水紋如彀,極之萬里,其致同也。而後乃知,至微者固寓乎極大,而極大者實至微所積而成者也。
相與醫之業,不猶是哉?抉其精則意自有,相忘乎無形而成治者也。今我陳墨蓀先生,以《醫學妙諦》一書相示,且囑為序。余受而讀之,青浦何公書田之所著也,公名在縉紳間昭昭藉甚,今讀其書,乃益悅然於神明之妙。
白話文:
古人曾說:「若不當良相,便當良醫。」因此,能洞察天地、通曉神明,調節陰陽四季,順應自然規律,讓天地之氣和諧遍布天下,以此扶持國家的運勢,使百姓安居樂業,這就是為相的職責。然而醫術亦是如此,其精髓深奧難以言喻。儘管如此,其中的道理還是可以推敲得知的。我曾航行於大海之上,波濤翻滾,無邊無際,但仔細觀察,只要一陣長風吹過,水紋如同弓弦般,延綿萬里,其道理是相同的。由此可知,極微之物存在於極大之中,而極大之物正是由無數極微之物累積而成。
相與醫的職業,不也如此嗎?深入探究其精髓,意念自然通達,達到無形之中而治病救人的境界。如今,我陳墨蓀先生將《醫學妙諦》一書交給我,並請我為其寫序。我接過書細讀,發現這是青浦何公書田所著。何公在官場中名聲顯赫,如今讀了他的書,更讓我對神明之妙感到欣喜。
中分為三卷,舉凡病情、脈理、治法、藥品,悉以韻語括之,而附方於後,驅遺《靈樞》,啟發《金匱》,即論文筆,已有風水相遭之奇,而況乎有極大者固寓乎其中哉!神靈在手,造化因心,不刊之作也。今先生將為付梓,公諸海內,先生固公子之門人也,淵源澄澈,故藝精而道明。
亟傳此書,吾知其實有康濟之懷,將使人人登諸壽域,無疾病夭札之虞,功同良相也。又豈特為醫家之指南而已哉!欽響不已,爰為之序焉。
光緒癸巳秋七月蒙自楊文斌質公甫書於䐜山官廟之餐柏軒
白話文:
這本書分為三卷,涵蓋了病情、脈理、治療方法、藥物等各方面內容,都以韻文的形式概括總結,並在後面附上藥方。它繼承了《靈樞》的精髓,並對《金匱》有所啟發。單從文章的文筆來看,就已經有風水相撞的奇特之處,何況內容更是精妙絕倫,蘊藏著無比的智慧。神靈之妙在於掌握脈象,造化之機在於用心體悟,這是一部永恆不朽的經典著作。
如今先生將要付梓出版,讓全國各地的人們都能看到它。先生是名門之後,學識淵博,因此醫術精湛,醫道通達。
我迫切希望這本書能夠廣為流傳,因為我知道先生有著救濟蒼生的慈悲之心,希望能讓所有人都長命百歲,免受疾病的折磨,這等功績如同賢相一般。這本書不僅僅是醫家們的指南,更具有超越醫學的深遠意義。我對此欽佩不已,因此特地為它寫了這篇序言。
光緒癸巳年(公元1889年)秋七月,蒙自楊文斌質公甫於䐜山官廟餐柏軒寫下此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