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偉

《醫學妙諦》~ 卷上例言

回本書目錄

卷上例言

1. 卷上例言

一何書田太夫子世居青浦北竿山,本儒術,通軒岐之學,臨證著手成春,日日遠近就診者,門庭如市,時或舟車往來,吳會士大夫莫不爭先延致。在嘉道間為吳下名醫之冠。

一先生成功後不復進取,著述甚富,曾刻《竿山草堂詩文集》行世,暨江浙水利等書,為林文忠公器識,文章經濟推重當時,實為醫名所掩耳。

一《醫學妙諦》,先生手輯書也。仿《金匱要略》分門別款,每章之前專宗《內經》、《靈樞》《素問》及採諸大家千古不磨之論為引證焉。並列各症條款,宜用湯劑,皆出先生平時閱歷手定者也。其病因治法,編為歌括,童而習之,以便口誦心維,為家塾讀本也。

一予家世傳幼科松承庭訓,咸豐癸丑,奉家君命,業醫須習大方脈,調理諸症,方稱成技。於是命松負笈,從平子夫子授業在門下,甫十月,適家君病足疾,書來促余辭歸,臨岐分袂,蒙夫子執手殷殷論曰:同事硯席未久,遽唱驪駒,未免耿耿。因袖出一編,語云:此書我家習醫秘術,即以贈行。松老矣,回首師門,烏能自已!

光緒十九年歲次癸巳秋八月上浣穀旦小門人嘉定陳松謹識於四明需次

白話文:

一、何書田太醫師,世代居住在青浦的北竿山。他原本是讀儒家經典的,後來精通了醫學,每次看診都能藥到病除,每天都有遠近的人來求診,家門前像市場一樣熱鬧,有時甚至有船隻、車輛來往,江蘇、浙江一帶的官員和士大夫都爭先恐後地請他去看病。在嘉慶、道光年間,他是吳地(指江蘇一帶)最有名望的醫生。

二、先生(指何書田太醫師)成名之後就不再追求更高的名利,他寫了很多著作,曾經出版了《竿山草堂詩文集》流傳於世,還有關於江浙水利等方面的書籍。他的才識和文章被林則徐所器重,在當時非常有名,只是因為他醫術太高明,反而掩蓋了他其他方面的才華。

三、《醫學妙諦》這本書,是先生親手編輯的。它模仿《金匱要略》的體例,將疾病分門別類,每一章節之前都引用《黃帝內經》、《靈樞》、《素問》等經典,以及歷代名家的精闢見解作為引證。接著列出各種疾病的條款,說明應該使用的湯藥方劑,這些都是先生平日行醫經驗所得。書中還將病因和治療方法編寫成歌訣,讓學生從小學習,方便背誦和理解,作為家塾的讀本。

四、我家世代以幼科(兒科)醫學傳家,我(陳松)從小就接受父親的教誨。咸豐癸丑年,我奉父親之命,覺得要學醫就應該學習大方脈(內科),能夠診治各種疾病,才能算得上是學有所成。於是,父親就讓我到平子先生門下學習。才學了十個月,恰巧父親腳疾發作,來信催促我回家。臨別之時,先生握著我的手,語重心長地說:「我們同窗學習的時間不長,你就要離開了,實在有些不捨。」接著,他從袖中拿出一本書,說:「這本書是我們家傳的醫學秘術,現在送給你作為臨別的禮物。」我(陳松)年紀大了,回想當時師門情誼,怎能不感慨萬千!

光緒十九年,歲次癸巳年秋八月上旬吉日,小門人嘉定陳松,在四明候缺時謹識。